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肺主皮毛”理论治疗皮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一年春,正逢赴英华乡大岗村防治伤寒,偶遇一教师,男性,年四十有二。其手足、口角、鼻翼、眼内外眦均干裂,毛皮及指甲、趾甲皆焦枯不荣,裸露处皲裂甚重,手掌手背的皮肤粗糙如铁锉,裂纹深,且多处有血自其中渗出,冬季尤 相似文献
2.
<正>肺主皮毛理论源自《内经》。《素问·痿论》曰:"肺主身之皮毛";《素问·五脏生成》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生皮毛"等。《内经》中计有12篇、15处明确论及肺主皮毛理论,后世历代医家对该理论多有论述,散在于各类中医学文献中。近年来,许多现代学者也对"肺主皮毛"从文献、记录、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笔者仅就 相似文献
3.
4.
“肺主皮毛”理论是肺与皮毛关系的高度概括,可用于指导多种皮肤病的诊治。唐志铭教授在银屑病的临床诊治中,运用“肺主皮毛”理论,从肺论治,疗效卓著。笔者通过跟师学习、分析研究唐志铭教授临床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医案,从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总结唐志铭教授治疗银屑病的临证经验,并遴选验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肺主皮毛"理论内涵的实质,肺与皮肤相互关联的功能表现形式、路径、病理影响等问题从中医系统经典文献,现代医学生物学基础和临床实践角度对近年来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大量的研究信息,对这一理论的价值和今后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属于白疕松皮癣干癣等范畴,近代医家治疗则多主张从血论治,笔者经阅读相关文献并结合导师经验,发现在银屑病的治疗应在此基础上尤注重治肺之功.文章从肺主皮毛理论探究、银屑病病因病机及肺主皮毛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阐述,以期对为临床银屑病的治疗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7.
肺与皮毛内外通应,《黄帝内经》计有12篇、15处明确论及。如《素问·痿论》曰“肺主身之皮毛”。《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肺生皮毛”等。后世虽代有发挥,但对肺与皮毛关系的基本认识多沿用《内经》之说。近年来,许多学者就“肺主皮毛”从文献、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兹就“肺主皮毛”的科学内涵、生理病理联系及临床指导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肺主皮毛理论的科学内涵1.1肺主皮毛是肺与皮毛多种关联的高度抽象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皮肤、汗孔与毫毛等组织,有分泌汗液、润泽肌肤、调节… 相似文献
8.
肺主皮毛理论临证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毛为一身之表,是人体的屏障,中医学认为肺与皮毛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笔者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临床上表现为肌表异常的部分疾病从肺论治,效验颇佳,现撷案例如下。1宣肺养阴润燥,治皮肤瘙痒症孙某,女,54岁,1995年10月25日初诊。患者每...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整理,对"治未病"思想进行了理论探析。指出"治未病"思想源于中国古代避祸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论证了"未病"有无病和相对无病两层含义,"未病"不等同于"亚健康","治未病"的方法可概括为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和救其萌芽三类。 相似文献
10.
11.
忌口一说由来已久,但人们常不知何时该忌何物而胡乱忌口,本文从"治未病"理论和"忌口"思想二者的概念、理论来源以及二者的关系探讨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忌口思想内涵,明确"忌口"的定义以及具体特征体现,以期各医者及病人重视忌口在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养生中的作用,形成科学的忌口观念,使忌口思想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群。 相似文献
12.
"肺主皮毛"理论源自《素问·痿论》,理论溯源虽早,然后世医家辨证论治却应用甚少。瘾疹(相当于西医荨麻疹)为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以"肺主皮毛"理论为基础结合导师王玉玺教授临床经验对瘾疹进行论治,以冀丰富瘾疹的辨证论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本文运用文献考证方法,从发生学角度阐述了肺主皮毛理论的产生主要是藉“取象比类”、“以表知里”的研究方法,根据肺与皮毛在形质居位上的相似性、生理功能上的相生相应、发病学上的相互传变及治疗效果的分析与反证而得出的。揭示了肺与皮毛在客观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阐述中医理论体系中“通”的概念和原理具有积极意义。人体窍道保持通畅状态非常重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百病皆从不“通”起,肠腑不通则容易便秘,脉络不通则皮肤不仁,腠理不通则容易外感。从中医学角度分别阐述肠腑、脉络及腠理的生理功能、不“通”的病因病机、和不“通”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治法治则。中医“治未病”强调天人合一,目前“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其关键均需要保持人体“通”的状态,期待中医“治未病”思想能在日常中为因各种因素导致机体产生“不通”状态预防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论着《黄帝内经》,书中提出的预防医学观点,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经文所谓"圣人",实际上是指高明睿智的医生;所谓"治未病",就是说医生注重的是未病先防,未雨绸缪,把保健、预防、养生、防病放在首位。在中医防病治病理论体系中,"治未病"的思想实际上包含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的含义。①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医者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