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特征、证候规律,完善其常见证候的诊断标准。方法:对27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乙肝后肝硬化基本中医证候群;(2)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乙肝后肝硬化各证的症状,寻找出乙肝后肝硬化常见证候特异性的症状指标;(3)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判别分析,筛选出乙肝后肝硬化证候的主次症状;(4)初步拟定出乙肝后肝硬化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等5种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结论: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并运用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所建立的乙肝后肝硬化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减少了偏倚,提高证候标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证型及症候出现的规律,为中医诊疗的规范化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工具书及现代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2000—2011年国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文献308篇,进行中医证型及症候命名规律研究,总结各症候所出现频次、频率的规律。结果:古代文献、工具书与现代期刊文献中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证型命名规律基本一致;现代期刊文献症候的研究分析发现各症候均散在分布,少数频率超过50%。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证型为湿熟型、寒湿型、瘀积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症候信息尚缺乏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中医常见基本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构建原发性肝癌中医常见基本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方法 收集国内有关原发性肝癌症状与证候相关研究文献,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专家研讨的方法,应用100mm刻度法结合症状轻重分级赋分法建立症状体征量化规范。以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作为证候量化评价的数学工具,组织专家对基本证候的各层次评价指标进行权重估计,构建两种基本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模型,即相加模型与相加相乘模型,通过临床验证,将这两种模型的量化计算结果与专家模糊判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对459例次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验证结果表明,相加模型运算结果与专家模糊判断符合率为84.53%,相加相乘模型符合率为62.7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确定相加模型为原发性肝癌基本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6):170-175
目的:基于硬皮病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分析现有硬皮病动物模型并为其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与硬皮病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及报道,整理总结硬皮病中西医临床病证表现及诊断标准,并根据中西医临床各项诊断指标,制定相应评价标准。动物模型与西医临床核心指标每符合一项赋值为10%,相关指标每符合一项赋值为4%;与中医临床的主证每符合一项赋值为15%,次证每符合一项为10%,对现有硬皮病动物模型的临床症状吻合度进行评价分析,并且初步提出硬皮病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指标。结果:发现现有硬皮病动物模型与临床吻合度较高模型有博来霉素诱导型、UCD200小鸡模型;一般吻合度模型有ROS诱导模型、转基因型模型;低吻合度有V型胶原重塑模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和Tsk-1/2鼠模型。结论:现有模型不能完全反应硬皮病疾病全过程状态,且其多是病理性模型,缺乏对中医证候的体现。故建立与临床吻合度较高的硬皮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其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完善,望对硬皮病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数据处理技术中的粗糙集方法不同于常用的统计学评价方法,它能排除统计学所不能克服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得出更接近本质的结论。本文主要利用粗糙集方法对中医乙肝方剂信息进行分析和重要性评价。通过对乙肝方剂所含药物及对应证型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后发现,粗糙集方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更接近于临床实际,优于统计方法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建立起中医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建立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符合遴选标准的36位来自5个省市的相关专家,分两轮开展专家咨询。运用统计学分析及结合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筛选;采用Delphi法和百分权重法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确立包含3个层次共52项中医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疗效评价指标,其中传统的中医证候指标、传统西医疗效指标、生存质量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4项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649、0.2602、0.2354和0.2395。结论:初步建立了肝炎后肝硬化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中医证候疗效指标、传统西医疗效指标、生存质量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4个方面。且在此次研究中专家积极可靠,指标筛选过程比较规范,指标比较全面、可靠,可用于实践进一步检验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立结直肠肿瘤辅助治疗期中医常见基本证候量化诊断规范。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量表,邀请北京、浙江等地中医结直肠肿瘤专家就常见症状在基本证型中的重要性进行赋分,进而建立量化评价模型。采用Saaty权重法得出专家量化计算公式,并分析影响专家判断证型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1)专家调查所得证型判断模型与专家的临床经验判断总体可以达到66%的吻合度。(2)对于调查的临床病例的证型判断,专家意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歧。结论:本研究所归纳的专家的证型判断模型达到比较满意的自身吻合度,可以进行初步推广,但针对同一病例出现的专家证型判断的不同,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单玮  阙华发 《世界中医药》2014,9(9):1238-1240
目的:制订窦道中医诊疗指南。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编制《窦道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35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轮问卷专家积极系数(回收率)分别为94.59%、100%;窦道证型指标中,余毒未清证、气血两虚证的均数、满分比高,变异系数小;辅助检查的指标中疮面窦道探查、B超检查、窦道CT造影+三维重建的均数、满分比高,变异系数小;外治法的指标中药线引流法、滴灌法、窦道切除缝合术、纱条引流法四种外治法的专家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高。结论:运用德尔菲法评价和筛选窦道中医诊疗指南的指标框架,使专家对于窦道的诊治意见逐渐达成共识,为建立临床实用、科学的窦道中医诊疗指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e Ag阳性慢乙肝临床检验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住院的HBe Ag阳性慢乙肝患者300例,观察其相关临床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不同中医证型的HBe Ag阳性慢乙肝患者,以肝郁脾虚证为主,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中医证型与患者病情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指标中ALT、AST、ALB、PT、INR、APTT均值在各中医证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TP、PT、FIB和TT均值在各中医证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湿热内蕴ALT、PT均值最高(P0.05),INR最低(P0.05);湿热内蕴与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比较AST、APTT均值最高、ALB最低(P0.05)。结论 HBe Ag阳性慢乙肝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指标的变化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医证候量化分析的方法学探索,尝试建立中医证候量化研究的方法学范例。方法经过小组评议、文献回顾及专家评议的方法完成了理论模型的建立、调整、优化及验证。结合386例回顾性临床调查病例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典型证候辨证模型的构建和优化。结果建立了涵盖肝郁脾虚、脾肾阳虚、湿热阻滞及脾气虚弱四个主要证候的量化辨证模型。模型总体拟合指标度良好[拟合优度指数(GFI)=0.901,比较拟合指数(CFI)=0.90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32]。直接效应指数显示各证候的典型症状表现均有较高的荷载,可实现证候间的有效鉴别。结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医证候模型构建与评价,为中医证候理论的定量化解析与应用推广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艾灸足三里在脾胃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其机制研究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完善。大量研究证明,艾灸足三里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信号传导是通过神经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系统而复杂的,既可以直接调节胃肠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也可以作用于胃黏膜损伤的信号传导途径上。因此,艾灸足三里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及病变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作用,且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据现有研究,对未来艾灸足三里的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探讨肝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情志变化,本文利用中医的基本观点和肝的特性,探讨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多种脏器疾病发生的机理,详细探讨肝郁的各种影响提出治疗要兼顾情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