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小卒中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完成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小卒中患者共计229例,分为颈动脉狭窄组127例(包括轻度狭窄组57例、中度狭窄组34例、重度狭窄组24例、闭塞组12例4个亚组)和非狭窄组102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水平,分析血清Cys C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颈动脉狭窄组血清Cys C、同型半胱氨酸高于非狭窄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颈动脉狭窄与年龄、Cys C、同型半胱氨酸、尿酸、高血压、糖尿病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 C并非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为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各亚组间分析发现,重度狭窄组Cys C水平较非狭窄组显著升高(P<0.05);重度狭窄组Cys C水平较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ys C、甘油三酯、高血压为颈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Cys C水平与颈动脉重度狭窄相关,为颈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0):28-3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3—8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6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35例和斑块组211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阳性率,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患者年龄大于无斑块组,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低于无斑块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斑块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斑块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与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141,P=0.01;r=0.142,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二者共同参与了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斑块组(76例)和无斑块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Cys-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A)、血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水平有无差异,并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①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血浆Cys-C[(1.21±0.24) mg/L比(0.82±0.18)mg/L],胆固醇[(5.83±1.46)mmol/L比(4.22±0.98)mmol/L]、低密度脂蛋白[(2.92±1.08)mmol/L比(1.83±0.45) mmol/L]、纤维蛋白原[(3.89±2.03) g/L比(2.78±1.82) 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清胱抑素C、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与年龄存在正相关(P =0.007),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无相关性(P>0.05).结论:除了年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外,Cys-C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确诊的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160例,根据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分为轻度组(49例)、中度组(58例)和重度组(53例)。比较3组血清CysC、RBP、颈动脉狭窄程度、一般资料等;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各指标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的关系。结果 3组年龄、受教育时间、体质指数、性别、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吸烟、饮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加重,糖尿病、血清CysC、RBP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RBP水平增高,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升高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进一步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88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2例(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28例)、双支病变亚组(14例)和多支病变亚组(20例);2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入选患者血清cystatin 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cystatin C水平明显降低,MMP-9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亚组间比较,血清cystatin C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冠心病组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体质指数、TG、MMP-9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HDL-C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明显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顺序入选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期间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所有患者行动脉超声检测分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0.9 mm组50例及IMT<0.9 mm组48例,并做血清CysC及相关临床资料检查.结果 IMT≥0.9 mm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较IMT<0.9 mm组明显增高(0.95±0.24 mg/L比0.76±0.15 mg/L,P<0.01);Cys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负相关(P<0.01),与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ysC、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清Cys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有相关性,CysC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测定其血浆Hcy和CysC的浓度,用相关检验分析胱抑素C水平与脑梗死及脑梗死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CysC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CysC水平与收缩压、血糖、Hcy水平正相关。结论CysC与Hcy一样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5)
目的探究胱抑素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提供有效指标。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检测患者入院第2天外周血胱抑素C水平。根据患者入院3个月后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9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61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6分)。使用ROC曲线评估胱抑素C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观察胱抑素C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合并心房颤动比例、血糖、胱抑素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胱抑素C ROC曲线下面积为0. 75,当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0. 91mg/L时,胱抑素C诊断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61. 22%,特异度为79. 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心房颤动(P=0. 04,OR:1. 32,95%CI:1. 06~2. 16)、溶栓前血糖(P=0. 03,OR:1. 67,95%CI:1. 10~4. 22)、胱抑素C(P=0. 02,OR:1. 85,95%CI:1. 25~5. 67)、治疗前NIHSS评分(P=0. 00,OR:2. 65,95%CI:1. 62~8. 13)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P <0. 05)。结论治疗前血胱抑素C水平升高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狭窄程度与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短期转归的相关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入住的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共137例.根据1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mRS≤2分)和转归不良组(mRS评分>2分),入院当天或第2天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查,详细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其他人口统计学资料进行比较.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患者的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结果转归良好组108例,转归不良组29例.转归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2.71±0.22)分比(7.10±0.59)分,t=6.99,P<0.01]和总胆固醇水平[(4.29±0.10)mmol/L比(4.76±0.17)mmol/L,t=2.21,P=0.03]低于转归不良组.转归良好组中基底动脉无狭窄的患者发病比例高于转归不良组[76(70.4%)比5(17.2%),χ2=26.70,P<0.01],而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比例低于转归不良组[4(3.7%)比7(24.1%),P=0.002].二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IHSS评分及基底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是患者短期转归的危险因素(OR=1.658,95%CI:1.327~2.071;P=0.000和OR=2.071,95%CI:1.159~3.701;P=0.014).结论基底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是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短期转归的危险因素,基底动脉狭窄愈严重,脑桥梗死患者的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LA)与颈内动脉狭窄和溃疡斑块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均行头部MRI及颈部血管DSA检查,确定颈内动脉病变情况。根据MRI将患者分为LA(70例)组和无LA组(32例),再根据LA的部位将其分为皮质下LA组(46例)和脑室周围LA组(53例)。分析LA的部位、病变的程度与颈内动脉狭窄及溃疡斑块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同部位LA的相关因素。结果①LA组与无LA组颈内动脉狭窄及溃疡斑块的发生率(44.3%比56.3%,21.4%比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皮质下LA组中,26.1%(12/46)的患者有颈内动脉溃疡斑块,高于皮质下无LA组的10.7%(6/56),P〈0.05;皮质下LA与颈内动脉溃疡斑块呈低度正相关,r=0.201,P〈0.05。两组颈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56.5%和4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脑室周围LA组与脑室周围无LA组比较,颈内动脉狭窄及溃疡斑块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1,95%CI:1.014~1.131)、高血压(OR=2.953,95%CI:1.006~8.671)、颈内动脉溃疡斑块(OR=1.949,95%CI:1.286~3.142)是皮质下LA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OR=1.069,95%CI:1.010~1.131)和高血压(OR=3.293,95%CI:1.984~11.020)是脑室周围LA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内动脉溃疡斑块的发生可能与皮质下LA相关,与脑室周围LA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78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并随访18个月,脑梗死复发64例(复发组),脑梗死无复发214例(无复发组),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复发组患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P0.01)。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及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P0.05)。软斑患者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无斑块及硬斑患者(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复发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例319例。将319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4组,比较各组之间颈动脉硬化等级积分、Crouse斑块积分、斑块数、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另将31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脑梗死分为两组:脑梗死组、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硬化等级积分、Crouse斑块积分、斑块数的差异。结果3支病变组、左主干病变组的颈动脉硬化等级积分、Crouse斑块积分、斑块数明显高于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P0.05)。3支病变组脑梗死发生率为27.53%,左主干病变组脑梗死发生率为38.27%;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未发现脑梗死病例。脑梗死组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90.00%比46.02%,χ2=6.294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颈动脉粥样硬化越重,脑梗死发生率越高。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更易诱发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赖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4,(7):595-59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两组血清Cys C的差异;同时按冠心病严重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比较三组间血清Cys C水平的差异.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清Cys C水平糖尿病非冠心病组[(0.83±0.16)mg/L]低于糖尿病冠心病组[(1.06±0.14)mg/L].随着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Cys C水平不断升高,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ys C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血清Cys C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30).结论 血清Cys 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冠心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氧磷酶2 C311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2(paraoxonase 2.PON2)基因多态性与湖南地区人群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控查PON2基因C311S多态性在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结果 发现湖南地区人群存在PON2 C311S基因多态性,S/C等位基因频率0.727/0.273.脑梗死患者PON2基因C311S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CC基因型HDL水平明显低于SS、CS两型(P<0.05).结论 PON2基因第311位密码子的多态性与湖南地区人群脑梗死的发病无关,而可能与脑梗死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狭窄与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关系,对86例冠脉单支狭窄>65%者和56例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者及正常对照者的QTd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冠脉狭窄组较正常组QTd显著延长(86.72±10.12比28.20±7.2,P<0.001)。PTCA术后QTd降低,降低幅度以术后1~2d最显著,说明QTd与冠脉的通畅程度有关,提示QTd可以作为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和PTCA术后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软脑膜动脉侧支循环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软脑膜吻合(leptomeningeal anastomoses,LMA)侧支循环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狭窄患者中的代偿特点,探讨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与是否出现新发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回顾性分析单侧MCA M1段狭窄的患者114例,根据是否有新发脑梗死灶分为脑梗死组68例和非脑梗死组46例。通过MRA评价狭窄同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和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偏利现象,即LMA代偿程度,研究其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患者年龄[(63.00±11.53)岁vs(68.98±10.28)岁]、ACA评分、MCA狭窄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CA评分低(OR=0.390,95%CI:0.154~0.987,P=0.047)、MCA M1狭窄程度重(OR=2.421,95%CI:1.324~4.428,P=0.004)和年龄(OR=0.933,95%CI:0.892~0.976,P=0.003)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CA狭窄后,ACA-MCA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的患者,MCA分布区发生脑梗死的概率低。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关载脂蛋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Ⅰ(apoA-Ⅰ)及其比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又分为狭窄1组36例,狭窄2组33例,狭窄3组32例,狭窄4组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8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TC、TG、LDL C、HDL-C、apoA-Ⅰ、apoB水平,比较2组及各狭窄组患者载脂蛋白及各血脂水平的差异,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载脂蛋白及各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清apoB、apoB/apoA-Ⅰ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poAⅠ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狭窄组血清apoB、apoA-Ⅰ、apoB/apoA-Ⅰ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oB/apoA-Ⅰ、apoB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67,r=0.402,P<0.01),apoA-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197,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poB/apoA-Ⅰ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apoB/apoA-Ⅰ水平可能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