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中医急症》2017,(11)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银杏内酯B(15、30、60 mg/kg)组,每组20只。监测各组大鼠心电图波动变化;通过高频率超声影像系统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IDd)和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IDs)、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中心肌酶含量;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状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B(15、30、60 mg/kg)组心电图明显改善,以银杏内酯B 60 mg/kg组最为显著;银杏内酯B(30、60 mg/kg)组LVIDd、LVIDs显著减小(P0.05),FS显著提高(P0.01),EF、SV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心肌酶(AST、CPK、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肌组织病变明显改善,心肌组织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指数(AI)显著降低(P0.01)。结论银杏内酯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医急症》2016,(8)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G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GB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尔硫组,每组20只;采用夹闭冠状动脉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TTC染色法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生化分析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改变,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B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显著降低,SOD、GSH-Px、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AST、CPK、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或P0.01);GB各组心肌组织病变和心肌细胞凋亡状况较模型组均呈不同程度改善,其中30、60 mg/kg组AI显著降低,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 GB具有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能够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银杏内酯B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内酯B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大鼠心脏标本,制备I/R心肌损伤的模型,通过连续记录心率失常发生和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变化,测定冠脉流出液LDH、CPK和心肌匀浆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作用和银杏内酯B对其活动变化的影响.结果:给予外源性PAF明显加重I/R引起的心律紊乱和心肌损伤,银杏内酯B(10μmol/L)预处理可显著降低I/R心律失常发生率和MAP时程的改变(P<0.01),降低LDH、CPK和MDA含量以及提高SOD活性(P<0.05和p<0.01).结论:银杏内酯B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拮抗PAF和抑制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GM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GMI低(1.5 mg/kg)、中(3 mg/kg)、高(6 mg/kg)剂量组和维拉帕米组[2.5 mg/(kg·d)],每组各20只;术前7 d连续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最后一次给药2 h后,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行Ⅱ导联心电图监测并记录,计算心律失常发生率、行心律失常评分;测定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测定心肌组织Ca2+浓度;测定心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GMI中、高剂量组和维拉帕米组心电图PR间期、QRS间期显著延长且ST段抬高程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室性心动过速(VT)、室颤(VF)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Ca2+浓度显著降低;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DGM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DGMI提高ATPase活性、降低心肌组织Ca2+浓度、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激活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银杏内酯B低、中、高剂量(15、30、60mg/kg)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行手术通路但不夹闭冠状动脉。造模完成后,银杏内酯B各剂量组腹腔注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d,疗程7d。监测各组大鼠心电图波动变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状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组织Bcl-2、Bax、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B各剂量组大鼠心电图明显改善,其中高剂量组大鼠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银杏内酯B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5,P0.01),心肌组织病变明显改善,心肌组织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Bax和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银杏内酯B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银杏内酯B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激活型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分为五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奥心血康组、金香丹大剂量组、金香丹小剂量组.再灌注的同时观察心电图,并记录30min内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后15min及60min时S-T段变化.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水平.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15min及60min时S-T段抬高幅度、心肌组织中MDA含量、血清中CK活性均明显升高(均P<0.01).金香丹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15min及60min时S-T段抬高幅度,降低MDA、CK水平.结论:金香丹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研究》2018,(35)
目的:探讨银杏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雄性SD大鼠3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银杏总黄酮治疗组(YLTF+I/R组,100mg·kg-1,造模前灌胃7d)。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I(cTnI);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和白介素6(IL-6)。结果:I/R组心肌损伤标记物LDH、CK和cTnI明显升高,炎症因子TNF-α、INF-γ和IL-6的表达明显升高,给予银杏总黄酮后,心肌损伤标记物LDH、CK和cTnI明显下降,炎症因子TNF-α、INF-γ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银杏总黄酮亦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丹酚酸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心肌缺血60min后再灌注60min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给药后心肌组织匀浆、血浆中内皮素(ET)、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并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SalB对MIRI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SalB中、高剂量组均能减少心肌组织和血浆中ET的含量,提高NOS的活性,增加NO的释放(P<0.05或P<0.01)。结论SalB减轻MIRI可能是通过调节ET/NO系统的平衡,维持冠脉血管张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复灌120 min后复制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果:原花青素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组织结构损伤;显著减少心肌细胞谷草转氨酶(GOT)释放,保护心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论: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金香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寻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香丹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香丹组SOD活性显著升高;MDA、LDH和CK均显著降低,金香丹组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轻。结论金香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SOD活性、稳定生物膜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配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研究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配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脑梗塞率和脑含水量的影响、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家兔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以及特异性拮抗PAF与PAF受体结合的作用。结果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配比能够显著降低动物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塞率和脑水肿,并能通过拮抗PAF的功能而抑制缺血所致的损失作用,且对PAF受体表现出显著的竞争性拮抗。结论可能的作用机制是作为一种PAF受体的强拮抗剂,在脑缺血的病理情况下通过拮抗PAF的生物效应从而实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GMI)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DGMI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于术前7d连续腹腔注射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次/d,最后1次给药2h后,采用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行手术通路但不夹闭冠状动脉。实施心电图监测,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体积百分率,HE染色法进行心肌组织病理检查,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状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GMI中、高剂量组大鼠心电图明显改善,表现为PR间期、QRS间期显著延长且ST段抬高程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或P0.01),心肌组织病理性改变及细胞凋亡状况明显改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显著降低(P0.01),凋亡相关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Bax和激活型Caspase-3蛋白明显下调(P0.05或P0.01),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上述改善DGMI高剂量组优于低、中剂量组。结论:DGMI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调节凋亡相关Bcl-2、Bax、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重要的分子机制,且其作用体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稳心颗粒组(2.43 g·kg-1)及葛根芩连汤高、中、低(生药含量)(8.64,4.32,2.16 g·kg-1)剂量组,连续给药7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心律失常模型,监测肢体II导联心电图(ECG),Na+-K+-ATP酶(Na+-K+-ATPase),Ca2+-ATP酶(Ca2+-ATPase)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葛根芩连汤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1或P<0.05);也能显著增加心肌组织匀浆Na+-K+-ATPase,Ca2+-ATPase活力(P<0.01或P<0.05),增加血清SOD活性(P<0.01或P<0.05),降低MDA含量(P<0.01或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能够有效的调节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各种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从而改善心律失常,保护缺血心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延胡索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清洁级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预处理组,经典缺血预处理组,注射用水组和假手术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30min后再灌注60min,用心电图机监测大鼠心电变化,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发生率,同时记录再灌注20min及60min的ST段变化。结果延胡索碱中、高剂量组的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延胡索碱低、中、高剂量组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明显推迟、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预处理各剂量组ST段抬高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能明显减慢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延胡索碱预处理可减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增快的心率,还可推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其持续时间,降低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观察SSTF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血清IL-6 和TNF-α含量的影响,旨在探讨SSTF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为模型,研究当归注射液对再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当归注射液腹腔注射(0.6g 生药/kg)能使室性早搏发生率和心律失常总发生率明显减少,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与异搏定组比较则差异不显著。提示当归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0,(4)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的影响。方法:缺血前给予银杏内酯B 2.5、5、10 mg/kg,舌下静脉给药3 d,末次给药1 h后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短暂局灶性缺血模型。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用TTC染色法、伊文思蓝法(EB)测定脑梗死范围及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分别用放射免疫、酶免疫法测定大脑缺血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和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结果:银杏内酯B能减小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百分比,减轻神经损伤症状,降低脑内TNF-α及血清IL-6,IL-1β含量及E选择素、ICAM-1的表达。结论:银杏内酯B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癫痫(EP)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VPA)组与GB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制备EP大鼠模型.注射匹罗卡品前30?min,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GB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2.5、5、10?mg/kg?GB,VPA组腹腔注射300?mg/kg?VPA.注射匹罗卡品后2?h内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记录EP首次发作潜伏期、发作持续时间,参照Racine分级标准对各组大鼠EP发作程度进行分级.注射匹罗卡品24?h后,各组随机取10只大鼠,脑组织固定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脑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末端脱氧核苷酰基转移酶介导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状况.各组剩余的10只大鼠,于注射匹罗卡品24?h后,取脑剥离海马,研磨匀浆,离心取上清液,黄嘌呤氧化法和钼酸铵法分别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κB(NF-κB)、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激活型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B中、高剂量组和VPA组大鼠EP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EP发作程度明显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病变和凋亡状况明显改善,凋亡指数降低(P<0.01);SOD、CAT活力升高且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Nrf2、HO-1表达上调而NF-κB、Cleaved?Caspase-3表达下调(P<0.01),Cleaved?Caspase-3/Caspase-3比值降低(P<0.01).上述指标除CAT活力外,GB对其他指标的改善作用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除CAT活力和Caspase-3表达外,高剂量GB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均显著优于VPA(P<0.05或P<0.01).结论:GB对EP模型大鼠具有抗痫和脑组织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进而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6):52-56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性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芍药苷60mg/kg组、30mg/kg组(n=20);取心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组织细胞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和ICAM-1的表达;取血测定血清中LDH、AST、CK和CK-MB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60mg/kg组和30mg/kg组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降低;HE染色切片提示各给药组心肌细胞损伤较模型组为轻,且具有浓度相关性;芍药苷60mg/kg组、30mg/kg组NF-κB、ICAM-1的表达明显降低;芍药苷60mg/kg组血清CK含量降低,同时该组CK-MB亦降低显著。结论:芍药苷预处理对大鼠MIRI具有保护性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以及通过抑制NF-κB蛋白表达进而影响受NF-κB调控的下游炎性反应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