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加味四妙散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评价其临床有效性。方法 将8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加味四妙散。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全身症状、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关节功能)以及血清CRP、ESR、UA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 00%,高于对照组72. 5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评分(全身症状、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关节功能)及血清CRP、ESR、UA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 0. 05)。结论加味四妙散可有效缓解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关节功能,同时可降低血尿酸及炎症指标,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10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全身症状评分变化,同时统计2组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全身症状评分,ESR、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全身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塞来昔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塞来昔布用药量,疗效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华  卞廷松  周定华 《河南中医》2013,33(8):1383-138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两组同一时间段内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和功能恢复,规范的护理是穴位贴敷发挥最大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2010-2015年万方、中国知网以及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中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对满足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Jadad质量标准评分。共有23篇文献满足标准,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满足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西医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加用如意金黄散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各研究没有统计学异质性,经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采用中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10.41(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短,中医证候积分和关节炎症状积分低,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如意金黄散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土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们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7例痛风性关节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中医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中医组加用自拟土丹汤治疗,疗程21天,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中医组和西医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症状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ESR、CRP、WBC、SU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ESR、CRP、WBC、SUA测定值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中医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ESR、CRP、WBC、SUA测定值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控显率(77.59%)显著高于西医组(57.63%)(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94.83%)高于西医组(89.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土丹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加减外敷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碳酸氢钠片+秋水仙碱片+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另予如意金黄散加减外敷治疗,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关节疼痛度、关节触痛度、关节肿胀度、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改善状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疼痛缓解时间]、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实验室指标[黄嘌呤氧化酶(XOD)、血尿酸(BUA)]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 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度积分、关节触痛度积分、关节肿胀度积分、关节活动受限积分、VAS评分、疼痛缓解时间、IL-1β水平、TNF-α水平、XOD水平以及BUA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明显(P 0.05)。结论如意金黄散加减能够有效调节急性痛风性关节患者体内尿酸代谢,抑制IL-1β、TNF-α炎性因子表达,缓解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北京中医医院门诊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内服和对照组予西药秋水仙碱内服,在第0、7 d分别观察患者关节肿胀、压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医生和病人对疾病的全面的评估和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7 d后血UA、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医生和病人对疾病的全面的评估及中医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ESR、CRP、关节压痛度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内服薏苡附子败酱散可以有效缓解急性痛风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受累关节的肿胀、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U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制肿意膏穴位贴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依托考昔120 mg,每日1次,治疗组则在口服依托考昔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肿意膏穴位贴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意膏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有效率高,可快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症状,在降低血尿酸、减轻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木防己汤加减联合香连金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6月符合研究条件的6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案治疗,服用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观察组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服用木防己汤加减联合外敷香连金黄散。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1%,对照组仅为7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防己汤加减联合香连金黄散中医治疗方案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效果显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有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黄膏外敷结合清热利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1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组予以口服清热利湿通络中药,同时在发病部位贴敷四黄膏,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日、第7日、第14日的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积分、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情况,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2周)的血尿酸(B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P <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日、第7日以及两周后的NRS-11、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3项主要临床症状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实验室指标BUA和CRP均有明显下降(P <0.05)。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关节肿胀及CRP两项指标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 <0.05),两组患者在NRS-11、关节活动受限、ESR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 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患者明显较少。结论四黄膏外敷结合清热利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肿胀,较好地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清热通络法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进行多中心推广研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纳入的808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内服竹叶石膏汤(150 mL/次,每日3次)、外用痛风贴(1贴/次,1日1次)治疗,治疗1周。结果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关节疼痛(VAS)、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患者全身总体情况以及ESR、CRP实验室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01),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出现。结论清热通络法是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清利活血解毒汤(早晚各1次,口服)+洛索洛芬钠片(60 mg/天,口服,bid)治疗;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60 mg/天,口服,bid)治疗,连续观察2周。观察服药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改善时间,记录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15 m步行时间疗效指标及血、尿常规,肝肾功安全性指标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有效率、疼痛肿胀改善时间,VAS评分,UA,CRP,ESR,15 m步行时间上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能较快缓解关节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同时具有降低尿酸及炎症指标作用。  相似文献   

13.
魏薇  李鹏鸟  张向阳  徐鹏  王新义 《陕西中医》2022,(12):1801-1804
目的:探究关节肿痛散联合针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滑膜功能、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肿痛散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滑膜功能、关节功能、运动功能、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UA、ESR、CRP、8-OHdG、3-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滑膜厚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肿痛散联合针刺治疗,能够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严重程度,减轻关节疼痛、肿胀,降低滑膜厚度,改善滑膜、关节、运动功能,减轻患者尿酸含量、炎症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加味四妙散内服联合如意金黄散外用治疗;检测其入院及治疗14 d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尿酸、血沉水平。同时对两组疼痛程度和关节肿胀度进行评分。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VAS评分及肿胀度评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均降低(P0.05);且能够降低白细胞(WBC)、尿酸(UA),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沉(ESR)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治疗后随访观察组发病率为3.2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68%。结论:中药内服外用能够有效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生大黄粉醋调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粉醋调外敷患处治疗。观察两组分析关节疼痛、关节肿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中医临证疗效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6%(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发热积分、关节疼痛积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关节肿胀积分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积分差别不大(P0.05),治疗组关节肿胀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关节活动度积分均改善(P0.05),而两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积分差别不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差别不大(P0.05)。未见过敏、皮疹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生大黄粉醋调外敷患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简、便、廉、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妙苓仙子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予妙苓仙子汤,对照组予秋水仙碱,联合组予妙苓仙子汤联合秋水仙碱,每组30例。3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尿酸(UA)、炎症指标、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统计对照组、联合组的秋水仙碱减量所需时间。结果①治疗后联合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评分均低于中药组、对照组(P0.05),中药组、对照组两组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中药组、联合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中药组、联合组降尿酸(UA)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中药组、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⑤联合组的秋水仙碱减量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妙苓仙子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在抗炎止痛疗效上不劣于秋水仙碱,同时具有降尿酸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利湿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疗效。方法将104例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洛索洛芬钠片等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利湿汤治疗。治疗14 d后统计2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中医症状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全身症状、活动受限情况,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尿酸(UA)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全身症状、活动受限评分及血清CRP、MMP-3、IL-1β、U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及各血清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清热利湿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陈宝军  吴玮芳  杨笑颖 《新中医》2023,55(13):175-179
目的:观察肉桂穴位贴敷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肉桂穴位贴敷,2组均治疗14 d。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及肿胀评分及血沉(ESR)、血尿酸(B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评分及关节肿胀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疼痛评分及关节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SR、BUA、hs-CRP、IL-1β、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ESR、BUA、hs-CRP、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9.
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0例用四妙散加味,对照组30例用秋水仙碱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与关节肿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关节疼痛与关节肿胀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总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络蠲痹汤结合痛风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0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6月~2020年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4例)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络蠲痹汤及痛风外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口渴热烦、小便赤黄等)、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尿酸(UA)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85.19%),P0.05;观察组患者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口渴热烦、小便赤黄等中医症状积分、CRP、ESR、UA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口渴热烦、小便赤黄等中医症状积分、CRP、ESR、UA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口渴热烦、小便赤黄等中医症状积分、CRP、ESR、U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乏力,对照组出现1例腹泻,1例恶心呕吐,P0.05。结论:通络蠲痹汤结合痛风外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佳,患者关节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