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描述瑞安市2014-2018年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特点,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方法 收集2014-2018年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监测资料,采集相关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确定疫情性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8年瑞安市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460起,发病4 476例.托幼机构疫情以手足口病为主(占83.66%),小学疫情以流感、水痘为主(占87.42%).结论 瑞安市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呈增加趋势,托幼机构和小学校是聚集性疫情发生主要场所,应加强这类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宜都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情况及特征,为制定学校和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全市2010年学校和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宜都市学校和托幼机构共发生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性脑炎聚集性疫情41起,共发病244例,平均为6例.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最多,占总事件数的56.10% (23/41),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性脑炎聚集性疫情发生最少,均占总事件数的2.44%(1/41).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疫情最多,占65.85% (27/41).除学校假期和12月外,其余月份均有聚集性疫情发生,发病高峰在3、4月.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发生聚集性疫情最多的乡镇分别为陆城城区、高坝洲镇、姚店镇.结论 2010年,宜都市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多,但疫情涉及病例数少,手足口病发生聚集性疫情最多,托幼机构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温江区2019年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为不同学校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每起疫情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处理,收集疫情信息,利用SPSS 19.0进行χ~2检验。结果 2019年成都市温江区各类学校共发生传染病聚集性疫情213起,病例2 046人,波及班级401个,罹患率13.59%;发生在幼儿园的109起,中小学96起,院校8起,中小学在年均聚集性疫情数、发生率、波及病例数均为最高,大中专院校罹患率明显高于幼儿园和中小学,幼儿园疫情平均持续天数短于中小学(P0.01);流行性感冒(47.42%)和手足口病(38.50%)是最主要的病种;共采集标本623份,阳性498份,总体阳性率79.94%。结论冬春季是学校传染病的发病高发期,学校应针对性地做好防控;幼儿园仍应以手足口病为防控重点,中小学应以流感防控为重点;中小学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更高、控制难度更大、波及人群更广,更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防控风险管理效果,为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重点、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荆州市沙市区92所学校开展为期2年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防控风险管理,通过健全组织管理和规章制度、强化学校日常卫生管理、督导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加强培训及指导等方式,分别于风险管理前、后进行现场调查,将荆州市未开展风险管理的其他7个县区学校作为外对照,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2年后,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防控的组织管理、日常卫生管理、防控措施各方面的落实率均较风险管理前提高6.5~45.7百分点;中、低风险学校所占比例分别上升19.6,5.4百分点,高风险学校所占比例下降25.0百分点(Z=7.41,P < 0.01);沙市区92所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年发生率下降23.9百分点,与同期未开展风险管理的荆州市其他县市区相比,所占比例下降趋势明显(χ趋势2=18.17,P<0.01)。  结论  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率,降低风险等级,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5.
了解学校聚集性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规律,为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2010--2012年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 a间共发生学校聚集性传染病疫情197起,发生较多的依次是水痘(139起,占70.56%)、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6起,占18.27%)和手足口病(17起,占8.63%).除7、8月份外(学校放暑假),全年其他月份均有学校聚集性传染病疫情发生.各社区发生疫情学校占学校总数百分比介于9.52% ~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0,P>0.05).小学、中学平均每年发生疫情学校数占学校总数分别为40.74%、3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P<0.05);平均每年发生疫情学校占学校总数的比例,公办学校为35.69%,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为3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2,P>0.05).少数学校存在疫情频发现象.结论 学校聚集性传染病疫情随传染病种类不同存在时间集聚特点,小学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疫情风险较中学高,应针对性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疫情暴发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为尽早预警学校传染病疫情,前移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辽宁省自2010年4月起在7个城市选取部分监测点校,开展学生因病缺课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现以本溪市某监测点校发生腮腺炎疫情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进行评价,对疫情暴发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疾控中心于2012年9月起在辖区34年学校中选取7所监测点学校,开展学生因病缺课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并与监测点医院数据进行比对,对症状监测系统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12年9月3日—2013年1日15日(1个学期),监测点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共报告缺课学生人数540例,符合流感样病例人数255例,占47.22%,普通感冒244例,腹痛、腹泻13例,肺炎11例。7所学校及时发现5所学校流感暴发事件,均为甲3型季节流感。其中2所中学,3所小学。5所学校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170例,波及人数506例,平均罹患率为3.09%。哨点医院监测发现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较学校监测时间晚了17 d。结论通过对学校症状监测,可对传染病疫情及时预警,补充哨点医院监测系统中的不足,及时发现暴发疫情,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台州某高校一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早期发现和控制此类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4年3—9月该校结核病发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开展接触者筛查,包括X线胸片检查、痰涂片检测及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发生原因和防控措施及效果。结果 2014年3—9月该校共发生结核病13例,发病率为747.99/10万;其中3、6、7和8月各1例,9月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9例;所有病例集中在电气专业班级,其中1232班11例,1231班2例,均为大二年级男生,年龄20~23岁;这13例病例临床症状均不明显,仅4例有咳嗽、发热、胸痛及盗汗表现,其余9例均无明显症状;痰涂片检测仅首发病例为抗酸杆菌阳性。对172名接触者进行PPD试验,阳性105例,阳性率61.05%;强阳性34例,强阳性率19.77%;其中涂阳密切接触者阳性率97.06%,强阳性率52.94%,均高于涂阴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P0.01)。结论 该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首发病例就诊延迟;建议对15岁以上密切接触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  相似文献   

9.
张华 《中国校医》2019,33(11):831
目的 分析常熟市2016—2018年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为学校幼托机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常熟市2016—2018年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结果 2016—2018年常熟市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累计2 022起,累计病例15 569例,疫情涉及人数94 649人,罹患率为16.45%,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16,P<0.05)。2 022起学校幼托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中涉及呼吸道类传染病4种1 504起,罹患率为17.67%,主要是流感样病例、水痘。呼吸道类传染病、肠道类传染病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996,P<0.05)。11月—次年1月出现疫情高峰,以流感样病例的疫情为主;3月—5月出现第二个高发时段,以手足口病、水痘疫情为主。结论 学校幼托机构是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呼吸道类传染病是疫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多源数据的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预警监测系统(WMS)的综合评价,为优化其预警功能和探索进一步整合其他数据来源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年至2023年7月期间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ARS)、广东省佛山市学生健康监护系统(SHMS)和WMS产生的传染病预警数据,采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预警及时性中位数等指标对预警监测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ARS对于学校或托幼机构的常见传染病预警不敏感,SHMS和WMS的预警及时性中位数均为1 d。SHMS和WMS对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流感样病例、水痘等传染病的预警灵敏度均在70%以上,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灵敏度分别只有10.42%和64.58%。WMS的约登指数和阳性预测值均最高。结论 WMS能及时、有效地对学校和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进行预警,提高了阳性预测值。未来需不断增加数据来源以提高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中学学生聚集性结核病疫情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例学生结核病患者,实验室确诊病例2例,临床诊断病例13例,其中因症就诊2例,主动筛查发现13例;有症状4例,无症状11例;女性13例,男性2例,年龄在17~19岁,病例集中在高三年级,其中高三271班12例,罹患率为18.75%。结论传染源的长期存在是本次学生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学校结核病的防控,提高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的诊断水平,加强学校肺结核疫情报告管理及学校结核病的宣传教育等针对性防控措施能够较好地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2.
了解某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调查和处理情况,为探索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PD试验及问卷调查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描述结核病病例的三间分布、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等特征,并采取一系列疫情处置措施.结果 发现首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例后,对高三整个年级共319名学生及教师进行PPD筛查,强阳性者为59名,占18.49%.对结核菌素强阳性的59名师生作进一步拍胸片检查,再次确诊5例学生肺结核患者.结论 此次结核病聚集性感染疫情主要是首例涂阳肺结核学生未及时发现、密切接触者未及时筛查和预防性服药、教室内空气不流通以及同班同学相互交叉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武汉市洪山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特征,为完善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010—2019年洪山区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特征。结果 2010—2019年武汉市洪山区共发生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1 568起,罹患率12.89%。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均发生在学校。各年度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rend=47.605,P<0.001),发病率逐年上升。聚集性疫情病种主要为流感样病例、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水痘,占病种总数的90.56%。发病时间在4—6月、12月至次年1月。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占发生起数的93.69%。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疫情以粪-口途径传播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为主,小学和中学以呼吸道传播的流感样病例和水痘为主。中学罹患率最高(22.82%),其次小学(15.55%)、大学(13.50%),幼儿园最低(11.92%),各类学校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01...  相似文献   

14.
<正>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聚集的特殊公共场所,一旦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强度大且传播快。为了解湖州市南浔区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情况和发病特点,进一步有效预防和控制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现将南浔区2004—2011年全区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重庆市南川区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南川区报告的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病种、报告与控制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南川区累计报告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8种,共172起,占全区传染病暴发疫情事件的99.73%;报告病例1 842例,平均罹患率为1.40%。7—8月无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其他月份均有报告,1—2月报告相对较少。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102起,占59.30%,以水痘和流行性感冒为主;肠道传染病70起,占40.70%,以手足口病为主。乡镇病例罹患率为2.64%,高于城区病例罹患率1.00%(P0.05)。托幼机构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72起,罹患率为2.49%;小学发生89起,罹患率为1.24%;中学发生11起,罹患率为0.89%;不同类别学校病例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发现时间中位数为9.5 d,持续时间中位数为8.0 d,两者呈正相关(rs=0.750,P0.05)。结论南川区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以水痘、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为主,需重点关注乡镇学校、小学和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学校结核病疫情中的病例特点,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发生的5起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病例资料。结果 5起疫情中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例,其中首发病例5例、续发病例37例。在校学生36例,教师6例。首发病例均为涂阳肺结核患者,均有咳嗽、咳痰>2周的症状。续发病例中学生占89.19%,肺结核占91.89%,菌阴患者占83.78%。无症状者占83.78%,病变局限在单侧肺的占89.19%,无空洞者占83.78%。结论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是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生的主要来源。要重视对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早期发现潜在的肺结核患者,避免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这次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生的原因,为今后我县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对策和措施。方法对全校所有班级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实验,强阳性者摄X线胸部正位胸片,对X线胸片检查异常者进行抗酸杆菌染色痰涂片检查。结果此次检查发现涂阴活动性肺结核4例。结论学校人群密度高,通风不良,学生压力大,身体素质差,是造成这次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原因。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学校传染病的管理,落实晨检和症状监测,建立学生及教师因病缺课登记及病因追踪制度是学校结核病疫情有效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嘉兴市12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制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7年在嘉兴市区发生的12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资料,对这12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病例临床表现、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17年,这12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共报告病例385例,波及12 114人,总罹患率为3.18%。2—3月发生5起,9—12月发生7起。男、女性罹患率分别为3.40%(187/5 506)和3.56%(198/5 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幼机构、小学和高中罹患率分别为4.47%、3.39%和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托幼机构、小学和高中病例出现呕吐的比例分别为98.98%、95.52%和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腹泻的比例分别为31.63%、30.35%和8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起均为聚集性疫情,其中9起为密切接触病例或病例的呕吐物和污染物导致,2起为食堂员工感染后污染食物或餐具导致,1起为共同暴露于受污染的食物导致;除1起由GⅠ型诺如病毒引起外,其余11起均为GⅡ型诺如病毒引起。结论 2016—2017年,嘉兴市12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年龄越小的学生罹患率越高;以呕吐和腹泻症状为主;GⅡ型为近年嘉兴市诺如病毒感染的优势基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