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中国知网、维普网、读秀、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中搜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有关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文章,甄选后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每一种药物的应用频率及用药规律.结果:共获取15篇文献,涉及57味中药,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主题词检索,纳入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近10年儿童哮喘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PSS 26.0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5篇,共报道病例数5 430例,收集处方105个,涉及药物1...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文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药规律。方法系统检索CNKI数据库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37篇不同分期的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文献中的用药和药物归类,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并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UC活动期以性寒凉、味苦甘辛入脾胃经、肺大肠、肝胆经的清热、补虚、理气、止血药为主,常用药如黄连、黄芩等;缓解期以性温热、味苦甘辛入脾胃经、肺大肠、肝胆经的补虚、理气、温里、收涩药为主,常用药如白术、白芍等。结论中医药治疗UC的药性在活动期以寒凉为主,在缓解期以温热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脾胃经、肺大肠、肝胆经为主,调脾胃、祛邪实、理气机为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治则,尤重清法和补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中医药外用治疗寻常疣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寻常疣提供处方思路。方法:在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中医药治疗寻常疣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1999年11月25日-2019年11月25日,检索到文献450篇。经过双人筛选后获得符合标准的文献27篇。将文献中使用的中医药方剂填入Excel 2019中进行分析汇总,对其使用频次、药对、药性进行排序、制表,使用Ucinet 6.0,IBM SPSS 21.0数据挖掘软件对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整理。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方剂27首,其中涉及中药85味。其中使用药性味数最多的是清热药,通过聚类分析显示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常用的配伍药类。结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治疗寻常疣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汤剂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并对药物进行功效、性、味、归经等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7篇,涉及方剂172首,药物220味,共计2211药次。220味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9类,按频率排前3位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药物累计频率达62.596%;使用频数30的药物共20味,按频次排前5位的依次为茯苓、白术、黄芪、白花蛇舌草、甘草、柴胡;药性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寒、平、温,寒性和微寒药物累计频率达40.74%;药味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甘、苦、辛,苦、甘及微苦、微甘累计频率达62.94%。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将扶正和抗癌有机结合,在益气健脾基础上,常辨证施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疏肝理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相关文献研究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维普198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文献,通过SPSS 17.0及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进行视神经萎缩用药频数、四气五味归经、关联规则以及因子分析,总结视神经萎缩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55篇,包括处方190首、中药182味。中药使用频数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当归、柴胡、川芎。中药的四气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寒、温、平、凉及热,中药的五味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苦、甘、辛、咸、酸及淡,中药的归经占比最高的为肝,其次为肾、脾,归经以五脏为主。出现次数最多的药物组合为当归和茯苓,演化得到中药新方组合3首。结论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以条达肝气,通利玄府为法,重在活血化瘀,健脾益肾,进一步揭示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古医籍失眠病案的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失眠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检索书同文古籍数据库中以失眠为主症的医案,提取纳入医案的方名及药物组成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对单味药、对药、三味药组合以及高频药物类别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共收集方剂647首,使用药物325味。使用频率10%的药物20味,其中甘草(43.74%)、人参(38.79%)、茯苓(35.24%)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10%的药对有18对,其中甘草-人参(22.10%)、酸枣仁-人参(20.25%)、甘草-茯苓(19.78%)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10%的三味药组合有5组,其中甘草-生姜-人参(11.13%)、甘草-茯苓-人参(10.97%)、酸枣仁-茯苓-人参(10.97%)使用频率最高。高频55味药物中补虚药使用频次(1316,26.79%)最高,其次为安神药(573,11.67%)、清热药(503,10.24%)。结论中医药治疗失眠以补虚药为最多,且主归心、脾两经,心脾两脏亏损又以血虚为要,由此推测失眠治疗当以滋养心脾、补益气血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核心期刊收录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UC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UC中医用药文献研究数据库,并分别对内服及灌肠治疗药物的用药、类别、性味、归经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共纳入文献186篇,涉及内服药物188味,使用频次2666;灌肠药物150味,使用频次1196。内服药物以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收涩药、止血药、利水渗湿药为主,累积频率74.33%;药味以苦、甘、辛、酸、涩为主,累积频率95.75%;药性以温、寒、平为主,累积频率90.85%;归经以脾、胃、肺、肝、大肠为主,累积频率74.63%。灌肠药物以清热药、止血药、补虚药、收涩药、活血药为主,累积频率80.36%;药味以苦、甘、涩、辛、酸为主,累积频率97.06%;药性以寒、温、平为主,累积频率94.73%;归经以肝、胃、大肠、脾、肺为主,累积频率74.75%。结论中医药治疗药物的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脾、胃、肺、肝、大肠为主。内服药物重在补虚、清热、理气;灌肠药物重在清利湿热、和血止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以"心脏神经官能症"为关键词,"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为副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数据库"1989-2014年的医学数据,最终经筛选实际进行分析文献26篇,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初步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26篇文献中,共用中药87味,使用频次10的前9味的中药分别为炙甘草、茯苓、柴胡、酸枣仁、白芍、白术、远志、当归、丹参。中药归经以肝、心、脾为主。结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治疗以补虚、安神为主,兼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等其他疗法,中医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索近10年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的相关文献,总结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肛周脓肿术后”“中药”为主题词,检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关于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处方进行用药频次、频率及功效类别的分析。结果:共纳入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处方116首,其中内服处方18首,共涉及药味62味,出现频次最高的是甘草,为14次,将涉及的药物分为14类,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外用处方98首,共涉及药味122味,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黄柏,为65次,将涉及的药物共分为20类,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结论: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的内服处方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主要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透脓、益气养血;外用处方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为主,主要治疗原则为清热燥湿、解毒消痈、活血止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使用SPSS 21. 0软件,采用频次和聚类分析对中药处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108篇,含处方113首,其中涉及中药176味,频次1357次,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黄芪、茯苓、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中药用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显示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是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法则。结论: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法则;黄芪、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芍、柴胡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总结中医各家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色.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近10年来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所使用的药物.结果 筛选出277篇文献,共计186味中药,累积使用频次为7762味次.其中39味中药使用频率在1%以上,为常用中药;药物种类共18类,其中前7类占90.16%;药性以温、寒、平为主,累积频率为92.89%;药味以辛、苦、甘为主,累积频率达86.53%; 27味虫类药,合计频次763味次,为全部中药的9.83%.结论 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这7类中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占主导地位,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反映了现代临床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理念.四气五味理论的活用、对虫类药物的重视,更体现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维普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使用内服方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献,从中筛选后将有效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采用规则分析、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评价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性,验证中医药在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优势。方法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Pubmed数据库2000年以来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相关文献,阅读全文并筛选出需要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根据改良版Jadad量表对RCT文献质量进行评分,采用Rev Man5.3对符合条件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选定符合标准的文献18篇,试验总样本数为1428例。中医药(中医药+西药)方案与西医(手术+西药)疗效对比[OR=2.60,95%CI(1.94,3.67),Z=6.47,P0.00001];单纯中医药与西医对照组疗效对比[OR=2.45,95%CI(1.68,3.58),Z=4.66,P0.00001];中医药联合西药与西药疗效对比[OR=2.72,95%CI(1.74,4.52),Z=11.30,P0.00001]。结论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的中医药治疗NAFLD相关文献,建立中医药治疗NAFLD的方药数据库,统计每味药物使用频次,同时对所有药物的功效、性味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7篇,涉及方剂69首,药物179味,共计1038药次。179味药物中出现频数前5位者依次是丹参、泽泻、郁金、茯苓、山楂;按药物功效可分为18类,按频率排前3位的依次为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药性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寒、温、平;药味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苦、辛、甘。结论:中医药治疗NAFLD总的治则是祛痰化瘀,同时兼顾肝脾同治,辨证施以健脾疏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处方的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收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处方,并运用SPSS 26.0和SPSS Modeler14.1软件对纳入的中药处方的组方进行中药频次分析、性味归经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慢性乙型肝炎各中医证型中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文献,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分别统计纳入文献中各证型药物使用情况,对各证型使用频率超过10%的中药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43篇。肝郁气滞证型出现53次,涉及108味中药,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26味,可聚为8类,常用药物组合为柴胡、茵陈、板蓝根、白花蛇舌草、香附、郁金、枳壳等;湿热内蕴型出现204次,涉及中药174味,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30味,可聚为6类,常用药物组合为柴胡、黄芩、赤芍、白芍、当归、丹参、茯苓、薏苡仁、板蓝根、蒲公英、茵陈、大黄、栀子、白术、虎杖、郁金、白花蛇舌草、黄芪;肝郁脾虚型出现206次,涉及中药163味,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28味,可聚为5类,常用药物组合为柴胡、白术、茯苓、当归、白芍、枳壳、党参、郁金、黄芪、丹参、白花蛇舌草、虎杖、陈皮、板蓝根、甘草;瘀血阻络型出现147次,涉及中药151味,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35味,可聚为5类,常用药物组合为丹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桃仁、红花、黄芪、白花蛇舌草、虎杖、赤芍、甘草、鳖甲、穿山甲、郁金;肝肾阴虚型出现142次,涉及中药161味,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30味,可聚为6类,常用药物组合为生地黄、沙参、麦冬、茯苓、白术、丹参、白花蛇舌草、郁金、柴胡、当归、白芍、女贞子、枸杞子、黄芪;脾肾阳虚型出现103次,涉及中药157味,使用频率在10%以上的中药共31味,可聚为6类,常用药物组合为附子、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淫羊藿、丹参、巴戟天、柴胡、当归、白芍、山药、白花蛇舌草、虎杖、郁金、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结论疏肝健脾与清热解毒利湿中药在慢性乙型肝炎各证型中均有涉及,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或滋补肝肾或温补脾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治疗银屑病方剂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收录治疗银屑病方剂,采用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方剂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327首治疗银屑病方剂,涉及中药240味,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生地黄(204次);聚类数目为9类时较好,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赤芍、甘草、牡丹皮、当归、土茯苓、丹参、白鲜皮、紫草、白花蛇舌草等;关联分析显示,当归配伍川芎、生地黄配伍水牛角、桃仁配伍红花为已知常用药对。结论:治疗银屑病处方多以清热、凉血、解毒、滋阴、活血化瘀法为主,而生地黄→板蓝根、生地黄→白茅根以及藤类药、虫类药的使用值得进行进一步讨论,进而为中医方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Citespace V5.5.R2软件,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中医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文献的研究热点、前沿与趋势,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作为数据源,收集“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分类下的符合标准的中文学术期刊文献,应用Citespace V5.5.R2软件通过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等方法对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1812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苗明三,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共现中,除去与主题词相同的关键词,频次排在前十且中介中心性数值≥0.1的是关联规则、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聚类分析、名老中医。突现词40个,选取有意义的聚类10个,总结归纳为4个方面。结论:对中医药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文献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作者之间合作不太密切,机构联系较为紧密。研究内容围绕技术方法、工具、对象、目的等展开。研究热点是关联规则、聚类分析、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和名老中医,糖尿病、新安医学、叶天士、肺癌是未来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挖掘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以阿尔茨海默病或含老年性痴呆为主题,收集、整理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方剂文献研究数据库,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显示,在纳入标准的113首方剂中,单药石菖蒲最为常见,药物四气以温、平居多,五味中甘、苦、辛味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