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行VVI及DDD起搏后心功能、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选取Ⅲ度AVB患者50例,按起搏方式分组。VVI组(n=25)植入单腔起搏器,起搏模式为VVI;DDD组(n=25)植入双腔起搏器,起搏模式为DDD。随访3年,比较患者起搏参数、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功能(E/A)、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右室内径(RV)、hs-CRP、NT-pro BNP等指标。结果两组心室电极感知、阈值、阻抗、右室起搏比例均无差异。术后LAD、LVEDD进行性扩大,LVEF进行性下降,CI较前改善,均以VVI组较为明显;SV指标VVI组术后逐年下降,而DDD组术后1年明显增加,随后下降。术后hs-CRP、NT-pro BNP进行性升高,均以VVI组较为明显。患者hs-CRP与LVEDD、LAD、NT-pro BNP之间、NT-pro BNP与LVEDD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s-CRP、NT-pro BNP与LVEF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Ⅲ度AVB患者长期VVI及DDD起搏将不同程度导致心功能恶化,VVI起搏为甚,起搏术后心功能恶化与炎症反应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为参照,评估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心室电同步性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20例患者植入全自动双腔(DDD型)起搏器,随机分组,一组10例行间隔部起搏(RVS组),一组行心尖部起搏(RVA组);分析两组有效起搏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差异。结果RVS组和RVA组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RVA组为(203.0±127.3)s,RVS组为(581.0±124.7)s(P<0.05)。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RVA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RVS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P<0.05),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术前2组LVEF、E/A比值无明显差异。与术前相比,RVA组6个月随访的LV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无明显变化(P>0.05)。6个月随访RVS组LVEF、E/A均明显高于RVA组(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会给心功能带来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究右室间隔部(RV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99例于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入我院诊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因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不全导致心律失常而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根据患者起搏模式的不同,分成DDD起搏模式组和VVI起搏模式组,再根据心室电极固定部位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RVS起搏组与RVA起搏组,收集整理不同起搏模式下2组患者术前、术后2年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内径(LVEDD)、左室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参数,术后2年新发房颤比例、心衰发病住院比例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与起搏部位的关系。结果 与RVA起搏组相比,RVS起搏组的术后2年LVESD、LVEDD明显减小,LVEF显著上升,心衰发病住院比例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LAD、新发房颤比例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同起搏模式下,与RVA起搏方式相比,RVS起搏部位更靠近生理起搏部位,能减少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关键词】右心室;起搏部位;心律失常;心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下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Tei指数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 连续选择242例首次植入VVI或DDD起搏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定期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检测BNP水平,计算心室累计起搏比例,记录按照其是否出现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A组)及非心血管事件组(B组),并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组58例,B组184例,B组患者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BNP及Tei指数无变化,术后2年,BNP可增加,LVEF及LVEDD无变化.A组患者术后6个月BNP及Tei指数均有变化,术后2年,BNP及Tei指数明显增加,LVEF值及心功能降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NP、Tei指数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长期RVA起搏者BNP水平与心功能有关,可早期监测心功能变化,对于持续较高水平BNP、Tei指数的RVA起搏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预后不良,应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和右心室间隔部(RVS)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5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3组,RVA起搏组、RVS起搏组、对照组,对比观察3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前及术后3个月血浆TNF-α的变化。结果术前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RVA起搏组与术前、术后一周比较TNF-α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RVA起搏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随时间增加而增加;RVS起搏组较术前、术后一周TNF-α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TNF-α水平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通过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评价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到RVA组(n=14)和RVOT组(n=28),起搏器植入术后通过三维超声心动图,将RVOT组进一步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ight ventricular septum,RVS)组(n=17)和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right ventricular free wall,RVFW)组(n=11).通过QRS时限、肺动脉射血前间期一主动脉射血前间期(PPEI-APEI)及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指数(Ts-SD)评价心室的电机械活动同步性;通过射血分数(ejection factor,EF)及Tei指数评价心室功能.结果 (1)起搏后各组的QRS时限、PPEI-APEI和Ts-SD都显著增加(P《0.01).(2)RVA组和RVOT组起搏后QRS时限分别为(155.1±12.4)ms和(143.5±6.7)ms,PPEI-APEl分别为(-34.85±8.03)ms和(-28.61±7.79)ms,Ts-sD分别为(48.72±3.83)ms和(41.91±3.56)ms(P《0.05).术后6个月,RVOT组的心功能指标要优于RVA组,两组Tei指数分别为0.507±0.08和0.418±0.05(P《0.05).(3)亚组分析显示,RVA组、RVFW组和RVS组的QRS时限分别为(155.1±12.4)ms、(147.5±5.7)ms和(141.0±6.2)ms(RVA=RVFW》RVs),PPEI-APEl分另为(-34.85±8.03)ms、(-36.64±3.20)ms和(-23.41±4.78)ms(RVA=RVFW》RVS),Ts-SD分别为(48.72±3.83)ms、(44.65±3.23)ms和(40.13±2.50)ms(RVA》RVFW》RVS).术后3个月,3组Tei指数分别为0.464±0.063、0.449±0.029和0.393-4-0.047(RVA=RVFW》RVS).结论 RVS起搏后心室同步性优于RVFW和RVA,有助于保护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右室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不全导致心律失常而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的患者299例。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RVS起搏组与RVA起搏组,收集整理不同起搏模式下2组患者术前、术后2年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参数,术后2年新发房颤比例、心力衰竭发病住院比例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与起搏部位的关系。结果:与RVA起搏组相比,RVS起搏组术后2年LVESD、LVEDD明显减小,LVEF显著上升,心力衰竭发病住院比例较小(均P0.05);术后2年LAD、新发房颤比例无明显不同(均P0.05)。结论:双腔起搏器(DDD)和心室起搏器(VVI)2种起搏模式下,RVS起搏部位比RVA更靠近生理起搏部位,更能减少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间隔部(RVS)两种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以及术后起搏状态下心电图QRS波宽度(QRSd).方法 ①6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适应证患者,按照起搏比例和起搏部位分为3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5%;心尖部起搏组:右室心尖部起搏且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95%;间隔部起搏组:右室间隔部起搏且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90%.分别取各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周及术后3个月静脉血血浆2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血浆BNP水平.②同一组病例,按照右心室电极植入的不同部位,分为两组,即RVA起搏组和RVS起搏组,测量患者术后在起搏状态下的心电图QRSd.结果 术前对照组、RVA起搏组、RVS起搏组血浆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RVA起搏组与RVS起搏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水平统计学意义(P<0.01),RVA起搏组、RVS起搏组比较血浆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RVA起搏组与RVS起搏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血浆BNP水平升高(P<0.05).RVA起搏组、RVS起搏组比较,RVA起搏组的QRSd增宽(P<0.05).结论 RVS起搏较RVA起搏小术后血浆BNP水平低,QRSd窄,对心功能影响小,因此,RVS起搏更接近生理状态,是临床较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9.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搏与右心窀心尖部(riht ventficular apex,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指标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植入VVL/VVIR,DDD/DDDR起搏器的患者,随机接受RVA起搏和RVOT起搏。植入前检查12导联体表心电罔及超声心动图,记录QRS时限、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事射血分数(LVEF)。植入后记录心室起搏状态下的QRS时限。随访时间为2年,随访内容包括LVEDD、LAD、LVEF,同时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心室问激动延迟(IVMD)以及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Ts-SD)。结果共随访30例患者,其中RVA起搏17例,RVOT起搏13例,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心血管疾病等基本情况筹异无统计学意义。植入前两组患者问QRS时限、LVEDD、LAD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入后RVOT起搏状态下QRS时限较RVA起搏明显缩短[(140.15±11.36)ms对(160.76±23.68)ms,P=0.033],植入后两组间IVMD[(25.7±9.1)mS对(36.7±10.0)ms,P=0.0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问Ts—SD(13.34ms对42.96ms,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植入后随访两年,两组患者间L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ms对(42±9)ms,P=0.759],同RVA组相比,RVOT组LVEDD缩小[(5.10±0.76)mm对(5.28±0.40)mm,P=0.048],LVEF明显增加(0.56±0.04对0.52±0.02,P=0.001)。结论同右心窄流出道起搏相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呈负性影响,且加重左心室内不同步收缩。  相似文献   

10.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核素心室显像位相分析及心电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右心室间隔部 (RVS)起搏时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同步性 ;评估在接受心室起搏的患者中心电图的演变。  方法 :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 10例 ,男性 7例 ,女性 3例 ,平均年龄(64 2 0± 12 61)岁 ,均采用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 (VVI)模式先后顺序进行右心室心尖部 (RVA)和RVS。记录术前心电图、术中RVA和RVS起搏心电图 ;术后进行核素心室显像位相分析 ,对比自身心律与RVA和RVS起搏时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同步性的差异。  结果 :核素心室显像位相分析证实RVA起搏造成心室激动顺序异常和双心室失同步 ;RVS起搏时心室激动顺序、双心室同步性与正常基本一致。RVA起搏时QRS波群较术前自身增宽 [(173 0 0± 14 94)msvs (74 5 0± 7 62 )ms ,P <0 0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RVS起搏的QRS波群宽度较RVA起搏缩窄 [(13 6 0 0± 13 5 0 )msvs (173 0 0± 14 94)ms ,P <0 0 0 1)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结论 :RVS起搏时心室激动顺序、双心室同步性与正常基本一致 ;与RVA起搏相比RVS起搏时心电轴、QRS波群与正常心电图相似或接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三尖瓣多普勒频谱方法,研究各种右室负荷状态的先心病右室舒张功能的变化。观察到右室压力负荷过重患者舒张早期与晚期右室充盈指标均有显著改变,右室容量负荷过重者以舒张晚期功能异常为主,而右室尚未出现负荷过重的先心病也存在右室舒张功能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左室功能中远期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12月,收集右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对左室心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项研究,16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MD=4.00,95%CI:1.87~6.12)、术后12个月以上LVEF (MD=5.28,95%CI:2.53~8.03)、术后12个月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MD=-0.89,95%CI:-1.56~-0.22)、术后12月左室收缩末体积(MD=-5.24,95%CI:-9.53~-0.96)、术后12月Tei指数(MD=-0.42,95%CI:-0.18~-0.05)、术后QRS时限(SMD=-1.16,95%CI:-1.64~-0.68)方面右室间隔起搏均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而在术后12个月左室舒张末内径(MD=-0.52,95%CI:-1.91~0.87)、术后12个月左室舒张末体积(MD=-1.43,95%CI:-3.72~0.87)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心尖部起搏,右室间隔起搏对左室功能影响较小;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及样本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进行更多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右室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右室流出道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探讨冠心病心肌纤维化、合并糖尿病或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出现房室阻滞的患者右室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对3例电极脱位至右室流出道、9例因上述疾病主动将电极置入右室流出道的患者进行了起搏阈值测定及随访。结果:12例患者右室流出道起搏阈值(电压:0.86±0.10V,脉宽:0.3±0.04ms)较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电压:5.0±6.06V,脉宽:1.52±0.77ms)显著降低,P<0.01。随访68.5±34.65个月无电极脱位,起搏功能良好。结果提示右室流出道是永久起搏可行的后备电极放置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非心尖部(RVNA)起搏与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心室功能的中远期影响。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01。纳入关于RVNA起搏与RVA起搏对左心室功能中远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26项研究,共包括1926例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WMD =2.94,95%CI:1.57-4.31,P <0.01)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WMD =23.45,95%CI:0.68-46.22,P =0.04)方面,RVNA组优于RVA组。基础状态LVEF≤40-45%(WMD =5.03,95%CI:4.38-5.69,P <0.01)或随访时间≥12个月(WMD =3.38,95%CI:1.73-5.03,P <0.01)的患者,RVNA组对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于RVA组。而基础状态LVEF保留(WMD =0.92,95%CI:?0.73-2.56,P =0.27)或随访时间<12个月(WMD =1.81,95%CI:?0.03-3.64,P =0.05)的患者,两组无显著差异。在血N末端脑肽前体(NT-proBNP)或脑利钠肽(BNP)方面(SMD =?0.29,95%CI:?0.70-0.13,P =0.17),RVNA组与RVA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对于基础状态LVEF减低(≤40-45%)或随访时间超过一年的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RVNA起搏比RVA起搏对术后LVEF影响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心腔声学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定量评价右心收缩功能的可靠性及寻找反映右心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方法:10只犬分别在基础状态及注射心得安后于心功能减退状态下经股静脉重复注射5%声振清蛋白注射液,剂量0.08ml/kg,选取心尖四腔切面观察右心室造影剂的充盈及清除。采用拟合曲线定量分析方法获取心腔声学造影TIC参数,并分析参数在不同的心功能水平的差异。结果:随心功能的减退,时间常数(k)明显减小,而造影剂峰值强度减半时间(HT)及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延长(P<0·01)。k、HT及MTT分别与右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相关。结论:采用拟合曲线定量分析技术获得右心腔声学造影TIC,用于定量估测右心收缩功能是可靠的,其中k、HT和MTT是反映右心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7.
DDD起搏器选择心室起搏部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右室间隔部(RVS)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2例置入DDD起搏器的患者,分为RVS组和RVA组;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随访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左室最大压力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最大压力下降速率(-dp/dtmax)、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等容舒张时间(IVRT)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RVA组3个月随访的LVEF、CI、SV、dp/dtmax、-dp/dtmax、E/A、IVRT均显著降低(0.51±0.04vs0.54±0.03;2.33±0.09L/min.m-2vs2.68±0.11L/min.m-2;71.11±14.2mlvs80.17±16.12ml;1614±133mmHg/svs1702±155mmHg/s;2230±234mm-Hg/svs2404±242mmHg/s;1.38±0.47vs1.86±0.28;73.2±3.86msvs77.6±4.15ms,均P<0.05),RVS组无明显变化。3个月随访RVS组LVEF、CISV、SV、dp/dtmax均显著高于RVA组(P<0.05)。结论RVS起搏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评价中位右室间隔起搏(RVSP)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行RVSP,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126例作对照。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四区,分别为His束区、右室流出道间隔区、低位前间隔区和右室流入道间隔区,精确定位RVSP的主动导线在中位间隔位置。记录术中曝光时间、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心电图和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曝光时间无差异。RVSP组起搏前后的QRS波形态有稳定的特征性变化,可结合X线用于指导导线定位。RVSP组起搏后的QRS波时限明显小于RVAP组(98.19±22.30 msvs 120.80±24.14 ms,P<0.01),术中两组的心室导线的起搏阈值、电流、阻抗均存在明显差异(0.76±0.30 V vs0.39±0.10 V,0.98±0.52 mA vs 0.36±0.19 mA,690.67±141.64Ωvs 867.16±201.23Ω,P<0.01)。在随访中两组心室起搏阈值和阻抗较稳定。结论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区,主动导线能精确、快捷地固定于右室中位间隔部。该部位是较理想的起搏部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