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登峰  郭金昊 《光明中医》2014,(6):1166-1167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近年来高发的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极易导致下肢坏疽等并发症,而且发病迅速。中医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文浅析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病因病机,概述中医内治、外治法及中成药制剂的应用,体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竹秋教授经验方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翻地还五汤,观察其肢体循环改善度和动脉狭窄度变化。结果:翻地还五汤能有效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肢体动脉狭窄度,改善其肢体动脉循环,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验方翻地还五汤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30例糖尿病并发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患者,结果:翻地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100%有效,总有效率73.4%.(P〈0.05).结论:翻地还五汤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诊疗标准在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肢体闭塞诊疗标准研讨会上制定。 这次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崔公让教授主持的专题研讨会,邀请国内10余名周围血管病知名专家对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了认真研讨。专家们通过深入探讨该病的病理变化、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特点,认为糖尿病肢体动脉血管病以“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这一命名更为确切。新制定的诊疗标准中加入了诸如PPG检查、多普勒动脉测压、踝/膝比值、动脉造影等现代检测方法,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跛行距指数这一…  相似文献   

5.
介绍郑学军主任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肢体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经验。郑师结合糖尿病性肢体动脉闭塞症的发生、发展、变化特点,自拟动脉Ⅰ~Ⅲ号方及活脉胶囊,配合熏药、换药等外治方法中西医综合治疗,认为瘀血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脉络瘀阻,活血化瘀之法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且重用虫类活血药,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法:对4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组),并与注射用前列地尔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能够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肢体动脉血液循环,有效减轻糖尿病肢体动脉的狭窄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瘀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78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血瘀型患者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39例,综合护理干预组采用足部强化护理和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彩超股总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A)、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变化。结果:治疗组彩超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血瘀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DAO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及足部按摩。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ABI以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变化。结果:2组症状评分、ABI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的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的改善等方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足部按摩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指除心脑血管、肾血管和视网膜血管病变之外的肢体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近年来,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的研究日渐深入,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diabetic arteniosclerosis obliterons,DAO)是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肢体坏死、截肢的主要原因。2007年1月-2008年3月,我们对100例DAO患者进行股总动脉IMT等相关彩超指标的检测,并探讨这些指标与DAO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以期为DAO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艾灸膈俞穴治疗早期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66例早期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资料,根据其治疗模式划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照组口服西洛他唑治疗,实验组以艾灸膈俞穴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血流变指标改善情况及整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对比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显著提升,数据比较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指标均相对较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8.79%,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膈俞穴治疗早期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6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干预。测算2组患者干预前后跛行指数和踝肱指数,评价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跛行指数和踝肱指数均显著提高(P均0. 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正常率高达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 2%(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1. 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8%(P 0. 05)。结论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方案利于优化患者的病情转归,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减轻并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作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质量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尚德俊教授是“国医大师”“山东省名老中医”称号获得者。尚德俊国医大师一生致力于周围血管病的研究,对于糖尿病肢胚动脉闭塞症的诊疗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22年我院成立“齐鲁尚德俊周围血管学术流派传承工作站”,致力于继承与发扬尚德俊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现对尚德俊国医大师诊治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研究,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行人造血管旁路术或大隐静脉转流术25例(26条肢体),截肢4例。结果手术治疗25例患者中有24例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肢体溃疡愈合,1例术后死亡。结论早期积极手术治疗可提高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保肢率。  相似文献   

15.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由于体内大、中型血管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引起的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患者患肢远端出现慢性或急性的缺血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引起患肢坏疽截肢,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动脉硬化闭塞症作为一种全身性的危险疾病,好发于腹主-髂动脉、股-腘动脉等多处大、中型动脉。近年来,中医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探讨了中医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薛莉  陈宏  康涛 《中医杂志》2011,52(15):1324-1326
我们运用加味六藤水陆蛇仙汤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初期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确定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初  相似文献   

17.
<正>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肢体出现慢性炎症或急性缺血症状,称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及腘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组织坏疽、单侧肢体缺血性神经病变。我科2012~2014年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7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糖尿病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剧增,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亦逐渐上升,并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用西药严格控制血糖,并配合外用中药,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肢体缺血性坏疽的疮面处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学军  张晓丽  赵学义  李晓亮 《光明中医》2008,23(10):1434-1436
肢体缺血性坏疽是由于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后肢体缺血所致的坏疽,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动脉栓塞、糖尿病等所引起的坏疽,在临床上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其疮面的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病程的长短、病情的预后、肢体功能的恢复以及患肢的保全与否等重要问题。二十年来,我们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脉管炎科治疗中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旁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旁路手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80例共106条肢体,其中股-腘动脉ePTFE人工血管转流术77条肢体,股-腘动脉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21条肢体。股-腘动脉原位大隐静脉转流术8条肢体。结果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95条肢体,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20%(16例),截肢2例。随访4~36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动脉旁路转流术通畅率89.6%。结论动脉旁路转流术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手段。ePTFE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适用于自身大隐静脉条件差或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