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中应用PDCA持续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循环法(PDCA)实施前后CSSD器械拆装、清洗质量、消毒质量、环境管理、包装质量等相关内容的质量评分变化状态以及本院医疗手术器械消毒合格与病患手术感染情况,探析CSSD实施PDCA管理前后效果。结果 (1)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的环境状态、包装质量、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临床科室满意度等与实施前相比评分更高(P0.05);(2)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清洗、消毒灭菌、气管内套管、无菌干罐、氧气湿化瓶等指标的合格率均高于实施PDCA前(P0.05)。结论根据CSSD管理的具体情况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的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器械管理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持续改进对消毒供应中心供应质量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25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6月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PDCA,2015年7—12月实施PDCA,对比实施PDCA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和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工作人员防护知识考核分数、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模式,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供应质量,使质量管理标准落实到每一环节,减少医院感染,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的效果。方法 2015年4月起实施PDCA,将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这一时间段作为PDCA实施后阶段,将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这一时间段作为PDCA实施前阶段,对比PDCA实施前后各项指标。结果实施PDCA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服务意识、防范差错意识、安全意识的评分得以进一步提高,与实施PDCA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后,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工作差错率得以降低,科室满意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实施PDCA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有助于消毒灭菌质量的持续改进,有助于赢得科室的满意和认可,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消毒供应室20名护理人员进行PDCA循环护理培训,然后比较PDCA学习前后的临床护理人员科室满意度、消毒灭菌质量、护理工作质量等的差异。结果:以医院临床科室的护士及手术室医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应用PDCA前,科室的满意度为70.00%,而PDCA应用之后为9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前后,分别随机选取100个医疗器械包,其中PDCA应用前消毒合格率为90%(90/100),PDCA应用后消毒合格率为97%(97/100),PDCA应用前后清洗灭菌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与应用PDCA前相比,应用PDCA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显著提升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并提高科室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组长负责制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环节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组长责任制,进行按区划分,比较实施前后科室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长负责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控制工作中,可显著提高工作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龚琴  江婷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1):163-166
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戴明循环(PDCA)法在降低消毒供应室院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医院感染前馈控制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病例各180例手术患者、3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12月实施常规医院感染控制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1-10月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PDCA循环管理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管理情况,包括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职业暴露率、环境微生物检测合格率、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检测合格率以及消毒物品丢失率;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包括伤口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流相关性感染、肺部感染等发生情况;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调查表,从安全管理、护理质量、环境控制对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检测环境微生物合格率、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6.67%、100.00%、100.00%均高于实施前80.00%、86.67%、86.67%,职业暴露发生率、消毒物品丢失率均为0,低于实施前13.33%、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感染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管理后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护理质量、环境控制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的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减少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各类感染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的我科室的16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在此期间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管理消毒供应中心,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科室的16名工作人员作为实验组,在此期间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结果工作人员满意度情况方面,干预后,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满意情况普遍优于常规管理,(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模式相比,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提高员工落实各项操作的依从性,提高工作质量。故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工作,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随机各抽取500件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检查,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前后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及各科室满意率情况。结果优质护理实施后清洗、分类方面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而包装、灭菌合格率较实施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实施后,各科室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各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于消毒供应科室实施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消毒供应室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实施一般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8月‐2016年9月实施PDCA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科室在职护理人员共37例,总结两年内科室医护人员对护理质量评价,总结满意度表现,对比两组医护人员自身业务能力评分及院内感染率。结果第一年度间,医护工作者对于科室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为67.57%,第二年度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1.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年度职业防护、风险管理、细节控制及质量检验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第二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年度护理质量评分较高。科室工作者对于器械分类与回收、消毒灭菌知识、质量检查及无菌意识等指标评分第二年度均高于第一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年度,该院出现的院内感染例数共69例,其中因医疗器械灭菌质量较差而导致的院内感染发生24例(34.78%);第二年度经消毒供应科室实施PDCA护理质量管理后,该院感染例数共71例,其中因医疗器械质量导致的院内感染率仅为6例(8.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医护人员表示对管理模式感到满意,且自身专业技能得到提升,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植入型器械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植入型器械的质量管理,保证零缺陷。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设定质量管理重点,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的植入型器械30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在器械准入、清洗消毒、器械交接、监测追溯、临床科室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植入型器械准入以及监测追溯均达到了100.00%,器械的规范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6.67%,器械交接的规范率为93.33%,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6.67%。结论在医院植入型器械的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器械管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医院物品无菌保证水平,促进植入物零风险的实现,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管理,将实施前、后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湿包发生率、临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DC A循环实施后上述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可有效改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临床满意度,并降低湿包发生率,能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的效果。方法:消毒供应中心自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集中式管理,对院内各科室使用后的器械及物品集中回收、消毒、灭菌和发放,比较管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消毒、包装质量,院内感染率及各科室满意度。结果:管理后,器械消毒合格率(96.4%)、包装合格率(97.2%)均明显高于管理前(68.0%、65.1%),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0%,明显低于管理前的6.90%,各科室工作人员对医疗物品器械清洗消毒总满意率为93.75%,明显高于管理前的7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可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合格率、满意率和包装合格率,并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与评价PDCA循环法在供应室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YYNW院消毒供应室2014年1~12月间PDCA循环管理样本资料150份作为PDCA组,2013年1~12月间未实行PDCA循环管理常规资料150份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资料清洗灭菌合格率;分析与比较两阶段院内各科室对供应室消毒供应满意度。结果:PDCA组各项清洗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DCA阶段供应室消毒灭菌总满意度为98.2%高于常规管理阶段的(88.02%,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采取PDCA循环法的进行管理,可提高供应品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室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供应室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运用于我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的管理,比较PDCA循环前(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与PDCA循环后(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供应室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PDCA循环改进,2018年1月份检查阶段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影响满意度的关键问题一:器械种类、数量与器械单相符情况满意度由原来的68%提高到85%;影响满意度的关键问题二:器械清洗质量满意度由原来的75%提高到90%;影响满意度的关键问题三:器械锈蚀情况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高到95%;无菌手术器械供应质量平均总体满意度由原来88%提高到9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室各环节工作质量,对提高消毒灭菌物品供应质量满意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C全程优质护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方法:该院从2016年1~6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3C全程优质护理,共有30例护士参与研究,分别在实施3C全程优质护理前后各选取500件医疗器械进行分析,检测洗涤、灭菌及包装合格率,并对护士压力情况、相关科室的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3C全程优质护理实施前,洗涤、灭菌、包装合格率分别为84.20%、91.80%、92.40%,实施后分别为97.80%、99.00%、9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全程优质护理实施前,相关科室的满意度为80.00%,实施后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全程优质护理实施前的护士压力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3C全程优质护理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也能提高各科室满意度,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集的200份管理资料分成两组,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集的100份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一直到2018年4月收集的100份管理资料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消毒合格率以及临床相关科室的满意度。结果在消毒合格率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相关科室的满意度上,各科室对于实验组的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关科室满意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艳芳 《中外医疗》2013,(18):141-142
目的探讨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心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1—1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同2010年1—12月未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实施前后物品与器械及器具的日处理量,还有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与其它科室的满意率等进行对比。结果该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心在应用PDCA循环法后各个区域的包装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及无菌物品的抽样合格率等都明显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该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器械及器具的日处理量,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和其它科室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未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消毒供应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其它科室的满意度,值得相关医院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 PDCA 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消毒供应室采用 PDCA 循环法进行管理的87份资料列为实施后组,同时将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87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实施前组,比较两组灭菌清洗合格率。结果:比较实施 PDCA 循环法前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实施后的合格率87.3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58.62%,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DCA 循环法管理消毒供应室各工作,对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提升作用,确保工作整体水平,进而提升科室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2015年1月~2015年4月之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共40名工作人员,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操作无菌物品时的合格率与其他科室、病房对两组人员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在灭菌、分类、洗涤和包装等各项操作中的合格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科室与病房对观察组人员的满意度为95.5%,远大于对照组(77.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严格无菌操作,从而提高其操作的合格率,以及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分析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样本各300例以及医疗工作人员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器械样本消毒情况以及医疗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供应室工作人员消毒液使用合格率、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消毒用品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