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小组模式对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检测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4月在妇产科门诊首次建立产前检查本(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1 0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比较2组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自愿咨询率和检测率。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Z=-6.114,P<0.001; Z=-7.517,P<0.001),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自愿咨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853,P<0.001;χ2=43.381,P<0.001;χ2=32.869,P<0.001),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211,P<0.001; χ2=11.940,P<0.001; χ2=60.658,P<0.001)。 结论 对孕产妇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知识教育,可提高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的检测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2016年于修复科就诊的门诊患者10 648例,将2015年进行常规护理的4 61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实施优质护理的6 0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候诊时间、患者满意情况、表扬信数量、护理投诉例数。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低于对照组的(t=127.846,P<0.001);患者满意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χ2=266.470,P<0.001);表扬信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1,P=0.242),护理投诉量低于对照组(χ2=8.284,P=0.004)。 结论 具有口腔修复专业特色、连续、全程、无缝化、整体的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袋鼠式护理对产妇子宫复旧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方法 将6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个案按产检建册进行编号,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从助产门诊开始制定以家庭为中心袋鼠式护理计划,鼓励产妇及家属参与实施以家庭为中心袋鼠式护理。 结果 实验组产妇子宫复旧程度好于对照组,产后24h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3.276,P<0.001),48h纯母乳喂养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2.621,P<0.001; χ2=21.756,P<0.001)。 结论 实施以家庭为中心袋鼠式护理有利于产妇子宫复旧,可以减少产后出血,提升纯母乳喂养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效促进产妇及家属对婴儿护理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时全程陪伴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孕妇进行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产时全程陪伴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2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Apgar评分情况。 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χ2=11.314,P=0.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4.946,P<0.001; t=8.688,P<0.001),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58.507,P<0.001),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χ2=4.114,P=0.043),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5,P=0.210)结论 孕妇分娩时给予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辅助生殖技术中实施周期责任制护理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行IVF-ET治疗的380对配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实验组采取周期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行IVF-ET周期治疗过程中的往返医院次数、妊娠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投诉率。 结果 实验组IVF-ET治疗周期中往返医院次数为(4.3±1.5)次,少于对照组的(7.4±2.6)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10,P=0.014);实验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41.1%高于对照组的29.5%(χ2=5.579,P=0.018);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χ2=21.749,P<0.001);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χ2=11.056,P=0.001)。 结论 周期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IVF-ET治疗效率,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细节优化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细节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 结果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0.653,P=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220,P=0.004);1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8.728,P=0.018);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Z=-6.091,P<0.001)。 结论 给予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细节优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动态多元宣教在ICU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动态多元宣教实施前(2016年7月-2017年6月)和实施后(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住于我院ICU的患者家属各40例纳为研究样本,按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ICU宣教干预,实验组接受动态多元宣教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和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6.706,P<0.001; χ2=4.114,P=0.043),探视制度遵守率、宣教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75,P=0.012; χ2=11.114,P=0.001)。 结论 采用动态多元宣教方式对ICU患者家属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该类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护理投诉率,提高探视管理质量与宣教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术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7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后存在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采用清洁间歇性导尿术,对照组采用留置导尿,比较2组患者术后1月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尿路感染率和自主排尿时间的差异。 结果 术后1月实验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χ2=14.961,P<0.001),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χ2=4.741,P=0.029),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t=-4.157,P<0.001)。 结论 清洁间歇性导尿能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快速康复,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施护预防痔疮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 方法 选取收治的痔疮术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自然排便率、便秘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3 d内首次自然排便率高于对照组(χ2=32.359,P<0.001),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426,P=0.002),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3.019,P=0.003)。 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可帮助患者排便,是一种痔疮术后预防便秘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娟 《中国临床护理》2019,11(3):248-250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子宫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术中保温护理模式,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寒战以及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36,P=0.018; χ2=6.111,P=0.013; χ2=6.253,P=0.012);观察组气管拔管的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3.460,P<0.001; t=22.066,P<0.001);观察组术中血糖、心率以及血压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术中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腹腔镜下子宫瘤剔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寒战、苏醒延迟的发生率及应激反应水平,缩短气管拔管的时间以及手术后苏醒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12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建卡并规律产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2例。试验组采用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保健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分娩结局、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空腹血糖(t=-4.286、P=0.021)及餐后2 h血糖(t=-3.512、P=0.039)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血糖下降水平更明显;试验组自然分娩率( χ 2=7.276)、会阴损伤率( χ 2=7.698)、巨大儿发生率( χ 2=5.82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37.63±5.62)分、对照组为(50.67±8.69)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74,P=0.039);干预后试验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41.16±3.12)分、对照组为(54.13±4.2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25,P=0.044)。 结论 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可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和历史对照研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1-12月诊断为GDM的108例孕妇为对照组,以2017年1-12月诊断为GDM的94例孕妇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诊疗护理,干预组采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2组孕妇分娩孕周、体质量增长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产妇使用胰岛素情况、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好于对照组(χ2=4.739,P=0.029; t=-5.124,P<0.001; t=-3.190,P=0.001),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40,P=0.047;χ2=3.949,P=0.047),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GDM患者胰岛素使用率,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在GDM患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桥式固定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7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并按照标准的PICC导管维护流程进行维护。对照组导管按传统方法固定,实验组按照桥式固定法固定导管。比较2组导管部位压疮、导管折叠发生率和患者的舒适感。 结果实验组导管处压疮、导管折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1.667,P=0.001;χ2=12.992,P<0.001),患者的舒适感高于对照组(χ2=17.014,P<0.001)。 结论 在行PICC导管固定时,桥式固定法优于传统导管固定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改良固定法在留置PICC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科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99例和实验组2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导管固定方法,比较2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导管移位或脱出、穿刺口渗血、穿刺口局部感染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178,P<0.001;χ2= 49.414,P<0.001;χ2=29.456,P<0.001)。结论 改良导管固定法能有效减少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运动干预,干预组术后采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身体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χ2=11.823,P=0.001;χ2=4.687,P=0.001;χ2=7.611,P=0.001),术后7d干预组的多维度疲劳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000,P=0.049),杜克活动指数高于对照组(t=2.256,P=0.027),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结论 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能够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身体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妊娠期妇女TORCH感染特点。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2014~2015年10 373例妊娠期妇女血清中抗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OX)抗体IgM/IgG、抗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IgM/IgG、抗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抗体IgM/IgG、抗单纯疱疹病毒I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II type,HSV-II)抗体IgM/IgG。结果 在10 373例受检者中TOX-IgM,RV-IgM,CMV-IgM和HSV-II-IgM的阳性率分别为0.02%(2/10 373),0.07%(7/10 373),0.27%(28/10 373)和0.01%(1/10 373),TOX-IgG,RV-IgG,CMV-IgG和HSV-II-IgG的阳性率分别为3.81%(395/10 373),90.63%(9 401/10 373),93.70%(9 719/10 373)和4.92%(510/10 373),未感染这四种病原体的占0.64%(66/10 373); 2014年36~40岁受检者血清中HSV-II-IgG阳性率最高(χ2=57.16,P=0.000),而TOX-IgG,RV-IgG和CMV-IgG阳性率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 2015年16~20岁受检者血清中TOX-IgG,RV-IgG和41~45岁受检者血清中HSV-II-IgG阳性率最高(χ2=18.0331.94,P=0.000),而CMV-IgG阳性率在受检者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 2014年21~25岁受检者中TOX-IgG和21~40岁RV-Ig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2015年同年龄组受检者(χ2=6.91813.857,P=0.000~0.025),2014年21~30岁受检者中CMV-IgG阳性率和HSV-II-Ig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2015年(χ2=4.23513.267,P=0.000~0.04)。结论 西安地区妊娠期妇女TORCH感染尚处于低水平,RV和CMV为主要感染病原体,各年度和不同年龄段妊娠期妇女感染有所差异,该研究为TORCH的流行病学以及防治提供实验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硅胶鼻胃管在重症脑卒中患者肠中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病区的16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聚氨酯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实验组采用硅胶鼻胃管实施肠内营养。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堵管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及导管维护费用情况。结果 置管28 d后实验组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260,P=0.012),置管及导管维护费用低于对照组(t=25.260,P<0.001),2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5,P=0.833)。结论 采用硅胶鼻胃管为重症脑卒中实施肠内营养,能减少喂养过程中堵管的发生,且硅胶鼻胃管价格低廉,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