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化瘀定痛液对降低膝关节以下骨折的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患者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中药组采用术前术后口服化瘀定痛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40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抗凝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D-D)],出血量及术后第14日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结果骨折第1日两组VAS评分差别不大(P 0.05)。骨折第7日,术后第7日、第14日,两组VAS评分均较骨折第1日改善(均P 0.05);骨折第7日,术后第7日、第14日中药组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术后第1日两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别不大(P 0.05)。骨折第1日两组PT、APTT、D-D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骨折第7日,术后第1日、第7日、第14日对照组PT及APTT均较中药组时间明显延长(均P 0.05)。两组D-D在骨折第7日,术后第7日、第14日,均较骨折第1日均降低(均P0.05);但中药组D-D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大(均P 0.05)。中药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中药组1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未发现,差别不大(P 0.05)。结论膝关节以下骨折患者口服闵氏化瘀定痛液治疗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孙瑜  周荣斌 《中医正骨》2012,24(4):22-23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剐在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22例下肢骨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规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500 ng·L-1为深静脉血栓阳性,以彩色多普勒检查的阳性结果作为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应用诊断试验的一致性检验比较2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术后第7天,D-二聚体检测结果阳性28例;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深静脉血栓24例.2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05,P=0.000),灵敏度91.7%,特异度93.9%,准确度93.4%.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F=121.960,P=0.000);且术后第7天时明显高于术后第3天时(P=0.000).结论: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调控D-二聚体水平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方法:对收入我院的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予以口服桃红四物汤,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同时两组患者均予以双下肢空气波治疗、主动功能锻炼以预防血栓。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及统计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人数、性别、年龄及骨折分型、软组织损伤情况分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动态监测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2天,术前1天及术后3天、7天P值分别为0.603,0.757,0.362,0.675),血栓发生率统计无统计学差异(P=1)。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可以有效的预防Pilon骨折围手术期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价。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参附注射液50 m L治疗组及参附注射液100 m L治疗组,各40例。检测两组自术前3 d开始至术后4 d的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的水平,并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共计7 d。结果术前3 d各组凝血功能指标TT、PT、APTT、Fbg及D-D水平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0.05)。术后当天各组Fbg与术前3 d比较均降低(P0.01),PT延长(P0.05)。各组术后当天D-D水平较术前3 d均显著提高(P0.01)。随着时间推移,各组术后第4日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后当天显著降低(P0.05),且参附注射液100 m L组降低幅度最大(P0.01)。术后第4日的Fbg与术后当天比较逐渐增加(P0.05),对照组回升最快(P0.01)。术后第5日两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DVT发病率20.00%和7.50%均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1)。结论大剂量参附注射液对于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对诊断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统计其术前及术后第3d血清D-二聚体及FIB的实验室数据,并根据多普勒彩色超声的回示结果将病人分为DVT组及非DVT组,比较两组之间D-二聚体及FIB水平。结果:手术前DVT组与非DVT组组间FIB、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3d DVT组与非DVT组FIB、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VT组与非DVT组组内术前同术后第3d FIB、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DVT组FIB、D-二聚体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DVT组FIB、D-二聚体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FIB和D-二聚体的检测有助于DVT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方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术后第1天至第10天治疗组予补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及术前、术后第11天患肢深静脉彩超结果,同时记录有无不良反应或事件。结果:与术后第1天比较,两组术后第10天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11天患肢深静脉彩超结果提示,治疗组DVT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13.33%相当(P0.05)。研究全程两组均无不良反应或事件发生。结论:补气活血方能在术后10 d内有效降低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有效预防TKA术后DVT,临床有效率和利伐沙班片相当,使用安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脉活血方联合西医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40例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镇痛、功能锻炼等,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4 100 IU/次,2次/d。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活血方。记录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观察2组入院时及术后第1,7天时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中医证候变化、下肢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时,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时,2组APTT、PT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FIB、D-二聚体水平较入院时升高(P均0.05);术后第7天时,2组APTT、PT、FIB、D-二聚体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APTT、P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B、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7天时,2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和术后第1天时(P均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部周围骨折术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通脉活血方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机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预防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且早期出现气滞血瘀症状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口服血府逐瘀汤水煎剂,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剂,在术后第2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5天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PT和APTT均显著长于术前(P0.05);观察组的INR在术后第15天显著高于术前(P0.05)。同一时间点组间的比较结果显示,在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5天观察组的PT均长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APTT在术后第15天长于对照组(t=5.384,P0.0001)。术后,两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χ2=0.327,P0.05)。2不同时间点两组间HGB水平和D-二聚体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GB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D-二聚体的水平在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7天与术前差异显著(P0.05)。3不同时间点两组间TXB2和6-Keto-PG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TXB2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6-Keto-PGF-α水平在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5天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4术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VW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VWF水平(t=3.271,P=0.002),其余时间点两组间VWF水平和GMP-14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的比较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GMP-140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VWF水平在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5天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的预防治疗可明显改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凝血指标,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与口服阿司匹林相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活血散瘀方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的价值。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老年下肢大手术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术前1日、术后1~7日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联合活血散瘀方,对比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水平,对比深静脉血栓形成、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组间对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2周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组内对比两组术后48h D-二聚体水平高于术前1日、术后即刻,组内对比两组术后1周、术后2周低于术后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形成发生率0(0/31),对照组9.7%(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1,P=0.121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分别为16.1%、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00.05)。结论活血散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降低老年下肢大手术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通脉汤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8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术前均常规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服用通脉汤,监测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观察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及14天,治疗组D-二聚体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VT及肺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汤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动态检测D-二聚体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3月于该院收治的17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血栓组),将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132例患者设为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D-二聚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结果正常组患者的术后D-二聚体浓度持续下降,血栓组患者的术后3 d、术后6 d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术后1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SOD水平均为下降-升高,但血栓组患者术后的SOD浓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动态检测D-二聚体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将检查结果作为患者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桃红四妙汤"干预血栓前状态指标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前体蛋白(TpP)、同型半胱氨酸(tHcy),降低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下肢血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试验组(桃红四妙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钙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各30例。检测术前1天、术后1天、7天及14天两组患者vWF、TpP、tHcy的数值变化。结果:术前1天、术后1天,两组患者vWF、TpP、t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的vWF、TpP、tHcy水平均较术前1天显著升高(P0.05)。术后7天,两组患者的vWF、Tp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vWF、Tp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天,两组患者的vWF、TpP、tHcy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vWF、TpP、t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创伤可应激性升高vWF、TpP、tHcy;口服桃红四妙汤可有效降低患者vWF、TpP、tHcy指标,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何龙  葛占洲  周瑾 《新中医》2020,52(22):77-79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益气方在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 12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脉活血益气方进行防治,均治疗 15 天。比较 2 组术前、术后第 1 天及第 15 天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变化;每天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超,观察深静脉血栓是否形成;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 1 天,2 组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升高 (P<0.05);术后第 15 天,2 组 D-二聚体水平较术后第 1 天降低 (P<0.05),且观察组 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2 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 天,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1.67%(1/60),低于对照组 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活血益气方可以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无不良反应,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后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凝血相关指标情况,了解活血化瘀法对骨科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股骨骨折且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每日服桃红四物汤1包,连续用药2周,两组均从术后第1天起予一般性预防措施,例如术前术中适当补液,术后第2天开始全部患者均使用机械方法预防血栓,如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每天2次,对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血浆中的F1+2、D-二聚体浓度进行监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浆F1+2浓度、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T3及T4时点的血浆F1+2、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DVT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对改善术后高凝状态具有一定作用,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脉络疏通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对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血红蛋白(Hb)、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190例行单侧TK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两组TKA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次/d, 0.4 mL/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脉络疏通丸(药物组成:黄芪、金银花、黄柏、薏苡仁、玄参、苍术、当归、白芍、甘草片、水蛭、蜈蚣、全蝎),12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判定疗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7、14天对比两组不同时间(Hb)、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周径差,并观察DVT的发生情况,观察术后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7、14天Hb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同一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H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第3、7、14天D-二聚体水平高于术前,且同一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4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大腿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D-二聚体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当天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观察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检测血清D-二聚体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第14天的VAS评分、ODI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14天静脉血栓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8.00%(均P0.05)。两组治疗第14天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可显著缓解老年OVCF接受PKP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D-二聚体含量,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持续服用天降血栓通丸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机体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围手术期持续服用天降血栓通丸,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且术前7天和术后3天停用,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术前7天和术后3天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天外周静脉血中D-二聚体的含量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前实验组较对照组两者含量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出血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运用天降血栓通丸对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具有显著影响,且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灵方预防股骨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口服活血灵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2周后行彩超检查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术前及术后1、3、14天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3例形成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14天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活血灵方与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相当。结论:活血灵方对股骨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防治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160例医院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状况,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论两组术前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肺栓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在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