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加味散偏汤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组、舒巴坦组,以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35.64,17.82,8.91g·kg~(-1)·d~(-1))连续灌胃给药5天。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实验,末次给药30min后,出空白组以95%的乙醇2mlg·kg~(-1)皮下注射外,其余各组均ih硝酸甘油10mg·kg~(-1),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以放免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大鼠血浆NO、NOS、CGRP含量;通过免疫荧光化学染色观察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型NOS1和CGRP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60min阳性对照组和加味散偏汤高剂量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造模后90min、120min,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NO、NOS、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三叉神经脊束核中与NOS1、CGRP水平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组NOS1、CGRP水平均下降(P0.01),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散偏汤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降低偏头痛发作时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NO、NOS、CGRP水平且三叉神经脊束核中NOS_1、CGRP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从而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健康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清上蠲痛合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舒马普坦组,每组12只。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给药结束后,取脑组织,采用RT-PCR检测SP 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舒马普坦阳性组、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高、中剂量治疗组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治疗组高、治疗组中、舒马普坦阳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上蠲痛合剂能明显预防和改善大鼠偏头痛发作,可能与上调偏头痛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痛宁胶囊(全蝎、钩藤、紫河车)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模型大鼠下丘脑、脑干即刻早期基因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琥珀酸舒马普坦组、痛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法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下丘脑、脑于c-fos蛋白表达的情况,并运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细胞的平均面积,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下丘脑、脑干c -fos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宁胶囊尤其是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偏头痛大鼠下丘脑、脑干c-fos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痛宁胶囊可以降低c -fos蛋白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减弱下丘脑、脑干神经元的兴奋性,阻止痛觉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芎芷地龙汤不同时间预给药对偏头痛动物模型PKCγ、PKCε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芎芷地龙汤1 d、3 d、7 d预给药组,每组6只。按照预定给药,造模结束后2 h取材,real-time PCR法测定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硬脑膜PKCγ、PKCε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PKCγ mRNA在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硬脑膜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丘脑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给药干预后,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硬脑膜PKCγ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其中以预防给药7 d组和舒马普坦组降低明显(P0.01);丘脑PKCγ mRNA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以1 d组、3 d组、舒马普坦组明显((P0.05或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PKCε mRNA在硬脑膜、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在丘脑表达水平降低(P0.01);给药干预后,PKCε mRNA在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表达水平降低,以预防给药7 d组和舒马普坦组降低明显(P0.01),在硬脑膜表达水平降低,以3 d组和舒马普坦组(均P0.01)较1 d组和7 d组(均P0.05)明显;PKCε mRNA在丘脑表达水平升高,各组升高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芎芷地龙汤预防给药可以减少NTG诱发的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PKCγ mRNA、PKCε mRNA表达,而以预防给药7 d效果好于预防给药3 d、1 d。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芎麻汤药效部位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血浆中核因子κB(NF-κB)含量及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TCC)内NF-κB阳性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芎麻汤药效部位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空白组,芎麻汤药效部位低、中、高剂量组,琥珀酸舒马普坦片阳性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mg·kg~(-1))复制偏头痛模型,给药后取颈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浆中NF-κB的含量,心脏灌注后取大鼠TCC部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的阳性表达。结果偏头痛模型大鼠外周血中NF-κB浓度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复制成功;芎麻汤药效部位能有效降低偏头痛大鼠TCC上NF-κB免疫阳性染色光密度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麻汤药效部位能下调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TCC内NF-κB表达,从而改善偏头痛发作时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后引起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达到缓解偏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6.
赵永烈  王玉来  高颖 《光明中医》2010,25(2):213-215
目的研究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三叉神经脊束核c-fos和β-EP蛋白共存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为4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中药治疗组。皮下注射NTG注射剂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经药物干预后在4h、6h两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法测定三叉神经脊束核c-fos和β-EP的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兴奋状态及其共存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c-fos阳性细胞数增多,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β-EP阳性细胞数4h增多,6h减少,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和舒马普坦组c-fos阳性细胞数减少,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治疗组β-EP阳性细胞数增多,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舒马普坦组β-EP阳性细胞数增多,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芎芷地龙汤可以减少由硝酸甘油诱导的致痛物质c-fos的表达,增加抗痛物质β-EP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减少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的兴奋性,阻止痛觉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偏治颗粒对硝酸甘油诱导偏头痛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偏治颗粒低剂量组(5.4 g生药/kg)、偏治颗粒中剂量组(10.8 g生药/kg)、偏治颗粒高剂量组(20.16 g生药/kg)、对照组(琥珀酸舒马普坦片18 mg/kg),每组10只。偏治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大鼠均预防给药7 d,每日1次灌胃,给药容积为10 mL/kg,空白组、模型组均予等容积蒸馏水。末次灌胃1 h后,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大鼠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制备偏头痛大鼠模型。观察造模后各组大鼠耳红出现及消失时间,比较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型(CGRP-1)和P物质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偏治颗粒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大鼠耳红出现时间较模型组增加(P 0.05),耳红消失时间较模型组缩短(P 0.05)。模型组大鼠CGRP-1和P物质表达的IOD均高于空白组(P 0.05)。偏治颗粒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CGRP-1表达的IOD均低于模型组(P 0.05),偏治颗粒高剂量组及对照组P物质表达的IOD均低于模型组(P 0.05)。结论偏治颗粒可通过调节CGRP-1和P物质表达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模型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远华  胡蓉  蔡静  仲秀艳  唐雪  刘海朵  陈传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1):196-199,I0030,I0031
目的探讨清肝祛风通络方(苗药)对偏头痛模型细胞的增殖及CGRP、S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硝酸甘油诱导偏头痛模型。实验分为6组:正常空白组(不造模),模型对照组(硝酸甘油处理),高、中、低剂量苗药给药组(硝酸甘油处理+苗药含药血清处理),阳性对照组(硝酸甘油处理+盐酸氟桂利嗪处理)。MTT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P物质(SP)蛋白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细胞存活率(55.71±2.00)%,低于正常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8,P<0.001),高、中剂量苗药给药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7.99±3.20)%与(70.12±2.56)%,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4,2.694,P=0.002,0.023)。CGRP、SP蛋白在正常空白组的表达最低,在模型对照组的表达最高;苗药给药组中CGRP、SP蛋白表达随苗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清肝祛风通络方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GRP、SP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孙晓萍  陈健  陈春苗  刘露  周军  许治良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4,45(20):2963-2967
目的 研究天舒胶囊对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诱导偏头痛模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脑部电极植入术后,ig给予天舒胶囊(1.08、0.36、0.18 g/kg),阳性药对照组ig琥珀酸舒马普坦片(9.72 mg/kg),除对照及假手术组外,行电压10 V、频率3 Hz、脉宽0.25 ms、时间1 h电刺激,对照组不予手术,并于刺激0、30、60 min进行眼眶采血,采血后取脑组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脑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脑组织中CGRP、P物质和NE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GRP明显升高、P物质和NE水平明显降低(P<0.05),提示模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天舒胶囊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血浆和脑中NE水平(P<0.05),降低CGRP水平(P<0.05),阳性药舒马普坦可以明显降低血浆中CGRP水平(P<0.05)。结论 天舒胶囊对电刺激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大鼠脑部损伤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为调节神经递质释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三叉神经脊束核c-fos和NOS蛋白共存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为4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中药组。皮下注射NTG注射剂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经药物干预后在4h、6h两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法测定三叉神经脊束核细胞癌基因fos(celluar oncogene,c-fos)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兴奋状态及其共存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c-fos阳性细胞数和NOS阳性细胞数增多,4h多于6h,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中药组和舒马普坦组c-fos阳性细胞数和NOS阳性细胞数减少,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芎芷地龙汤可以减少由硝酸甘油诱导的致痛物质c-fos、NOS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减少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的兴奋性,阻止痛觉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偏痛汤1号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硬脑膜和外周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l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神经源炎性痛敏性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琥珀酸舒马普坦)对照组[9.72 mg/(kg·d)]、偏痛汤对照组[5 mg/(kg·d)],偏痛汤1号高、中、低剂量组[20、10、5 mg/(kg·d)],每组6只,各组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1 h后,给予大鼠10 mg /kg 硝酸甘油颈部皮下注射,正常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ELISA检测CGRP、PGE2、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挠头、爬笼、咬尾次数均增多(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耳红出现时间延迟、咬尾次数减少(P<0.05, P<0.01)。阳性药对照组和偏痛汤1号低剂量组挠头次数减少(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硬脑膜CGRP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P=0.658),血浆CGRP蛋白、硬脑膜及血浆PGE2、TNFα蛋白表达上调(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偏痛汤1号高、低剂量组硬脑膜CGRP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P=0.658, P=0.266),阳性药对照组、偏痛汤1号中剂量组血浆CGRP蛋白表达下调(P<0.05),偏痛汤1号中剂量组硬脑膜PGE2蛋白表达下调(P<0.05),阳性药对照组、偏痛汤1号低剂量组硬脑膜TNF-α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阳性药对照组、偏痛汤对照组血浆TNF-α蛋白表达下调 (P<0.05)。结论 偏痛汤1号抑制神经源炎性痛敏性偏头痛的机制可能与调节CGRP/PGE2/TNF-α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三叉神经脊柬核c-fos和NOS蛋白共存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为4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中药组.皮下注射NTG注射剂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经药物干预后在4h、6h两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法测定三叉神经脊束核细胞癌基因fos(celluar oncogene,c-fos)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兴奋状态及其共存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c-fos阳性细胞数和NOS阳性细胞数增多,4h多于6h,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和舒马普坦组c-fos阳性细胞数和NOS阳性细胞数减少,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芎芷地龙汤可以减少由硝酸甘油诱导的致痛物质c-fos、NOS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减少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的兴奋性,阻止痛觉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当归川葛颗粒对偏头痛大鼠血浆NO、NOS、CGRP、ET及脑组织5-HT及DA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当归川葛颗粒低剂量组(0.9 g/kg)、复方当归川葛颗粒中剂量组(1.8 g/kg)、复方当归川葛颗粒高剂量组(3.6 g/kg)及琥珀酸舒马普坦组(0.05 g/kg),每组10只,各组均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30 min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臀部皮下注射10 mg/kg硝酸甘油,空白对照组大鼠臀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180 min后,各组大鼠腹腔麻醉,分离血浆,测定大鼠血浆NO、NOS、CGRP及ET质量浓度;剖取脑组织,制备组织匀浆液,测定大鼠脑组织5-HT及DA质量浓度。结果中、高剂量复方当归川葛颗粒可以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浆NO、NOS、CGRP及ET质量浓度,升高大鼠脑组织中5-HT及DA质量浓度。结论复方当归川葛颗粒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偏头痛具有预防性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血浆NO、NOS、CGRP及ET质量浓度,大鼠脑组织5-HT及DA质量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模型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等效剂量,7.46 g/(kg·d)],清上蠲痛合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等效剂量,7.46 g/(kg·d)],舒马普坦组[等效剂量,4.5 mg/(kg·d),浓度是1 m L/mg],每组12只,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预防组连续给药6天后造模用药。观察挠头、爬笼出现时间,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组(高)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挠头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60 min和120 min挠头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60 min和120 min挠头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30 min、90 min和120 min爬笼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30 min、90 min和120 min爬笼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阳性组、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高、中剂量治疗组三叉神经脊束核C-fos阳性细胞数相对模型组有显著下降(P0.05);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治疗组高、治疗组中、阳性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上蠲痛合剂能明显预防和改善大鼠偏头痛发作,可能与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痛宁胶囊对偏头痛大鼠下丘脑、脑干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五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探讨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研究药物组(痛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法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30min后研究药物组给予痛宁胶囊药液高、中、低剂量灌胃.阳性药物对照组按照6mg/kg给予琥珀酸舒马普坦药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造模4h后取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下丘脑、脑干NOS、5-HT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下丘脑、脑干NOS表达明显增强,而5-HT表达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痛宁胶囊尤其是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偏头痛大鼠下丘脑、脑干增强的NOS表达,而且能明显上调5-HT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痛宁胶囊尤其是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物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痛宁胶囊可以降低NOS的表达及上调5-HT的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正天丸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c-fos、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根据体表换算预防性给予正天丸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 d。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皮下注射NTG致大鼠偏头痛模型,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观察各组大鼠耳红时间、持续挠头时间和爬笼次数,采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中c-fos、ERK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耳红持续时间、持续挠头时间和爬笼次数均明显减少。c-fos和ERK在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大鼠的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有较高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中ER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大鼠ERK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正天丸可通过抑制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中c-fos、ERK的表达发挥降低偏头痛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加味散偏汤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散偏汤高、中、低三个剂量(35.64,17.82,8.91g·kg~(-1)·d~(-1))、舒巴坦组(5mg·kg~(-1)),连续灌胃给药5 d。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实验,末次给药30min后,除空白组以95%的乙醇2mlg·kg~(-1)皮下注射外,其余各组均ih硝酸甘油10mg·kg~(-1),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脑组织中5-HT,5-HIAA含量。结果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30min各组大鼠前肢挠头次数较空白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60min舒巴普坦组和加味散偏汤高剂量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味散偏汤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减缓耳红出现时间(P0.01,P0.05),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缩短大鼠耳红消失时间(P0.01),且中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下丘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减少,5-HT含量增加,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结论加味散偏汤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增加脑中5-HT含量,减少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永烈  王玉来  高颖  姚卓婷 《中医杂志》2011,52(10):868-870
目的研究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中药组,每组12只。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制备偏头痛动物模型,经药物干预后在4h、6h取材,测定三叉神经脊束核(SPN5)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细胞癌基因fos(c-fos)和5-羟色胺(5-HT)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SPN5中蛋白表达:中药组c-fos阳性细胞数减少,4h多于6h,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HT阳性细胞数增多,4h稍多于6h,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PAG中蛋白表达:中药组c-fos阳性细胞数减少,4h多于6h,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药组5-HT阳性细胞数增加更多,6h多于4h,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芎芷地龙汤可以减少由硝酸甘油诱导的c-fos的表达,增加5-HT的表达,进一步减少SPN5神经元的兴奋性,激动5-HT下行镇痛系统,且可持续较长时间,增高痛阈,阻止痛觉信息的传递,起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P2X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偏头痛模型组)、西比灵组1.04 mg.kg-1、头痛宁高、中、低剂量组(760,380,190 mg.kg-1)。预防给药7 d。第7天ig 30 min后sc硝酸甘油(NTG,10 mg.kg-1)制备偏头痛大鼠模型,造模后3,6 h 2个时间点取材,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2X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2X3mRNA表达数增多(P<0.01),3 h多于6 h。与模型组比较,头痛宁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西比灵治疗组大鼠三叉神经节P2X3mRNA表达数均减少(均P<0.01)。结论:头痛宁胶囊可能通过抑制由硝酸甘油诱导的P2X3mRNA过度表达,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藏药如意珍宝丸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下行痛觉调制通道中心区域中脑导水管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酪氨酸激酶A(Tyrosine Kinase A,TrkA)、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 1,TRPV1)的表达影响,探究该药干预神经源炎性痛敏性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方法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以如意珍宝丸为药物实验组,琥珀酸舒马普坦为阳性对照组,采用ELISA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清及中脑组织NGF、TrkA、TRPV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观察藏药如意珍宝丸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下行痛觉调制系统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GF、TrkA、TRPV1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中脑NGF、TrkA、TRPV1基因表达差异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如意珍宝丸预防组可降低NGF、TRPV1蛋白表达(P0.05);如意珍宝丸观察组能使NGF、TrkA蛋白表达和NGF、TrkA、TRPV1 mRNA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NGF、TrkA共同参与了下行疼痛调控中TRPV1介导的偏头痛发生;藏药如意珍宝丸可降低NGF、TrkA对TRPV1的上调作用,起到抑制神经源炎性痛敏性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