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的绝经前女性患者要明显低于男性患者,说明雌激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使雌激素替代疗法逐渐成为新的防治研究热点。大量植物雌激素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研究,以期消除合成类雌激素在治疗中副作用。该文总结了雌激素受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及局限性,以及植物雌激素在其防治过程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具雌激素活性植物中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整理了已确定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中药,分析了其功效分类,概述了相关临床研究进展。文中对雌激素活性植物中药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提出雌激素活性植物中药的研究必须明确"双向作用"是否成立以及成立的前提或条件,以解决中药治疗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安全性问题;同时亟待解决快速筛查实验和标准的建立以及实验成果向临床应用转换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天然杂环多酚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活性的中药种类很多,目前发现的活性单体成分主要包括四大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及二苯乙烯类。植物雌激素因具有与动物雌激素相似的化学结构和功效,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雌激素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样的作用。动物雌激素对妇科癌症、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可产生一系列严重副作用;而植物雌激素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植物雌激素的来源、化学成分、信号通路、药理作用等方面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以为其深入开发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  郑红霞  徐颖  林娜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8):3474-3487
植物雌激素是与人体内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结构相似的植物来源的化合物,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引起拟/抗雌激素作用。该文系统梳理了近年国内外已报道的植物雌激素相关文献,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萜类、甾体类化合物等,具有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相关疾病、癌症及调节大脑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经典雌激素受体通路、表观遗传效应、激活5'-腺苷-磷酸激活蛋白激酶、抑制激酶、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调节凋亡相关的蛋白、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植物雌激素按其功效主要分布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中,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经典名方主要为补益剂、理气药及和解剂等,该综述以期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植物雌激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20,(1)
安息香属隶属于野茉莉科,其属下植物多含有香脂酸类、木脂素类及三萜类等成分,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安息香为其属内代表性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安息香属植物具有促进血脑屏障通透性、抗脑缺血缺氧、脑保护、抗炎解热、促进雌激素合成等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安息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可为其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雌激素的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活性有着广泛的临床治疗价值,将为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介绍近年来植物雌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压力性尿失禁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然而每种治疗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本文主要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来说明应用我院的院内制剂(尿畅舒胶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确切的疗效。尿道及膀胱三角区具有雌激素受体,雌激素能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前期研究证明尿畅舒胶囊具有植物样雌激素作用,故对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雌激素的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活性有着广泛的临床治疗价值,将为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介绍近年来植物雌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甘草化学成分植物雌激素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静  邵瑞  王跃飞  王彧 《天津中医药》2017,34(3):212-216
甘草是一种来自于豆科甘草属的重要中药,含有400多种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和三萜类为主,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植物雌激素活性,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ER)、PI3K/Akt和MAPK等多种信号通路治疗包括乳腺癌、神经性、心血管在内的多种疾病。通过查阅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搜集相关文献,总结了甘草中具有植物雌激素活性的成分,并阐述其相关疾病和作用机制,一方面为甘草中植物雌激素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另一方面为开发甘草中新的植物雌激素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对神经细胞具有促进再生作用,其作用机制被认为主要与雌激素受体有关。染料木素(Gen)的结构及药理作用与雌激素类似而誉为"植物雌激素",在体内主要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透过血脑屏障从而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具有促进作用。但Gen对神经细胞再生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很少且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在复习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雌激素对神经细胞再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Gen对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可能具有的促进作用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性激素水平逐步降低,进而可导致失眠等症状发生。我国女性围绝经期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最高,平均发生率可达75.2%,且失眠的发病率在诸多精神神经症状中高居不下。目前临床可通过补充雌激素改善围绝经期失眠,但由于其不良作用及部分患者对激素的恐惧心理,使其在临床的运用具有一定的限制,而植物雌激素(PE)具有与人体内源性雌二醇(E2)十分相似的结构,大多能够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等途径,发挥对围绝经期失眠症状的改善作用,且其不良作用较激素补充疗法(HRT)明显降低,因此通过补充PE或许能够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此文就围绕PE对围绝经期失眠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千斤拔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此外尚含有香豆素类、皂苷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类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样作用,以及良好的抗炎镇痛、抗血栓、抗氧化、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等生物活性。综述了近年来对千斤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血栓、抗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活性,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植物雌激素防治缺血性卒中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绝经期前的女性比同年龄的男性卒中发生率低 ,绝经期后妇女卒中发病率明显增加 ,外源性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使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表明雌激素在卒中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 ,动物或人类长期使用雌激素有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而限制了其应用 [1 ] 。最近人们将目光转向植物成份 ,并提出了植物雌激素的概念 ,即植物内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 ,通过甾体雌激素受体 (ER)以低亲和度结合而发挥微弱雌激素效应。它既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又不影响子宫内膜及乳房的功能 ,因而是防治缺血性卒中有希望的药物。而植物性雌激素…  相似文献   

14.
植物雌激素是一种来源于植物,在结构、功能上与雌激素相似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在体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抗雌激素活性作用和拟雌激素作用[1].另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还具有抗骨质疏松、降血脂、降糖等作用,可广泛运用在肿瘤、围绝经期综合症、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方面[2].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能与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样作用的非甾体类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可将植物雌激素分为异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及其他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植物雌激素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等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但对子宫和乳腺等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其他组织器官不会产生刺激增生等副作用。长期暴露或过量使用植物雌激素对雄性生殖系统和胎儿的造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植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评价标准、不良反应、作用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探讨。该文综述了植物雌激素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等最新研究进展,以为其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植物雌激素及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质。植物雌激素分子结构与雌二醇相似,是天然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近年来,植物雌激素对激素相关的疾病特别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笔者对其分类、结构、生理活性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红三叶草异黄酮及其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颖  张永忠  况冲 《中草药》2007,38(11):1741-1744
红三叶草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从其结构特点上阐述了红三叶草异黄酮的植物雌激素功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发现,红三叶草异黄酮的植物雌激素作用与其代谢产物密切相关。红三叶草异黄酮属于4’-甲氧基类异黄酮,需要在生物体内通过微生物酶系作用下转化成具有双羟基结构以及活性更高的4’-羟基类异黄酮,从而能够更好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植物雌激素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的干燥根,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葛根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具有植物雌激素功效,因此葛根在妇科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就葛根在妇科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从葛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入手,论述葛根对卵巢功能不全、月经量少、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等妇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植物多糖治疗糖尿病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近年来植物多糖治疗糖尿病(DM)的药理作用.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水平及抗氧化作用等方面阐述植物多糖对糖尿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植物多糖的作用机理研究,同时重视其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植物雌激素是指存在于植物中,分子结构和药理作用与雌激素相似的化合物,当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时发挥类雌激素的作用。归纳总结了植物雌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植物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