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大多数医家将此病归为“燥症”范畴,也有人将其命名为“燥痹”“虚劳”“痹证”“燥毒证”。中医在本病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缓解病人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近几年有关SS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医三步治疗干燥综合征述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勤 《中医药学刊》2005,23(3):545-545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归属“燥痹”范畴,病因为燥邪,致病机理是阴虚燥热,病变可累及多脏多腑出现津亏液竭的综合表现,治疗采取中医分步辨证方法。病之初在肺,清热润燥治其上焦;病及中焦脾胃,补脾益胃,养阴生津治其中焦;病及下焦肾阴不足,滋补肾阴治其下焦为治疗关键环节。临证时尚需根据病情.病程的轻重缓急综合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3.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归属"燥痹"范畴,病因为燥邪,致病机理是阴虚燥热,病变可累及多脏多腑出现津亏液竭的综合表现,治疗采取中医分步辨证方法.病之初在肺,清热润燥治其上焦;病及中焦脾胃,补脾益胃,养阴生津治其中焦;病及下焦肾阴不足,滋补肾阴治其下焦为治疗关键环节.临证时尚需根据病情,病程的轻重缓急综合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4.
口腔干燥症是临床常见症状,故通过梳理中医古代文献,认为中国古代对于口腔疾病和相关症状记载较早,《黄帝内经》及其他秦汉医籍中就描述了口腔干燥症并使用了口乾口燥等词,口渴一词约在宋代见载于医籍。在众多有关口腔干燥的用语中,使用较多、命名较规范的是口乾口燥和口渴。口乾与口燥同义,表示口腔津液缺乏的状态,二者可以同义互换但以前者为优;口渴表示口内干燥且欲饮水,与口乾(燥)义近但仍有区别,因此口干、口渴二词均应保留且需加以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5.
早在古代,中医文献对尿失禁就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试从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希望能对目前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综合各家观点可得出:①本病病因病机在于膀胱气化失司,肾气、肾阳不足,脾虚失于运化,肝失疏泄,肺气虚弱、失于宣降,三焦运化失司等方面.②中药依据脏腑辨证论治进行治疗:肺脾气虚宜补中益气汤、理中汤;下元虚寒,宜桑螵蛸散、缩泉丸、八味丸之类;肝经郁热宜龙胆泻肝汤、黄连清肺饮等.③针刺疗法使用率较高的穴位有气海、关元、神阙、阴陵泉、阳陵泉、委中、大敦、神门等,艾灸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游江 《新中医》2009,(6):123-125
中医医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承载着中医药理论的实践记录和临证总结。从先秦时期的医案雏形到清代的大型医案类书,中医医案与中医药理论一直相互促进并共同向前发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研究古代中医医案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的一条可行之路。因此,近年来人们对古代中医医案进行分析研究的论著数量大增,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结合的特点,显示出从主观描述到客观分析,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医文献杂志》2009,(4):44-44
1、医案的发展史和各时期医案的发展水平。对于中医医案的起源,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即认为医案萌芽于先秦。《周礼》中有关病史的记录及《左传》和《吕氏春秋》等著作中有关医事活动的记载均可视为医案的雏形。而最早的医案则应为西汉初医家淳于意的《诊籍》25则。一般认为,秦汉晋唐时期中医医案均散见于《三国志》、《晋书》、《北史》、《唐书》等,直至宋代才有了医案专著的出现,明代医案发展渐趋成熟,清代则是医案发展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8.
张宏英  张宏梅 《山西中医》2012,28(12):54-55
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内分泌变化而出现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属中医百合病、脏躁、郁证等范畴。中医护理通过调节情志、饮食、起居,辨证施护和患者自我调理,可以预防或减轻更年期临床症状,有利于妇女顺利地度过这一特殊生理时期。  相似文献   

9.
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对1991年1月-2011年6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数文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16篇文献进行证候分布研究。结果:16篇文献共1 316例,虚证671例(占50.99%),实证215例(占16.34%),虚实夹杂430例(占32.67%)。共有证候类型32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气阴两虚证,11次(68.75%),其次是津亏血瘀7次(43.75%)、肝肾阴虚6次(37.50%)、阴虚内热4次(25.00%)。按病例数排列,气阴两虚证244例(18.54%),津亏血瘀证200例(15.20%)、阴虚津亏125例(9.50%)。结论:干燥综合征的证候分布特点以阴虚和阴虚夹实为主,阴虚是主要证候类型,瘀血是其发病中的1个主要因素,阴虚(津亏)血瘀可能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以热疮为关键词,从中医古代文献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从病名释义、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辨证论治、调护与转归等方面进行总结。本病主要病机与热邪相关,发病无年龄限制,发病部位广泛,轻者以局部皮损为主,重者兼有全身症状,尤其小儿易生变证、险证。治疗方法以内服联合外用为主,外用剂型种类较为丰富。患病后尤忌辛辣,及早诊治,免生变证。  相似文献   

11.
王蕊  金涛 《新中医》2019,51(11):32-34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隐匿,临床特点多样化,可引起多器官的损害,如心、肺、肝、脾、肾等。笔者汲取多家学术思想,认为SS病机一为外感燥邪致病,一为素体阴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伤,日久阴阳俱虚。同时也离不开燥、瘀、毒等交结为患,因而治疗SS时,要整体治疗,因人因证,灵活遣方用药,在调理脏腑功能时要兼顾清燥解毒、活血化瘀。通过论述SS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临床研究成果,以说明中医在治疗SS上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较西医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周全 《中医研究》2013,(12):54-55
干燥综合征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主要症状为口干、眼干.文中以中医津液代谢理论为基础,根据津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功能特点,探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并根据发病机制进行论治,以期为本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崔晓民 《光明中医》2010,25(12):2295-2296
<正>1概述干燥综合征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或伴发类风湿关节炎等其它风湿性疾病,可累及其他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受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在女性不孕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卓越的成效,现爬梳古代主要经典妇科专著、中草药书籍以及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它们在女性不孕病因、病理、治则、方药等方面进行源流文献述要,以期总结出对现代女性不孕诊治有意义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中医古代医案整理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禾  刘小斌  胡经航 《新中医》2005,37(10):88-90
历代医家对中医医案的整理研究大体分二类,一类是顺应医案自身形成发展需求的研究,如对医案的撰写收集汇编、注疏整理加按,重在对医案结构、内容、形式的完善规范,以保存完整客观、有参照价值的临床记录,指导后世医家对医案的编写,并从医案发展史的角度,研究历代医案形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各自成就及代表作,进而探讨医案整理研究方法学的规律;一类是从指导中医临床应用角度,对医案内容加以分析归纳研究,如对医者临证思维的阐释,对各医家、流派学术思想的探讨,各专科、专病、专症理法方药运用特点的归纳,以供后世医家临证学习参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文献及临床调查口腔干燥综合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2000—2015年有关口腔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文献,建立Epidata2.0数据库,应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文献研究方面,有关口腔干燥综合征出现频率大于10%的常见证候类型依次为:肺阴不足、胃阴不足、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肾阴不足;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肾;≥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阴虚、火。临床调查方面,出现频率大于10%的常见证后类型依次为:肺阴不足、气阴两虚、胃阴不足、肝肾阴虚;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阴虚、火。结论:口腔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证候要素相对简约,对临床辨证论治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阴疽病名最早载于南北朝伤科医书《刘涓子鬼遗方》:"阴疽发髀,若阴股始发,腰强,内不能自止,数饮不能多,五日坚痛不治,三岁死",意指发于大腿部的皮肤疮疡性疾病,属于中医外科疽病范畴。随着中医外科的发展,阴疽的概念被分为2类,一类是以虚寒证为主的外科阴性疮疡疾病的总称,如阴性的流注、脱疽、贴骨疽、痰  相似文献   

18.
干燥综合征是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学无类似病名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燥痹范畴,一般多称为燥症、顽痹、燥毒症等。临床主要以口、眼干燥及关节痛等为主。干燥综合征病因未明,现代医学治疗尚缺乏特效方法。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取得较好效果,尤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疗效显著。笔者试从中医理论脾脏在干燥综合征发病的作用及证治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钟源芳  刘维 《吉林中医药》2011,31(7):707-708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暂无根治办法,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治疗本病颇具特色,在改善症状、延缓病程等方面皆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干燥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大多数医家将此病归为"燥证"范畴,本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本论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病专方、针灸治疗等方面对本病进行综述,指出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具有一定优势,同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