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抗原,并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季度患儿粪便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某院2016年收治的198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轮状病毒阳性28例,阳性率为14.14%;检出肠道腺病毒检出阳性13例,阳性率为6.57%,无合并感染患儿,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7,P0.01)。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组患儿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是引起患儿腹泻的常见病毒,临床上应及时进行早期鉴别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1—2018年杭州市大江东医院5岁以下A群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病例特征,为轮状病毒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8年杭州市大江东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标记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检测A群轮状病毒抗原,并对A群轮状病毒流行时间、易感人群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杭州市大江东医院2011—2018年5岁以下腹泻患儿26 254例,共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6 287例,阳性率为23.95%。2011—2018年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P0.05)。男童检出阳性3 616例,阳性率为23.17%;女童检出阳性2 671例,阳性率为25.09%;女童阳性率高于男童(P0.05)。2岁患儿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为30.10%。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时间分布曲线呈U型,感染高发集中在11月至次年2月,4 669例占74.26%。结论 2011—2018年杭州市大江东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岁患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秋冬季。  相似文献   

3.
吕莉莎  梁湘辉  张庆水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882-1883,1939
目的通过对小儿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检测,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小儿腹泻患者与轮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性,为小儿腹泻病因的诊断提供一种手段,帮助更好的诊断、治疗腹泻。方法收集2011年7-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门诊初步诊断为腹泻的患儿(0~5岁)粪便标本(139例),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检测样本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139例腹泻患儿粪便,35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阳性率为25.18%;其中7-8月份阳性率为21.79%(17/78),9-10月份阳性率为22.58%(7/31),11-12月份阳性率为46.67%(14/30);0~1岁患儿阳性率为28.41%(25/88),1~2岁患儿阳性率35.29%(12/34),2~5岁患儿阳性率为5.88%(1/17);男性患儿阳性率23.26%(20/86),女性患儿阳性率33.96%(18/53)。结论 A群RV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腹泻主要集中在秋冬季,1~2岁的婴幼儿为A群RV感染的高峰期。男女婴幼儿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丽水地区部分腹泻患儿粪便的轮状病毒(Rotavirus,RV)和腺病毒(Adenovirus,Adv)感染情况的分析,探讨本地区导致婴幼儿腹泻常见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就诊的2951例腹泻患儿粪便,利用胶体免疫层析技术,快速诊断患儿粪便里的RV和Adv抗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泻患儿的粪便中,轮状病毒检出529例,感染率17.93%;腺病毒检出107例,感染率3.63%;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双重感染55例,感染率1.86%;本地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是11月至次年2月,以12月份最高,阳性率34.75%(P0.001);腺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是5月、6月,阳性率分别为22.32%、20.43%(P0.001);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双重感染的高发月份是12月至次年1月、阳性率分别为6.36%、4.20%(P0.001),其中轮状病毒感染率随患儿年龄增加而下降(P0.001),(6~12)月龄组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最高。结论轮状病毒和腺病毒为本地区致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并且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要重视(0~12)月龄的婴幼儿腹泻感染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的检查,选择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临床的诊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杭州市2014年0~6岁腹泻儿童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腹泻儿童粪便中的肠道病毒四项(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抗原,并对RV阳性标本进行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结果 2 488例腹泻患儿中,RV阳性921例,RV阳性率37.02%。男女童R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不同年龄组R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1岁~组阳性率(44.50%)高于1岁组的28.18%和3~6岁组的19.39%(P=0.000)。1月、11月和12月RV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6.08%、53.05%和57.94%。对RV阳性标本进行粪便常规镜检和粪便隐血试验,其中隐血199例(21.61%),少量白细胞77例(8.36%),白细胞并隐血阳性57例(6.19%)。结论本次调查的杭州市0~6岁的腹泻儿童,病原体主要为轮状病毒。11月、12月和1月份为轮状病毒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5岁腹泻患儿A组轮状病毒(R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1—2016年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岁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A组RV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检测11 629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A组RV阳性2 559例,阳性率为22.01%,6年间A组RV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A组R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11月—次年1月高发,12月为高峰;男女患儿A组RV阳性率分别为22.20%和2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均检出A组RV阳性患儿,其中1~2岁组阳性率最高(34.00%)。农村患儿A组RV阳性率为23.03%,高于城市患儿的20.26%(P0.05)。结论婴幼儿A组RV感染冬季高发,2岁婴幼儿是高发人群;应加强对RV的监测,结合RV流行特征制定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舟山地区小儿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1 472例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1 472例小儿腹泻病患儿中检出轮状病毒感染606例,占腹泻患儿的41.2%。轮状病毒在2011、2012、2013年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9.1%、45.8%、38.3%,以2012年感染率最高(χ2=7.04,P0.05);全年感染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轮状病毒阳性率在6个月~2岁患儿中最高;轮状病毒腹泻发病时间以每年的10-12月为检出高峰;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与非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临床表现相比较,呕吐、发热、脱水发生率较高,大便中脂肪粒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以6个月~2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在流行高峰应尽早对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成都某哨点医院腹泻患儿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的病原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轮状病毒的流行以及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成都某哨点医院2011—2020年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样本2 520份,用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对阳性样本用RT-PCR法进行G、P分型鉴定,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 520份样本中检出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本534份,阳性率为21.19%。其中男性患儿RVA阳性检出率为21.67%(340/1 569),女性患儿RVA阳性检出率为20.40%(194/951),男女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A检出率呈现随着年龄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2~17月龄组检出率为33.22%(200/602)。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为RVA感染高峰。RVA分型结果显示,多种轮状病毒G血清型和P血清型被检出,自2012年起以G9P[8]为流行株。结论 RVA是成都某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G9P[8]为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儿童医院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VP4型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武汉市儿童医院腹泻门诊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检测出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利用多重RT-PCR技术对VP4基因进行分型研究. 结果武汉地区793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经检测轮状病毒阳性257例,阳性率为32.4%.其中P [8]型232例(90.3%),P [4]型3例(1.2%),P [8]与P [4]混合感染15例(5.8%),尚有7例(2.7%)未能分出型别.对检测结果按采样时间、年龄和性别分布分别进行了分析. 结论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以P[8]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患儿以6月至1岁为主,男女性别差异不大,武汉地区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VP4基因分型研究将为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河北省5岁以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和基因型别。方法 收集河北省病毒性腹泻监测哨点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0~59月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 614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分型鉴定。采用SPSS 20.0软件对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 614份标本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为45.23%(730/1 614),男女阳性率分别为42.96%(412/959)、48.55%(318/655),男女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6,P=0.027)。轮状病毒感染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秋冬季(11月-次年3月)检出率最高。轮状病毒感染在0~59月龄均有发生,集中在3~35月龄,占全部的96.44%,且随月龄增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不同年龄组患儿中轮状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94.369,P=0.000)。730例轮状病毒阳性标本在2012-2016年均以G9血清型为主,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分型以P[8]为主。G/P组合以G9P[8]为主,占70.14%,其次为G2P[4],占7.53%。结论 2012-2016年,轮状病毒是河北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秋冬季高发,G9P[8]为该地区的流行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宁波市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为防控轮状病毒腹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 129份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轮状病毒A组、B组和C组;分析检出高峰与消长规律。结果从腹泻患者中检出轮状病毒核酸阳性52份,阳性率为2.44%,以A组感染最多,占检出核酸阳性的94.23%;轮状病毒全年均可检出,秋冬季节是检出高峰;不同年份其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岁~3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波市轮状病毒腹泻以散发为主,能感染各年龄段人群,但0岁~3岁年龄组人群是感染的重点。应开展针对性的防控,在秋冬两季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监测,及时预警,减少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4年-2016年丽水市食源性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016年丽水市883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均进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和致病菌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883例腹泻患者标本,353例病原体阳性,总阳性率为39.98%。其中诺如病毒阳性率为21.52%,以Ⅱ型病毒感染为主,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6.99%,致病菌阳性率为5.32%。34例患者发生不同类型病原体的双重感染,无三重感染检出。0岁~3岁病原体阳性率最高,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年份致病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易暴发流行。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致病菌感染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致病菌以沙门菌感染为主,易发生耐药。结论秋冬季节易发生病毒感染,夏秋季节易发生致病菌感染,可根据不同季节病原体的流行特点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12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2 684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2 684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病毒检测阳性486例,阳性率为18.1%,单纯轮状病毒阳性378例,阳性率14.1%,单纯腺病毒阳性75例,阳性率2.8%,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同时阳性33例,阳性率1.2%;6月龄~2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12月份及1月份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腺病毒感染全年阳性率较低,每月阳性率均5.0%。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腺病毒感染在婴幼儿腹泻中的致病原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南海区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感染临床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海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门诊、住院腹泻患儿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粪便轮状病毒的资料结果。结果3年中803例腹泻患儿检出轮状病毒457例,阳性率56.9%,其中2002年113例,阳性率63.5%(113/178),2003年240例,阳性率63.2%(240/380),2004年104例,阳性率42.4%(104/245),发病季节以每年10、11、12月及来年1月为主。结论南海区婴幼儿腹泻病病原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流行期在10月、11月、12月及来年1月的秋冬季节,发病高峰期在11、12两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常见病原体,为防制病毒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4—2018年于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的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和肠道腺病毒核酸。描述性分析5岁以下腹泻儿童病毒阳性情况。结果共送检粪便样本1 077份,检出病毒阳性402份,阳性率为37.33%;二重感染41份,阳性率为3.81%;未发现三重感染。轮状病毒阳性218份,阳性率为20.24%;诺如病毒阳性155份,阳性率为14.39%,均为GⅡ型;肠道腺病毒阳性70份,阳性率为6.50%。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阳性率均以1岁最高,分别为32.57%、23.43%和8.00%。不同年龄腹泻儿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腺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阳性率在1月最高,为50.79%;诺如病毒阳性率在11月最高,为32.67%;肠道腺病毒全年均处于低发流行趋势。结论绍兴市5岁以下腹泻儿童病毒阳性率为37.33%,好发于1岁儿童,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不同病原体的流行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中各年龄组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季节性特点及病程,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部7 519例婴幼儿腹泻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1月-2014年12月7 519例粪便中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2 015例,阳性率为26.80%;其中6~24月龄患儿阳性率最高,为33.70%,与其他年龄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年10、11、12、1月份的检出率分别为40.69%、46.04%、41.55%、39.68%,与其他月份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6例住院患儿中约46.5%(不包括因出院而未复查病例),在病程第5~6天轮状病毒转阴,但仍有34例患儿(8.0%)腹泻症状在轮状病毒转阴后未缓解。结论 A群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主要的病原菌,6~24月龄婴幼儿感染率高,临床症状好转,但轮状病毒仍有可能未转阴,仍具有传染性,因此,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602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利用胶体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分析结果。结果:602例腹泻患儿送检标本中检测到203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33.7%。6个月~2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组,检测阳性率为40%。轮状病毒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0~12月份。母乳喂养及接种疫苗患儿感染轮状病毒阳性率较低。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6个月~2岁患儿是易感人群,以秋冬季节(10~12月份)为流行季节。母乳喂养及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季节性、年龄段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医院2008-2009年7237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常规检查和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7237份腹泻粪便共检出轮状病毒1754株,检出率为24.24%;高发期为11、12月份,最高检出率达48.22%;高发年龄为6月龄~2岁,检出率为33.91%,占64.02%;轮状病毒阳性粪便常规镜检,阴性结果占44.64%,脂肪球检出率为36.94%,14.99%的标本检出少量白细胞。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及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轮状病毒腹泻感染情况以及接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疾病预防和保护性方面的作用.方法:采集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急诊和住院部5岁以下腹泻患儿4171例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将其中1996例住院腹泻患儿分为疫苗组和非疫苗组,比较其轮状病毒腹泻发病情况、平均患病时间、并发症及严重病例发生率.结果:轮状病毒检出率以秋冬季节最高,4年总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2008 ~2010年相比,2011年检出率呈下降趋势.4 171例腹泻患儿中检出1 337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总检出率32.05%.各年龄段阳性率构成比为:0~3岁为97.24%,>3岁为2.76%(P<0.01),其中0~6月龄为4.79%,以6月龄~3岁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1996例住院腹泻患儿中,疫苗组轮状病毒检出率9.61%,非疫苗组检出率40.26%(P<0.01),两组平均患病时间、并发症及严重病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宁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检出率近4年呈下降趋势,秋冬季节为高发期;6月龄~3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接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以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及控制重症腹泻,发展疫苗成为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阳江市婴幼儿腹泻患者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特征,了解病原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642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肛拭标本进行检测。结果642份标本中,检出229份,检出率35.7%,其中轮状病毒165份(25.7%),诺如病毒64份(10.0%,均为GII型),两项均阳性4份(0.6%)。轮状病毒检出时间多在秋冬季;诺如病毒无明显季节特征。感染以6~24月龄幼儿高发,男女检出率类似。结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阳江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应继续加强并扩大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