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忠义  于小勇  刘超峰  范虹  武雪萍  雷鹏 《陕西中医》2013,(12):1646-1648,1669
<正>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高于我国,但近年来我国呈增长趋势,70年代我国冠心病的人口死亡率为13.83/10万,80年代增至39.73/10万,90年代男性死亡率为49.2/10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诊断标准面世以来,痰瘀互结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渐至成为诊治疑难杂症的临床法门和理论研究热点。本文在全面梳理痰瘀互结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性总结并新修订了痰瘀互结证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分期分型和治疗原则,提出“痰瘀兼化”的病机变化主线,早期、中期、晚期分期与虚寒型、湿热型和混合型分型的新认识,以及治疗中强调痰瘀同治和注重祛湿、温阳、清热、补虚等综合运用。试图通过这样的集成总结和深化阐释,推动对痰瘀互结证科学内涵的研究,推动应用痰瘀互结证相关理论进一步提高疑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痰浊、瘀血为冠心病主要病理基础,痰瘀互结贯穿冠心病发生发展始终,本文首先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现代生物学基础等方面浅谈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中,细胞凋亡为影响冠心病最终转归、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内质网自噬是调节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本文以细胞凋亡为切入点,初探内质网自噬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痰瘀互结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变成痰,血滞生瘀,痰瘀本是两个不同的病理产物,治疗措施迥然有异。但临床实际所见,痰与瘀在许多疾病特别是疑难重证中,又常互结相兼为患,常须痰瘀并治才能收效。如咳喘、中风、噎膈、痹证、胸痹、癫、狂、痫癥积等,痰瘀互结常是其主要病机,特别是当这些疾病久治不效,缠绵难愈  相似文献   

5.
朱德建 《国医论坛》2021,36(2):43-45
陆曙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痰瘀互结,痹阻心脉,以祛痰化瘀为基本大法,临证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冠心Ⅱ号方加减治疗,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6.
朱正新 《光明中医》2008,23(6):820-821
我国目前胸痹平均患病率约为6.49%。胸痹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一个巨大的疾病负担。中医药针对胸痹独具优势,本人运用痰瘀同治法采用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获得肯定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高血压病在中医古籍中并未提及,现代医家普遍将其归入眩晕、头痛范畴,往往从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肾气亏虚、肾阳虚、痰湿壅盛等证型辨证论治。然而伴随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转变,痰瘀互结证逐渐成为高血压病的常见证型。1源流《黄帝内经》中虽未明确言及痰瘀致眩有关理论,但阐明"津血同源"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诠释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痰瘀互结证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方法:收集缺血性脑血管病354例,应用频数统计的方法,对痰瘀互结证的频次、临床表现及用药进行统计。结果:354例中痰瘀互结证114例,占32.2%,根据频数统计结果,临床常表现出的症状依次为:头晕,纳眠差,乏力,头痛,胸闷。结论:痰瘀互结证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证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痰瘀互结证为其常见证型。为能充分了解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形成的病理基础,以期更好地指导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就痰瘀的形成及痰瘀互结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刘完素提出病邪兼化学说,包括病邪相兼和病邪转化两种形式,而痰浊、血瘀两种病邪的相兼与转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痰浊和血瘀既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又是两种致病因素,在某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兼化致病,形成"痰瘀兼化"病机,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居重要地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首次明确冠心病"痰瘀兼化"病机。本文对病邪兼化尤其是痰瘀兼化,以及痰瘀兼化所致的痰瘀互结证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做一阐述,旨在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瘀兼化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明清时期痰瘀互结证的证素特征.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痰瘀互结证的医案并提取证素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痰瘀互结证病位证素主要是肝、胃、肺、肌肤、经络、心、筋骨、肾、胞宫,病性证素主要是气滞、热、气虚、风、湿、火、阴虚、毒、血虚、寒、津液亏虚等,对病位及病性证素采用因子分析,得出痰瘀互结证的兼证如:痰瘀阻络证;湿热蕴肤;风寒犯肺;肝郁脾虚;气虚津亏;火毒内蕴;心胃瘀阻;虚热内扰;血虚不荣.结论:频数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痰瘀互结证的证素特征.  相似文献   

12.
张磊  刘迎迎  于杰  郭伟星  李运伦 《世界中医药》2021,16(10):1561-1566
通过梳理中医学关于"痰""瘀"的古、今文献,厘清"痰瘀互结证"的证治源流,对"痰瘀互生互变,共同致病"的病理机制进行深入探析,提出痰、瘀既是气血津液代谢失司的病理产物,又可以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二者同源共生、互生互化、交互同病,全程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及演变,成为高血压中医病机的关键环节,为中医临床从痰瘀互结辨治高血压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动脉硬化指数,评定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C、LDL-C水平,动脉硬化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当归芍药散治疗血脂异常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治疗血脂异常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00例患者经口服当归芍药散汤剂血脂各项指标和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中医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升高(P<0.05).总有效率92.7%.临床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当归芍药散祛痰除湿,和血化瘀,有明显的调血脂和改善临床证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脂必泰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医院内科门诊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82例血脂异常痰瘀互结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脂必泰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血脂指标、肝功能、肾功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记录患者是否存在肝区疼痛、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血脂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 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 24%(37/4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 68%(38/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的眩晕、胸闷、头重如裹、胸膈痞满4种常见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 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7. 80%(36/41),观察组总有效率92. 68%(38/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3例出现氨基转移酶不同程度升高,但均未升高正常高限的2倍,观察组1例出现轻度腹胀、恶心,但不影响继续服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肌肉疼痛、肝区疼痛等现象。结论:脂必泰胶囊治疗血脂异常临床疗效可靠,与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血脂异常方面临床疗效相当,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加味越鞠丸对痰瘀互结证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筛选痰瘀互结证高血压病患者,选用随机、对照、双盲、单模拟剂的研究方法,在原有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加味越鞠丸安慰剂,治疗组给予加味越鞠丸颗粒剂,疗程24周,采集患者动态血压及中医证候,进行统计分...  相似文献   

17.
18.
从概念形成、病机特征、舌脉辨证要点、常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痰瘀互结证的辨治进行探讨,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久病怪病的痰瘀互结病理因素,治疗当以治气为先,首选芎归二陈汤,阳虚者加温阳之品,久病入络者加搜剔入络之品,且应兼顾补益,以防化痰祛瘀损伤正气。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是痰浊、血瘀,经过临床研究表明,痰瘀互结作为引发冠心病的重要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相关文献,从动物模型、客观化、临床治疗研究等方面,浅析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诊疗提供辨证施治依据。  相似文献   

20.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其中虽没有提出痰瘀互结之名,但有“汁沫与血相搏”等痰瘀互结的论述;东汉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瘀血”之名,自此,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期;隋、唐、宋不同时期医家对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发展,元代朱丹溪明确提出了“痰挟瘀血”,标志着痰瘀互结证治理论的成熟.明清医家继承并发挥了朱丹溪痰瘀互结的思想,将痰瘀互结证分为痰挟瘀血和瘀血挟痰两类,并用痰瘀互结理论解释临床多种疾病.至清代痰瘀互结证治理论已渐臻完善,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痰瘀互结证”已作为规范证候名使用于临床,是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的重要病机.为提高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治水平,今后尚需对痰瘀互结证病因病机、演变规律、辨证方法、生物学基础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