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治疗的病证是阳郁厥逆。四逆散在现代除了用于阳郁厥逆证之外,多用于肝脾气郁所导致的胁肋胀闷、脘腹疼痛等证。在临床中发现,四逆散还可以治疗以便秘为主症的阳郁证,称之为阳郁便秘,而且这类病证在临床极为常见,既可见于外感病,也可见于内伤杂病。故从阳郁便秘的病机、临床表现、四逆散治疗阳郁便秘的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列举在临床中治疗外感阳郁便秘和杂病阳郁便秘医案各1例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
四逆散证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 ,向被认为是探讨阳郁致厥、气机阻滞的证治 ,因而四逆散也就成为后世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基础方剂 ,应用相当广泛。由于仲景将其列入少阴病篇 ,且原文开头即云“少阴病 ,四逆……”,而其所用方药与少阴阳虚阴盛的四逆汤类方又相去甚远 ,故使得后世研习《伤寒论》者 ,对此颇有争议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四逆散证是否属于少阴证。笔者在学习《伤寒论》过程中 ,反复推敲此条方证 ,认为四逆散证乃少阴病阳虚轻证 ,兹浅析如下。1 从四逆散证的病机及用药加减来看原文云 :“少阴病 ,四逆 ,其人或咳…  相似文献   

3.
根据《伤寒论》"少阴病,四逆"证与少阴阴盛阳微、四肢厥冷证本质不同之原意,用以指导临床治疗邪传少阴,肝脾气滞,阳郁不伸的"热厥轻证"或肝脾失调所致的胸胁、脘腹疼痛或泄利下重,甚或妇女乳房胀痛、月经失调、舌红脉弦者,只要切中病机,便会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为少阴阳郁而设四逆散,放在《伤寒论》少阴篇,以"少阴病"冠首,病机当为少阴枢机不利,气机壅滞,阳气内遏不能外达四末,阳郁内闭。因论述简洁引发争议,后世医家未从仲景六经出发,从药物组成、脏腑辨证法推测四逆散证病机,分别提出四逆散证属少阴、厥阴、少阳经。病在少阴:系少阴阳虚相对较少,从方剂组成、临床实践角度,都不太被后世认可;少阴邪热内郁:成无己首提邪热内郁,解释四逆产生原因,得到后世医家认同,但观其或然证加减用药多具温热之性,如干姜、桂枝、附子等,用温热药治疗邪热内郁证有欠稳妥。病在厥阴:"此方原系治厥阴热厥主方,后人不识其旨,烟没已久,今表出之","四逆"是"少厥二阴热邪为本",现代医家对此观点多有继承与发展,也有医家认为四逆散证病在少阳。随着四逆散广泛应用及发展,在六版教材《方剂学》《方剂大辞典》《中医大辞典》等,四逆散被作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以"肝脾不调"为基础来解释四逆散证病机变化是确切可行的。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化裁、创造出了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因而四逆散被誉为"疏肝祖方"。  相似文献   

5.
四逆散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关病症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等 4味组成 ,源自于《伤寒论 .少阴病》,原文为“少阴病 ,四逆 ,其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历代应用甚广。而四逆散证目前认为是气机不畅 ,阳郁不达所致的病证 ,属少阴兼变证。笔者以为此证与现代医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极大联系 ,由此以四逆散为主加味治疗相关病症得到较好疗效。1 心脏神经官能症洪某 ,男 ,32岁 ,农民。因父卒死后常感胸闷不舒、心悸、寐劣梦多 ,喜双息 ,多次予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西医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予谷维素…  相似文献   

6.
谷松 《中医药学刊》2006,24(1):141-143
通过对历代医家研究四逆散方证的六经病住、病因病机、主证以及四逆散的功效、组方等理论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期对四逆散方证的理论研究做以全面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四逆散方证原为伤寒邪入少阴,阳气内郁,气机不畅而设,属少阴病的特殊证情,其功效应为调畅气机,透迭郁阳,“四逆”为其最主要、明显的主治症状。  相似文献   

7.
郑祎  章浩军 《江西中医药》2021,52(11):20-22
章浩军认为少阴病"四逆"除可分为"虚证""实证"外,还应有"虚实夹杂证"."虚证"是因少阴肾阳虚损,气化失职,难以温煦四末,则手足寒;"实证"是少阴枢机不利,阳郁在里,不达四末所致;"虚实夹杂证"则因少阴枢机运转失常,加之阳气虚损,更加难达四末,而致四逆.分别可予"四逆汤""四逆散""附姜四逆散"治之,以此运用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张娆 《光明中医》2013,28(9):1839-1840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其方证见于《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明确指出四逆散的主症为四逆,其他均为或然症,并在书中列出或然症的用药加减。仲景虽然将四逆散方证归于少阴病篇,但从《伤寒论》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以及后世医家对于四逆散的临床应用看,四逆散并不是少阴病之方,放在少阴病篇中只是为了提醒后世医家厥证有寒热之分。四逆散所致四逆系气机不畅,因热致厥,形似少阴四逆证,但绝非少阴病之寒厥。  相似文献   

9.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组成。为《伤寒论》少阴篇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之主方。张仲景用本方治疗少阴病肝郁气滞,热邪传里,阳郁不伸而形成的四肢厥逆等证。后世扩大其应用范围,作为调理气机的基本方。近年来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科,辨证使用均获良效。笔者以四逆散为主加减治疗小儿外感热厥、泄泻.腹痛、夜啼、黄疽等证,疗效颇显,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何赛萍临证运用四逆散的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散被认为疏肝之祖方,始见于《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该方由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组成,原文用治少阴病传经热邪,阳郁不伸的四逆证。何老师宗仲景本旨,并在后世医家运用四逆散的不断完善中寻求发展,现已成熟运用四逆散加减于临床各科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并创立了三花四逆散、枣仁四逆散等诸多良方。我有幸待诊于侧,受益颇多,现将其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四逆散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四逆散证治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散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之少阴病篇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其临床用途极其广泛,疗效亦为众多的药理和临床实践所证实.四逆散证阳郁之因应为气郁,气郁致阳气郁阻而厥.因气血功能密切相关,气病易及血,气郁则血亦滞,故病机解释为气血郁滞,阳气郁阻,则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中四逆散证见于少阴病篇,原文如下:“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心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之”。四逆散证除四逆为主证外,余皆为或然之症。本病以“少阴病”冠于首句,少阴病的辨证纲要为《伤寒论》中281条所言:“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这显然与四逆散之症状迥然不同。四逆汤所主为少阴阳虚证,而四逆散所主为少阴阳郁证。  相似文献   

13.
<正>四逆散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君柴胡,臣白芍,佐枳实,使甘草,用于治疗少阴病湿郁阳陷,肝郁气滞所致四肢厥逆、腹痛、泄利下重等。随着对中医的深入研究,结合临证所得,笔者认为凡湿郁阳陷、肝郁气滞所致之疾病,皆可用四逆散加减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从经典论述四逆散《伤寒杂病论.少阴病》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  相似文献   

14.
虽然《伤寒论》少阴病篇同厥阴病篇中均有"四逆"一症的论述,但《伤寒论》第318条将"少阴病"置于"四逆"之前,旨在界定条文所论述者属少阴病。而由本条所述之主症仅见"四逆",其余诸症皆为或然症,可知其寒象不甚,故不宜将之归属于阴盛阳虚之候,本条所述之"四逆",为少阴枢转不利,影响太阴之开、厥阴之阖,致阳气内郁,其温煦之功不能外达所致,其治法为温脾和胃,运转枢机。观四逆散之组方,虽无四逆汤辈中所取桂附之属峻剂温阳,但针对条文证机,以补益太阴脾土为主,兼以调和三阴经之气,藉补土以益元阳,调气以助枢机,使少阴枢转,而三阴之阴阳气调畅,阳气敷布则逆冷自去。复观其加减用药,均能紧扣证机,并结合兼症,灵活用药,由是则仲景所示之辨证论治亦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主治阳郁厥逆。四逆散除了用于阳郁厥逆证之外,还多用于肝郁乘脾所导致的胁肋胀闷、脘腹疼痛等证。笔者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发现,四逆散还可以治疗以腰腿痛为主症的气郁证,称之为气郁腰痛或气郁腿痛,此类病证在临床常辨证为血瘀证。本文从腰腿痛的常见病机、临床表现、四逆散治疗腰腿痛的机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列举临床案例1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四逆散首见于张仲景之《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全方由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组成。原方为阳郁厥逆证而设,但究其病机不离肝气郁结,故四逆散现多用于肝胆气郁、肝脾不和所引起的胸胁胀满,脘腹胀满疼痛等病症。笔者取其疏通气机之功,灵活化裁,临床用于治疗男性乳腺增生,颇有收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四逆散乃《伤寒论》之名方。原文日:“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条文对此描述除四逆为主症外,余皆为或然之症。本病虽以“少阴病”冠于首句,然其与《伤寒论》中所载“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之条文迥然不同,而仲景又未给予明示;并且,随着后世方药理论的逐渐完善以及医家们对四逆散证的认识产生分歧,但诸多观点集中表现在其病机为何,以及是否属于少阴病上。其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热厥试析     
《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探求此证四肢之厥逆,实为肝气郁结,气机不利,阳郁于里,不能布达四肢.李士材说,此"乃阴中涵阳之症,唯气不宣通,是以逆冷".柯琴认为,证属"阳邪下陷入阴中,阳内而阴反外,以致阴阳脉气不相顺接".可知此证之四肢厥逆,非有阴无阳,而是阳郁于内,因此其厥逆程度并不甚重,仅仅表现为手足不温,冷不过肘,厥不过膝,与阴寒致厥有本质上的区别.仲景于此,辨证几微之间,抓住疾病本质,投以辛苦寒酸的四逆散,疏肝开结,行气舒郁,透解郁热,使阴阳和调,则厥  相似文献   

19.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在五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四逆散的主治即为原文,而六版及七版教材则多了"阳郁厥逆及肝脾不和证"两证,但并没有主次之分.临床上四逆散用途广泛,无论何脏病变皆可应用,但其方义并未能清晰揭示组方之真义,初学者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20.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组成。主治少阴病肝郁气滞,阳气不得外达所致的四肢厥逆之证。笔者常以四逆散为主加减治疗小儿惊风、泄泻、腹痛、阴黄等症,疗效颇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