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水篇     
<正>少师曰:水属阴,膀胱之水谓之阳水,何也?岐伯曰:膀胱之水,水中藏火也。膀胱无火,水不化,故以阳水名之。膀胱腑中本无火也。恃心肾二脏之火相通化水,水始可藏而亦可泄。夫火属阳,膀胱既通火气,则阴变为阳矣。少师曰:膀胱通心肾之火,然亲于肾而疏于心也。心火眉阳,膀胱亦属阳,阳不与阳亲,何也?岐伯曰:膀胱与肾为表里最为关切,故肾亲于膀胱。而膀胱亦不能疏于肾也。心不与膀胱相合,毋怪膀胱之疏心矣。然心虽不合于膀胱,而心实与小肠为表  相似文献   

2.
中医温补一派,自元明以降,算是有所創获。张介宾是繼东垣、立斋之后,而独树一帜。他旣力詆刘河間(完素)立諸病皆属于“火”之論和朱丹溪(震亨)創“阳有余,阴不足”之說,認为后人拘执其理,不辩虚实,寒凉攻伐,动辄貽誤,而又批評李东垣(杲),立論之非。东垣主张相火为元气之贼,张氏則主张相火为元气之本。他認为“凡人之阴阳,但知气血脏腑寒热为言,此持后天有形之阴阳耳,至若先天无形之阴阳,則阳曰元阳,阴曰元阴。……今之人多以后天劳欲戕及先天;今之医只知有形之气,不知无形元  相似文献   

3.
<正>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唐·王冰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而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益"是补充、加强之意.肾为先天之本,中寓命门之火,为火之源;脾为后天之本,能运化水谷之精微,濡养全身,先天之本有赖后天之本温养.因此,就全面而言,火之源为肾、脾."益火之源"系指温补肾阳、脾阳."阴翳",是相对于"阳光"而言,这里指水湿、寒邪等.消阻翳即祛除水  相似文献   

4.
命门功用探究(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而命门学说,则始自《难经》。在系统整理以往有关命门与命门学说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对命门及其功用作总结性论述及阐发。命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源,由太极一气而化生先天无形之阴阳,继而再化生后天有形之阴阳,即先有命门,后有五脏;命门水火作为生命的原始物质基础和基本动力源泉,使命门不再是肾脏的附庸,而是总领五脏,统辖全身的中枢器官;命门水火(元阴元阳)不可分割,其水火之间只是互根,而无相互制约;后天有形之火为水所克,先天无形之火为水所生,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深入认识命门的生理病理,对于指导中医学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阳萎,不外虚实两证。虚证之因,前入认为以元阳不足之因为最,如《医贯》所谓:“阳事先萎者,命门火衰也。”《景岳全书》也有:“凡男子阳萎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火衰者十居七八。”然阳萎之因,命门火衰虽然居多,与脾虚亦不无关系,因脾与肾二脏在生理、病理上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生理上来看,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之精,有赖于  相似文献   

6.
<正> 大凡论治水肿,外因责湿,内因肺脾肾。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之法利水的临床研究屡见不鲜,兹探微于下。 1 水之与血,互宅互化 水与血皆属于阴,“水为先天阳气所化之阴液,血为后天胃气所化之阴汁”。(《血证论·胎气》)均为体内的基本物质,上下内外,相互倚行,互宅互化,故《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云:“盖在下焦,则血海膀胱同居一地;在上焦,则肺主水道,心主血脉,又并域而居;在躯壳外,则汗出皮毛,血循经脉,亦相倚而行,一阴一阳,互相维系”。血流  相似文献   

7.
正丹溪论阳有余,阴不足,所谓阳者,相火也。景岳驳之,谓阴有余,阳不足,而着"相火以位"之辨。各树旗帜,几如冰炭之不相入矣。尝举二者参之,丹溪大旨,本于周子主静立说,谓相火一动,则五志厥阳之火并煽,煎熬真阴,故东垣目为元气之贼。此论相火二字,专从后天之变动者言,与景岳之主命门,有源流之别。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考前哲如褚氏、赵氏,人生先具命门及相火,行阳二十五度之语参之,景岳所云,相得益彰。盖静而守位者,此相  相似文献   

8.
男子生殖精、气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子嗣育,以生殖之精、生殖之气为根本(即天壬):前者为阴,为物质,为有形,主以静满,宜满,宜藏,如精子、精液等.后者为阳,为功能,为无形,主以动,宜和、宜壮,如性欲、勃起功能、精子活动等.两者源于先天,滋养于后天,聚藏于精室.受君主神明之官心、先天之本肾的调节,适时泻藏,构成心-肾-精室男性生殖轴心,完成男性生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论命门真火     
《中医药通报》2009,8(2):62-62
少师曰:命门居水火中,属水乎?属火乎?岐伯曰:命门,火也。无形有气,居两肾之间,能生水而亦藏于水也。少师曰:藏于水以生水,何也?岐伯曰:火非水不藏,无水则火沸矣。;水非火不生,无火则水绝矣。水与火盖两相生而两相藏也。少师曰:命门之火,既与两肾相亲宜与各脏腑疏矣。岐伯曰: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不止。肾恃之为根,各脏腑无不相合也。  相似文献   

10.
天癸是源于先天肾气经后天滋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阴液物质。《内经讲义·词解》云:“天癸是指肾脏所产生的一种促成生殖机能的物质”《景岳全书》云:“先天无形之阴阳,则阳曰元阳,阴曰元阴……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强弱系之,天癸是也。”张氏还在《类经》一书中对《经脉之本》一段经文作按时说:“天癸之义,诸家俱以精血为解,然评玩本篇谓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是皆天癸在先,而后精血继之。……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在其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是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  相似文献   

11.
脾者,后天之本,其类土也;肾者,先天之本,其类水也;均为人身所不可损者,荀损其一,则病生焉。盖补后天者,益其脾,补先天者,益其肾。是故补肾补脾,权在医家,临床斟酌,偶若不慎,不特无益。适增其害。倘脾肾皆弱者,权衡轻重,自以双补为是。俗医不知其理,每以先天为重,后天为轻,误事者比比皆是,病者何冤,医者何愚也!夫人生于气交之中,虽秉精血而生,然赋形成人,呱呱堕地以后,则后天之功能重矣!诚以食入于胃,化精于脾,营养机能,皆在饮食,胃和脾运,则五谷精华上腾,气血周流,循环无碍,百病不侵,此脾肾功能在先后天应有之差异也。而庸医不明,偏补其肾,不补其脾,安知赋形成人以后纵欲?!  相似文献   

12.
[原文]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阎注]经云:迎随者,要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经逆顺而取。《灵枢》曰:泻者迎之,补者随之。若能知迎知随,令气必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升降上下源流。手之三阴从脏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下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至腹。络脉传注,周流不息,故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本论云:夫欲用迎随之法者,要知经络逆顺浅深之分。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仍各有所守之分。故知皮毛者,肺之部;肌肉者,脾之本;筋者,肝之合;骨髓者,肾…  相似文献   

13.
正夫水火者,人生之性命也。二至者,天地之性命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全在水火;水火之根,根于二至。火之生,生于冬至,此时人身之真阳复生于坎水之中,外寒而内热,凡有所动作,极宜慎重,此火不可损伤。水之生,生于夏至,此时人身之真阳复生于离火之中,外热而内寒,凡有所动作,极宜保重,此水不可损伤,若伤则有关性命。冬至后六个月,忌用大寒大凉之药物,以伤此火;  相似文献   

14.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水为五行之一,中医学关于水的论述有:肾主水;肾者水藏,主津液;肺为水之上源;水为湿之集,湿为水之散……。本文以水为题材,用水的事实来佐证天人一体的理论;用水为准来定量的凡例;说明要了解物质的本质,必须了解物资的形和量;以及整理水延伸的几点中医药相关知识。目的:是为中医药理论创新的知识大海,增加一滴水。人的探索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5.
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杂气篇·痘证总论>中曰:胎毒是"先天之毒,藏于肾脏、肾者坎也,有二阴以恋一阳,又以太阳寒水为腑,故不发也."此先天之毒"必待君火之年,与人身君火之气相搏激而发也."且"盖人生之胎毒如火药,岁气之君火如火线,非此引之不发,以是知症与温病之发同一类也".胎毒即是先天之毒,故由父母所遗给,或在胎孕,由母体所感受,胎毒有可治有不可治者,其主要藏于肾,体质下降或遇外邪侵入而发.吴氏是在谈到痘证时提出胎毒这个概念,痘证与天花,现几乎不复存在,但传染病之种类还在不断变化,运用吴鞠通的温病学说思想,来认识各种毒邪及杂气的侵袭具有一定意义.胎毒是吴氏温病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吴氏还提出,胎毒"由肾传肝、传脾胃、传心肺,而显于表,胎毒可以内伏,多伏于肾脏."  相似文献   

16.
沈连熊 《四川中医》1993,11(5):12-14
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其著《傅青主女科》论理翔实,颇具深奥。现就其补水四法论述如下: 一、辨水火,只专补水,经必调傅氏调经,恒以肾中水火之亏余,以作为临床辨证制法的准则。其曰“先期之来只一二点者,是肾中火旺而阴水亏。”是云火旺,非实火也,此缘水亏失控所然,令其壮水之主,则阳光以制。经水同源,“夫经本于肾”,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悉寓之内,人于正常生理中。水与火相持平衡,而  相似文献   

17.
天癸之浅见     
一、肾气充盛是天癸成熟的重要条件天癸男女皆有,源于先天,禀赋于父母,与生俱有。《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云:“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癸水,乃肾中一阳之气,化而为液也。”《景岳全书》云:“天癸者……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谓先天之元气,人之即生则此气化为吾身,是谓后天之元气。”天癸源于先天,受后天脏腑化生的水谷之精微不断充养,使之不断充盛。当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肾藏精主持人体生殖,生长、发育的生殖机能旺盛,肾中对人体起濡养作用的肾阴,在后天水谷之  相似文献   

18.
正人之血,即天地之水也,在卦为坎(坎为血卦)治水者不求之水之所以治,而但曰治水,吾未见其能治也。盖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坎之上下两阴爻,水也;坎之中阳,气也;其原分自干之中阳,干之上下两阳,臣与民也;干之中阳,在上为君,在下为师;天下有君师各行其道于天下,而彝伦不叙者乎?天下有彝伦攸叙,而水不治者乎?  相似文献   

19.
<正>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和生殖与肾精的物质功能有密切关系。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阴阳元气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既能充养脏腑,化生气血,又能聚贮于肾而化生为生殖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到,精是生命的基础,无论先天后天之精,五脏六腑之精以及生殖之精都匿藏于肾,同源而相通。若肾精充盈,内则五脏敷华,阴阳匀协,气血冲和;外则体态强健,肌肤润泽,容颜焕发,耳目聪明。  相似文献   

20.
《新校正》“素问”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校正》注说:“按《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曰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