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理论研究和动物实验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显示了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合理辨证施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合理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途径之一,临床应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开发高效、低廉的中医药针剂和中成药应用于临床,配合针灸、康复疗法等治疗,从而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43%~65%。本病中医多责之于气血失调、痰瘀作祟,属于"中风"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发挥了一定作用,现就中医药治疗急慢性脑梗塞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缺血性脑卒中后,中医药在改善脑循环,拮抗神经毒性作用,拮抗自由基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及免疫损伤,调节神经递质,对神经肽的影响,对机体纤溶系统及明胶酶系的影响,对分子生物学某些指标的影响等诸方面实验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同时对目前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临床统计表明,脑卒中的病死率为20%~30%,存活患者中绝大部分都留有后遗症,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对于脑卒中的防治刻不容缓。中医药对本病的防治方法较多,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就中医药对本病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一直是中西医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规律也有新的认识,剂型及给药途径有了很大的改进,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缺血性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伴有高致残率、死亡率。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后遗症安全、稳定且可长期应用,并对全身脏腑气血的亏虚、瘀阻有调节作用,对肢体的屈伸不利,运动失常有恢复作用。根据前人所载之方药,结合王老的治疗经验,对于缺血性卒中后遗症偏枯和脑鸣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治疗思想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发病比较急,病情严重、致残率以及致亡率都比较高,并且最近几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地上升。西医在进行脑卒中质量的时候,主要是抢救缺血半暗带中具有功能的相关组织和细胞,将脑梗死的始动因素和病因及时的阻断,可逆性的损害恢复到正常,西医治疗方法也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但是西医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比较大,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我国传统中医在进行脑卒中治疗的时候有自己所独有的优势。笔者主要综述了脑卒中治疗中,中医治疗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方法有两种:中风分中经络(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痰浊瘀闭证),中脏腑脱证(阴竭阳亡),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讧、肝肾亏虚证);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种证型。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有益气活血化瘀法、祛痰化瘀通络法、通腑化痰泻热法、醒神豁痰开窍法、平肝熄风化痰法。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中风病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于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昱言  刘轲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2065-2067
参阅近5年来诸多学者关于缺血性中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文章重点对复方中药制剂及单味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理论研究及临床新药研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缺血性脑卒中诱导的脑损伤或疾病后功能缺陷是复杂的病理过程,仅依靠传统的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等方式使血管再通改善脑循环的治疗手段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从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抗氧化、扩张脑微血管、促进神经和血管再生等方面符合NVU治疗和保护策略的要求。本文基于神经血管单元,对中医药的不同途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望为中医药对NVU的保护作用的研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表观遗传学是一种可遗传可逆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各个阶段。表观遗传学的整体性、动态性、个体化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与中医药作用理念高度契合。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中医药通过表观遗传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阐述基于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以期为中医药理论提供更多客观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促进血管新生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医药基于治疗性血管新生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取得了较大进展,药理及临床研究均表明中医药可促进血管新生,从而改善脑缺血及神经功能。本文对该领域现况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凤 《河北中医》2001,23(5):396-398
中风是中医四大难治病之一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研究的进展 ,许多学者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药理、药化研究 ,尤其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发病机理的探讨提出了毒邪和络病学说 ,研制并开发了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的新药 ,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救治的成功率。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探讨中风病因病机历代医家都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在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至金·刘完素首先提出“肾水虚衰”之说 ;明·张介宾强调“内伤积损”是导致中风的根本原因 ;清·叶天士认为是“精血耗衰 …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增中风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中风占43%~65%。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综观国内外的治疗现状,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主要有溶栓治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神经保护剂的运用、扩血管药物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7.
时良玺  梅海云  刘欣 《河北中医》2012,34(3):468-470
缺血性中风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而出现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斜及偏身麻木等临床表现,一般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或短暂性意识障碍[1],亦称缺血性卒中,相当于现代医学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等特征.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前景广阔,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正>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内经》谓其:风性善行而数变,与脑卒中因病灶部位不同而出现多种症状相似。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常见发病年龄增高,地理分布上仍呈北高南低的规律,但是南北差距逐步缩小~([1])。虽然卫生医疗条件提高以及社区开展高血压预防控制使发病年龄延后,病死率降低,但脑卒中仍是威胁我国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重大疾病。  相似文献   

20.
唐红梅  白雪 《中医药导报》2011,17(10):90-92
探讨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从辨证施治和针灸疗法两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能体现出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医疗模式,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