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烧伤患者应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气道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气管切开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采用微量泵持续气管湿化处理,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定时处理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处理,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实验组湿化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形成痰痂、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持续气道湿化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可使痰液稀薄,便于排出,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腔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吸入的气体绕开了具有温暖、湿润功能的额窦和上呼吸道,只能从呼吸道本身吸收水分而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发生率为30%~60%,再加上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减低,极易形成痰痂,堵塞气道,导致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有效的湿化可使呼吸道分泌物有效引流,是确保气道通畅及肺部有效通气的关键。本科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进行气道持续湿化同时,在吸痰时应用下面2种滴药方法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湿化氧疗方法对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RICU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8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34例。人工气道脱机后,A组采用常规面罩湿化氧疗法,B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仪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氧疗前及氧疗后24 h的浓痰率、再插管率、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心率(HR)。结果氧疗后24 h,两组患者的浓痰率均下降、再插管率均上升,且B组的浓痰率、再插管率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后24 h,两组患者的SPO_2、PaO_2/FiO_2均上升,HR、PaCO_2均下降,且B组的SPO_2、PaO_2/FiO_2明显高于A组,HR、PaCO_2均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对于RICU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痰液稀释作用更为显著,可大幅提高SPO_2、PaO_2/FiO_2,降低HR、PaCO_2,减少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人工鼻和加热湿化器两种不同加热湿化方式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17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88例。A组患者给予人工鼻气道湿化装置,B组患者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MR850)进行气道湿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痰液细菌培养结果、气道湿化效果、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Sa O_2)提升幅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降低幅度、动脉氧分压(PaO_2)提升幅度等各项指标。结果 A组细菌培养革兰氏阴性(G-)病原菌株数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A组,呛咳、口咽干燥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aO_2提升幅度、PaCO_2降低幅度、PaO_2提升幅度、心率下降次数、呼吸频率降低幅度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吸痰次数、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加热湿化器MR850湿化装置,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具有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痰痂形成,避免呛咳、口咽干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常情况下,鼻咽、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湿和湿化的作用,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湿作用降低、甚至消失,长时间吸入干燥的气体,可使肺泡表面湿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顺应性降低缺氧加重,肺部炎症加重;另外可使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导致窒息.作为人工气道,传统的间歇性气道内滴药法存在不少缺点.从2006年-2007年,通过止痛泵(WZ-6523C-09型)为30例气管切开病人进行持续性的气道湿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63例人工气道老年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试验组、对照组2组,试验组应用2.5%碳酸氢钠吸痰前行气道冲洗结合0.45%氯化钠行气道湿化,对照组气道湿化液选用生理盐水250 ml+庆大霉素8×104 U+α-糜蛋白酶8 000 U配制好液体,连续观察30 d.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5%碳酸氢钠结合0.45%氯化钠运用于人工气道湿化后,痰液稀薄,气道黏膜损伤的危险性降低,其气道吸出物的黏度和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特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入院后即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27例在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后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行气道综合管理。结果:38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治疗组12例,10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时间5~10d,平均7d。对照组26例,9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时间11—20d,平均17.5d。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率、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和感染控制率均明显优于未行早期气管切开者(P〈0.01)。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8.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非常重要的措施。当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气管原来的加温和湿化功能丧失,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引起气道痉挛,甚至堵塞气道,从而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人工气道的湿化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I临床护理人员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湿化液的选择对于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气道痉挛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通过气管插管或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改善通气、纠正缺氧,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正常的湿化、过滤功能削弱,防御功能减弱,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几率增加。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后重要的护理内容,气道的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VAP的发生率等是反映气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费雪派克MR850湿化装置系带有加热导丝的一次性呼吸管路系统,能够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最佳温、湿度的气体。我院干部病房在高龄机械通气患者中使用这种恒温湿化器,气道护理的质量显著提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气道开放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1)治疗组患者观察其灌洗术前后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发热、咳嗽、咳痰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等方面对比分析,并对治愈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42例,术程顺利,无并发症,术后HR、SpO2、PaO2明显好转(P<0.05),机械通气时间、发热、咳嗽、咳痰持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愈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道开放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腹腔海水浸泡对失血性休克机体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对实验动物行腹腔开放伤后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 (A组 ,n =7)、腹腔海水浸泡组 (B组 ,n =7)和腹腔海水浸泡合并失血性休克组(C组 ,n =7) ,观察各组动物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A组与伤前比较 ,PaO2 在 6 0分钟时明显降低 (P <0 .0 5 ) ,在 12 0分钟时明显升高 (P <0 .0 5 ) ,pH、PaCO2 及剩余碱 (BE)明显降低 (P <0 .0 5 ) ;B、C组致伤后 6 0分钟始pH、PaO2 及BE水平均较A组显著降低 (P <0 .0 5 )。B组致伤后 12 0分钟、C组致伤后 6 0分钟始PaCO2均较A组显著升高 (P <0 .0 1) ,两组间差别显著 (P <0 .0 1)。结论 失血性休克合并腹腔海水浸泡可使高碳酸血症提早出现 ,并使血气的恶化程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与经鼻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建立在重症破伤风致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院收治的92例重症破伤风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2例;年龄23~81岁[(47.5± 14.1)岁].43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组),4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肾移植术患者细胞免疫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76例肾移植患者行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作为 A 组,行静吸复合麻醉的肾移植患者62例作为 B 组。比较两组麻醉前(T0)、麻醉成功后(T1)、术毕时(T2)、术后24 h(T3)、术后72 h(T4)的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 SpO2)、平均动脉压(MAP),T 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以及血清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血糖(GLU)水平。结果A 组 HR 在 T1、T2均分别显著低于 B 组(P ﹤0.05)。T1、T2时 A 组 MAP 显著高于 B 组(P ﹤0.05)。A 组 SpO2在麻醉后各时相与麻醉前相比无显著改变;B 组在 T1、T2均显著低于 T0(P ﹤0.05)。A 组 CD3、CD4、CD8、CD4/ CD8在 T1- T4均分别显著高于 B 组(P ﹤0.05)。A 组 COR、IL-6、CRP、GLU 在 T1、T2、T3、T4较均显著低于 B 组(P ﹤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能够有效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对细胞免疫的抑制,适宜于肾移植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对危重病人内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5例因脑血管病昏迷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纯静脉药物治疗)和研究组18例(静脉药物治疗+经胃管行肠内营养),一周后观察患者SGPT、PaO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笑气(N 2O)清醒镇静在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 2011-04至2011-12在我院行笑气清醒 镇静肠镜检查的330例患者作为A组,同期常规肠镜检查300例患者作为B组,对其HR、SpO 2、反应情况及镇静效果等进行研 究分析。 结果 A组术中不适反应明显低于B组。A组中,术中HR低于术前[(74.90±13.65)次/min vs (79.16±14.67)次/min, P <0.05],但术中HR在正常安全范围内;术中SpO 2高于与术前[99.64±1.04)% vs (99.14±1.35)%, P <0.05]。B组中,术中HR高于术前[(89.80±13.52) vs (79.77±13.35), P <0.05] ;术中SpO 2稍低于与术前[(99.42± 1.07 )% vs (99.53±1.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笑气清醒镇静肠镜检查提高了肠镜检查的舒适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重症肺炎新生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管鼻塞式CPAP通气,其参数设定为流量6-8L/min,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0.4~0.6,压力0.67~1.067kPa,治疗组在CPAP基础上,静脉输注沐舒坦30mg/(kg·d),分四次由输液泵输入,至少5min/次观察两组治疗1、12、24、48、72h后临床表现及血气变化,比较PaO2及PaCO2、OI变化。结果:治疗组50例经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血PaO2升高,PaCO2下降,氧合参数明显增加,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疗效及血气、氧合指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鼻塞式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能改善通气及氧合。早期应用可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口咽通气道用于电抽搐治疗(ECT)患者麻醉恢复期气道管理的临床效果及实用性。方法 ECT治疗术毕恢复期患者80例,年龄20~5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口咽通气道组(Ⅰ组,40例)和自然恢复组(Ⅱ组,40例),待通电治疗完成后,Ⅰ组即刻经口腔置入口咽通气道,Ⅱ组采取头偏侧位,至苏醒,两者均给予面罩吸氧,SpO2<90%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术毕恢复期2 min(T1)、3 min(T2)、5 min(T3)、10 min(T4)记录RR、SpO2、HR、SBP和DBP。结果两组患者的RR、HR、SBP、DBP在相应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较,Ⅱ组T2、T3时点SpO2明显降低(P<0.05)。结论 口咽通气道在维持ECT患者麻醉恢复期上呼吸道通畅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胸部创伤患者早期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6月伤后12h急诊入住西南医院创伤急救中心的26例胸部闭合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无镇痛措施;镇痛组15例,入院后予以自控静脉镇痛3d。对照组11例,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25~47岁,平均(36.65±8.40)岁;镇痛组15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23~48岁,平均(35.28±9.73)岁。分别测定入院时(0h)、24、48、72、96h及120h的动脉血气分析中p H值、动脉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指氧饱和度(Sp O2)、氧合指数(Pa O2/FIO2),HR(心率)、肘部动脉收缩血压、心肌酶谱中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统计分析结果。结果两组在治疗24、48h时PO2和Pa O2/FIO2无明显改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72、96、120h时两组PO2和Pa O2/FIO2(对照组105.8±28.4/221.5±28.7,108.4±30.7/239.4±25.3,142.8±34.3/318.5±35.7;镇痛组131.8±27.5/285.5±32.7,153.4±32.4/328.1±30.6,170.8±20.7/350.2±34.9),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p H值、PCO2、Sp O2行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镇痛后,心率在各时间点行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收缩压及心肌酶谱检查结果,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镇痛对胸部创伤早期呼吸功能恢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稳定心率,对血压及异常变化的心肌酶谱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