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病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其患病人数多、并发症广、涉及身体多个器官、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药物治疗,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基层高血压病防治方面,不断建立完善高血压病防治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应的高血压病防治管理的指南。文章系统总结近15年我国基层高血压病防治管理指南指导意见的更新与变化,以便明确我国高血压病治疗与管理的走势,把握高血压病在我国的治疗优势与短板,为中医药参与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总结发现,《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首次增加了中医药在高血压病防治领域应用的相关内容,应用中医药整体调节高血压病,强调整体观的辨治理念在我国基层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遵循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衰”的治未病思想,将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药和中医特色适宜技术、传统运动方式、中医综合调理等治疗方法纳入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具有应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普及面广等优势,方便在基层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推广与应用,既有利于丰富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也为心血管疾病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多元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依据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特色,在亚健康状态研究与防治领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事实表明多种传统的中医药疗法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整具有显著的效果。中医药干预亚健康必须坚持形神同治、识体辨证、综合防治三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3.
对老年高血压在社区高血压慢病自我管理基础上,进行"治未病"预防保健综合干预早期防治的社区实践,初步建立并验证该特色服务模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形成中医药综合干预方案;建立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三级综合性中医院为核心的高血压病早防、早治模式,为高血压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干预的社区综合防治体系提供可行依据,使高血压病防治重点从专科诊疗向社区预防转移。社区卫生简便低廉的"六位一体"服务功能以及中医治未病的预防保健优势,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中的特色与优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晓玉 《天津中医药》2012,29(2):155-157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具有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观念引导下的整体调节手段、"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早期干预等特色,优势在于平稳降压,减少危险事件;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护靶器官,预防并发症;联用西药,减量减毒增效;非药物疗法,有效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进行脑卒中中医药综合防治模式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生存状况、治疗模式、中医药治疗的现状等;采用二手资料分析法及文献综述回顾进行综合防治模式的建立。结果:脑卒中患者对于中医药治疗手段有较大的需求,综合防治模式的建立及评价具有实践的基础。结论:研究建立的社区脑卒中中医药综合防治模式融合了健康教育、预防、临床医疗、康复等手段,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中医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孔炳耀 《中医杂志》1996,37(7):435-437
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目前在临床上已不成问题;但是要保证高血压病者降压治疗后病人的生活素质,则是目前医药界面临的课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非药物疗法为高血压病的首选治疗。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历史悠久,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中医药研究高血压病的几个与基础和临床有关的研究问题,谈谈当前的状况与进展。  相似文献   

7.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高血压病就是杀手背后的黑手.如何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病中的特色和优势,是我们中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分级预防和治疗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优势、中医对各类高血压的分型治疗和一级预防指导等论述了中医对高血压病的分级预防和治疗。指出: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习惯优势,有利于高血压防治成果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从整体上及多靶点干预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一定的优势,但目前中医药治疗心衰的临床和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心衰中医辨证规律、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研究设计质量不高等,解决上述问题应该是目前中医药防治心衰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是一个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中医药特有的防治理念及方法形成了防治慢性病的独特优势。文章从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西医治疗慢性病的局限性、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策略与方法等方面对慢性病的防治展开论述,认为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思想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结合课题组有关针灸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认为发扬各种中医药临床特色诊疗技术对增强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等严重致死与致残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的降压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中医药作为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重要部分,具有整体辨证、个体论治和多环节、多靶点调节机体代谢紊乱状态的特点,以及稳定血压、增效减毒、减/撤西药、改善症状及预后等作用。高血压病的防控形势严峻,需要中西医学互参互补,共同寻求应对方法。近年来,众多学者研究报道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和方法,显示出中医药良好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倡导挖掘古今文献及名家经验,总结疾病病因病机特点和证候演变规律,将中医理论、思维、方法与西医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积累循证医学证据,建立疗效评价体系,开发有效方剂,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诊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黄翠锋 《江苏中医药》2017,49(12):67-69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将其引入高血压病健康管理,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辨证(体)论治个体化治疗理念,中医健康宣传教育,中医膳食调养等,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特色高血压病健康管理模式的独特优势。这一特色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能促使高血压病患者提升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从而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加强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3.
对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临床切入点与优势进行探讨,认为运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对中风病的一、二级预防进行干预;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建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血管病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进行防治及以中医药综合疗法干预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是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临床切入点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在我国已经被肿瘤患者广泛接受,得到我国肿瘤界的认可,并逐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关注。扶正中药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减毒增效、促进康复的作用;肿瘤患者术后中医药的干预值得重视,中药抗肿瘤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泌尿道感染在中医属于淋证范畴,中医药防治泌尿道感染历史悠久,该文描述了泌尿道感染临床治疗抗生素滥用、耐药菌增加、复发率高等问题,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文献证据,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泌尿道感染在改善症状、减少抗生素用量及副作用、预防复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从基础研究方面,针对泌尿道感染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分型、中药药理作用机制和非药物疗法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中医药综合治疗泌尿道感染具有显著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在我国已经被肿瘤患者广泛接受,得到我国肿瘤界的认可,并逐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关注。扶正中药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减毒增效、促进康复的作用;肿瘤患者术后中医药的干预值得重视,中药抗肿瘤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加味牛膝汤治疗高血压病1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一种病情多变、病型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非化学药物疗法为高血压病的首选疗法[1].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历史悠久,效果持久且显著,具有一定优势.笔者采用加味牛膝汤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15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了解当前社区防治高血压病的现状及社区使用中医药服务的能力。为社区医生设计《高血压病中医药防治调查问卷》和《社区高血压病危险人群中医药干预方案草案调查问卷》2个问卷。在城区和乡村各选择了一个社区,被调查的社区医生包括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3种类别;职称涵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各个层次;学历包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医生对运用中医药方法防治高血压病的意愿较高,且具有提供社区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大力开展社区预防,可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吴博雯 《四川中医》2012,(7):144-146
高血压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可影响心、脑、肾等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在我国高血压有着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低的特点。因此,高血压病的防治相当艰巨。虽然单纯用西药控制血压已非难事,但不可否认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不仅能降低血压,而且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靶器官损害,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尤为突出。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有着不少成果,现将其中一部分从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治疗,特别是各家的辨证论治予以归纳、总结,并分析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与问题,以求为高血压病的研究提供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法思路,最终造福于广大患者。  相似文献   

20.
风眩相当于高血压病所致之眩晕。在病证结合模式下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是中医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风眩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符合当前中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综合应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数理统计学、信息技术等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临床病例调查、专家问卷调查及临床验证,可建立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风眩疗效评价体系,从而突显中医干预治疗风眩的疗效和优势,有利于中医药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