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素问·五脏别论》载文“凡治病必察其下 ,适其脉 ,观其志意 ,与其病。”文中之“下”含义颇为精深。1 古今医家所论之“下”观注释《内经》诸家 ,上可及隋·杨上善 ,下可至今朝诸家。其杨氏于撰注《内经太素》中言 ,“察其之下”这意为“凡治病察其上下 ,适其脉 ,观其志意…  相似文献   

2.
正语出《素问·五藏别论》篇,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王冰注:"下,谓目下所见可否也。调适其脉之盈虚,观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浅成败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郭霭春注云:"其下"之"下"谓二便。"适其脉",《太素》"脉"下有"候"字。"适"有"察"的意  相似文献   

3.
“下”之辨     
《内经·五脏别论篇第十一》曰 :“凡治病必察其下 ,适其脉 ,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此文中“下”字 ,注家多以下部病症解。如《山东中医研究所》〔1〕注 :“病人的大小便及妇女月经是否正常”。《上海中医学院 ,浙江中医学院》〔2〕注 :“(下 )指病人的大小便情况”。《南京中医学院》〔3〕注 :“凡治病者 ,必察其上下”。明代吴昆、隋杨上善等前贤亦有类似注解。笔者认为“下”字易为色字为好 ,理由如下 :“凡治病必察其下”,不符合祖国医学整体诊疗原则。因此段经文含有望闻问切四诊法则 ,“下”字易为色字方能体现经文所含察色、测脉、闻声…  相似文献   

4.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王冰注曰:“下,谓目下所见可否也。调适其脉之盈虚,观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浅成败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  相似文献   

5.
验尿是中医传统诊法之一。自《内经》以来向很重视,如内经云:“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素问·五脏别论)。文中“必察其下”系指医生诊病必须亲自观察病人的大小便,并认为“察其下”与切脉和望神色情志同等重要。在验尿中,细观小便颜色和澄明度变化是验尿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由于上述尿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体内某种变化之故。关于尿液的生成早在《内经》中即有详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从而生成尿液。这是人体  相似文献   

6.
陈金禄 《吉林中医药》2004,24(11):57-57
"卒持寸口,何病能中"语出《素问·微四失论》。原文:"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后经张景岳注释:"凡诊病之道,必察其致病之因,而后参合以脉,则阴阳虚实,显然自明,不问其始,是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试用教材《医古文》,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其中文选的注释,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有的颇精当,如《伤寒论》自序篇的"平脉辨证"条注释:"平脉,即辨脉.平,通评",纠正了中医研究院《伤寒论语译》释作书名的错误.但本书文选的注释也存在一些缺点错误.我不揣浅陋荒芜,提出一些意见.第一篇《内经》四则第二则,文中"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的注释,"[下]指病人的大小便情况".似不妥,哪有把观察病人的大小便情况列为首要  相似文献   

8.
谢季祥 《四川中医》2002,20(4):19-19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草兹”、《五脏别论篇》中“治病必察其下”的“下” ,历来歧义颇多 ,本文加以辨析 ,认为“草兹”就是“草席” ,“下”指的是寸口脉。  相似文献   

9.
"舌下络脉诊"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舌下络脉诊”也称“舌下望诊法”,为络脉诊法的分支,是中医舌诊的组成部分。笔者在跟师临证期间,学习到王老师诊脉察病,四诊合参、注重舌象,而且非常注意舌下络脉的变化。从而认识到,“舌下络脉”是“舌诊”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对中医诊病辨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舌下络脉诊”起源甚早,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气府论篇》中说:“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灵枢》中说:“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在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噤黄候》曰:“心脾两脏有淤热所为,心主干舌,脾之络脉出于舌…  相似文献   

10.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景岳全书·杂证论脾胃>说"凡欲察病者,必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护胃,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如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故经有上损及胃,下损及中皆在难治之例.  相似文献   

11.
刘锋  刘秀华  张新渝 《新中医》2007,39(12):90-90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首列"从舍辨"一节,谓:"治病之法,有当舍症从脉,有当舍脉从症。凡脉症不相合者,必有一真一假隐乎其中矣。"此后,诸多医家皆沿袭其  相似文献   

12.
经方药物精简,力专效显,但入门及临床应用存在难点,现列举经方的应用现状及目前的对策,并结合经方治病特点及四诊合参在经方治疗中的应用,通过阐述仲景脉法,指出经方与脉法相结合的诊病方法是使用经方诊病的特色,认为脉诊能提高方证相合的准确性,当临床不能获得"有是证"时,将脉诊作为切入点寻找辨证的关键。脉诊与经方相结合的诊病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蒙医儿科察耳脉(廓)诊病法的临床应用,并试图以现代耳相学研究的新成果证明其科学性,指出了对耳脉(廓)诊病进一步研究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脉诊是四诊之主要内容之一,是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它对于确定病因病机,识别病情真假、判断疾病预后、确定治疗方法等均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历代医家所广泛重视和运用,如《五符潜夫论·述赦篇》所云:“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故疾可愈”。张仲景正是一位善是脉诊的杰出医家,他所著的《伤寒论》中,脉诊的运用贯穿全文,甚至各篇章标题都提“脉证并治”,并强调指出,治病应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把脉诊的作用提到相当的高度。因此,如能系统地学习和探讨张仲景脉诊之运用规  相似文献   

15.
舌下诊察法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在继承传统舌诊的基础上,提出舌下诊察法,此法包括望舌脉、(雷下二根静脉)、舌脉分支以及有无瘀点等内容。在舌下,较易观察到以舌脉为中心的各种变化,并能揭示与脏腑疾病间的变化规律。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舌下诊察可作为一个常规的诊察方法,它与舌苔、舌质、舌体一样,成为中医舌诊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介绍了舌下诊察的方法、正常舌下情况以及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肺气肿、肿瘤等等病症的异常舌下。文中最后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对将来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胡天俊  吴高鑫 《光明中医》2022,37(6):968-970
从中国文字学、历史学、中医学观点的角度出发,详尽地探讨与叙述任脉不同命名的由来,进而深度剖析其不同含义与生理功能、临床运用之间的关系后得出任脉为"怀妊之脉""阴脉之海""抱腹之脉"的结论,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任脉的经脉观.  相似文献   

17.
沈元良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0):731-731
绍兴伤寒学派,主张六经钤百病,以三焦为变通之法,融六经、三焦于一炉,创立寒温一统论。由叶天士辨治温病所总结的辨舌、验齿、察斑疹、白,是对外感热病诊法的创新。绍派医家诊治富有特色,俞根初辨治伤寒,主张四诊合参,望、切二诊,尤以注重观目、按胸腹为要,其观舌察脉亦与众不同,俞氏谓:"凡诊伤寒时病,须先观病人两目,次看口舌,  相似文献   

18.
望舌脉是观察舌下脉络的色泽和形态的独特诊法,亦称“舌下望诊法”,是中医舌诊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医学认为:“舌是内脏的外候器官”。观舌质可明脏腑的虚实及正气的盛衰;察舌苔可知邪气的浅深和胃气的存亡。而临床实践证明:望舌脉则可测知气血津液的盈亏淤畅,尤为血淤诊断的敏感指征。为此笔者对舌脉的渊源、理论依据、临床判定标准、形态分布及临床意义等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并作了450例病理舌脉临床观察和8例尸解舌体组织学观  相似文献   

19.
高利  刘萍  罗玉敏 《中医药研究》2011,(11):1375-1376
《古今医案按》云:"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说明舌诊是最为可凭的辨证依据。本文重点综述舌下脉络相关的研究进展。1舌下络脉的定义及形成舌下络脉是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内经》是最早记载"舌下两脉"的古籍,定名"廉泉"穴,归属肾经。中医认为舌下络脉是脏腑经络通于舌体的直接脉络,与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病步骤及其影响因素(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张殿楷霍俊杰河北省廊坊师范专科学校路玉兰针灸治病总的来说是辨证论治的过程;前人在长期针灸临床中认识到:个体有差异;体质有强弱;病情有虚实;手法有补泻;施治有时机。故强调“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