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明一代,脏腑辨证在金元基础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皇甫中就于《明医指掌》中大量运用脏腑辨证。皇甫中所运用脏腑辨证有如下特点:1)脏腑辨证,五脏为主。2)五脏辨证,肺居其首。3)脾胃病证,辨析详备。4)抓住病本,辨证入微。5)不囿成说,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2.
黄斯博  沈强  黄斌 《江苏中医药》2020,52(10):72-74
《明医指掌》为明代医家皇甫中所撰,是一部论述临床证治为主的综合性医书。学术成就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私淑朱李之说,补土滋阴并重;突出脾胃病证,治中辨析详备;强调抓住病本,阴阳辨证入微;倡导论病析机,善于以证统方;经方时方兼收,验方创立有据。皇甫中还擅以歌赋括百病,特别适合初学者记诵,且对中医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难经》关于奇经八脉、肾与命门以及肾间动气、诊法、治法等相关条文的解析,探讨《难经》对中医妇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及中医妇科临床辨证论治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4.
明代医学家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浙江慈豁人。生卒年代失于稽考,约诞生于1460年前后,卒年78岁。成化二十年(一说弘治年间)举进士,后登入仕途。正德年间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青年时代因父病习医,进步很快,做官时期,“朝听民讼,暮疗民疾,历著奇验”。在明朝的士大夫中,王纶与其后的王  相似文献   

5.
师帅  纪鑫毓  胡元会  曹戬  王丹丹  佘飞 《天津中医药》2020,37(10):1147-1149
《道德经》与中医渊源颇深,其中许多论点与中医理论有相通之处。意在探讨《道德经》对中医理论及实践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并分析讨论其中对中医理论及临床有影响和指导意义的内容,从"恬淡无为,重视平和""奇正相合,以疗难疾"两个方面展开,将该书对中医学理论、病机、诊断、治疗、养护等方面的指导意义进行整理和论述。老子《道德经》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对中医学的理论、病机、诊断、治疗、养护等方面都有指导意义,应加强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梳理先秦至明清时期关于头痛的中医古文献,理清头痛疾病的源流发展;参酌历代医家的真知灼见,分析头痛的中医理论框架结构。在疾病病名方面,头痛有首风、头风、偏头痛、气虚头痛等之称,且其命名规律与病变部位、发病因素等密切相关;在证候分析方面,辨证头痛应首分外感、内伤,次辨虚实、阴阳;在临床治疗方面,先审是病因,更察兼症,在表里、虚实辨证的引导下,根据头痛辨证分型给予相应的治疗药物;在治疗途径方面,融合了针刺、艾灸、方药内服、中药外洗、按摩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吴贞是清代寒温融合派代表医家之一,其所著《伤寒指掌》汇集毕生心血。其主要学术思想有:以温病之理论六淫外感,辨证遵六经,并以三阳经为例,详述其创新之法。对温病时气,归于伤寒类证,探本穷源,细论寒温融合之治。添舌目斑疹之辨,丰富了时病诊法之内涵,证因机法,循序而进,助益临床。创分经治疫法度,手足兼气不同,传变各有所异。其学术思想立足伤寒,融合温病,言简意赅,嘉惠后世。  相似文献   

8.
《喉科指掌》共六卷,为清代张宗良撰,刊于1757年。卷一总论咽喉病的诊治大纲、分经及针穴图等;卷二为选方及制药法;卷三至卷六分为咽喉、乳蛾、喉痹、喉风、喉痈、大舌、小舌及杂喉等八门,共73病症的证治图说。其内容丰富,传世较为广泛,对后世喉科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书中所记载的六味汤因配伍严谨、取药规范、疗效稳定,现仍为喉科临床所常用。笔者重温《喉科指掌》¨’原著,收益良多,现将其学术思想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沪州医学院附院长孙同郊付教授的《乙型肝炎中医电脑诊疗程序》经临床试用取得很好效果,最近在四川省沪州市通过鉴定。乙型肝炎是卫生部攻关项目之一,它的治疗至今尚无理想药物。孙付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她根据中医理论,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精心设计了中草药治疗乙型肝炎方案,经该院多位医师使用,效果显著,门诊病人十分湧跃。在此基础上,二年多来她同本院数学教研室李良军等教师合作,利用“乙肝”研究小组临床应用的365例资料,结合逐步判别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数学处理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强中医医院的应急、应变能力,发挥中医急症作为中医学术发展突破口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全国中医急症协作组对1990年7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的《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第一辑)》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于1994年3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中医医院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增强中医医院的应急、应变能力,发挥中医急症作为中医学术发展突破口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全国中医急症协作组对1990年7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的《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第一辑)》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将于1994年3.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中医医院正式实施。 此次修订和补充工作吸收了近年来中医急症的新进展,采纳了各地的良好意见和建议,对  相似文献   

12.
建宇  李杨  文竹 《光明中医》2008,23(10):1631-1631
[本刊讯]中华中医药学会8月5日宣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已完成全部编写工作正式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医药标准化项目,是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战略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中华中医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工程院发布“未来20年我国可预防的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研究”,其中高血压排在第二位。高血压属于代谢性疾病范畴,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多靶点、多成分、整体综合调节优势备受关注。尤其针对部分年轻患者及初发高血压患者,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有望实现停减西药,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在前期研究中,通过文献梳理、专家咨询,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高血压中医综合干预策略,形成《高血压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并于2018年12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年会论证通过,2019年8月正式刊登发布。结合文献研究和多年中医降压临床实践,该文对《共识》中的关键病机、证候特点、经典名方与辨证用药进行详细解读,以期能更好指导《共识》的临床推广应用。在病机特点上,以火证、饮证、虚证为核心病机。在证候特点上,高血压包括肝阳上亢、痰饮内停、肾阴亏虚3大证型,并详细阐明对应推荐经典名方的辨治要点与辨证用药规律。同时推荐膳食补充剂、中医特色运动、针刺等非药物疗法以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血压。在养生调摄上,强调关注外感、情志失调、失眠、便秘等“血压难控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华中医药学会8月5日宣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已完成全部编写工作正式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医药标准化项目,是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战略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负责编写的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技术规范性文件。自2005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的带领下,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  相似文献   

16.
<正>吴贞,字坤安,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生于清代乾隆时期。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是中医学里最重要的两大学术流派,吴贞的学术思想是清代中后期寒温融合学术思想中的代表,具有重要价值和研究意义。其著作《伤寒指掌》为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将伤寒、温病以症贯通,明晰伤寒、温病之辨,并将伤寒分为正伤寒、类伤寒,结构明了,条理清晰,为后世中医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它全面地阐述了祖国医学的学术思想,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其中有许多有关咽喉方面的论述,不仅在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医喉科学和嗓音学发展史方面,而且在  相似文献   

18.
古代疫病频发,中医药在控制疫病流行、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始终起着重要作用。中医理论也在防治疫病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与创新,回顾中医理论发展史,两次重要的疫病创新发生于汉末与明清时期,这也是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以史为鉴,中医在治疗现代传染病时,应发挥快速反应的优势,面对新型传染病,可大胆创立新方新法,坚持辨病-辨证相结合,总结传染病传变规律,根据规律决定治法。  相似文献   

19.
《妇人规》系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撰。他对中医妇科学的贡献早已为医学界所公认 ,而有关中医性医学方面的内容则挖掘不够。纵观本书全貌 ,其在合阴阳、种子等方面有着十分详尽而精辟的论述 ,现试析如下。1 科学的性事观1 .1 合阴阳“机有十”说 《妇人规》在讨论房事问题时 ,提出“合与不合 ,机有十焉” ,可说是继承了明代以前的医家、房中家的理论和实践而有所发展 ,较《养生方》、《合阴阳方》提出的“合男女必有则”要完善和深刻得多。他认为性生活能否和谐及子嗣之有无 ,常与“十机”有密切联系 ,具体而言 ,所谓阖癖乃妇人之动机 ,即…  相似文献   

20.
《内经》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其中有很多有关口腔方面的论述,不仅在研究中医口腔发展史方面,而且在指导临床工作方面,都有现实意义。一、对口腔生理方面的认识《内经》认为口腔是整个机体的组成部分,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孔窍,为摄纳饮食的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