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痛穴位贴对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敷贴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敷贴组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的基础上,应用胃痛穴位贴在神阙、中脘、足三里、脾俞、太冲等穴位进行敷贴,每天6h,每天2次;对照组仅使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共14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和治疗的疗效。结果敷贴组与对照组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敷贴组的总症状积分、胃脘痛、食后腹胀等积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痛穴位贴能提高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胶囊合铝镁加悬液。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9%(95%CI=75.77%~92.81%);对照组为65.71%(95%CI=54.85%~76.5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867 1,P=0.006 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优于应用雷贝拉唑胶囊合铝镁加悬液的证据明显,其收益为OR=0.38(95%CI=0.17~0.86),NNT=6(95%CI=3.19~34.0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等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0.59%,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较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在服药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疗效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2000年1月到2003年6月期间,用越鞠丸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慢性胃炎6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于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就诊的62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1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个疗程,1个疗程为2周,对比2组治疗效果、生活指标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观察组生活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规范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情况、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症候、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1. 67%、80. 0%高于对照组的78. 33%、61.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ST段下移、T波低平、T波倒置几率分别为18. 33%、13. 33%、5. 0%低于对照组的35. 0%、28. 33%、1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SAQ量表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病频、治疗满意度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且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雷尼替丁、多潘立酮口服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黄芪建中汤口服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内服方药组成:黄芪、白芍各15 g,生姜、桂枝、大枣各10 g,炙甘草6 g,饴糖50 g,穴位选取: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中脘等。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9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47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 74%、76. 5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及病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更佳,且不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益胃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益胃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使用的益胃贴是采用现代提取工艺,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做成的药膏,治疗时将药膏置于消毒的青霉素瓶盖内,透明胶布十字固定;对照组使用的药贴是用醋将药物原粉调成糊状敷于治疗部位,胶布固定,两组均3-5d更换1次,治疗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少出现瘙痒、疼痛等过敏反应,且药贴不容易脱落,污染衣物,而对照组较多出现了上述不良现象。结论:益胃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且改进后的贴敷方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正>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由于其与情志密切相关,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故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香苏散加减与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120例均是秦皇岛市中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门诊患者,中医辨证属肝气犯胃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江西省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试验组接受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复发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且试验组的降低与提升程度更加显著,并且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Hp转阴率96.67%(29/30)明显较高,复发率3.33%(1/3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67%(2/30)明显较低,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消化性溃疡可以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机体消化造成的一类胃肠道常见疾病[1]。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具有明显的上腹部节律性、慢性及周期性的疼痛感,部分溃疡患者还可能同时伴有上腹部的反酸和轻微嗳气症状[2]。对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治疗原则,是通过药物治疗抑制人体胃酸的大量分泌,达到保护人体胃黏膜的作用,并且通过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治疗手段彻底消除幽门螺旋杆菌(H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柴胡止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就诊感冒后咳嗽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柴胡止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柴胡止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温中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自拟温中健脾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痛(VAS评分)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4.42%(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温中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较好,有利于缓解胃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7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中药组(n=78)以及西药组(n=79),中药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发现,中药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与西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西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6例肝气犯胃型胃痛患者,遵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8例。研究组给予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同时记录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于用药前后进行临床症状积分调查,对比两组用药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11%,35/38)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30/38),复发率(5.26%,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6/38)(P0.05)。用药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用药后研究组的胃脘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疗效显著,可快速稳定病情,促进临床症状消退,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为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肝气犯胃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12%、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4.87%、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肝气犯胃型能够改善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常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现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患者5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9例,20~40岁者19例,40~60岁者21例,60~80岁者13例,伴呃逆者23例,呕吐者17例,胁痛者13例,发病在7天以内者6例,8~14天者9例,15~30天者10例,1~3月者13例,6月~1年者15例。全部病例均有上腹胃脘部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