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散外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的影响。方法将首诊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10mg/周口服;实验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口服联合复方大黄散外敷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DSA28评分,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及RANKL、OPG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DAS28评分及血清CRP、ESR、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 05),且实验组VAS评分、DAS28评分及血清CRP、ES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RANK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 05),对照组患者RANKL水平和2组患者CCP、OPG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 0. 05)。结论复方大黄散外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有效控制关节炎症,缓解患者关节疼痛,并能降低血清RANKL水平,有一定预防骨破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藤消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双藤消痹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AS28、ESR、CRP、RF评分情况。结果两组DAS28、ESR、CRP、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DAS28、ESR、CRP、RF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与对照组的85.00%相近(P0.05)。结论双藤消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服用加味木防己汤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接收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分成常规组(甲氨蝶呤)、研究组(加味木防己汤合甲氨蝶呤),各30例。观察对比临床疗效、RF(类风湿因子)、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水平、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DAS28评分。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RF、CRP、ESR水平以及VAS疼痛评分、DAS28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发作期类风湿关节炎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同时加服加味木防己汤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可显著减轻病情,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引起临床重视并大范围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46a表达水平及与该病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哈萨克族初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同时期3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患者PBMCs中miR-146a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记录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DAS28评分、关节功能分级、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水平,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miR-146a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关节功能分级及各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PBMCs中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为1.708±0.375,对照组为1.025±0.225,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PBMCs中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PBMCs中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关节功能分级、ESR、CRP、血小板、CCP、AKA、RF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哈萨克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中miR-146a表达上调,但其表达水平与病情未显示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藤酒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藤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指标,同时实验室检测患者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临床测评DAS28、HAQ及中医症候积分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经过治疗干预12周后,两组临床症状指标,如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数、休息痛、双手握力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除晨僵时间外其他各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与RF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AS28、HAQ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黄藤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Dickkopf-1蛋白(DKK-1)表达水平及关节滑膜侵蚀的影响。方法:纳入48例符合标准的RA患者,随机编码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结合尪痹片(0.5 g/片),4片/次,3次/日;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甲氨蝶呤片及尪痹片模拟剂。两组均治疗24周。根据病情使用临时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一次1片(0.5 g/片),1 d用量不超过4片,每周使用不超过2 d。治疗24周后,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循环血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环化瓜氨酸多肽(CCP)抗体,DDK-1表达水平及DAS28-ESR评分、Sharp评分、MRI骨侵蚀比例评分、水肿容量评分、关节滑膜炎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R,CRP,CCP,RF,DKK-1,DSA28-ESR,Sharp评分,MRI骨侵蚀评分、骨髓水肿评分及滑膜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CRP,CCP,RF,DKK-1,DSA28-ESR,MRI滑膜炎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ESR,CRP,CCP,DSA28-ESR,MRI滑膜炎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Sharp评分、MRI骨侵蚀评分及骨髓水肿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RF及DKK-1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CP,RF,DKK-1及DSA28-E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ΔDAS-ESR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可明显降低RA患者DDK-1表达水平,从而缓解关节滑膜侵蚀破坏作用,比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片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木防己汤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甲氨蝶呤片治疗,试验组加用加味木防己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与类风湿因子(RF)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症状体征评分,ESR、CRP与R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木防己汤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和双氯芬酸钠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减独活寄生汤,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清RF、ESR、CRP、TNF-α、IL-6、IL-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肿胀指数、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压痛指数、HAQ评分明显降低,双手握力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RF、ESR、CRP、TNF-α、IL-6、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片可通过提高临床症状评分,降低血清CRP、ESR、RF、TNF-α、IL-6、IL-1指标,从而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臭氧自血回输联合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口服甲氨蝶呤片) 34例、B组(臭氧自血回输联合蜂针) 34例,分别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并评价DAS28、HAQ评分及血清CRP、ESR、RF差异。结果:经过系统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1. 2%,A组总有效率为76. 5%,B组明显优于A组(P 0. 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DAS28、HA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且B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CRP、ESR、RF均显著下降(P 0. 05),且B组较A组更加明显(P 0. 05)。结论:臭氧自血回输联合蜂针能够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治疗组加服活血化瘀方,对照组加服活血化瘀方模拟方。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纤维蛋白原(F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关节滑膜血管翳增殖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73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2)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DAS2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DAS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RF、ESR、CRP、抗CCP抗体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痹方辅助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早期RA肝脾失调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痹方加甲氨蝶呤治疗,和痹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治疗24周)和对照组(31例,甲氨蝶呤治疗),两组甲氨蝶呤从7.5mg逐渐加至12.5mg,每周1次,疗程24周。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ACR20改善率、28个关节数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joints,DAS28)、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和相关超声检查项目(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血流分级)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9%(26/31)]、ACR20改善率[74.2%(23/3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7%(17/28)、46.4%(13/28),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AS28评分、ESR、RF、CRP、CCP抗体、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血流分级均降低(P0.0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干预后ACR20改善率升高,DAS28评分、ESR、RF、CRP、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滑膜血流分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对照组1例白细胞减低,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和痹方可有效改善早期RA肝脾失调型患者的关节及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塞来昔布和甲氨蝶呤治疗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中老年RA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双手握力、晨僵、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双手握力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晨僵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实验室指标(ESR、CRP、RF)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塞来昔布和甲氨蝶呤治疗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采取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晨僵、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晨僵、ESR、CRP、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晨僵、ESR、CRP、R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甲氨蝶呤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不仅可改善疗效,而且可以改善晨僵、CRP、ESR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补肾解毒通络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健康评分(HAQ)以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指标的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6%和40.74%,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DAS28、HAQ、ESR、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DAS28、HAQ、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不良反应。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关节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汉防己甲素治疗,共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DSA评分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结果:观察组实施治疗后,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5),DS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ESR、CRP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RF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et能有效的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木防己汤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加味木防己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关节压痛指数(TJC)、关节肿胀指数(SJC)、功能障碍指数(DI)、晨僵时间评分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木防己汤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温痹饮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6年10月~2017年3月间,于我院就诊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温痹饮联合甲氨蝶呤片以予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患者DAS评分及证候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分别检测CRP、ESR含量。结果:经治疗后,患者D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ES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痹饮可有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文献   

18.
蒋薇  陈刚 《新中医》2014,46(10):121-123
目的:观察复方夏天无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予复方夏天无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予洛索洛芬钠片加来氟米特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等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88.8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R、CRP、RF(对照组除外)、抗CCP抗体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中RF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夏天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皮内针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用DMARDs和NSAIDs药物,治疗组用DMARDs和皮内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和DAS28评分、RF、CRP、ESR水平的变化及依从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87%、对照组78.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32,P0.001)。两组DAS28、VAS评分及RF、CRP、ESR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内针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治疗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ESR、CRP、RF水平、关节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时间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82.3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RF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均显著减少,晨僵时间均显著缩短,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ESR、CRP、RF水平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