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收集宁夏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重点职业病监测的61 421名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对双耳高频听力结果进行判定,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地区、行业、企业规模及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7.71%,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工龄增长而增高;检出率最高的地区为石嘴山市,最高的行业为采矿业,中型、内资企业检出率最高。提示应规范加强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重视本地区传统行业噪声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汽车制造厂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3至7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汽车制造厂2 647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个人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等)、耳疾史、爆震史、耳毒性药物接触史和职业性噪声接触史等进行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人造宝石加工行业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状况,为采取有效的防护、整改措施及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宝石厂磨钻、园磨及熔炉车间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测量车间环境噪声水平。选890例接触噪声人员作噪声组,并选160例非接触噪声人员作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测量每个工人的左右耳气导听阈,按GBZ49-2002标准对听阈作年龄和性别修正,并诊断是否为高频听力损失,比较两组工人听力状况。结果作业现场共测86个噪声点,其中有82个点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超标率为95.35%;噪声强度为70.1 ̄98.6dB(A),平均(89.2±2.8)dB(A);噪声组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罹患率为34.3%,明显高于对照组(12.5%)(P<0.01),且噪声组随接噪工龄增长有增高趋势,工龄5年以上的高频听力损失明显增高。结论提示人造宝石加工行业高强度噪声引起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噪声暴露人员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噪声性听力损失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市某橡胶塑料模具厂、某机械设备生产厂、某汽车制造厂共231名接触噪声超过1 a的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WS/T 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对噪声场所进行噪声强度测量,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按照GB/T 7582-2004《声学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要求进行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判断被调查人员是否存在听力损失。自制问卷,调查对象的年龄、CNE、噪声相关知识培训、文化程度、接噪工龄、噪声防护设备使用情况、家族性耳聋史、毒性药物史、吸烟史等情况。先后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影响职业噪声暴露人员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结果 被调查对象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68.0~105.4 dB(A),8 h等效声级(LEX.8h)为80.1~95.4 dB(A),CNE为80.2~112.3 dB(A);231名工人中发生听力损失者共83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40岁、接噪工龄≥3 a、家族性耳聋史以及吸烟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噪声相关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5.
以某大型船舶制造企业35家外包单位的4875名噪声接触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工龄、工种分析接触噪声外包作业人员听力损失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电焊、打磨、装配、涂装4个工种49个岗位噪声超标率36.7%(18/49);装配岗位噪声虽未超标,但受电焊、打磨作业噪声的影响;涂装岗位同时接触有机溶剂。外包单位噪声接触人员听力损失检出率12.6%(616/4875),男性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13.8%,高于女性(5.8%);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年龄、工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01),年龄≥50岁、工龄≥10 年组检出率分别为19.0%和14.8%;不同工种听力损失检出率9.3%~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5年接噪人员中以打磨工检出率(15.1%)最高(P<0.05)。针对船舶制造企业外包单位劳动力密集、工种间混杂作业等问题,宜采取防护措施降低噪声接触水平,合理布置高、低声级噪声作业,降低噪声与有机溶剂联合作用造成听力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以2022年在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并完成空腹血糖、肝功能、纯音听力测试(pure tone audiometry, PTA)等检查的噪声暴露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3 378名噪声暴露者中高频听力损失620例;高频听力轻度损失组双耳高频听力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双耳3 kHz与4 kHz、3 kHz与6 kHz听力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听力重度损失组双耳高频听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在不同性别、空腹血糖、血压、吸烟、饮酒、企业规模、行业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接噪工龄增长,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呈增加趋势(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 40岁、接噪工龄≥15年、空腹血糖升高、吸烟、饮酒、中小微型企业、金属制造业是噪声暴露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秦素珍  董欣灵 《职业与健康》2008,24(11):1031-1032
目的了解某石油企业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情况。方法收集该企业2002-2007年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其听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及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听力损失率(25.09%)明显高于对照组(10.78%),2组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21,P〈0.01)。结论职业性噪声对职工的听力有损伤,但很好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具,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危害。  相似文献   

9.
某机械制造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工龄和年龄与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 按国家标准对接噪工人进行听力检查和一般情况的调查,再根据工龄和年龄分别进行听力损失情况的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噪声性听力损失有较高的发生率,但不同工龄组间和不同年龄组间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严重听力损失的发生率有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大部分人对噪声比较敏感,在高噪声作业环境中容易发生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有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区在岗噪声作业人员中的高频听力损失,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在上海市某区噪声暴露在岗工人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噪声暴露工人噪声暴露情况及听力检测数据分析高频听力损失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频听力损失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该区在岗噪声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13 796人,高频听力损失720人,检出率为5.23%。男性(OR=2.387)、年龄(30~39岁:OR=3.027;40~49岁:OR=7.765;≥50岁:OR=10.292)、工龄(10~19 a:OR=2.085;≥20 a:OR=2.060)、吸烟(OR=2.902);企业规模(小型和微型:OR=2.394)、经济类型(私营:OR=1.581)、行业类型(其他制造业:OR=1.600;通用设备制造业:OR=1.896;金属制品业:OR=2.477;造船业:OR=3.058)、与噪声联合暴露(OR=1.508)是噪声暴露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区噪声作业高频听力损失情况不容乐观,男性、年龄≥30岁、工龄≥10 a、吸烟、小微、私营、造船业、与噪声...  相似文献   

11.
某锅炉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拟通过对某锅炉厂作业环境生产性噪声暴露的测量以及作业人员的听力检查,探讨锅炉生产行业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某锅炉厂噪声环境进行监测。用纯音听力计检查观察组105名工人和对照组109名工人的听力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次调查检出高频听力损失者61人,检出率为58.10%;观察组在语频及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均大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工人的双耳听力损伤基本一致,听阈的平均值在3000~4000 Hz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χ2趋势检验,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接触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P=0.0001);随着日噪声接触量(8 h等效A声级)增加,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有升高趋势(P=0.0017);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增加,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也有增加的趋势(P=0.0004)。结论该厂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已经产生了明显影响,应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措施来控制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姚春凤 《职业与健康》2013,29(5):562-563
目的 了解某机械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下降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机械厂454名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结合作业场所噪声监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频听力异常137人,占受检人数的30.18%;听力下降随工龄增加而增高,不同工龄组间高频听力下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力下降在男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x2=27.87,P<0.01);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与听力下降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生产性噪声对高频听力有影响,并随噪声作业工龄、工作场所噪声强度的增加,听力下降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不良的生活习惯可增加听力下降的危险性.建议加强个人防护,改善工艺,降低噪声强度,同时应注意改变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轨枕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水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铁路轨迹厂噪声作业对工人听力水平的影响,为采取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现场作业进行噪声测试,对工人进行听力损伤测试。结果 噪声作业工人的高频和语频听力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频和语频听力损伤率均随累积接触噪声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听力曲线为“V”型,高频“V”凹陷谷点以6kHz为主,占68.45%。结论 轨枕厂的高强度噪声对作业工人听觉系统有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李艳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02-1203
<正>噪声对人体多个系统,如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系统都可造成危害,但主要的和特异性损伤是在听觉器官[1]。噪声广泛存在于人的工作过程和环境中,在钢铁企业,噪声已成为其生产环境中常见的职业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状况及各频率听力损失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12月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至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噪声接触水平检测及问卷调查,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各频率听力损失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605名噪声作业工人均为汉族男性,年龄为22(20,24)岁,工龄为3(1,4)年,噪声接触强度为83.50(82.10,86.10)dB(A),累积噪声暴露量为87.97(85.11,90.81)dB(A)·年。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4.40%(896/2 605)。左、右耳听力损失检出率,左、右耳语频、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耳听力损失检出率均随着频率升高而逐渐增加(趋势χ2值分别为1111.38、1237.14,P<0.01),且均以6.0 kHz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与各频率听力损失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0.5~6.0 kHz的OR值分别为3.231、4.151、4.809、3.282、2.735、2.069)、年龄(0.5~6.0 kHz的OR值分别为2.167、2.323、2.508、1.776、1.414、1.276)的增加,各频率听力损失风险均逐渐增加(P<0.05)。结论 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不同频率听力损失以6.0 kHz较为显著,累积噪声暴露量、年龄与各频率听力损失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噪声接触时间和噪声强度对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风险程度。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广东省中山市1411名噪声作业工人连续3年纯音气导听阈和噪声监测数据。结果 1411名中山市噪声作业工人2012-2014年双耳高频听阈存在时间主效应和噪声强度主效应(P<0.05)。噪声作业工人2012、2013、2014年的双耳高频听阈分别为(30.88±7.21)、(30.57±6.91)、(30.37±7.21)dBHL,2013年与2012年相比,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听阈升高(P<0.05),2014年与2013年相比,双耳高频听阈无差异(P>0.05);不同噪声强度双耳高频听阈不同(P<0.05),≥88 dB(A)噪声强度的工人双耳高频听阈最高,2012-2014年分别为(32.83±9.45)、(32.20±9.11)、(32.22±9.52)(dBHL)。结论 噪声接触时间和噪声强度与噪声接触工人双耳高频听阈损失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暴露工人的听力情况及防护措施效果。
方法 选择某汽车制造企业2015年参加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2 726名噪声暴露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企业噪声危害特征、工人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同时通过纯音听阈测试, 分析不同工龄、厂区及车间工种对工人听阈影响。
结果 作业环境噪声总超标率为58.24%。不同性别接触噪声工人听力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左耳和右耳的语频及高频平均听阈水平在不同工龄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工龄> 5年组工人左耳和右耳的语频及高频平均听阈均最高。所有工龄组工人右耳语频平均听阈均低于左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但两耳高频平均听阈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左、右耳语频平均听阈水平在不同车间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耳高频平均听阈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整车及总装车间高频听阈平均水平较高, 发动机制造车间相对较低。所有车间工人左耳语频平均听阈水平均高于右耳(P < 0.01);但两耳高频平均听阈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工人的双耳平均听阈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大, 汽车制造企业不同车间的噪声对工人听力影响程度不同, 噪声对左耳语频听阈的影响较右耳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某市职业人群噪声性听力损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噪声接触声级的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20家企业接触噪声的3 580名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1日建立动态研究队列,观察终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收集研究对象2017年之前的现场检测和体检数据,并开始观察对象2017年1月1日之后3年的听力损失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3 580名工人中男性2 849人,女性731人;平均年龄(39.42±7.69)岁;平均工龄(11.50±7.06)年。随访时间共计28 585.65人年,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91例,发病密度为0.003 2/人年。随着接触噪声声级的增加,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病密度、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也随之增加。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是男性的0.148倍;防护用品合适且全程佩戴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风险是不合适或不佩戴的0.407倍;年龄每增加1岁,工人发生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