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不同护理方法中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可分为对照组(115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和观察组(115例,采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组间差异大,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相关知识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并使患者相关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得到提升,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情况,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600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前提下给予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合格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比发现明显差异(P0.05),临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够使病人了解并掌握糖尿病相关内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我科血透中心2010年1月~2013年6月长期及住院透析的335例血透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血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遵医行为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对血透中心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血透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透析病人生活、生存质量,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黄萍:很多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与保持对于慢性病康复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医患沟通来帮助患者重视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门诊如何对患者进行适时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通过分析几个病例来探讨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院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180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入院当天征求其同意签署同意书录入患者信息,进行首日教育,患者出院后,医师和护士通过电话一对一随访,3个月时电话提醒患者来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等。结果通过个体化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有了正确的认识,患者学会注射胰岛素,了解血糖管理,增强了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结论通过护士面对面教育指导,电话一对一随访教育,患者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红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413-1413,1469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和一般护理组,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状况、左室内径等基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对患者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均由专人进行详尽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所有患者自第一次入院起随访1年,以累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日、死亡率作为疗效判定指标。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组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日均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次数和时间、延缓心功能恶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范容 《吉林医学》2011,(30):6506-6506
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用药效果,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其护理过程中实施规范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并进行定期随访,跟踪评价。观察并比较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的变化。结果:与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前比较,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相关知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由护士进行,针对患者开展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单靠药物难以达到,教育是促进糖尿病患者学习知识、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传统的卫生宣教很难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到位。为了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2005年1月至12月我院对收治的部分糖尿病患者应用了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结合综合指导措施,并在教育前后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情况的比较。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得到了提高;控制饮食、每天运动、监测血糖以及合理用药的比例较个体化健康教育前显著提高。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空腹血糖明显得到控制,较教育前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程度明显提高,较教育前分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对延缓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全面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全程教育.结果 观察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满意度分别是42.9%和71.4%.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血糖水平,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教育的主要性疾病之一。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多种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全身性疾病,一经确诊只能控制,不能根治。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按照治疗方法控制病情,要想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不仅需要医生的正确治疗方案,更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能够掌握本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护能力,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从病人入院时的护理评估、健康教育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实施到出院前的健康指导采用了语言、文字、实践、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等相结合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知识宣教.结果 健康教育有效率≥90%.结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能调动患者参与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能够掌握本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护能力,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从病人入院时的护理评估、健康教育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实施到出院前的健康指导采用了语言、文字、实践、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等相结合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知识宣教。结果健康教育有效率≥90%。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能调动患者参与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亚玲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2):890-890
现代医疗护理的重点除了提供日常生活、医疗护理外,更在于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健康教育不仅成为一种临床辅助治疗方法,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对糖尿病患者,特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很快进入角色,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因此,合理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使患者更多地了解糖尿病保健知识,提高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终身性疾病。胰岛功能低下引起机体糖代谢紊乱,而产生血糖、尿糖增高,其致残率、致死率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此病的有效办法,给糖尿病患者及家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对病人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为使妇科病人有效地接受健康教育,我科采用个体强化教育、文字教育等相结合的形式,对病人进行分阶段教育。使科室的护理水平、护士整体素质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