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侧卧位直接前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因脑血管意外而致偏瘫侧肢体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患者57例,按入院后不同治疗分为DAA组和后外侧入路组。DAA组29例采用侧卧位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57~70岁,平均68.3岁;道路交通伤9例,摔伤15例,高处坠落伤5例。后外侧入路组28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63~69岁,平均66.6岁;道路交通伤9例,摔伤14例,高处坠落伤5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伤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7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前及术后1、3、6、16个月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并发症等,评定侧卧位DAA入路髋关节置换对偏瘫侧肢体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DAA组较后外侧入路组切口长度短[(9.32±2.2...  相似文献   

2.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在治疗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1998—2003年收治的89例65岁以上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随访研究,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和2年的功能评价、并发症以及二次手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闭合复位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问、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为最低(P〈0.05),但卧床时间最长,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最高,术后2年随访功能最差。全髋置换术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低,术后髋关节功能最好,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要求较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创伤比全髋置换稍小,但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翻修率较高,术后功能比全髋置换差。结论全髋置换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特别是活动能力要求较高、期望寿命较长和身体一般状况好的老年患者,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27例7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在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情况下,经后外侧入路施行全髋或半髋置换,手术强调假体位置的准确性及牢固性,术后早期活动。结果本组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9例全髋关节置换,2~4周患者能扶拐下地。随访6个月~4年,患者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X线照片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及下沉,效果满意。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有早期下地、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全组病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中度血液稀释,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心包腔内放置冰屑,经右心房、房间隔置换二尖瓣,主动脉根部横切口置换主动脉瓣。18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同期行De Vega环缩术,9例合并左心房血栓者同期行血栓取出术,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同期行动脉导管缝闭术。结果:术后低心排6例,二次开胸止血5例,放置起搏器2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4.16%。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置换患者,加强围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技巧,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平稳灌注,重视三尖瓣病变的处理和保留二尖瓣下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双主动脉弓(double aortic arch,DAA)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包括不同程度的喘鸣、呼吸窘迫、反复呼吸道感染、呕吐或者吞咽障碍,部分病例症状严重并危及生命.现回顾性分析本院18例DAA病例,分析总结DAA的MSCT表现,同时观察伴发的心脏与气道异常,提高对DAA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以前一般认为双髋关节分期置换相对同期置换风险小[1]。但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置换研究的深入,以及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已经趋向成熟,完全可行双侧一期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攀爬运动中四肢双关节肌的功能现象。方法:任选上海体育学院20名男生,抗自重、不限定姿势进行三种向上攀爬(爬绳、爬竿、引体向上)的运动实验。采用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法分析寻找攀爬运动的原动肌。对拍摄的攀爬时的双关节肌进行假设性标记和处理。制作以股直肌为代表的机械模型模拟活体功能。结果:(1)人体攀爬时,上肢伸肩屈肘,下肢屈髋屈膝,越往上攀,本能地屈髋屈膝越明显。(2)完成向上攀爬阶段中,上、下肢双关节肌的原动肌是:下肢的股直肌、股后肌群;上肢的肱二头肌长头、肱三头肌长头。(3)以假设图中的股直肌为例,近髋关节的肌腹激活程度随屈髋幅度加大,颜色越深,屈膝幅度加大,颜色越淡,伸展拉长程度也加大。其余三块肌肉具有相同结果。(4)通过机械模型验证,用力牵拉股直肌绳索,只能出现"屈髋伸膝",而不能达到"屈髋屈膝"的效果。总结:(1)攀爬运动中会出现屈肌产生伸的作用、伸肌产生屈的作用。(2)四肢原动肌与拮抗肌间的配合不仅存在于关节对侧,也存于同侧的一块肌肉上,即一段肌腹缩短而另一段肌腹伸展拉长。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2005~2007年收治的127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随访研究,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和2年的功能评价、并发症以及二次手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闭合复位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为最低(P〈0.05),但卧床时间最长,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最高,术后2年随访功能最差;全髋置换术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低,术后髋关节功能最好,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要求较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创伤比全髋置换稍小,但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翻修率较高,术后功能比全髋置换差。结论全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特别是活动能力要求较高、期望寿命较长和身体一般状况好的老年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对7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股骨头置换67例,全髋置换11例),随访3月一3年。结果:出现并发症11例(14.1%)其中脱位2例,感染3例,中重度髋痛5例,骨折3例。结论:近期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适应症掌握,选择合适假体,手术操作,患者个人差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保留关节囊的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保留关节囊的重要性及手术方法,以恢复THA术后髋关节软组织平衡。方法2003年2月-2005年8月,采用保留关节囊的THA(R组)41例43髋,男19例,女22例;年龄46~80岁,平均66.5岁。同期采用常规的THA(S组)42例44髋,男20例,女22例;年龄43~80岁,平均64.3岁。患者术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13例13髋(R组),14例14髋(S组);髋臼发育不良(CroweⅠ、Ⅱ)9例9髋(R组),8例8髋(S组);骨性关节炎6例8髋(R组),7例8髋(S组);股骨头坏死(FicatⅢ、Ⅳ)13例13髋(R组),13例14髋(S组)。其中骨水泥型假体13髋(R组),11髋(S组);非骨水泥型假体8髋(R组),10髋(S组);混合型假体双髋22髋(R组),23髋(S组)。两组手术均采用Gibson入路。R组术中应用了保留关节囊和旋后小肌群的方法,可靠地重建术后髋关节软组织平衡。S组采用常规手术入路,切除大部分关节囊,术毕关节囊不作修复。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以及术后髋感染、髋脱位、起床站立时间、弃拐行走时间、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6~22个月随访,R组平均时间16.5个月,S组平均时间16.7个月。R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S组(P〈0.05)。结论THA术中保留关节囊,可减少手术创伤,重建髋关节软组织平衡,增加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更好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的病理解剖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16年中共手术治疗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34例,占同期主动脉瓣置换(AVR)的18.9%,行AVR32例,因主动脉瓣钙化或赘生物累及二尖瓣行双瓣置换(DVR)2例,同期行二,三尖瓣环成形,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等14例,术后住院死亡4例,无晚期死亡,结果显示中国人二叶主动脉瓣以男性居多,左,右二叶型较前,后二叶型常见,50%以上有假性交界,冠脉开口位置基本正常,感染性心内膜  相似文献   

12.
同期双侧全髋置换术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对同期与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了解同期双侧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997年3月~2003年1月进行的双侧髋关节置换病人中共118例(236个关节)获随访,将其分为2组,A组为同期置换组87例(174个髋关节),B组为分期置换组31例(62个髋关节)。对比A组与B组之间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从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总出血量、总输血量、并发症及功能等多方面考虑,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明显要优于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结论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安全可行,与分期置换相比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患者自诉腰痛双髋关节疼痛20余年,双髋关节活动障碍并进行性加重两年。因右髋内翻、右腿跛行,遂来就诊。查体,体格正常,脊柱无侧弯,腰椎曲、伸、侧弯受限,棘突旁压痛明显,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右髋尤甚,右髋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髂腰肌滑囊扩张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或随访证实的38例髂腰肌滑囊扩张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 38例(42髋)病变位于髋关节囊前方,髂腰肌(腱)内侧、外侧、后方或其肌间隙,为单房或多房状囊性肿物,最大径0.2~12.8 cm,邻近组织结构不同程度受压.39髋病变T1WI 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呈明显高信号;3髋滑囊内为血性积液,T1WI呈等或高信号,T2WI和STIR呈不均匀高信号.26髋病变与关节腔相通,16髋病变与关节囊相连.29例(33髋)伴髋关节病变,2例并髂腰肌病变,7例为单纯性病变.结论 MRI对髂腰肌滑囊扩张敏感性高且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27岁。摔伤双髋50余天,不能站立。患者50天前蹲厕所立起时不慎摔倒,当时双髋疼痛,站立困难,困临产急于分娩未能特殊治疗。现己分娩1月余,双髋仍疼痛,行走困难。查体:青年女性,一般情况可,被动体位,双髋关节恬动受限,局部压痛。余关节及化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直接前方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5年7月—2018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FNF患者96例,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龄62~86岁,平均73.3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AA组(n=48)与...  相似文献   

1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腹股沟区疼痛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腹股沟区疼痛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89例(193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单侧置换185髋、双侧置换8髋;分析术后早期腹股沟疼痛常见的原因。结果9.3%(18/193)的髋关节在住院期间出现了腹股沟区疼痛,其中深部感染1.6%(3例),切口感染1.6%(3例),髋关节后脱位1%(2例).患肢过长4.1%(8例),局部血肿1%(2例)。结论详尽的病史采集、仔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才能对腹股沟区疼痛做出正确的诊断。而术前适应证的掌握、X线片分析测量、术中外科技术标准化训练、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才能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牛双肌性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的双肌性状是由遗传决定,牛的双肌基因(mh)为一常染色体的主效基因,它位于2号染色体上,双肌性状是综合性状,它常伴随着一些繁殖问题,如易流产和难产,犊牛存活率较低,然后双肌牛具有屠宰率高,瘦肉率高,优质高价肉比例大,肉质较嫩等突出优点,这些优良胴体和肉质特性使双肌牛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建议在商品肉牛生产中用双肌公牛作终端父本。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无菌性坏死.俗称扁平髋,常发于5-14岁儿童,一般与外伤有关,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对治疗预后非常重要,而使用CR系统投照双髋正位,方便经济,病人接受辐射量大大降低,生殖腺损伤小。现将我院38例CR双髋正位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灌注术治疗ARCOⅢA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TAI组和对照组分别32髋和36髋,前者使用微导管"嵌入"靶血管灌注治疗,后者除了止痛药外未使用其他医疗措施,随访6~60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I组在随访的6月、12月、36月、60月中分别有0髋、2髋(6.2%)、9髋(28.1%)、12髋(37.5%)因无效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他20髋临床症状改善,股骨头坏死区病灶稳定,见增生、硬化及囊变缩小。对照组在随访的6月、12月、36月、60月中分别有1髋(2.8%)、3髋(8.3%)、26髋(72.2%)、36髋(100%)因无效行髋关节置换术。结论 TAI治疗ARCOⅢA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微创、安全、有效,有助于保留股骨头,延缓关节置换时间或最终避免假体置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