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春温是发生于春季的温病.初起即可出现高热、烦渴、甚至痉厥等里热证表现.一般发病急骤,病情较重,变化较多,故多认为是里热内伏所致,是伏邪温病的代表病种.春温病的发生多因素体阴亏、正气不足、冬季又感受寒邪、寒邪郁而化热所致,故初起即呈里热炽盛之候.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5):942-944
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源头之一,在中医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特点为邪气侵袭人体,潜藏于内,逾时而发。正气亏虚是伏邪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是邪伏于机体的先决条件。正气的虚实状态决定了邪气能否侵入、伏留及发病,是疾病产生的关键所在,故伏邪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并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特点符合中医学的伏邪理论,且正虚在其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扶正祛邪当贯穿慢乙肝的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 二、从温病的发生和发展来看 (一) 温病的发生同一温病发生,为什么有的病发于上焦卫分而但见表证;有的则病发于上、中、下焦的卫、气、营、血分而见表里相兼证(或为卫兼气分证,或为卫兼营、血分证,或为卫气营血俱病证)?这显然是由相同的外因作用于不同的内因(伏邪)所致。如:新感温邪侵犯上焦卫分,而上、中、下焦的气营血分无伏邪的,则但见表证,而无里证。例如有的风温或温燥或冬温病起,但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渴,或口鼻咽喉唇舌干燥,脉浮数等表(上焦太阴肺卫分)热证,一经辛凉解散即愈(但其病如果失治或误治,由于邪气久留,正气渐伤,其外邪亦可逐渐入内,而由表证逐渐转变成里证。)等。温邪直中入里或伏温自发于里,而无新感在表的,则病起即见里证,而无表证。例如中暑的暑邪入心而卒然昏倒,身热肢厥,脉伏,和暑  相似文献   

4.
表阴证是病位在表、病性属阴的一类证候,在当前临床上并不少见,然而容易被医家忽视或误诊为表阳证或表阳里阴合病,其根本原因在于表阴证的诊断标准不明。中医讲“表”是指体表,即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病位与病性密不可分,病位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每个病位均有或阴或阳的两种病性反应。在“表”的病位上出现阳性病证,称为表阳证;呈现阴性病证,称为表阴证。表阴证因其特殊性,往往易被忽视或误诊误治,导致疗效不佳或引发疾病传变。少阴病提纲仅仅反映少阴病属于阴证,不足以诊断表阴证。表阴证的诊断标准是机体存在表证,同时具有脉象沉取细弱无力等沉衰性的阴性症状反应。表阴证由表证与阴证有机组成,对表阴证的诊断可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是识别有无表证,二是辨认阴阳病性。既有表证,又是阴证,那么可诊断为表阴证。辨识表证须紧密联系太阳病。太阳病是病位在表的阳性病证,表阴证是病位在表的阴性病证,二者的病性虽相反,但病位是相同的,体表上的症状反应几乎是一致的。张机(字仲景)对表阴证的治法是温阳解表,对表阴证兼痰饮水湿或里热,经常需要一并治疗。文章认为,当今的表阴证多发于阴证之体,为了将病证与体质一并调治,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014年北京地区冬季甲型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北京地区2014年11月23日至30日收集的151例甲型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其中医证候学资料,总结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2014年甲型流感患者就诊时症状以中高度发热、咳嗽、乏力等症常见,证候以表寒里热证为主,占36.4%,而既往有基础病者表寒里热证比例高达55.0%。证候分布其次为风热犯表证、邪热郁肺证,分别占23.8%、23.2%,风寒束表证较少见,仅占6.6%。其中风寒束表证、表寒里热证更易兼夹湿邪,分别占80.0%、54.5%。发病24小时内就诊的患者上述四证均可见,以表寒里热证为主,随着病程发展,邪热郁肺证比例渐增,其它证候比例减少。结论北京地区2014年冬季甲型流感初起表证突出,以表寒里热证为主,既往有基础病者多见,可能与素体因素有关。流感有表寒证者易兼夹湿邪。流感邪气在表时间短暂,随着病程发展,邪热郁肺证多见。  相似文献   

6.
伏气温病又称伏邪温病,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1].伏气温病属于外感热病的一种,其特点是当邪气侵犯人体时,由于体质较弱,邪气不能被消灭或排除,也不能应期发病,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保持整体的平衡,使邪气伏藏待机,这种潜伏于体内的邪气被称为"伏气"或"伏邪",及至到了内外环境条件有利于毒邪时,或"伏气"自内而发,或"伏气"为时令之邪所诱发,邪毒暴张,干扰或破坏了体内正常生理状态而发病,初起即以里热证或营血分证为主,而与当令时邪的致病特点不相符合.随着历代医家对伏气深入研究与阐发,促进了温病学不断发展与成熟,因此,伏气学说在温病学中仍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伏邪理论萌芽于《黄帝内经》,充实、发展、完善与成熟于明、清时期,及至现代,运用伏邪理论指导临床疾病的治疗得到广泛的开展。伏邪,即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分为狭义和广义伏邪。狭义伏邪是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伏匿体内,逾时而发的病邪;广义伏邪是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伏邪具有动态时空变化、隐匿潜藏、自我积聚、潜证导向等特征。心血管疾病各期符合伏邪致病的特点,即急性期正不胜邪,触动而发;缓解期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待发。基于伏邪理论,从中医学角度思考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小儿急性热症一般指外感温热病邪、伏邪化热或伤寒传变化热所引起的发热。现代医学中不少的急性传染病起病急骤 ,并不按卫气营血的规律发病和传变渐进的 ,此类急性热症 ,发病急 ,传变迅速 ,往往不显示或一越过卫分阶段便出现气、营、血分之见证 ,同时或单独出现证候。1 小儿急性热症的辨治小儿急性热症范围广泛 ,且变化多端。《幼幼集成》曰 :“今以小儿发热 ,分为四大证 :一曰表热 ,一曰里热 ,一曰虚热 ,一曰实热。”由于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机体和功能较脆弱 ,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 ,因此 ,容易感受邪气而发病传变迅速 ,且小儿“肝常…  相似文献   

9.
伏邪理论萌芽于先秦时期,奠基于汉晋,发展于隋唐宋金元时期,鼎盛于明清并逐渐臻于完善。伏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伏邪被称为伏气温病,邪气伏匿,或伏藏于膜原,或伏藏于经中,或伏藏于肌肤,或伏于少阴、或伏藏于脂膜,待时而发病;广义的伏邪,指的是伏藏于体内不立即发病的致病因素、病理产物或者代谢产物,如病原微生物、肿瘤、结石等。伏邪具有隐匿性、动态时空、自我积累等特性,所致疾病具有伏而不发、伏邪自发、新感引发、反复发作、伏邪易从火化等特点。伏邪理论有助于从新的维度来探究疾病的本质,为临床中一些病因未明、反复发作的疾病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临证常见有恶寒身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多因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入里化热:或因七情过激,郁而化热;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或房室劳伤,劫夺阴  相似文献   

11.
伏邪具有感而不发,潜藏一段时间而后发作的特点.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1].《灵枢·贼风》云:"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明确提出伏邪致病具有"因加而发"的特点.发病条件除与邪气本身的性质以及人体正气强弱相关外,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也可引起,如六淫、情志、饮食劳逸等均可成为诱因,导致疾病发作[2].  相似文献   

12.
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于中医瘿痛范畴,目前中医治疗多从外感温热毒邪论治,病机强调从外而内发病,但是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法治疗效果不理想。从伏气温病理论更切合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特点,病机强调从内而外发病。伏邪之生:冬季肾藏精功能受损,外邪侵入,正气不足于拒邪,邪气不至立刻发病,潜伏于少阴,并郁遏于少阳三焦化热成邪;伏邪之发病:思虑、操劳过度或房事不节,更易暗损少阴阴精,春夏之季新感外邪又引动伏邪,颈前甲状腺肿痛为少阴鼓邪外出少阳的表现,表现出阴精亏损,热毒壅滞颈部的证候。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应以清解、透达伏气温邪为主,方以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汤为主化裁出亚甲汤治疗,辅以辨证治疗新感时邪,内外同治缩短病程,后期当兼顾内伤之邪,防止疾病反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肝失疏泄与高尿酸血症发病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可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聚,郁而化热;或肝失疏泄,导致三焦气化失常,水液积聚而生痰湿;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不利,生湿化痰,痰瘀互结,阻滞于骨骼、经络、关节等部位而发病。肝脏阴血不足既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内在因素,又是病变后期邪气损伤机体的病理结果。临床上采用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滋补肝脏阴血等方药,能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4.
《通俗伤寒论》为清绍兴医家俞根初所著.俞氏很重视伏邪致病,辨病属伏气或是新感为其辨证内容中很重要的一步.伏邪致病与新感相比,其病机、病理过程要复杂.这一类证总的病理特征为感受外邪,伏而未发,病邪潜伏既久,由时令阳气的萌动或新感邪气冒触而引发,病发时往往表现出致病的邪气与时令季节的主气不甚相符,病起常呈现出里热郁盛或表里同病的证候.而伏邪外搏过程往往是伏邪致病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从伏邪致病的机理来看,伏邪外搏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伏邪自发,伏邪潜伏匿藏于体内,郁久而伺机向外勃发;二新感引发,伏邪受外邪的诱触,引内潜之伏邪向外搏发.俞氏在伏邪致病的论治中,更侧重于对后者的探讨,其伏邪外搏证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刘青 《光明中医》2010,25(1):92-93
中医学中,感受风寒之邪出现表寒证,由于未及时治疗或因失治、误治而出现表寒证未消失而里热证又出现的证候,称为表寒里热证。对此,医家多以寒邪人里化热来解释。然而寒为阴邪,热为阳邪,二者属性完全相反,寒邪何能转化为热邪?对于“寒邪人里化热”,历代医家皆有解释,但言之者众,解之者寡,偶有正确解释者,也往往语焉不详。本人试从麻黄汤证到白虎汤证的生理、病理演变及方药的变化来解释之。  相似文献   

16.
陈川川 《河南中医》2014,34(2):226-227
"阴火"就是从"阴"中来的火。阴、阳是相对的概念。从表里来说表为阳,里为阴,表气不通,如有里气不足则陷入里,郁而化热;从三焦来说,上焦为阳,中下焦为阴,上焦气不通陷入中焦,甚至下焦,郁而化热。中焦气或湿浊也会陷入下焦,郁而化热;从营卫来说,卫为阳,营为阴,卫陷内积于营分,郁而化热。  相似文献   

17.
刘景源教授治疗外感发热,常分为寒邪束表证、风热袭表证、表寒里热证、外感咳嗽风寒蕴热证4种类型。其中,寒邪束表证、风热袭表证是临床常见的外感表证。由于近年来人们的饮食起居多不规律,饮食肥甘较多,又贪食生冷,伤脾生痰,痰阻气机,气郁化热,故体内往往多有蕴热,一旦外感风寒,多易形成表寒里热之证。本文的重点探讨了刘景源教授用自拟清解汤辨治外感发热表寒里热证、用自拟止咳平喘八味饮治疗外感咳嗽风寒蕴热证等独到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陈玉  肖海娟  王惠玲  司海龙  赵静 《陕西中医》2022,(12):1760-1762,1767
伏邪理论认为伏邪致病具有伏藏于内,过时而发的特点,其隐匿性与多数肿瘤发现即晚期的特点高度吻合。正气亏虚,六淫邪气或痰湿瘀邪伏藏成积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病机,治疗肿瘤需秉持“藏于内而象于外”的认识。伏邪潜藏之时见微知著,及时对恶性肿瘤“伏邪期”即稳定期进行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因此从伏邪理论出发探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对提高恶性肿瘤的中医辨治准确性及治疗效果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9.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化热多为由表入里,郁而化热也。倘若寒邪郁于肌表,发而不解,可化热否?笔者认为:在表寒邪不一定要入里才能化热,亦可在表化热。举例说明之: 杨××、女、28岁。入院前4天,气温骤降,患者洗澡当风受凉,次日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头痛、无汗、口不渴等,体温38℃。经用复方安基比林、201注射剂治疗,体温不降。入院前1天恶寒虽减轻而发热加重,体温达40℃。入院时患者感发热重、微恶  相似文献   

20.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临床上常见的疼痛性甲状腺疾病,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只能短期控制症状且复发率较高。岳仁宋教授认为SAT发病与伏邪相关,基本病机为伏邪内藏少阳,待正气不足,外邪引动而发病,故治疗应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分期辨治。初期邪伏少阳,郁而化热,治宜清解伏毒、透发邪气;中期邪毒渐微,余热未尽,治宜和解少阳、宣透伏邪;后期气液内耗,邪退正虚,治宜透达气机、扶正固本。验之临床,每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