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腧穴学是中医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本文分析了经络腧穴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设计、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三个阶段提出PBL教学模式在经络腧穴学中的建立,并探讨经络腧穴学PBL教学的具体模式。PBL教学法在经络腧穴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络腧穴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及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探讨基于实践平台的《经络腧穴学》教学新模式,以促进教学相长。《经络腧穴学》作为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理论与实践课程。通过建立多个校内实践平台,如大学生针灸推拿技能协会、针灸推拿理疗室,推进校外医疗服务实践平台等,根据"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教学,构建"课堂教学-校内实践-社会服务"的《经络腧穴学》三维教学实践平台。可有效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经络腧穴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水平,构建《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体系是加强针灸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关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优化、内容体系建设、教学方法、考核评估等方面系统构建《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基于古代文献理论,内容繁多,学好不易。本文旨在改善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策略,围绕经络腧穴学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选用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教学形式及考核方法、教学参考资料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方略进行探索。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教学对三年制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掌握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强化操作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临床能力。在《经络腧穴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一改一分一评三调动”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在《经络腧穴学》教学评价中,不论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使《经络腧穴学》的教学不断改进、完善和充实。  相似文献   

6.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专业课中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其他相关针灸专业课程掌握针灸各种操作技能的关键。本文从梳理教材、精心备课,提高教学水平;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互动式教学,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实践性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4个方面,对《经络腧穴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核心基础课程,其理论教学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深入挖掘针灸理论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提高自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周传云 《中医杂志》2002,43(2):146-147
《经络学》、《腧穴学》是高等中医院校针灸专业的两门重点基础课程,是针灸学理论核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针对现有针灸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专业课时偏多、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等问题,在我院1999级针灸专业率先尝试将两门课合为《经络腧穴学》,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教学体会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探经络腧穴学VR教学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效果。方法根据前期问卷调查结果选定教学试验的内容,面向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征集48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大一年级的本科生18人,大三年级的本科生20人,研究生10人),用分层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传统教学组和VR教学组,每组各24人。2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同内容的教学,并在教学结束后进行试卷考核。结果VR组研究生试卷得分均值大于传统教学组,大一年级和大三年级学生试卷得分均值小于传统教学组,但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教学组内不同年级学生试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教学组内不同年级学生试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大三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试卷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年级(P<0.05),大三年级学生与研究生试卷得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学生的试卷成绩分析上来看,尚不能认为VR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同;VR教学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大一年级尚未构建经络、解剖知识框架的学生,或更适合学生在具备基本的经络腧穴学知识与系统解剖学知识后进行。  相似文献   

10.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作者将目标导向教学法应用于《经络腧穴学》教学实践中,通过首课导入,激发学生对《经络腧穴学》的学习兴趣,然后展示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注重细化各教学单元的目标,围绕目标,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及时评价目标的达成与否,并据此对教学策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务求目标的达成。在课堂中,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维持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通过这种教学改革,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提升了能力,增进了情感。  相似文献   

11.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专业本科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教学重点关注经脉的循行、病候、腧穴的名称、归经、定位、主治及操作事项等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经络腧穴学的教学缺乏一定的临床因素,导致学生腧穴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取穴依赖体位的摆放、腧穴的学习和操作脱节。因此,在目前的混合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临床技能的穿插,在Moodle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准备、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以及实验操作课等方面加强理论与临床的联系,并且安排见习课程,搭好经络腧穴学习与临床运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经络腧穴学》是中医、针灸、推拿等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学习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等治疗方法的前期课程,亦是临床教学中的重点。临床教学中需要结合教材,反复教授、巩固《经络腧穴学》中的相关知识点。本文结合使用不同版本的《经络腧穴学》教材进行教学的工作实际,从编写方式、内容、图示、学生反馈等方面,介绍在临床带教中使用该教材的心得体会。针对出版频次、插图绘制、排版、拼音标注及部分知识点细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经络腧穴学》教材的编写和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针灸临床教学实践需求出发,基于针灸铜人教育及考核模式,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研发虚拟针灸教学系统,并运用于《针灸学》经络腧穴与刺灸法操作课程教学。较之常规教学,本系统可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同时具有较高的趣味性、交互性和对知识学习的帮助性,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及记忆深刻度,学生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刺法灸法学》是一门方法学、技术学,是针灸学的关键组成部分,与经络腧穴学和针灸治疗学密不可分,共同构成针灸学科的主体内容。它是连接针灸基础与针灸临床的一门桥梁课程,更是培养针灸专业学生掌握各种针灸操作技术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因此实践教学在整个《刺法灸法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课题对《刺法灸法学》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核心,是指导针灸临床应用的重要基础课。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理解和掌握经络腧穴理论,使学生能从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提高具有现代知识背景的学生的认知程度,促进针灸理论的发展,指导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可以构建新的经络腧穴学课程架构,从经穴生理学、经穴病理学、经穴诊断学和经穴治疗学四个方面重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3Dbody手机APP直观生动的辅助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情,提升针灸推拿学专业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教学质量,为针灸实践操作打下坚实基础。方法以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级针灸推拿学专业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3Dbody手机APP同步教学,通过随堂考试,比较2组学生成绩差异。结果测试成绩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各项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3Dbody手机APP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中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循行流注的起始经脉,是经络腧穴学腧穴各论教学的先行经脉和重点经脉。因此,讲授好手太阴肺经,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文章提出几点手太阴肺经的教学设计与问题思考:以问题为导向阐释经脉循行原文;巧妙记忆经脉腧穴个数;重点腧穴探讨学习;重视腧穴的定位,旨在探索革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巧妙地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当中,培养优质的针灸学人才,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运珠  莫靖新  赖若云 《光明中医》2008,23(12):2051-2052
《针灸治疗学》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针推专业的必修课,探讨其教学方法。教学中加强脏腑经络腧穴基础理论复习巩固,突出辨证论治,尤其是经络辨证,发挥针灸临证的特色,使用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探讨微课在针灸推拿专业腧穴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选取针灸推拿专业入门学科经络腧穴学中核心部分-腧穴部分,利用PPT转换成视频的方式,制作成微课。根据腧穴部分的知识点,结合微课平台,探索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碎片化的闲余时间,将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提高针灸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民集 《河南中医》2001,21(2):71-71
针灸点穴课是针灸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年来 ,笔者通过对针灸、中医、骨伤及五官专业等班级点穴课教学 ,谈几点粗浅体会。供同道们参考。1 正确引导学生在针灸教学中 ,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对点穴课不够重视 ,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听听老师的理论课 ,把经络循行和腧穴背熟了 ,能应付考试就行了 ,再上点穴课是多余的。也有少数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认为点穴课上不上无所谓等。这些都是对点穴课认识不足的表现。要上好针灸点穴课 ,重要的是正确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上好点穴课是对经络腧穴课的具体验证 ,也能加深学生对经络腧穴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