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对照研究""危险因素"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aplastic anemia""case-control study""risk factor"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查找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7年9月。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结果共检索到1 094篇文献,最终纳入22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共涉及16项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油漆接触(OR=3.82,95%CI:1.68~8.66)、氯霉素使用(OR=3.21,95%CI:1.98~5.20)、苯接触(OR=2.94,95%CI:2.11~4.11)、胶水接触(OR=2.56,95%CI:1.28~5.12)、肝炎病史(OR=2.54,95%CI:1.94~3.34)、染发剂接触(OR=2.37,95%CI:1.08~5.22)、农药接触(OR=1.98,95%CI:1.60~2.45)、β-内酰胺(OR=1.77,95%CI:1.03~3.06)、磺胺类(OR=1.64,95%CI:1.03~2.61)和燃料/石油接触(OR=1.53,95%CI:1.25~1.87)等10个因素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危险因素;高经济收入(OR=0.52,95%CI:0.43~0.63)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涉及药物使用、既往史、社会经济地位和职业或环境接触化学毒物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孕妇血清或脐血中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湿疹的关系,为儿童湿疹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PRISMA指南,检索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检索时间均为1998年1月1日-2016年2月29日,中文文献检索以“湿疹”和“维生素D”为关键词,英文文献检索以“eczema”和“vitamin D”为主题词。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检索、筛选、纳入和分析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分析。结果 共有11篇文献纳入分析,总样本量为5 919人。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湿疹之间存在关联性,RR值为1.11(95%CI:1.04~1.19,P<0.01);孕妇维生素D缺乏的暴露-反应关系合并效应值[RR值为1.12(95%CI:1.05~1.20)]高于脐血维生素D缺乏[RR值为1.08(95%CI:1.02~1.13)];孕期维生素D缺乏,6月龄组、1岁组、2岁组儿童湿疹患病率分别增加16%、10%和10%(P<0.01)。结论 孕期维生素D缺乏是小年龄段儿童湿疹的危险因素,孕晚期规律补充维生素D能够降低婴幼儿湿疹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气温暴露对儿童哮喘发病人数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数据库,并以"气温""儿童""哮喘""发病"或"急诊""门诊""住院"为检索词;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Google Scholar英文数据库,并以"climate change""temperature""Weather""morbidity""asthma""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Ambulatory Care""hospitalization"或"child"为检索词,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气温与儿童哮喘发病关系研究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应用Revman 5.3软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202篇,最终纳入11篇文献,中文9篇,英文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气温与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儿童哮喘发病的比值比OR(95%CI)=2.62(2.35,2.92)。结论气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样系统评价的方法,以"针刺伤"、"医务人员"、"风险因素"、"影响因素"等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所有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综合分析针刺伤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19篇文献符合研究要求,其中英文文献12篇,中文文献7篇。11篇文献研究对象为护士或护生,7篇文献为医务人员,1篇为临床医师;临床多个环节和因素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主要包括职业因素、职业防护因素、教育培训和其他等几大因素。结论医务人员配备不足、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器具、没有接受教育培训等是导致针刺伤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而多达1/2的高血压人群存在盐敏感性。本综述分析近年来通过盐排泄依赖的肾病高血压的相关研究,探寻盐排泄和高血压之间的关联,以期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利用万方数据、PubMed中英文数据库,中文以"高血压""钠"和"肾"为关键词,检索2015-01-2019-05相关文献,共检索出合格文献21篇,剔除文献18篇,纳入文献3篇;英文以"Sodium excretion""hypertension""chronic kidney disease"为关键词,检索2015-01-2019-05相关文献,相关文献101篇。纳入标准:符合检索内容的临床研究、文献、著作。剔除标准:(1)综述类文献;(2)研究资料缺失或质量较差。最终纳入文献59篇。结果表明,终末期肾病中容量负荷增加为常见的加重高血压的因素,与盐摄入量增高有关。因此,肾脏病高血压患者中排盐相关性降压治疗十分重要。目前排盐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加肾脏和肠道盐排泄为主,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孕产妇孕期饮茶与早产、流产风险的关联。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有关孕期饮茶与早产、流产风险关联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相对危险度(RR)或优势比(OR)作为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期共检索文献1 099篇,最终纳入文献14篇,其中队列研究9篇,包括暴露组18 295例,非暴露组71 890例;病例对照研究5篇,包括病例组1 351例,对照组3 059例。Meta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饮茶与早产、流产风险无统计学关联(OR/RR=1.08,95%CI:0.99~1.18)。随机效应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孕期饮茶量增加,孕产妇早产、流产风险未发生明显变化(OR/RR=1.05,95%CI:0.99~1.11)。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均未发现发表偏倚。结论孕期饮茶与早产、流产风险未见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NKI等多个中英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摘录所需数据进行Meta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合格文献,包括1 458例病例和1 402例对照。病例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值及其95%置信区间为2.24(1.48,2.99),而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则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组。病例与对照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差异受到叶酸、维生素B12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年龄等因素无关。结论血浆Hcy浓度的升高很可能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但其病因关联性以及叶酸维生素合剂的预防作用仍有待于在人群中开展大规模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进食快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为食管癌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1980年1月—2017年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进食快与食管癌关系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1.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篇文献(中文文献22篇,英文文献4篇),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组8 418例,对照组11 7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群进食快者食管癌的发病风险为非进食快者的2.518倍(OR=2.518,95%CI=2.024~3.13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地区、不同对照来源、不同发表年份、不同文献来源中进食快者食管癌发病风险均高于非进食快者(均P0.01);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本次meta分析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较为稳定。结论进食快会增加中国人群中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肥胖致前列腺癌的因果关系,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和病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用"肥胖"、"前列腺癌"、"Meta分析"中的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检索近1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肥胖与前列腺癌的研究文献,分别采用RevMan 5.0软件中的分类数据和一般反向方差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该次分析的文献共有6篇,累计病例3 328例,对照535 724例。单项研究的OR值范围为0.78~1.31,合并OR值为1.11,95%可信区间为1.01~1.23。结论病例对照文献提示前列腺癌与肥胖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中文期刊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例报告资料,了解我国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病例特征、发病趋势、地区分布和高危因素等。【方法】"维生素K缺乏"为主题词,1989年1月—2008年8月为检索时段,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上涉及维生素K缺乏的全部文献,逐篇甄别,遴选出"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病例报告一次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结果】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文献1 448篇,其中792篇文献不适合做病例分析,剔除,656篇文献用于分析。656篇文献所涉及的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例数21 894例,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母乳喂养占90.1%;男女之比为2.22∶1;4周以内发病占6%,4~8周占73%,8周以上占21%。高危因素包括:乳母用药、肝胆疾患、呼吸道感染、腹泻、应用抗生素、发热等。出血部位以颅内出血为主,高达90.4%。后遗症发生率为20%,以运动障碍或智力障碍多见。【结论】我国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发病形势严峻;母乳喂养儿多见,男童易患,4~8周为高发年龄。颅内出血发生率极高。高危因素为乳母用药,小儿使用抗生素、患腹泻、呼吸道感染等、肝胆疾病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Metapex糊剂应用于乳牙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以"Metapex糊剂""乳牙根管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Metapex""deciduous teeth"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Medline等英文数据库。查找关于Metapex糊剂与临床常用的氧化锌碘仿糊剂、氢氧化钙糊剂等应用于乳牙根管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7年8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48篇文献,最终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Metapex糊剂组术后1年的成功率高于氧化锌碘仿糊剂组(RR=1.11,95%CI:1.01~1.22);Metapex糊剂组术后6个月及1年的成功率均高于氢氧化钙糊剂组(RR_(6个月)=1.06,95%CI:1.03~1.09;RR_(1年)=0.17,95%CI:1.03~1.10);Metapex糊剂组与氧化锌组术后6个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RR=1.13,95%CI:1.00~1.27)。结论Metapex糊剂能提高乳牙根管治疗成功率,是较为理想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与未成年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OVID、Cochrane databases等英文数据库,收集研究SGA在未成年期发生ADHD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经过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9篇文献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提示SGA在未成年期发生ADHD风险高于对照人群,OR值为1. 63(95%CI:1. 25,2. 13)。亚组分析显示:未分型组临床研究Meta分析提示SGA在未成年期发生ADHD的风险高于对照人群,OR值为2. 55(95%CI:1. 42,4. 56),注意力缺陷组和多动/冲动组临床研究Meta分析结果不支持SGA在未成年期发生ADHD的风险高于对照人群,OR值分别为1. 34(95%CI:0. 98,1. 83)和1. 27(95%CI:0. 66,2. 44)。结论 SGA可能会导未成年期ADHD发生的风险增加,但仍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血清维生素D(Vit D)水平与儿童骨折风险的相关性,为儿童骨折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搜集有关血清Vit D含量与儿童骨折风险关联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同时查找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做补充。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估计合并效应量为两组均值差(MD)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共纳入18篇英文文献,骨折组2 614例患者,对照组4 519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组的血清Vit 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MD=-3.54,95%CI:-5.45~-1.63,P<0.05)。亚组分析结果发现亚洲国家儿童血清Vit D含量骨折组明显低于对照组(MD=-5.15,95%CI:-9.40~-0.91,P<0.05)。结论 儿童骨折患者血清Vit D含量较低与儿童骨折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叶酸及维生素B12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 6个数据库以及参考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关于叶酸及维生素B12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8月28日。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文献。采用Revman5.3对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1篇,英文文献5篇,共计子痫前期孕妇1 468例,健康孕妇1 1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孕妇叶酸水平低于健康孕妇(SMD=-0.74,95%CI[-1.20,-0.28],P=0.002);子痫前期孕妇维生素B12低于健康孕妇(SMD=-0.95,95%CI[-1.32,-0.58],P0.000 01)。结论叶酸及维生素B12的缺乏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饮茶与帕金森病发生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检出中国人群中饮茶与帕金森病有关的文献,用Newcastle-Ottawa(NOS)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86篇,12篇文献纳入研究。其中帕金森病例1 373例,非病例3 118人。饮茶者发病风险是不饮茶者的0.5倍(OR=0.50,95%CI:0.41~0.56)。结论饮茶可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综合定量评价探讨维生素D与儿童哮喘的关系,为哮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数据库中有关维生素D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文献,按照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提取所需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并对参考文献进行追踪,仔细阅读文题、摘要及全文筛选文献,累计哮喘患儿组68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390例,采用Meta分析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合并加权均数差(WMD)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记录95%CI,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并绘制森林图。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篇,符合选择标准的7篇,哮喘患儿组68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3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异质性检验(P<0.05),说明各文献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总样本量为1 079例,结果显示哮喘儿童组WMD值为-20.43,95%CI:-22.21~-1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哮喘患者儿体内25-(OH)D的含量较正常人低20.43 nmol/L。结论 目前证据显示,哮喘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考虑维生素D缺乏与哮喘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糖尿病(DM)在导致原发性肝癌(HCC)的危险因素中所起的作用,探讨DM和HCC的关系。方法通过制定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和清华同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08年12月。纳入所有研究DM和HCC病因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有14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系统评价。在纳入的14篇病例-对照研究中,12篇纳入Meta分析,HCC组与对照组的人群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OR=2.0,95%CI=1.42~2.81,表明暴露DM发生HCC的危险性是未暴露DM的2.0倍。结论 DM与HCC存在正关联,提示DM可能是HCC的一个独立致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已发表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人工流产对女性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分别在PubMed采用"abortion"和"mental health"关键词组合检索英文文献;在CNKI、Sinomed、VIP等数据库,采用"流产"和"心理健康"关键词组合检索中文文献,限定为中文核心期刊(截止时间为2014年3月29日);检索所获文章的参考文献。结果:共获英文文献121篇(国外研究)、中文46篇;纳入英文12篇、中文7篇。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分别采用随机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据10个国外横断面研究,精神相关问题发生风险的合并OR_(流产者对比未流产者)及95%CI为1.74(1.58~1.90),P0.001;据2个国外队列研究,精神相关问题发生风险的合并RR_(流产者对比未流产者)及95%CI为1.33(1.17~1.51),PO.001。据中文文献结果,与常模相比,人工流产人群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均分较高,其标准均数差(SMD)及95%CI为:0.10(0.05~O.16),P0.001。结论:尽管因国内外研究设计不同而不能直接比较,但国内外人工流产者出现精神症状的风险均较未流产者高,因此,有必要进行适宜干预,降低该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孕期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与自发性流产结局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收集研究孕期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和自发性流产结局相关性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以"食管癌""放射治疗""肠内营养"等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中文数据库;以"esophageal cancer""chemoradiotherapy""enteral nutrition"等为关键词,检索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查找关于中国食管癌放疗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2007年8月—2016年8月。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合并均数差(MD)。结果共检索到26篇文献,最终纳入7个独立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饮食比较,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食管癌患者体重(MD=5.54,95%CI:3.61~7.46)、BMI(MD=2.20,95%CI:2.02~2.39)、血红蛋白水平(MD=12.46,95%CI:5.86~19.05)、血清白蛋白水平(MD=4.04,95%CI:2.48~5.61)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MD=49.53,95%CI:20.93~78.13)。漏斗图表明各项指标未有显著性发表偏倚。结论与常规饮食比较,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