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师承教育是当今社会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优秀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术思想传播,是现代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近代以来,人们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以西方医学为体系的思维模式时,中医学教育该如何的发展与传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分析了现代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特点,阐述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期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对院校教育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补充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当今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其中,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而师承教育则因其注重临证实践的特点,对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分别从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及师承教育对中医思维形成之重要性等方面对当前中医教育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认为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中医学子的临证思维能力,从而塑造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助力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中医药教育主要是以院校教育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发展中医师承教育仍然是中医药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对中医师承教育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相关条文,界定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内涵,发现当前师承教育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即"师带徒"模式,近年来一直为各个中医院校探索的热点之一。由于传统的师承模式和院校教育模式各有千秋,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两者结合才是中医教育模式发展的主流趋势,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的结合,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以院校教育的底蕴辅以师承教育的特色,结合各家所长,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一片沃土。文章就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分析与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加速中医学教育发展的形势下,探索院校教育和中医药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做好传承工作行之有效的途径。从中医师承教育的概念、方式,以及跟师学习体会等方面对中医人才培养的师承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师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芳  张洪春 《中医杂志》2023,(15):1513-1518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以“口传心授”为主要特征的师承教育仍然是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文化学术传承的重要方式。从师承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贯彻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是中医事业守正创新的必然路径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中医师承教育的时代意义;从“以人为本”的医德医理医术传承、“一脉相承”的特殊师徒契约制、“道器合一”的经典与临床并重教育方式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中医师承教育的深刻内涵;以制约中医师承教育的焦点问题为导向,总结梳理当前中医师承教育面临的社会认知不足、院校教育活力不足、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制约中医师承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在战略机遇期推动中医文化守正创新,提出重塑中医师承教育文化氛围、将师承教育贯穿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多层次中医人才师承教育模式、完善中医师承保障体系等中医师承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中医师承教育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已难适应当今中医学术发展和中医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究中医师承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确现代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内涵、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改革试点、确立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师承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制度来构建现代中医药师承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8.
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培养中医人才,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因此改革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应将师承教育和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探索更加有利于中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明 《世界中医药》2013,8(9):1113-1114
传统的师承教育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符合中医药学形成和发展规律,在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及中医临床技能的传授等方面有其显著的优越性,但因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容易导致学习者知识结构局限。近60余年来,现代院校教育已经逐步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但因教学中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严重制约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我院从2005年开展以中医特色教育为背景的院校中医药师承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将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全面融合,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从教学过程生成性、教学目标全面性和学生角色主动性的实践方式等方面入手探讨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的实施问题,以促进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而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论中医师承教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药发展与进步是全社会都关心的大事,而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医药人才。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是近一段时间中医药教育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很多中医药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国家也在一定层面上实施了这一制度。文章从中医师承教育的概念、历史脉络、师承教育的价值意义与院校教育的比较、国内师承教育实施情况、政策与立法及展望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李建  彭云 《中医教育》2015,(2):71-72
借助我院名医传承工作站,以老-中-青导师组的形式实现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开展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研究,探索名医工作站在中医本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以期建立新的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的传承中医特色、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如何在中医药院校教育背景下融入因材施教的师承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医药院校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有中医特色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深度融合.本文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多年来在中医专业学生中开展的院校+师承教育实践经验,分析院校+师承教育模式的构建情况,并总结经验,以期对今后两者的融合及中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温茂兴 《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中医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各有利弊,现代中医教育应该融合两者之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在当今院校教育成为中医教育主渠道的情况下,以临床实践为核心,在院校教育中导入师承模式,强化中医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提高中医教育质量,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中的不同作用,认为:院校教育是现代中医教育的基础,师承教育是中医基础教育上的必要补充与深化、细化;院校教育系统而规范,强调共性,重在广与博,师承教育自由而活泼,强调个性,重在精与专;院校教育是学习人文知识、伦理规范的课堂;师承教育是掌握处理医患关系技巧的场所。因此必须二者并重,方有利于临床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两种不同中医教育模式的分析比较,认为两种教育模式各有特色,也各有不足,主张在目前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主渠道的院校教育体系中,应强化中医药经典著作的学习;重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加强临床实践及其诊疗技能训练;注重因材施教,并将师承制引入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师承教育看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导师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红云  王珏 《中医教育》2006,25(2):21-23
中医教育经历了从几千年师承教育向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转变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社会思维模式的改变、对传统文化的淡化等因素,中医药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中医教育与师承教育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中医药传承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武汉传承中医药研究院努力探索如何将现代院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有机结合,悉心寻求出中医药适用性人才、未来名医的最佳培养模式。从师承教育到院校教育,再到两者相互结合施教,是中医教育的一大变革和进步,是中医继承和发扬的必由之路,我们在以武汉传承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北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医人才为契机的  相似文献   

19.
总结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及其特点,提出"重经典,跟名师,勤临证"为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内涵,并对创建中医学术传承流动站、中医学术流派工作站、高层次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非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等现代多元化师承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冯磊 《中医临床研究》2011,(6):F0002-F0002
2月26日,第六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在广州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确立师承教育地位,明确现代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的定位、形式、作用、保障等,探索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做好确有专长师承人员的行医资格认定和规范,加快探索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