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科从1963年5月起,以祖国医学“脾主肌肉”的理论指导,试用中医药治疗几种神经肌肉疾患,获得一定效果,特报导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脾主肌肉”理论的近代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主肌肉”是中医脾胃学说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中医整体观念,脏腑学说密切相关的特有内容,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指出: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不道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四肢懈惰,此脾经之不行也。即脾不为胃行其津液,气不足而血不充为引起肌肉病变的主要病机。对后世颇有影响。笔者就搜集近年来有关脾主肌肉论述及临床应用的文献资料,分别从脾胃本脏论治;调它脏论治脾胃和脾胃与 相似文献
3.
“脾主运化”理论再认识——“脾主运”与“脾主化”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关于"脾主运化"理论的论述,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明确提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不同概念,从发病的社会背景、证候属性以及治则治法对脾虚失运证和脾虚失化证加以区分,以胰岛素抵抗为切入点,探讨"脾运失司"与"脾化失司"在物质代谢方面的病理生理异同,深入理解传统中医"脾主运化"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5.
6.
7.
颈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分型中的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项强直、僵硬、酸胀疼痛、颈部或颈肩部或肩胛骨附近有压痛点,颈部活动受限等。中医将颈型颈椎病辨为"项痹",经络辨证在太阳、脏腑辨证在肝肾,证型大多是风寒湿痹证,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现代研究认为颈型颈椎病的发生跟颈椎周围肌群有很大关系,且《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五脏生成》中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运用"脾主肌肉"理论来指导治疗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有一定成效。研究从理论分析以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对此进行阐述,以便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脾主运化与脾主肌肉的关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主运化是脾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其运化功能一方面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各脏腑组织中去,以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另一方面将代谢后的水液通过其运输作用不断排除体外,从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9.
1从古代的解剖学概念看“筋”肌肉”的区别中医学从其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就始终贯穿着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其理论体系中所述之脏腑组织概念均具有直观的解剖学实体。故《灵枢·经水篇》指出:“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从《内经》、《难经》等书的不少篇章对脏腑数量、大小、位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一、祖国医学认为脾的主要功能就是“脾主运化”,它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两方而,前者指脾有消化、吸收及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后者指脾有促进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睥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运输等功能旺盛,脾失运化则机体的消化、吸收、运输等功能衰退。说明脾与消化系统的关系十分 相似文献
14.
15.
16.
四君子汤作为传统经典中医方剂之一,为益气健脾之基础剂,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医学强调“脾主肌肉”,脾运健旺,则肌肉得以生长,创面则趋于修复。四君子汤有健脾胃、益正气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调节胃肠功能、增强机体免疫、抗菌消炎、促进细胞增殖及抗衰老等效能,凸显出四君子汤在创伤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和学习四君子汤相关中英文文献,对四君子汤有效化学成分及促进创伤修复的效应机制进行梳理,总结了四君子汤在调节机体免疫、促进细胞及血管生成等方面的相关作用机制,旨在为其促进创伤愈合的研究及今后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目前对\"脾主肌肉\"理论的认识多局限于肢体的骨骼肌与内脏的心肌,缺乏脾对内脏平滑肌影响的研究。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管壁,如女性之胞宫。妇科疾病包括经、带、胎、产、杂五大类,均与胞宫直接相关,且中医临床从脾论治妇科疾病常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从脾主肌肉的理论内涵入手,探讨了脾对内脏平滑肌的影响,认为脾主肌肉是健脾中药治疗妇科疾病取效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