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汪受传教授认为,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其病机关键在肺脾两虚为其本,风痰内阻为其标,急性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虚实夹杂或虚证为主,治疗当从风、痰、虚论治。  相似文献   

2.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儿童许多肺损伤性疾病的最终过程,病程长,病情重,临床治疗棘手。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无特效治疗方法。运用中医络病理论分析其病机,将其归为肺痹范畴,病位在阴络(肺络),属本虚表实之证。本虚在肺,与脾肾相关。标实为痰、瘀。肺络痹阻为本病的病机关键,自拟通络开肺方、荣络开肺方、荣络补虚方,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具有自限性、易复发的特点,临床治疗困难。余惠平教授根据近30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正气亏虚是该病的病理基础,热、瘀之标贯穿疾病始终,谨守虚为本,瘀热为标的病机,结合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提出扶正解毒法治疗ITP的观点,扶正解毒法集温阳固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为一体,自拟扶正解毒方治疗本病,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翟文生教授认为难治性血尿型紫癜性肾炎以虚为本,热、湿、瘀为标,其中瘀贯穿本病始终。采用清热利湿、化瘀补肾之中药方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本病,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时毓民教授善治小儿慢性咳嗽病,病因病机分析认为脾肺肾虚为其本,痰瘀互结为其标,以宣肺化痰益气活血为主导的方法随证加减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不可逆的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上本病迁延难愈,预后较差,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以络脉理论为基础,先就该病的疾病特点与络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认为该病具有络病特点。基于络病学理论探析该病的病因病机,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正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为其本,痰瘀毒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为其标,而肺络郁痹是其基本病机。因此,该病的治疗原则应遵循通补兼施,标本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丁樱名老中医辨治小儿厌食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丁樱名老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的学术理念和辨治经验,以启迪后学。丁樱教授认为,小儿厌食中医病机关键为脾气虚弱和胃阴亏虚;乳食积滞、湿邪困脾、肝气犯胃和血瘀阻络;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补虚运脾为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8.
肺痹是因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内伤引起肺气郁闭,甚则痰阻血瘀的一类病证,为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急,或喘憋,胸脘痞满。病情轻重不同,轻者以肺气郁闭为主,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中,治以轻开肺气,兼补气阴;重者以肺气郁闭,兼痰阻血瘀为主,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后期肺纤维化阶段,治以补气开郁、化痰逐瘀通络。  相似文献   

9.
参考医学文献对小儿肾病综合征及黄芪的论述,分析相关验案,总结黄芪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禁忌证及适应证、炮制及用量,常见药对配伍的用药经验。黄芪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主要适用于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水湿证及血瘀证;用量上根据小儿个体年龄,最多不超过30g。小儿肾病综合征多属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黄芪重在补气,又能利水消肿,因此其在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0.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与小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赵坤教授认为,本病多为阳虚为本、痰瘀为标之本虚标实证;治疗上强调分期论治:初期,首倡先期论治;中期,化痰祛瘀为法;后期,扶阳固本为要,临证多能验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痰、瘀、虚三个方面探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中医辨证思路。方法根据小儿特有体质,并依据"久病多瘀""久病多虚"的理论,结合临床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从"痰、瘀、虚"三个方面出发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收效良好。结论针对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病因病机,采用消痰散结、活血化瘀、培补正气的治法可减少发作,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张君教授认为儿童血尿病机主要有"湿、毒(热)、瘀、虚"其中本虚为发病之本,湿、毒(热)、瘀为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瘀"贯穿着该病发生之始终,故治疗上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此外重视迁延期的治疗,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本论以中医经典为准绳,临床证候为实录,阴阳平衡为向导,"三有余四不足"为立足,全面诠释小儿多动症的病因病机特点。阳有余、肝有余、心有余者,易生风生火;脾肺肾不足者,生痰生饮生湿,少精少血少阴。其主旨概括为五字:风火痰瘀虚。提要归纳为:树欲静而风不止——风起动涌;心欲宁而火不灭——火起神乱;窍欲开而痰不去——痰阻窍塞;智欲聪而血不养——血弱心脾;思欲睿而精不力——精血不藏;行欲检而瘀不散——瘀阻格阳。  相似文献   

14.
小儿感染性肌炎以受累肌肌力弱、疼痛及继发肌萎缩为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痿证的范畴。《内经·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时毓民教授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为热伤气阴,筋脉失养为小儿痿证的主要病机,邪热津伤是其标,脾肾亏虚为其本,采用滋阴补肾法,兼以益气活血治疗小儿感染性肌炎效果显著。本文结合病例分析,将时教授治疗小儿痿证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任献青教授擅长以中医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提出小儿慢性咳嗽以风、痰、虚为主要病机,注重辨证论治,以补肺益脾,祛风化痰为治则,重视调理体质,慎用止咳之品,并结合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虞坚尔教授认为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病机在于肺脾不足为本、脏腑受邪为标,痰饮、食积为重要病理因素,治疗当肺脾同调、标本兼顾,同时注重气道痉挛的病位治疗,注意顾护小儿脾胃慎用寒凉、金石等品,后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结合临床从"热、瘀、虚"3个方面着手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探讨及辨证论治。翟文生教授认为热邪是诱发和加重ITP的始发因素,瘀血贯穿于ITP的始末,虚是ITP的根本原因,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治疗上应虚实并重,祛邪为标,治病求本,同时灵活运用中药的药性,辨证施治,经笔者多年临床观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徐荣谦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病理因素为风、痰、瘀。他认为此病存在外风引动内风以及胶痰伏肺,同时结合中医理论久病有瘀,总结出风、痰、瘀互结致咳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临床采用"祛风活血、化痰止咳"为基本治疗原则,遣方用药是在古代名方"芎蝎散"基础上增加白前、当归、桃仁,组成加味芎蝎散,并以此方为基本方,辨证后进行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丁樱教授临床用药机变灵活,在药物的配伍技巧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其潜心研究小儿过敏性紫癜数十年,总结病机以"热""虚""瘀"为主,治疗上初期强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贯穿始终,配伍应用水牛角、乌梅二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丁樱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的准确把握,自拟肾病方切中肾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机,提出了激素-中药序贯疗法以调整患儿阴阳失衡的状态,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重视活血化瘀,合理使用雷公藤多苷,治疗上兼顾清源洁流从而减少病情的反复,本文总结了丁樱教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有很好的临床及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