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康 《新中医》2018,50(10):159-16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针灸门诊治疗的5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以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以单纯针刺治疗,不行电针。2组均治疗4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总体分级、局部评分和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总体分级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体分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局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局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可增加对穴位的刺激,加快局部肿胀消退,更好地改善面部痉挛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电针与面部推拿相配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东莞市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观察组在电针疗法基础上配合面部推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痊愈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配合面部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地缓解面神经功能,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5%,对照组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5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2),两组均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比较两组总有效率、MUNSH幸福感量表评分和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4%(14/22),通过x2检验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66,P0.05);两组治疗后MUNSH评分高于治疗前,S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UNSH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显著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实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胡梦 《新中医》2016,48(3):89-92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再选取少量常规穴位电针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穴位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评价临床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House 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测试评分以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85.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级及F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气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常规电针治疗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运用针灸与拔罐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将采用针灸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针灸与拔罐联合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面神经机能积分,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疗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机能积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低治疗疗程为1.2,最长为3.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3、4.9),观察组平均治疗疗程(2.43±0.33),显著低于对照组(3.65±0.7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过程中,运用针灸与拔罐联合治疗相较于单纯使用针灸治疗疗效更优,症状改善明显,治疗疗程缩短,是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运用电针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4 8例(治疗组 )与常规电针治疗 36例 (对照组 )对比 ,治疗 2个疗程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 4 1.7%和2 2 .2 % ,P <0 .0 5 ;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8%和 83.3% ,P <0 .0 5。结论 :电针配合按摩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电针疗效 ,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电针加TDP配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5例观察疗效。方法:将95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加11)P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激素类。血管及扩张类药物合用)治疗。结果:发现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4%和9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12.008,P〉0.01),治疗和对照组的痊愈与疗程之间关系X2=7.168,P〈0.05,亦提示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电针加TDP结合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肌内效贴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Bell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电针配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单予电针治疗,运用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评价2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的差异性,应用MEB-9200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导脑电记录分析系统记录2组治疗前后瞬目反射及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面神经功能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瞬目反射结果,面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治疗Bell麻痹安全有效,且可增加电针的疗效,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及机制.方法:将功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各对照组98例,用穴位注射加TDP照射和普通针刺分别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7.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加TDP照射是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蒙医针刺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5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蒙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蒙医针刺疗法治疗,治疗前后,以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比较两组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评分降低显著且所需痊愈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疗效为80%,治疗组总疗效为9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针刺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显著改善面部症状和体征,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牵正胶囊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每日1次,连用15天;治疗组加用牵正胶囊中药治疗,连续治疗20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改良Portmann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面部残疾指数(PDI)、躯体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胶囊联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对面神经麻痹患者有较快、较好的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分别为(2.3±1.6)分、(5.8±1.3)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50/50)和92%(46/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重灸翳风穴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汉义  张学玲  王燕  闫乐法 《中国针灸》2005,25(10):713-714
目的:观察重灸翳风穴合电针与单纯电针两种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重灸翳风穴合电针治疗组与电针对照组.治疗组47例,重灸翳风穴加电针阳白、迎香、地仓等穴;对照组40例,单纯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灸翳风穴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住于我科的8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面神经功能分级、临床疗效及面神经传导和瞬目反射的结果。结果:治疗后面肌功能评分明显升高,面神经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面神经传导潜伏期差延长,波幅下降,阳性率为67%;瞬目反射R1、R2、R2',波阳性率为100%;治疗后两组内各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联合面肌功能锻炼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突出,通过面神经传导和瞬目反射可全面客观的评估面神经损害程度、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分期联合耳垂放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5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分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垂放血治疗。观察2组面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分值及面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天、45天后,2组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天、45天后,2组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上,电针分期联合耳垂放血的疗效比单纯电针分期治疗效果明显,可更有效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断续波加颈面部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用电针加颈面部手法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用电针治疗,取穴及针刺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7.5%,对照组为6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颈面部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蒙医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9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病程进行分期行蒙医针刺疗法。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有效率为76.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揿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结合揿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TDP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关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8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