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舱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经高压氧舱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正常呼吸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肝肾功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正常呼吸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LT、AST、BUN及Scr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高压氧舱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并发症,改善肝肾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式呼吸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78例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arterial oxygen,S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carbon dioxide,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Pa O2)、酸碱度(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p H)]、呼吸频率及心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 O2、Pa O2、p H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a CO2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和心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 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CRRT(连续肾脏代替)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容量状态和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9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CRRT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容量状态、NT-proBNP水平、体征指标、生化指标以及28 d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容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O_2、MAP、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UN、N、Scr、hs-CRP、PLT、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28 d存活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能够使患者的容量状态及NT-proBNP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压氧结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损伤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高压氧结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肌酸激酶(CK)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干预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GCS评分及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4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Vm、Vs、PI、CK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Vm、Vs均高于对照组,PI、CK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损伤能够促进患者意识恢复,改善脑代谢、血流指标、显著降低其血清CRP水平及CK水平,提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4-7+11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12月因急性呼吸衰竭在本院就诊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综合性治疗。对照组接受鼻导管供氧治疗,研究组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期间均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发现病情恶化及时给予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分别于氧疗开始后15 min、60 min、120 min统计并比较两组监护仪数据、血气分析数据、呼吸困难评分。比较两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氧分压(PaO_2)值、pH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心率(HR)、呼吸频率(R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0 min、治疗后120 min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Brog评分、舒适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插管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应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6.
《右江医学》2019,(4):266-27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HD)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CHD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采用放射性免疫法与硝酸盐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BP、DBP、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血清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研究组ET-1、NO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CHD患者的疗效满意,可有效控制血压及血脂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抗炎、解痉、吸氧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h及出院时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变化及患者疾病转归情况。结果:①治疗前两组pH、PaO2、Pa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3h后,研究组患者pH、PaO2、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②治疗前两组心率、呼吸、收缩压均高于正常,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在治疗3h后心率、呼吸频率和收缩压明显降低( P<0.05),对照组治疗3h后心率、呼吸频率和收缩压无明显变化( P>0.05)。③对照组治疗3h后心率、呼吸频率和收缩压无明显变化( P>0.05)。结论: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血气分析指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应用口服消心痛的方法治疗,研究组应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的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8 0,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时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患者,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发生的次数,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对红细胞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以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临床纳入96例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神经外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83.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红细胞GSH、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红细胞GSH、MDA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搏指数(PI)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s、Vm和PI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红细胞GSH、MDA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有效促进脑动脉血流流速,提供充足的血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常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6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多导睡眠监测相关指标、睡眠质量、嗜睡情况、糖脂代谢指标、NO、Hcy及hs-CRP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最低SaO_2与平均SaO_2均高于干预前,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最低SaO_2与平均SaO_2均高于对照组,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睡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与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ESS与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FBG、2 h PG、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cy与hs-CR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而NO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Hcy与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辅助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OSAHS患者睡眠质量及嗜睡情况,纠正体内糖脂代谢紊乱,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血清hs-CRP、Hcy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刚 《河北医学》2016,(7):1139-114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对老年脑梗死治疗疗效及其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血浆 ET 和 NO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血栓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 ET 和 NO 水平、以及氧化应激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5,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1±4.2),明显低于治疗前(15.8±5.9)及对照组(17.6±6.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7.46,7.84,P<0.05);两组患者血清 ox-LDL、MDA 及 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4.99,10.31,6.0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 ET 及 NO 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种指标的改善程度在研究组患者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31,5.59,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对老年脑梗死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及血浆 ET / NO 平衡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采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70例,通过随机法分为1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与135例研究组(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之间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经过对比后,两组治疗前各项血气指标水平差异小(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PaO2、pH值、SaO2水平更高,PaCO2水平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心率及呼吸频率差异小(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心率及呼吸频率更低(P0.05)。结论在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可通过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使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得到改善,进一步维持心率及呼吸频率稳定性,确保整体治疗效果,具备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本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均依据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0例对照组(常规性治疗)和40例研究组(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7.50%比对照组70%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NO、Hs-CRP、ET等指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O、Hs-CRP、ET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可考虑给予通心络胶囊,疗效突出,患者各指数得到更好改善,应用性和推广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病毒治疗,使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等)治疗,共治疗6个月。结果 (1)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L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Child-Pugh评分及MELD评分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两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肝癌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使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载量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情缓解,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术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前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肺功能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自主通气量、肺活量、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两组各指标均有所改变,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1.88%)高于对照组(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维持心率等处于稳定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ICCO技术(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患者不同程度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对照组给予CVP监测补液,研究组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GCS评分、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和死亡率及治疗1个月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恢复良好率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能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中随机选取122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所选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接受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接受前列地尔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6.72%比对照组80.33%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听气导状况,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听气导状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疾病可考虑给予高压氧治疗,此方式疗效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实施治疗,研究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对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实施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炎性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皆采用常规皮质激素治疗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的皮质激素为小剂量,研究组则为大剂量皮质激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做好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前者为93.94%,后者为81.8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皆有一定改善,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上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除了疗效确切外,在改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临床症状等方面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ICU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护肾、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APACHEⅡ评分、炎性指标、死亡情况、住院时间及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WBC、CRP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温、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ICU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较好,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