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对774例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结合影像学、生化检查,初步筛选出V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142例,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辨别、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中医证候对于VCI的危险度研究.结果 VCI组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腑滞浊留证出现的比率和证候积分显著高于NC组,热毒内盛证、气血不足证的比率和证候积分低于NC组(P<0.05或P<0.01).NC组单一证候所占的比例高,VCI组多个证候比例高.中医证候对于VCI的危险度显示,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腑滞浊留证回归系数分别为3.472、8.866和3.921(P<0.01).结论 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腑滞浊留证在VCI患者中出现频率高、程度严重,其可能是VCI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亚型与中医证候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画钟测验和韦氏逻辑记忆亚测验对100例MCI患者进行测试,并将患者分为遗忘型MCI组(a MCI组)及非遗忘型MCI组(na MCI组),并对比2组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结果 a MIC组痰浊阻窍和气血亏虚的出现率以及评分均显著高于na MIC组(P均0.05),2组其余中医证候特征分布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精亏虚证和痰浊阻窍证评分均与画钟测验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28,-0.213;P0.05);气血亏虚证评分与总体认知评分和韦氏逻辑记忆亚测验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210,-0.234;P0.05)。结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亚型与中医证候特征存在一定相关,a MCI痰浊阻窍和气血亏虚的出现率以及评分均显著高于非遗忘型MCI。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6,(3):317-318
目的: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血管性非痴呆认识损害(VCIND)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关系,为制定有效的中西医防治方案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在西安、咸阳地区招募的140位社区居民,通过相关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中医证候量表测评以及必要的西医检查,筛选出71名VCIND患者,并分析VCIN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VCIND患者MMSE延迟回忆、MMSE总分、MOCA注意力得分与肾精亏虚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7、0.043、0.041);MMSE视空间、MOCA注意力得分与瘀血阻络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26、0.024);MOCA注意力与气血亏虚呈负相关(P=0.046)。结论:肾精不足、瘀血阻络、气血亏虚为VCIND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4.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治疗aMCI提供辨证依据. 方法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患者及招募的7个北京社区的居民进行神经心理学、影像学、生物化学检查,根据MCI和AD诊断标准,分为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组(aMCI组)、阿尔茨海默病组(AD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辨别.分析评价aMCI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对aMCI的危险度,以及中医证候与年龄的相关性. 结果 aMCI组肾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及瘀阻脑络证积分显著高于NC组(P<0.05或P<0.01).NC组主要以单证居多,而aMCI、AD组患者中,以3证及以上复合证居多,其中痰浊蒙窍证合并肾精亏虚或瘀阻脑络证或气血不足证的比率较高,aMCI组、AD组患者显著高于NC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CI最危险的中医证候是痰浊蒙窍证.NC组肾精亏虚证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aMCI和AD的主要证候特征是肾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其中正常老年人肾精亏虚证具有年龄依赖性,而痰浊蒙窍证可以作为aMCI独立的危险因素,证候越复杂,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5.
轻度认知损害的诊断、转归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的发病率迅速攀升,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痴呆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研究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向痴呆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上,即中医学所说的“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轻度认知损害(MCI)已经被广泛接受为痴呆发病的预警信号。有研究显示,MCI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5.3%。因此对MCI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和筛选出痴呆的高危人群,尽早进行治疗干预,预防或推迟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 MCI)的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a MCI的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5月—2015年6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三科和记忆门诊以及张贴海报招募的附近社区受试者344例,对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生化及脑磁共振检查,排除血管性痴呆患者5例,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患者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例,合并抑郁患者43例,年龄80岁患者13例,剩余受试者根据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和很可能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标准,分为正常组(NC组)127例、a MCI组95例和很可能AD组58例,采集3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要素。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a MCI的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3组之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AD组a MCI组NC组;年龄可能AD组明显高于NC组(P0.05);受教育年限可能AD组显著低于NC组(P0.05)。a MCI组气虚分布比率显著高于NC组和可能AD组(P均0.05)。可能AD组髓减积分明显高于NC组(P0.05),并且髓减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r=0.358,P0.05),可能AD组≥65岁人群髓减积分明显高于65岁人群(P0.05)。a MCI患者MMSE中词语即刻回忆得分与气虚和脾虚均呈负相关(r=-0.20,-0.25,P均0.05);a MCI患者定向力得分与阴虚呈负相关(r=-0.22,P0.05)。结论 a MCI的主要证候要素为脾虚、气虚与阴虚;随着病情加重,年龄越大,髓减程度越重,认知损害程度也加重。a MCI患者MMSE中词语即刻回忆能力与脾虚、气虚相关,脾虚、气虚越重,词语即刻回忆能力下降越明显;定向力与阴虚相关,阴虚越重,定向力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和分析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影像学改变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之间的相关性,为VCI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VaD组)及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非痴呆组(VCIND组),对3组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颅脑MRI检查.结果:①在VCI患者中医证候中,单一证候较少,多为复合证候.在本次研究中各个证候出现率由大到小为: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肝阳上亢、腑滞浊留、热毒内盛和气血亏虚.②在中医证候和磁共振成像改变的分析中,VCI的中医证候在不同部位的脑损害时的出现率具有显著差异性.③脑损害部位与中医证候积分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腑滞浊留、热毒内盛和肾精亏虚可能分别是基底节梗塞、脑萎缩和双侧半球梗塞的危险因素.结论:在VCI的中医证候中,痰浊阻窍证在头颅MRI上多表现基底节梗塞;瘀血阻络证多表现侧脑室旁梗塞;热毒内盛证多表现左侧脑半球梗塞;肾精亏虚证多表现双侧脑半球梗塞和脑萎缩,而瘀血阻络证则多表现为皮质损害.同时腑滞浊留证、热毒内盛证和肾精亏虚证可能分别是基底节梗塞、脑萎缩和双侧半球梗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医证候虚实与认知损害特点的关系。方法:将46例早期AD患者按照痴呆证候分型量表SDSD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将病机以邪实为主分型与以正虚为主分型分别纳入实证、虚证两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11项))评价两组整体认知功能,并对各认知域进行评分,采用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ST)和连线测验(TMT)评价患者执行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例患者分为实证组22例、虚证组24例。虚证组MMSE总分低于实证组(P=0.02),ADAS-cog(11项)总分高于实证组(P=0.035)。MMSE语言能力评分虚证组评分低于实证组(P=0.025);ADAS-cog(11项)中,结构性练习、回忆测试、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评分,虚证组高于实证组(P=0.046,0.021,0.021,0.011)。虚证组TMT得分(用时)高于实证组(P=0.043)。结论:早期AD虚证组总体认知水平低于实证组,主要在语言能力、结构性功能、执行功能领域受损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了解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3月15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采用R 3.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2 3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2 371例患者脾肾亏虚证候分布频率为0.70[95%CI(0.57,0.80)],痰浊蒙窍证0.41[95%CI(0.32,0.52)],瘀阻脑络证0.35[95%CI(0.26,0.45)],阴虚阳亢证0.21[95%CI(0.15,0.29)],气血不足证0.20[95%CI(0.15,0.26)],腑滞浊留证0.12[95%CI(0.08,0.19)],热毒内盛证0.11[95%CI(0.06,0.17)]。亚组分析显示:我国东部地区脾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中医证候分布频率分别为0.68[95%CI(0.53,0.79)],0.38[95%CI(0.24,0.54)],0.37[95%CI(0.26,0.49)];中部地区分别为0.76[95%CI(0.61,0.86)],0.52[95%CI(0.48,0.55)],0.41[95%CI(0.35,0.47)]。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是我国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不同地区间证候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痰、瘀、虚型中医证候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为VCI的中医微观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收集病例163例,采用MoCA量表评价其认知功能,并用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对纳入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不同中医证候的VCI患者MoCA总分及亚域得分差异,以及VCI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MoCA得分的相关性。结果:肾精亏虚证型中,注意亚域得分为3.78±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证型中,抽象亚域得分为0.87±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回忆亚域得分0.67±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发现,MoCA总分与中医证候总分呈负相关(r=-0.157,P0.05),其中,注意亚域及延迟回忆亚域得分与中医证候总分呈负相关(r=-0.184,r=-0.166,P0.05);肾精亏虚证得分与注意及延迟回忆亚域得分呈负相关(r=-0.163,r=-0.162,P0.05);瘀血阻络证得分与执行及延迟回忆亚域得分呈负相关(r=-0.166,r=-0.182,P0.05),证候得分与命名、语言、抽象、定向亚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VCI患者常见的肾虚、血瘀证候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痰浊在研究中显示与VCI患者认知损害关系并不显著。临床上从肾虚血瘀入手治疗VCI可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MCI)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MCI观察组46例、认知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MCI中医基本证型以脾肾亏虚证为最常见(73.91%),其次是气血不足证(52.17%)。结论:脾肾亏虚和气血不足是MCI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1)患者中医证候与认知损害特点的关系。方法将120例MCI患者根据认知损害的领域不同分为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 MCI)及非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na MCI)两个亚型,按照老年期痴呆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统计各中医证型患者在不同亚型的分布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各认知域包括视空间执行、命名、注意、语言表达、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进行评分,并对中医证型与认知域损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0例MCI患者中a MCI型76例,na MCI型44例;肾虚髓减证38例,痰浊阻窍证36例,心脾两虚证18例,气滞血瘀证18例,心肝阴虚证10例。a MCI型中痰浊阻窍证最多(26例,34.2%),na MCI型中肾虚髓减证最多(18例,40.9%)。Mo CA总分由低到高依次为肾虚髓减证、痰浊阻窍证、气滞血瘀证、心脾两虚证、心肝阴虚证,肾虚髓减证分别与心肝阴虚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肾虚髓减证与视空间执行、定向力受损存在相关性(P0.05),痰浊阻窍证与语言表达、延迟回忆受损存在相关性(P0.05),心肝阴虚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与各认知域受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肾虚髓减证、痰浊阻窍证是MCI最常见证型,且肾虚髓减证患者视空间执行、定向力受损明显,痰浊阻窍证患者语言表达、延迟回忆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为中医药早期干预痴呆提供辨证依据。方法:将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114例与认知正常者(NCS)63例、AD患者17例的中医证候进行对比研究。采用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等评价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并用于痴呆的筛选。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CMS)甲套用于评估记忆功能。参照《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拟订"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辨证量表(草案)",对观察对象进行中医证候诊断。结果:肾气虚证、痰浊证、血瘀证在三组中均是最常见的证候。与NCS组相比,三个常见证候出现比率在MCI组、AD组中呈现增加趋势;MCI和AD组单个证候出现比率呈下降趋势,而复合证候出现比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这三个常见证候中,痰浊证积分在MCI和AD组显著高于NCS组(P〈0.01),有统计学差异,而肾气虚证、血瘀证积分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认知尚未受损的中老年人中就已出现与MCI和AD相似的中医证候表现,此时,证候表现相对单一或程度较轻,一旦出现认知损害(MCI或AD),中医证候表现更为复杂,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4.
卒中后患者认知损害的脑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金洲  盛彤  刘峘  王永炎 《中医杂志》2004,45(2):132-134
目的:调查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脑影像学改变的关系,确认卒中后认知损害的临床测定值,为卒中后认知损害的中医危险因素的干预和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定与头颅CT检查,并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各个证候出现率按概率大小排列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腑滞浊留证、热毒内盛证,以及气血亏虚证.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腑滞浊留对基底节梗塞后认知损害的相对危险度较高, 热毒内盛对梗塞伴脑萎缩后认知损害的相对危险度较高, 肾精亏虚证对左半球或双侧梗塞后认知损害的相对危险度较高, 但气血亏虚对放射冠梗塞后认知损害的影响呈负相关. 结论: 卒中部位和性质的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候有显著相关性,提示肾虚、痰浊、血瘀,以及腑滞、热毒可能是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但与气血亏虚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轻度认知损害证候研究类文献,对其中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专家经验得出各证候要素的相关症状。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经术语规范化后得出轻度认知损害有24个证型,出现频次前5位的分别为痰浊蒙窍证、肾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热毒内盛证、瘀阻脑络证。病位类证候要素中肾和脑所占比率最高,分别为30.83%和30.00%;病因、病性类证候要素中气虚所占比率最高为16.50%。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专家经验共提取出15个证候要素,其中包含69个症状。结论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证型以痰浊蒙窍证与肾精亏虚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肾、脑,病性为气虚。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证候及其与体质关系浅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中医学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认识、MCI证候分布规律、MCI证候和认知功能、生物标志物的关系,认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分型逐渐趋于一致,总体上可归纳为痰浊蒙窍证、肾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水平、生物标志物与证候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研究结论尚未统一,还需要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MCI)的认知特征、危险因素以及中医证候特征,为痴呆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提供参考。方法:MCI患者与认知正常者(NCS)对照,采用神经心理学评价量表评价认知功能,应用中医证候辨证量表进行中医证候调查。结果: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组(44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显著低于NCS组(75例),计算与注意项二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NCS组平均受教育时间高于aMCI组,平均收缩压低于aMCI组。肾虚、气虚、痰浊证是aMCI和NCS组的常见证候,aMCI患者的复合证候出现比率增加。结论: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认知损害与高血压病、低文化有关。随着认知损害程度的加重,中医证候表现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9.
尹龙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3):773-774
轻度认知损害(MCI)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心、脾、肝为主,标实主要有痰浊和瘀血。肾精亏虚是最常见的证型。中医证候辨证积分与认知损害呈负相关,这为中医辨治MCI提供了客观依据。肾精亏虚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最好,可能是MCI发生的危险因素;痰浊阻窍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比较特异,是MCI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但认知损害与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是非特异性的,认知损害是否有助于中医辨证,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候是指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概括所形成的关于该阶段病理特点的规律性认识.证候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具有整体、综合、辨证、动态及多样性的特点.证候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和靶向,也是联系疾病与中药、针灸等中医治疗手段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