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台山市吸毒人群丙肝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吸毒人群的丙肝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6-2018年新进入台山市戒毒所及看守所的吸毒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丙肝抗体。 结果 共调查吸毒人员1 159人,丙肝抗体阳性共734人,阳性率为6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户籍、是否注射吸毒、是否共用针具、最近一年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频率、最近一次吸食毒品后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情况、目前主要使用的毒品类型的丙肝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注射吸毒(OR=9.247,95%CI:6.440~13.278)、年龄30~ <40岁(OR=6.843,95%CI:3.833~12.217)、40~岁(OR=18.111,95%CI:9.994~32.820)、两类毒品混用 (OR=1.980,95%CI:1.213~3.234)是吸毒人群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 结论 台山市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30岁及以上年龄、两类毒品混用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安市吸毒戒毒人群丙肝感染的流行趋势,为推进该人群丙肝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人口学特征及行为学调查,并采血进行HIV、梅毒、丙肝三项实验检测。结果 2016—2019年共调查西安市吸毒戒毒人群1600人,男1529人,占95.56%,女71人,占4.44%%,平均年龄(42.05±10.25)岁,汉族为主,本省户籍占93.6%,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近50%未婚或离异丧偶。14.44%的吸毒者仅吸食新型毒品,3.37%的吸毒者混合使用新型毒品及传统毒品,注射吸毒比例为49.19%,共用注射器比例为25.03%,HCV、梅毒及HIV的感染率分别为53.94%、1.38%、1.75%。户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使用新型毒品、注射吸毒、最近1个月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HCV的影响因素;最近1个月注射吸毒者感染HCV的风险是未注射吸毒者的2.069倍,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HCV的风险是未共用过的2.319倍。结论西安市吸毒人群的HCV感染率高,应加强对中年单身吸毒者,尤其是女性吸毒者的宣传干预,重点强调注射吸毒、共针及新型毒品的危害,以减少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通过网络招募的淄博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行为特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QQ、微信等聊天软件招募MSM,以自愿的方式采用调查问卷开展面对面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HIV感染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共通过网络招募MSM人群1172名,调查对象以21~30岁、未婚、本省户籍、高中以上学历人群为主;MSM 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3%(20/398)、6.23%(24/385)、9.77%(38/389),呈逐年上升趋势(x2=7.31,P<0.05);HIV/AIDS 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0.65%、89.61%、93.83%,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省户籍(OR=3.36,95%CI: 1.60~7.03)、与女性发生性行为(OR=0.34,95%CI: 0.15~0.78)、使用过毒品(OR=2.42,95%CI:1.25~4.77)、梅毒阳性(OR=4.22,95%CI:1.94~9.19)为HIV感染风险因素,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OR=0.25,95%CI:0.12~0.51)为减少HIV感染相关因素。结论 通过网络招募的淄博市MSM人群HIV感染情况较严重,需进一步探索“互联网+HIV防控”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新媒体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提升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钦州市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TP)的感染状况,探讨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7月在钦州市辖区内活动的吸毒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并采集5.0 mL静脉血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3 148例研究对象中,男女性别比为37.9:1;平均(32.66±7.59)岁;HIV、HC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4.7%、59.5%和3.6%;女性HCV和梅毒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采用注射方式吸毒者HIV和HCV感染率则明显高于非注射方式吸毒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1岁(OR=9.50, 95%CI:1.25~72.38)、离异或丧偶(OR=1.83, 95%CI:1.06~3.17)、曾经共用针具(OR=2.95, 95%CI:2.06~4.22)和感染HCV(OR=6.43, 95%CI:3.32~12.46)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在婚(OR=0.64, 95%CI:0.42~0.97)和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OR=0.55 95%CI:0.34~0.87)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钦州市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的感染率较高,感染HIV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各个因素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控制相关疾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保山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群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7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保山市MMT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调查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设计,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丙肝知晓率、吸毒方式、吸毒年龄、接受干预等情况。同时抽取5m L静脉血进行HCV抗体检测。使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和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MMT吸毒人群HCV感染率55.50%(222/400),HCV总知晓率为62.50%(250/400);HCV感染者和非感染者丙肝知晓率分别为70.27%(156/222)和52.81%(94/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2,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婚(OR=5.539,P=0.029,95%CI:1.191~25.745)、知晓丙肝(OR=2.266,P=0.033,95%CI:1.070~4.802)和首次吸毒年龄≥30岁(OR=0.467,P=0.002,95%CI:0.287~0.760)是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保山市MMT吸毒人群HCV感染比较高,对未婚、丙肝知晓率低和首次吸毒年龄小于30岁的吸毒者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预防感染HCV。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伊宁市吸毒人群HIV、梅毒和丙肝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监测期内连续抽样方法,对2009-2013年伊宁市戒毒所及社区吸毒人群进行监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行为学等方面信息,采集血液标本开展HIV、丙肝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9-2013年间共监测伊宁市吸毒人群3 531人,其中男性占98.4%,多为维吾尔族20~39岁年龄段人群;HIV、丙肝和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17.89%、37.6%和2.6%;注射吸毒比例为68.4%,其中共用注射器比例为26.8%;不同年龄组、不同民族间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毒者感染HIV的风险以40~50岁年龄段最高(OR=30.992,95%CI=7.287~131.815),维吾尔族高于汉族(OR=2.450,95%CI:1.203~4.989),共用针具者高于非共用针具者(OR=2.973,95%CI:2.346~3.769)。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3.5%,文化程度高和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者知晓率较高。结论吸毒人群是HIV、丙肝和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地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2022年,对克拉玛依市社区吸毒者或新进入监管场所的所有吸毒者(包括已知的艾滋病抗体阳性者)开展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CV、HIV、梅毒螺旋体(TP)抗体,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CV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7—2022年,共有958例吸毒者接受问卷调查及抗体检测,HCV抗体阳性378例,阳性率为39.46%,各年检出阳性率在24.69%~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6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50岁(OR=2.718,95%CI:1.244~5.940)、吸食传统/混合毒品(OR=2.136,95%CI:1.084~4.209/OR=5.411,95%CI:1.400~20.919)、有注射毒品史(OR=2.358,95%CI:1.773~3.134)、HIV抗体阳性(OR=8.672,95%CI:2.209~34.047)是吸毒人群感染HCV的...  相似文献   

8.
钦州市吸毒人群感染HIV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吸毒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探索该类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方法于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在钦州市辖区内戒毒所及社区招募吸毒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访谈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艾滋病知识和高危行为等相关情况,并采集血样8m L进行HIV、梅毒等抗体检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843名吸毒者,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1.89%;HIV、梅毒和HCV感染率分别为4.99%、8.46%和83.67%。近一个月每天注射毒品次数≤3次(OR=0.473,95%CI=0.290-0.772)、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OR=0.606,95%CI=0.381-0.963)、近一年接受过美沙酮治疗或针具交换服务(OR=0.404,95%CI=0.243-0.670)及近一年接受过HIV检测(OR=0.589,95%CI=0.380-0.913)等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保护因素;近一个月注射吸毒有共针史(OR=1.628,95%CI=1.058-2.507)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疫情发展,关键在于推广美沙酮维持治疗或清洁针具交换等项目,促进其行为改变,降低注射吸毒共针率,提高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河南省艾滋病哨点监测吸毒人群特征,以及该人群中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 2020年在艾滋病哨点监测期(4-7月)以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和HC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吸毒者2 551人,其中传统毒品(海洛因等)使用者1 250人(49.00%),仅使用新型毒品(冰毒等)者919人(36.03%),使用混合毒品者382人(14.97%);有注射吸毒史的比例是21.64%(552/2 551),最近一年有商业性行为的比例为36.05%(504/1 398),最近一年商业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0.52%(305/504)。未监测到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57%(40/2 551),HCV抗体阳性率为7.72%(197/2 551)。未发现影响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HCV风险有注射毒品史者是无注射毒品史者的2.55倍(95%CI:1.43~4.58),新型毒品使用者是传统毒品使用者的1.81倍(95%CI:1.10~2.96)。结论河南省哨点监测吸毒人群HIV...  相似文献   

10.
朱靖  胡丹  殷玥琪  汪宁  王蓓 《现代预防医学》2020,(16):3043-3046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地区嫖客的HIV/STIs感染现状,探索HIV/STIs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2015 - 2016年,在云南省河口县开展横断面调查,收集嫖客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和毒品使用行为等信息;实验室检测嫖客HIV/STIs感染和毒品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HIV/STIs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嫖客年龄中位数36周岁,HIV感染率为2.06%,梅毒和HSV - 2感染率分别为0.64%和16.49%。多因素分析分析发现,年龄50周岁及以上(OR = 8.11, 95%CI: 1.26~52.16)和吗啡阳性(OR = 7.35, 95%CI: 1.42~38.06)是嫖客人群HIV感染的相关因素;年龄40~49周岁(OR = 2.12, 95%CI: 1.06~4.31)、离异或丧偶(OR = 3.70, 95%CI: 1.25~10.91)、月收入5000元及以上(OR = 0.36, 95%CI: 0.17~0.77),以及光顾两种性服务场所(OR = 3.22, 95%CI: 1.55~6.69) 是嫖客人群HSV - 2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河口县嫖客人群HIV/STIs感染率较既往下降显著,后续的行为干预工作建议强化安全套使用并重点干预中老年和吸毒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女性吸毒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吸毒人群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5年,调查乌鲁木齐市739名女性吸毒者的HIV感染率及行为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09—2015年乌鲁木齐市女性吸毒者HIV感染率为20.0%,历年的感染率依次为34.3%、21.1%、20.8%、17.1%、16.8%、16.4%和1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乌鲁木齐市女性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民族、吸毒方式、是否共用针具、和最近1年内做过HIV检测等;少数民族感染HIV的危险性高于汉族(OR=0.269,95%CI=0.152~0.475),注射吸毒者高于非注射吸毒者(OR=11.973,95%CI=4.212~34.040),共用针具者高于未共用针具者(OR=8.107,95%CI=4.987~13.180),最近1年内做过HIV检测者感染HIV的危险性低于未检测者(OR=0.503,95%CI=0.334~0.758)。结论乌鲁木齐市女性吸毒人群高危行为较普遍,HIV感染率较高,应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高危行为干预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湖南省衡阳市吸毒人群中HIV和梅毒感染流行趋势及其行为变化。方法采用《国家HIV/AIDS哨点监测方案》,从2002-2008年定时、定点在衡阳市某戒毒劳教所学员中连续开展艾滋病行为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7年间纳入监测对象3 251名,查出HIV阳性552人(16.98%)(年阳性检出率在11.89%~22.05%),年阳性检出率自2006年开始出现下降;查出梅毒阳性32人(1.25%)(年阳性检出率在0.99%~2.36%)。吸毒方式以注射吸毒为主,注射吸毒比例在87.41%~99.44%。年龄(OR=1.027,95%CI:1.013~1.041)、注射吸毒(OR=2.514,95%CI:1.47~4.293)、共用注射器(OR=1.448,95%CI:1.09~1.919)与HIV感染相关联。吸毒史(OR=1.089,95%CI:1.019~1.164)、有商业性行为(OR=2.262,95%CI:1.124~4.550)与梅毒感染相关。结论哨点监测结果对衡阳市吸毒人群中HIV和梅毒感染的变化、行为的影响和干预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评价都能给予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吸毒人群梅毒、丙肝感染现状与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萍  许骏  刘聪  李雪华  胡晶  周旺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01-1203,1206
[目的]了解武汉市吸毒人群梅毒、丙肝的感染现状,探讨吸毒人群感染梅毒、丙肝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类滚雪球非概率抽样方法,从武汉市16家社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选取新入组且符合筛选条件的吸毒者,由同伴招募社区和当地自愿戒毒所内的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吸毒者静脉血样。[结果]调查吸毒人群梅毒阳性率为5.39%,丙肝阳性率为77.21%,女性感染梅毒的危险性大于男性,OR=7.100;注射过毒品、在戒毒所参与戒毒过(即重复吸毒者)的吸毒人员感染丙肝的危险性大于未注射吸毒、未戒毒过的吸毒人群,OR值分别为23.967、2.748。[结论]吸毒人群的梅毒、丙肝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吸毒人群共用针具与不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戒毒所和社区吸毒者的调查研究,了解株洲市吸毒人群中HIV、梅毒及丙肝感染情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高危干预、预防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每年4~7月份的戒毒所新进吸毒人员和社区美沙酮戒毒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血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811名吸毒人员以20~45岁的同居或在婚人群为主,同居和在婚吸毒人群最近一年的性行为中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4.11%(26/633)。HIV感染率为0.25%(2/811),HCV感染率为50.92%(413/811),梅毒感染率为8.51%(69/811)。整体HCV和梅毒疫情有上升趋势(P0.05)。梅毒主要通过多性伴和商业性性行为感染,注射吸毒是丙肝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株洲市吸毒人群存在较严重的知识与行为相背离的现象,并存在注射吸毒和性乱交叉感染血源性疾病和流行传播的危险因素,须加强干预力度,加大毒品危害宣传力度及禁毒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新会区强制戒毒人员HIV感染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区吸毒者HIV感染现况及有关的流行因素,为制定针对吸毒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问卷方式对强制戒毒人员的一般情况、吸毒行为、性交易情况、梅毒感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等进行调查,同时进行HIV检测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512名强制戒毒者,HIV抗体阳性率为6.4%,外地户口吸毒者阳性率(5.0%),高于本地户口吸毒者(10.0%);静脉吸毒者占调查对象的67.2%,其中56.4%曾经与人共用注射器具,曾经与人共用注射器具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26.2%的调查对象曾通过性交易获取钱或毒品,其中仅25.4%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结论:静脉吸毒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我区吸毒人员中存在HIV广泛传播的基础和不安全性行为,应迅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HIV在吸毒人员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监测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9~12月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对北京市社区吸毒者进行专题调查,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吸毒行为、性行为的情况等,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WB阳性即判定为阳性)。结果共调查529名社区吸毒者,其中62.8%为京籍,社区吸毒者HIV感染率为2.7%(14/525),社区吸毒者HIV感染的相关因素有维族(OR=21.622,95%CI=3.879~120.521)和共用针头/注射器(OR=8.074,95%CI=1.832~35.589)。结论 应适当调整北京市吸毒人群监测网络,加强社区吸毒人群的监测力度;社区吸毒者的干预重点是美沙酮维持治疗和清洁针具交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途卡车司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丙肝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 2013-2015年,每年4-6月份在广西浦寨边境贸易城的停车场采用"滚雪球、同伴推动"等方法招募400名调查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等相关资料信息,并采集3~5 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HCV抗体检测,分析其中HCV感染状况及探讨影响长途卡车司机人群感染HCV的可能因素。结果 2013-2015年,共调查1 200名长途卡车司机中,检出HCV抗体阳性9例,HCV总的感染率为0.75%,HCV感染率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0,P=0.528)。有注射吸毒行为史、梅毒抗体阳性的HCV感染率分别为33.33%和5.41%,远高于无注射吸毒行为(0.67%)和梅毒抗体阴性(0.60%)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895,P=0.022;χ~2=11.115,P=0.029);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户籍所在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有无嫖娼行为、嫖娼时是否使用安全套对HCV感染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9~2.527,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射吸毒(OR=40.915,95%CI:2.518~664.836)、梅毒抗体阳性(OR=6.951,95%CI:1.194~40.468)是长途卡车司机感染HCV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2013-2015年广西边境地区长途卡车司机的HCV感染率较高,HCV感染与长途卡车司机的注射吸毒行为、梅毒感染传播有关,应当继续加强长途卡车司机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促进高危行为的改变,以有效控制HCV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注射毒品者HC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评估注射毒品人群中HIV感染高危行为流行水平,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强制戒毒所新收治的注射毒品者和自社区招募的注射毒品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采集静脉血5ml,实验室检测HCV抗体。资料的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北京市注射毒品者的HIV感染率和HCV感染率分别为7.33%和52.59%。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CV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在强制戒毒所(OR=2.37,95%CI为1.55~5.72)、非北京市户籍(OR=1.94,95%CI为1.05~3.45)和注射次数≥100次(OR=2.60,95%CI为1.54~7.03)。结论北京市注射毒品人群HCV的感染率高达52.59%,标志着HIV感染高危行为在这一人群中广泛存在,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控制HIV和HCV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凭祥市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特征及HIV、梅毒、丙肝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4—5月在凭祥市社区采用滚雪球、同伴传达等非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社区吸毒者,如完成社区调查后仍不能满足样本量要求时,再从当地戒毒所在监测期内新进入所的吸毒人群中进行补充。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丙肝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吸毒者283人,男性占96.82%,女性占3.18%,年龄以20~44岁为主(占93.6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9.29%(281/283)。吸毒人群中,静脉注射毒品者占85.51%(242/283),注射吸毒人群注射吸毒时与别人共用针具的比例为15.64%(33/211),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5.67%(88/134)。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5例,阳性率为5.30%;检出梅毒7例,感染率为2.47%;检出丙肝183例,感染率为64.66%;HIV、梅毒、丙肝合并三重感染率为0.35%,HIV、丙肝合并感染率为4.95%,梅毒、丙肝合并感染率为1.41%。结论凭祥市吸毒人群中不仅存在因静脉吸毒经血液传播HIV的危险,还存在经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今后工作重点是针对特定的高危人群采取合理的预防干预措施,同时,提高行为干预的覆盖面和覆盖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凉山州2011-2016年彝族社区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布拖县的社区彝族人群为艾滋病监测哨点的监测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采用问卷调查和HIV抗体的血清学检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1-2016年共监测彝族社区人群共4 149人,检出率为4.75%。男性、有吸毒史(OR=5.46,95%CI=3.39~8.78)、注射吸毒(OR=7.71,95%CI=4.05~14.67)、25~45岁(OR=2.89,95%CI=1.58~5.30)、25岁(OR=3.45,95%CI=2.16~5.51)、寡居(OR=2.54,95%CI=1.35~4.80)和文盲(OR=4.54,95%CI=1.41~14.63)的社区彝族监测对象感染HIV的风险较高。结论凉山州彝族社区人群中的艾滋病流行情况严重。吸毒仍然是当地导致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程度较低、寡居等也是导致凉山州HIV传播和流行的重要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