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配合外敷、内服中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2名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外固定支架配合外敷洪都伤药膏并内服破瘀合剂,对照组只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 62例患者全部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6个月。治疗组总优良率93.5%,对照组总优良率80.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术后配合使用洪都伤药膏并内服行气破瘀合剂可有效活血消肿,促进骨质愈合,恢复腕关节功能,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0只新鲜冷冻前臂取材于5具无骨病的尸体标本,随机制成模型A和模型B,分别用普通夹板与试验夹板固定,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测量骨折稳定所需扎带与压垫的压强范围与两种夹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1在最大生理载荷下两组比较,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在试验夹板固定下骨折断端应力强度和刚度值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2试验组夹板对肢体加载的压强值高于对照组,而断端移位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无显著差异;3试验夹板压强在27-28KPa下能快速、高效、安全地获得生物力学稳定;纠正骨折块1cm需调高气囊压垫压强10-12KPa;4试验组夹板扭转生物力学特性及耐屈曲循环力学性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夹板(P<0.05)。结论:智能气囊小夹板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理想的外固定器械,符合新动静结合理论,有效防止骨块再移位并可调节骨折对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及Green-O’Brien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桡骨远端骨折能准确复位骨折,经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巩固复位效果,提供良好的骨折恢复环境并进行有效功能恢复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随访8个月~2年。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6.4%,对照组优良率8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下端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索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诊治的40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取手法复位及手法复位联合中药治疗,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水肿消退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尺偏角平均变化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6个月的腕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腕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与中药联合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5月-2015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出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手术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外用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中药内服外用结合起来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水肿的消退和骨折愈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不超腕关节外固定,比较两组术后骨折固定稳定程度、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术后两组骨折固定稳定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3个月后腕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超腕关节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及外用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折固定稳定程度,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更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夹板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分为夹板组和支架组各30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加夹板外固定及闭合复位加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采用Dienst功能评价标准,优良率夹板组66.7%;支架组83.3%。结论:外固定支架疗效优于夹板固定,外固定支架可避免夹板固定的卡压、血循环障碍、肌肉萎缩、受伤桡骨的短缩及腕关节僵硬等。  相似文献   

9.
徐穗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129-130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2~3cm内的桡骨骨折,多发于青壮年及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包括:伸直型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屈曲型桡骨远端(Smith)骨折,桡骨远端背侧及掌侧缘(Barton)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是中医骨伤科的一大特色。小夹板采用杉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2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的108例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研究与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单用西医(手术切开复位并用钢板螺钉固定)的方法对桡骨远端骨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中西医结合(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结合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7周的研究与治疗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X线所发现的骨折情况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X线所观察的桡骨远端骨折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复位及防止其再移位的治疗。方法:采用持续皮牵引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16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结果:由于持续皮牵引克服了前臂肌肉的作用,治疗就比较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安全,且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次移位,降低了患者经济成本,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抽选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研究组行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对比2组临床手术指标、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骨折愈合、疼痛消失、红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疗效比对照组更优(P 0. 05),且术后并发症更少(P 0. 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并外敷自制中药消肿止痛膏。结果:随访时间最短3月,最长3年。骨折全部愈合,功能优良率为89.9%。结论:桡骨远端骨折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2月—2004年9月通过手术治疗切开钢板内固定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设计关节内骨折的5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按照Gartland和Werley的功能评价,优30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关节内骨折通过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能恢复尺桡骨的相对长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关节面的平整,并且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最大限度的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10月,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例,男1例,女8例.年龄49 ~86岁,中位数68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患者,其中左侧3例,右侧6例.按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类:A2型1例,A3型4例,C2型4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骨折对位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中位数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7周,中位数6周.与整复前相比,整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长于尺骨茎突基底部的长度均明显恢复;骨折愈合时的掌倾角与整复后相比,有明显丢失;骨折愈合时的尺偏角和桡骨茎突长于尺骨茎突基底部长度与整复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按照Dienst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3例,良5例,可1例.结论: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既可有效对抗肢体轴线压力,预防桡骨短缩,又无需作任何肢体穿针,完全无创,患者乐于接受,简单易行,容易推广,体现了中医骨伤治疗疾病的简、便、廉特点,为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发生率约为骨折患者的1/6~([1])。腕关节功能障碍对患者工作以及生活均易造成严重影响。传统的手法复位后采用石膏或夹板固定,随着现代医学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进一步研究认识到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如果依靠单纯外固定不能使骨折达到良好固定效果,极易出现骨折再移位,从而导致关节面不平、桡骨缩短、腕关节掌倾角和尺偏角异常,后期出现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强直、持续疼痛等并发症[2],因此骨折复位后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骨伤药酒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骨伤药酒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结果 治疗后3个月以上,均达到临床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骨伤药酒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在消除肿胀、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6例,其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20~79岁,平均45.2±7.7岁;左侧骨折19例,右侧骨折27例;按照AO/AS1F分型,A3型8例,B2型10例,B3型7例,C2型8例,C3型13例。受伤原因:跌倒后损伤31例,车祸伤6例,高空坠落伤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牵引方案治疗,运用Green-O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个月以上随访,患者疼痛由治疗前的(11.3±2.7)缓解为(23.7±4.2)分,腕关节功能情况由治疗前(14.3±2.5)分改善为(22.7±2.3)分,活动范围由治疗前的(10.2±2.1)分改善为(19.3±3.7)分;握力由治疗前的(8.2±3.6)分增加为(23.1±4.3)分。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以缓解疼痛,恢复腕关节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架的治疗效果。方法:156例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其中36例结合克氏针内固定,7例因骨缺损严重同时植骨。结果:随访3—12月,平均6.3月。采用Dienst标准,优118例,良25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91.7%。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外固定架早期可获得良好固定,术后尽快拆除外固定架改用小夹板固定,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与复位的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