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黄帝内经》修辞方法研究是《黄帝内经》语言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问,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医古代典籍研究的推进。从《黄帝内经》有关修辞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概括,对《黄帝内经》修辞方法研究的意义进行分析,综述了《黄帝内经》修辞研究的概况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5.
6.
《黄帝内经》养生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帝内经》养生方法分为法于阴阳、饮食养生、情志养生、房室养生四个方面。法于阴阳的养生原则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以预防为主,审因施补,三因制宜,食药并举。情志养生应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避免情志过激。房室养生要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养肾气为重。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脉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经典著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脉诊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养生长寿为《黄帝内经》第一要义。文章通过探讨《黄帝内经》长寿理论的源流,追溯不同体质、不同地域等对寿命影响的记载以及对《内经》中长寿方法的分析,以期在当今人口老龄化和长寿研究方面得到启迪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确立的养生学说 ,为人们保养心身健康 ,却病延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养生的具体方法有 :1 调摄精神 ,修德养性—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医学养生学非常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 ,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脏腑气血等功能密切相关 ,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 ;精神情志活动 相似文献
10.
《周礼》与《黄帝内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周礼》、《黄帝内经》两书从季节与疾病关系、四季所主五味、医生职业的等级、脏腑所主五味以及五气、五声、五色与生死关系等内容作比较研究,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周礼》、《黄帝内经》两书从季节与疾病关系、四季所主五味、医生职业的等级、脏腑所主五味以及五气、五声、五色与生死关系等内容作比较研究 ,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黄帝内经》需要语料库语言学和中医学的通力合作。语料库的建立、标注、检索等离不开语料库语言学的支持,而内经词汇的语义分类、语义分类体系的建立、数据的分析等又离不开中医学的支持,2个学科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一种新型的《黄帝内经》乃至中医文献研究方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田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15-17
论《黄帝内经》的系统论方法田永(黑龙江省肇东市黄帝内经研究所肇东151100)所谓系统论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即着重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联系中认识和处理对象的一种方法。《黄帝内经》认识天地自然系统,人体生理系统所运用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到《黄帝内经》的完成,已标志其理论的成熟,《黄帝内经》也确乎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在《内经》完成前,道家哲学之系统的确立者当推老子,他的《道德经》五千言,蕴含了尔后道家学术的所有基因。 相似文献
15.
内丹术是道家核心修炼方式。内丹术正式形成并被命名是在晋唐时期,但内丹术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其核心的观念和技法在晋唐以前已经传播。追溯内丹术的发展脉络,受道家哲理及养生观念影响颇深的《黄帝内经》中已包含有初传时期内丹术的要素。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4)
时逸人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也是现代中医史上积极主张中医科学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研究,除了在当时的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也编写教材应用于讲学,现对其内经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总结。其《时氏内经学》一册作为教材使用,对《内经》原文采取原文、经义、讲解的形式予以详析,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中西汇通中的西医学理论注释相关条文,阐释条文中所蕴含的科学新义和原理,这种既兼有传统以经证经阐释条文的形式,又有结合西方医学知识揭示《内经》理论内涵的许多内容,呈现了对《内经》研究思路的多元化,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20.
<正> 《内经》的科学成就与它的方法论是分不开的。它的一些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学说和一些治则等,与控制论有许多相吻合之处。本文仅就这方面有关内容略谈一下粗浅的认识。《内经》与控制论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控制论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有三,即信息、系统和反馈。《内经》中虽无与此相同的名词,但有许多与此含义类似的内容。所谓“信息”,一般泛指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密码、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信息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被人所感知,它具有知识性和传递性。《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脏象的“象”,就是体内脏腑功能表现于外的信息。故王冰解释说:“象,谓所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