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克  林晓辉 《中国针灸》2012,32(3):211-214
目的:比较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与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穴位,如天柱、风池、曲垣、巨骨、阿是穴,对照组针刺颈部夹脊穴,均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运用国际简化McGill量表,对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进行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PRI感觉项评分、PRI情感项评分和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VAS、PP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能起到肯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针刺颈部夹脊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指针按压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2组以相同的方法找到远端阿是穴,在治疗过程中均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组以指针按压远端阿是穴,对照组以强刺激针法针刺阿是穴,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0 min颈部视觉模拟评分(VAS);2组患者治疗1 h由治疗所致阿是穴处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颈痛VAS评分比较;比较2组患者治疗10 min的显效率和痊愈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min VAS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10 min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1 h由治疗所致阿是穴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颈痛VA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比较治疗10 min治疗组显效率为100.0%(39/39),与对照组的97.4%(38/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in治疗组痊愈率为97.4%(38/39),优于对照组的46.2%(18/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指针按压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与强刺激针法针刺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是治疗落枕的有效疗法,指针按压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在治疗10 min痊愈率方面优于强刺激针法针刺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定指数评分(PRI)、疼痛强度评分(PPI)。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PRI、P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VAS、PRI、PP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局部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颈型颈椎病中青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取最敏感的阿是穴若干个,数目不定(≤5穴),采用傍针刺法;对照组选取常规穴位,普通针刺法,两组均接入频率100 Hz连续波,隔日1次,共治疗5次。结果:组内比较,两组的颈椎病疗效评定评分在首次、第3次、第5次疗后评定时与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疼痛视觉量表评分,治疗组3次评分与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仅在第3次、第5次疗后评定时与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这3个评价时间点的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对改善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常规选穴治疗。结论: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青年型颈椎病的症状,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小光 《新中医》2016,48(7):124-126
目的:观察仰卧斜扳法配合循经走罐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组予仰卧斜扳法配合循经走罐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定级法(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等。结果:治疗前,2组PRI、VAS、PPI评分和N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RI、VAS、PPI评分和ND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和ND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仰卧斜扳法配合循经走罐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缓解疼痛、减缓颈椎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新中医》2017,(10)
目的:观察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脏象全息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及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VAS、NPQ、SF-MP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NPQ、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VAS、NPQ评分均比较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究在中青年颈型颈椎病治疗中,针刺阿是穴联合曲度牵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三 水医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中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 = 30,实 施单纯针刺阿是穴治疗)与观察组(n = 30,实施针刺阿是穴联合曲度牵引治疗),比较不同方案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及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后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及颈椎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颈 型颈椎病多发生在中青年群体中,针刺阿是穴属于常用治疗方案,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若在此基础上加入曲度牵 引治疗更有助于促进颈椎障碍等症状的改善,且对于患者早期康复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快刺法和留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快刺组和留针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取风池、颈夹脊穴(C2、C4、C6)、肩井、肩井一穴、肩井二穴,快刺组针刺得气后即出针,留针组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1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short-form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PQ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快刺组优于留针组(P0.01);治疗后两组SF-MP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其中快刺组PRI感觉评分、PRI总分均优于留针组(均P0.05),PRI情感评分、VAS评分、PP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快刺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留针组总有效率为76.7%(2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刺法和留针法均可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临床症状,快刺法优于留针法。  相似文献   

9.
颈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君  庄礼兴 《新中医》2008,40(11):67-68
目的:观察颈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患者分为2组,2组均以电针治疗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对照组单纯使用传统电针法,针刺为隔天治疗1次,15次为1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疼痛指数(PRI)积分差值比较,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现在疼痛状况(PPI).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颈三针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PPI颈三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颈三针组配合针刺治疗其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颈三针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每星期各治疗3次,共治疗2星期。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VAS评分,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100.0%、73.5%,对照组分别为91.2%、52.9%,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28.89%,对照组为17.7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腰经筋温通法治疗寒湿痹阻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寒湿痹阻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腰经筋温通法。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治疗两个疗程行病情评估,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颈痛量表(NPQ)评分两组随访时较治疗两疗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内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式McGill疼痛量表(SF-MPQ)、疼痛分级指数(PRI)与中医症候积分两组组内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两个疗程与随访时,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NPQ、PRI、VAS、PPI及SF-MPQ评分在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及随访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两个疗程后及随访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32/32)。结论:颈腰经筋温通法和常规针刺均能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颈腰经筋温通法起效更迅速,在改善疼痛相关的日常功能障碍、调整疼痛相关的情绪认知等方面具有优势,疗效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的方法治疗,选取颈部和肩背部阳性反应点;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主穴取天柱、风池、曲池、外关、C4~C6夹脊穴、阿是穴,配穴取阴郄、膈俞。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首次治疗后、治疗结束后症状体征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间症状体征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和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84.1%(37/44),优于对照组的65.1%(28/43,P0.05)。结论: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和常规针刺均能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首次治疗后的即刻疗效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配合梅花针刺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采用针刺颈夹脊穴的基础上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两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麻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麻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治疗组治疗患肢麻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缓解患肢麻木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刃针阿是穴定点散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刃针阿是穴定点散刺法,每周治疗1次;对照组用毫针穴位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17.67±2.02)高于对照组(15.96±1.7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阿是穴定点散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传统毫针针刺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段刮痧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8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刮痧组(44例)和针刺组(41例)。刮痧组采取分段刮痧治疗,上颈段损伤者,侧重刮拭头部与颈枕结合部;下颈段损伤者,侧重刮拭颈椎下段及肩部,每7天治疗1次,治疗3次。针刺组选取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每天1次,治疗15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观察第1次治疗后即时止痛效果及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第1次治疗后刮痧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治疗后刮痧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3.66±0.74vs 5.43±0.35,P0.01);疗程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两组效果相当(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95.5%(42/44)vs 87.8%(36/41),P0.05]。结论:刮痧与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两者疗效相当,但刮痧对颈型颈椎病的即时止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葛根汤加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33%、对照组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NDI评分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VAS、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壮医经筋综合疗法(经筋推拿手法、壮医火针刺法及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各项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疼痛程度、疼痛范围、压痛点数量、活动受限及总体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活动受限及总体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经筋综合疗法是一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穴联合颈肩部走罐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针刺少阳经穴联合颈肩部走罐治疗,每星期针刺5次,走罐1次;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次,1次/d。两组均以治疗2个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分别为93.8%和71.9%,高于对照组的78.1%和43.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及MIDAS评分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少阳经穴联合颈肩部走罐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偏头痛对生活的影响,其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水针刀围刺项韧带钙化灶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5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伴项韧带钙化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予X射线透视引导下水针刀围刺松解项韧带钙化灶治疗,对照组30例予水针刀常规松解压痛点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及治疗3个月后简式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包括PRI、VAS和PPI评分),统计2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2组间PRI、VAS、P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PRI、VAS、PP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中医病证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3.3%(22/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06,P0.05)。结论水针刀围刺项韧带钙化灶治疗颈型颈椎病伴项韧带钙化可明显减轻疼痛,而且可获得更满意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