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方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0周,茵陈蒿汤组第6周起给予茵陈蒿汤灌胃5周。10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Ch)含量,肝组织TG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茵陈蒿汤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G、LDL-C、Ch含量,增加血清HDL-C含量,显著降低肝脏TG含量,改善肝组织脂质沉积的病理状态。结论:茵陈蒿汤能够有效的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是促进HDL-C合成,减少Ch、TG、LDL-C在体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降糖消脂片对肥胖模型大鼠Lee's指数、血脂及病理形态学等指标的影响,研究其药理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18周,造成肥胖大鼠模型。普通饲料组为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3 g/kg)、辛伐他汀组(4 mg/kg)、降糖消脂片高、中、低剂量组(8、4、2 g生药/kg)。12只/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1次/d。观察给药期间大鼠体质量及摄食量的变化,测定Lee's指数、血脂及游离脂肪酸(FFA),并对肝脏和脂肪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给药8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降糖消脂片高、中剂量组大鼠肥胖症状明显减轻、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0.01);Lee's指数明显降低(P0.05~0.01)、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1)、TC/HDL-C有所降低(P0.05);低剂量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有所降低(P0.05);降糖消脂片各剂量组FFA明显降低(P0.01);病理结果显示:降糖消脂片各剂量组的肝脏和脂肪组织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降糖消脂片各剂量组肝脏脂肪变性有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 :降糖消脂片有明显减重、降脂、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FFA,改善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从脾虚痰浊论治糖调节受损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及对血清脂联素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将5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药组采用健脾化浊方加减治疗,西药组采用吡咯列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BMI),血清脂联素、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于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治疗组较对照组BMI、FBG、2hBG、TG、TC、LDL-C高,血清脂联素、HDL-C低(P0.05或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BMI、FBG、2hBG、TG、TC、LDL-C降低,血清脂联素、HDL-C升高(P0.05或P0.01);中、西药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调节受损阶段中医病机为脾气不足,痰浊壅盛,此期采用健脾化浊方健脾益气,升清化浊,可改善糖调节受损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应与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穴埋线法对肥胖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透穴埋线法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2只,喂以普通饲料;另外一组48只,喂以高脂饲料。6周后,选出造模成功的20只符合要求的高脂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10只、透穴埋线组(简称埋线组)10只;空白对照组选取普食组的10只大鼠,共3组大鼠。实验期间,各组实验大鼠均普通饲料喂养,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陪同固定,透穴埋线治疗组予透穴埋线治疗。治疗后观察并分别比较大鼠TC、TG、LDL-C、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造模6周后,高脂组大鼠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实验结束后,埋线组大鼠的TC、TG、LDL-C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经高脂饲料喂养可有效、快速的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成功率达65%。透穴埋线法能降低肥胖大鼠的血清TC、TG、LDL-C水平及其他肥胖相关指标,促进脂肪代谢,提高LEP受体、INS受体的敏感性和表达,有效调控肥胖大鼠的摄食行为和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5.
童莉  陈莹 《光明中医》2022,(21):3864-3866
目的 分析中药健脾利湿活血方在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中抽取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给予中药健脾利湿活血汤服用,对比2组总有效率、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8周后血脂指标(TC、TG、LDL-C)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脂指标(HDL-C)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药健脾利湿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血脂和血糖水平的降低,促进患者相关症状的缓解,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降浊化瘀合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降浊化瘀合剂、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和蒸馏水灌胃并与正常组对照。给药8周后,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游离脂肪酸(FFA)。结果: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HONM-IR显著改变(P<0.05);中药治疗组较模型组TG、TC、FFA明显改善(P<0.01),且TG、FFA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1或P<0.05)。结论:降浊化瘀合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对代谢综合征(MS)脂代谢紊乱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调节MS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方法依纳入标准选择76例MS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治疗40 d后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BMI、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后BMI、TC、LDL-C、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干预MS,可显著降低TG、TC、LDL-C水平,改善HDL-C水平,提示针刺干预具有调节MS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针刺对腹型肥胖小鼠肝脏病理形态与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造模组29只,建立腹型肥胖模型,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将造模成功的12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和针刺组6只,继续以高脂饲料喂养。将针刺组小鼠置于固定器内固定,针刺双侧"带脉"穴,接电针,2 Hz/15 Hz疏密波,强度1.5 mA,隔日1次,每次15 min。模型组和空白组同步固定。共干预8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变化;取血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值(FBG)和胰岛素(INS)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FBG、INS、HOMA-IR水平明显上升(P0.01或P0.05),血清中HDL-C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小鼠血清中TC、TG、FBG、INS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HDL-C含量明显上升(P0.05);血清中FFA含量呈空白组针刺组模型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HE染色可见模型组小鼠肝脏大量肝细胞排列紊乱,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局部脂肪变性;针刺组肝细胞排列整齐,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脂肪变性。结论:针刺可以调控糖、脂代谢紊乱,对肝脏病理具有良性调节作用,改善腹型肥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内祖皮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姜黄素组,各10只,其中空白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予喂养高脂饲料,姜黄素组予喂养高脂饲料+100 mg/d姜黄素。连续喂养12周后HE染色法观察3组西兰兔主动脉内膜斑块厚度、外周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以及利用MTT法测定人纤维EPCs细胞迁徙及增殖活性。结果:1)血脂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姜黄素组TC、TG及LDL-C均升高(P0.05),HDL-C降低(P0.05),其中姜黄素干预后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2)形态学变化:空白对照组颈动脉壁厚薄均匀,结构均匀,模型组及姜黄素均出现动脉管腔狭窄,动脉内膜增厚,其中姜黄素组较模型组改善。3)EPCs增殖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姜黄素OD值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OD有所上调(P0.05)。4)EPCs迁徙能力: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划痕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其中姜黄素组各时间点划痕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姜黄素由明显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EPCs增殖及迁徙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肝化浊方对高血脂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清肝化浊方组,每组10只,除空白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喂养高脂饲料6周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模型组每日高脂饲料喂养,蒸馏水灌胃;辛伐他汀组每日以高脂饲料喂养,辛伐他汀0.18 g/kg灌胃;清肝化浊方组每日以高脂饲料喂养,清肝化浊方14.4 g/kg灌胃;空白对照组每日普通饲料喂养,灌胃蒸馏水。4组均灌胃4周,记录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6周后、灌胃4周后的体质量,检测各组大鼠造模6周后及灌胃4周后血脂水平。结果造模6周后和灌胃4周后,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清肝化浊方组间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清肝化浊方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清肝化浊方组大鼠血清TG、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P均0.05),但LDL-C水平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清肝化浊方具有降低血脂作用,尤以降TG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饮食控制组、电针组,电针+饮食控制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一直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四组给予高脂饲料,连续喂养28天后,电针+饮食控制组及饮食控制组改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模型组及电针组仍用高脂饲料喂养,同时两组电针组开始电针丰隆穴治疗。治疗28天后,各组大鼠采血测定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C、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电针+饮食控制组大鼠TC、LDL-C水平、载脂蛋白B(apoB)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与饮食控制组比较,电针+饮食控制组大鼠TC、LDL-C水平、载脂蛋白B(apoB)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结论电针丰隆穴能有效改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性,从而达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天麻通心脑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实验效果及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Wister雄性大鼠6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天麻通心脑方3.06 g/kg)、实验组(高脂饲料喂养+天麻通心脑方3.06 g/kg)各16只,连续喂养6周;对比各组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高脂组的血清TG、TC、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高脂组的血清HLD-C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血清TG、TC、LDL-C水平低于高脂组(P0.05),实验组的血清HLD-C高于高脂组(P0.05);高脂组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高脂组(P0.05);高脂组的ET-1、TNF-α、IL-6均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高脂组的NO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ET-1、TNF-α、IL-6低于高脂组(P0.05),实验组的NO高于高脂组(P0.05)。结论:天麻通心脑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具有显著的降血脂效果、同时减轻高血脂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李祖焊 《新中医》2021,53(16):163-166
目的:观察循经推按联合脂肝合剂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游离脂肪酸(FFA)及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MAFLD患者,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脂肝合剂,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经推按穴位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FFA、AP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氨酶(GGT)、GST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L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血清FFA、AST、ALT、GGT、GST、TG、TC、LDL-C、LP水平均降低(P0.05),HDL-C、APN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FFA、AST、ALT、GGT、GST、TG、TC、LDL-C、LP水平均较低(P0.05),HDL-C、APN水平均较高(P0.05)。结论:循经推按联合脂肝合剂能有效降低血脂指标,有利于减少肝部脂肪沉积,从而减轻肝功能损伤,缓解MAFL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双益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血脂及SOD、MDA、FFA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的方法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40只,分为模型组(M)、二甲双胍组(Met)、双益方高剂量组(SH)和双益方低剂量组(SL),每组10只.检测药物干预2周和4周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以及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结果 药物干预后,SH、SL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FBG、TG、TC、FFA、和LDL-C的水平(P<0.01或P<0.05),提高血清HDL-C的水平(P<0.01或P<0.05);同时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MDA的含量(P<0.01或P<0.05),明显升高血清SOD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 双益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降糖、降脂的作用,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游离脂肪酸(FFA)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大鼠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200 ±20)g饲喂高脂饲料,检测8周后大鼠血清TG、TC、HDL-C、LDL-C、AST、ALT水平,并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明显肿胀,全肝组织内可见弥漫分布的大脂滴和微脂滴,无脂肪纤维化症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脂肪肝模型组肝指数、血清TG、TC、LDL-C、AST、ALT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血清HDL-C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除AST、ALT外其它生化指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高脂饲料喂养8周,可建立比较成功的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宁脉调脂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和宁脉调脂颗粒低、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其它试验组予高脂饲料,每组均喂养45天,期间各组予相应用药或处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剂量宁脉调脂颗粒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TC、TG、LDL-C、VLDL-C和hs-CRP(P0.05),升高HDL-C作用略优于瑞舒伐他汀,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宁脉调脂颗粒也有一定的降低TC、TG作用(P0.05)。结论宁脉调脂颗粒可能通过降低TC、TG、LDL-C、VLDL-C和hs-CRP,升高HDL-C,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11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治疗组及高脂+普通饲料治疗组。电针丰隆穴治疗28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11b、ICAM-1表达。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血浆TC、LDL-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高脂+普通饲料组大鼠血清TC、LDL-C与高脂饲料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较正常对照组仍升高明显(P0.01);电针丰隆穴治疗后,大鼠血浆TC、LDL-C明显下降(P0.01);TG、HDL-C变化不明显(P0.05)。高脂饲料组大鼠巨噬细胞CD11b、ICAM-1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高脂+普通饲料组大鼠巨噬细胞CD11b、ICAM-1表达率较高脂饲料组明显下降(P0.05),较正常对照组仍明显上升(P0.01),高脂饲料治疗组与高脂饲料组比较,CD11b、ICAM-1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高脂+普通饲料治疗组与高脂+普通饲料组比较,CD11b、ICAM-1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高脂+普通饲料治疗组与高脂饲料治疗组比较,CD11b、ICAM-1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CD11b与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47,P0.01)。结论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中TC、LDL-C水平,下调高脂血症大鼠巨噬细胞CD11b、ICAM-1的表达,对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方茵陈蒿汤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药效作用.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SD雄性大鼠8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茵陈蒿汤高剂量组、茵陈蒿汤低剂量组,复方益肝灵组及自愈组.茵陈蒿汤高、低剂量组、复方益肝灵组于第9周起分别给予茵陈蒿汤高剂量4.97 g·kg-1、低剂量3.31 g·kg-1、复方益肝灵1.265 ×10-2g·kg-1治疗4周,自愈组恢复正常饮食.4周后观察药物对大鼠血清脂质、肝脏脂质、血清胰岛素含量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对肝组织进行常规HE、油红O染色.结果:茵陈蒿汤低剂量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和肝内丙二醛(MDA)、肝脏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增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血清胰岛素(Ins)含量(P <0.05,P<0.01),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和肝组织脂质沉积的病理状态.茵陈蒿汤高剂量对血清TG,MDA,GSH-Px,Ins,肝内FFA部分指标有所改善(P<0.05,P<0.01).结论:菌陈蒿汤低剂量对改善大鼠NASH的作用优于高剂量.茵陈蒿汤低剂量能够有效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的“二次打击”机制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状态,增强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代谢产物,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达到治疗NASH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模型组喂养高脂饲料造模,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推拿干预组。两组均继续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推拿干预组采用腹部推拿疗法进行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动物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骨骼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Y共活化因子l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的FPG与TC、LDL-C、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TG、HDL-C、ISI及骨骼肌AMPK、PGC-1α、SIR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推拿干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FPG、TC、LDL-C、FINS、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P<0.01),TG、HDL-C、ISI及骨骼肌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腹部推拿疗法能够有效调节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改善和加强了骨骼肌SIRT1/PGC-lα通路的作用,更好发挥其调节糖脂代谢及胰岛素分泌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山楂、泽泻、决明子与紫色红曲霉混合发酵产物(调脂中药红曲)对食源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以高脂饲料连续饲喂SD大鼠4周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调脂中药红曲预防组、脂必泰胶囊阳性组、大米红曲组、调脂中药红曲治疗组。分别连续给药4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变化。结果调脂中药红曲预防组造模同时连续给药4周后,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造模4周后给药4周的治疗实验结果表明,与给药前组相比,大米红曲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TG、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调脂中药红曲组和脂必泰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且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优于大米红曲组。对比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发现调脂中药红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调脂中药与红曲霉混合固态发酵所得产物可有效抑制食源性高脂血症的形成,对食源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血脂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发酵产物中中药调脂成分与红曲调脂成分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