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现代中医名家秦伯未先生所著《医事导游》中的治学方法及学术特色进行整理研究,归纳为:治病必求其本;遣方当明君臣;经典重《内》《难》诸经;临床须胆识并重等四个方面,对现代中医教育者和临床工作者有很大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修辞方法研究是《黄帝内经》语言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问,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医古代典籍研究的推进。从《黄帝内经》有关修辞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概括,对《黄帝内经》修辞方法研究的意义进行分析,综述了《黄帝内经》修辞研究的概况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同时也奠定了刺络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刺络疗法是以经络、气血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一般以络脉为主要操作部位,根据季节变化、病人体质和疾病性质确定出血量的多少,以"见血即止"、"血变乃止"、"血尽乃止"作为出血量的分级标准。文章通过研究和分析《黄帝内经》刺络文献,总结其思路和特色,以期能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针灸术语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近代名医秦伯未擅长以冬令膏方调治,兹举例分析不同病症的膏方医案,以示其运用膏方的经验及特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度挖掘中医昼夜节律的理论特色。方法:收集、整理《黄帝内经》中与昼夜节律认识相关的文献,结合现代文献报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黄帝内经》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认识到阴阳消长、邪正盛衰、卫气营血运行、五脏系统等方面均表现出独特的昼夜节律变化,对于指导中医择时用药具有积极意义,并与现代生物医学的昼夜节律研究方向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传统中医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初步建立了立足于天人合一思想,侧重于探讨整体结构水平的昼夜节律理论体系,服务于中医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养生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剑 《河南中医》2008,28(4):8-9
《黄帝内经》养生方法分为法于阴阳、饮食养生、情志养生、房室养生四个方面。法于阴阳的养生原则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以预防为主,审因施补,三因制宜,食药并举。情志养生应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避免情志过激。房室养生要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养肾气为重。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脉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绪良 《光明中医》2006,21(12):17-17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经典著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脉诊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养生长寿为《黄帝内经》第一要义。文章通过探讨《黄帝内经》长寿理论的源流,追溯不同体质、不同地域等对寿命影响的记载以及对《内经》中长寿方法的分析,以期在当今人口老龄化和长寿研究方面得到启迪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党炳林 《陕西中医》2003,24(6):563-564
《黄帝内经》确立的养生学说 ,为人们保养心身健康 ,却病延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养生的具体方法有 :1 调摄精神 ,修德养性—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医学养生学非常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 ,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脏腑气血等功能密切相关 ,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 ;精神情志活动  相似文献   

10.
《周礼》与《黄帝内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周礼》、《黄帝内经》两书从季节与疾病关系、四季所主五味、医生职业的等级、脏腑所主五味以及五气、五声、五色与生死关系等内容作比较研究,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周礼》、《黄帝内经》两书从季节与疾病关系、四季所主五味、医生职业的等级、脏腑所主五味以及五气、五声、五色与生死关系等内容作比较研究 ,说明儒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黄帝内经》需要语料库语言学和中医学的通力合作。语料库的建立、标注、检索等离不开语料库语言学的支持,而内经词汇的语义分类、语义分类体系的建立、数据的分析等又离不开中医学的支持,2个学科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一种新型的《黄帝内经》乃至中医文献研究方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论《黄帝内经》的系统论方法田永(黑龙江省肇东市黄帝内经研究所肇东151100)所谓系统论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即着重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联系中认识和处理对象的一种方法。《黄帝内经》认识天地自然系统,人体生理系统所运用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到《黄帝内经》的完成,已标志其理论的成熟,《黄帝内经》也确乎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在《内经》完成前,道家哲学之系统的确立者当推老子,他的《道德经》五千言,蕴含了尔后道家学术的所有基因。  相似文献   

15.
内丹术是道家核心修炼方式。内丹术正式形成并被命名是在晋唐时期,但内丹术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其核心的观念和技法在晋唐以前已经传播。追溯内丹术的发展脉络,受道家哲理及养生观念影响颇深的《黄帝内经》中已包含有初传时期内丹术的要素。  相似文献   

16.
从修辞学视角、认知语言学视角和隐喻翻译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年来《黄帝内经》隐喻研究进展,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展望,以期为《黄帝内经》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时逸人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也是现代中医史上积极主张中医科学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研究,除了在当时的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也编写教材应用于讲学,现对其内经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总结。其《时氏内经学》一册作为教材使用,对《内经》原文采取原文、经义、讲解的形式予以详析,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中西汇通中的西医学理论注释相关条文,阐释条文中所蕴含的科学新义和原理,这种既兼有传统以经证经阐释条文的形式,又有结合西方医学知识揭示《内经》理论内涵的许多内容,呈现了对《内经》研究思路的多元化,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经》中引用早期医学文献达数十种之多,<内经>的许多篇章即为传承和发挥这些古医经之作,其中"九针之经"(亦称<针经>)是<内经>撰著者所依据的最重要的古经之一."九针之经"写成于针、毫针等九种金属针具发明之后,有9篇、60篇和81篇等多种不同的传本.九针的使用,不仅带来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在针刺治疗的长期实践中促进了经脉、络脉及俞穴的进一步发现,从而完成了人体经络系统的构建;对经绺的深入认识与把握又推动了脉诊的进步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6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澳大利亚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5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再次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什么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  相似文献   

20.
<正> 《内经》的科学成就与它的方法论是分不开的。它的一些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学说和一些治则等,与控制论有许多相吻合之处。本文仅就这方面有关内容略谈一下粗浅的认识。《内经》与控制论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控制论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有三,即信息、系统和反馈。《内经》中虽无与此相同的名词,但有许多与此含义类似的内容。所谓“信息”,一般泛指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密码、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信息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被人所感知,它具有知识性和传递性。《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脏象的“象”,就是体内脏腑功能表现于外的信息。故王冰解释说:“象,谓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