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高度近视是眼科常见疾病,二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具有相同病机的疾病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中医学理论认为,肝藏血、肾藏精,肝肾精血同源,结合前期研究发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发展与肝肾密切相关,补益肝肾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显著,而高度近视的疾病发生发展也与肝肾息息相关,因此以“异病同治”理论为基础,探讨“从肝肾论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高度近视,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著名经方之一,为少阳阳明同治的表里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疏肝理脾,内泄热结,通下腑实,斡旋枢机,畅通血脉的作用。该方用药精简,配伍严谨,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于各科的临床治疗中,通过把握大柴胡汤的辨证要点,基于“异病同治”理论,古方今用,可治疗临床各类疾病,尤其在治疗高血压、失眠、冠心病中疗效卓然。 相似文献
5.
正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因素所致血脂水平过高,最终导致一系列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中医方面,并未有脂质、血脂等名称,但对"膏""脂"早有认识[1]。临床上常分为肝肾亏虚、脾肾两虚、痰浊内蕴、气滞血瘀、痰瘀结滞5型[2],治疗多为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消痰导滞,取得一定成效。然笔者认为本病病位在血脉,与脾关系密切。治疗上应从脾论治,佐以上述他法,以收降脂之功。 相似文献
6.
7.
8.
脑髓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对患者的生命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不可忽视的恶劣影响。本文通过对脑肾相济理论进行阐述,认为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二者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故“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是脑髓病的重要病机,“填肾精,益脑髓”是治疗脑髓病的基本方法。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三者同属于脑髓病范畴,脑肾相济理论是临床论治脑髓病的常用理论基础,从脑与肾的生理功能与联系出发,认为脑肾相济是精神充沛、情感智能、行为活动的基础。从病理角度出发,认为补肾祛瘀是治疗脑髓病的基本治法。本文基于脑肾相济理论从脑与肾的生理功能,二者间紧密的联系出发,探析脑髓病的病理基础,通过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具有相同的病机角度,异病同治不同脑髓病,为临床治疗脑髓病提供具有基础、统一、一致的方法,并将典型医案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9.
黄汝成教授认为,头痛病主要责之于风、火、痰、瘀、虚等病因病理,致病关键在“瘀”,总为气瘀、血瘀、痰瘀;治当以脾胃为中心,倡导“脑脾同治”。黄教授基于脾与脑经络相通;脾主升清、清阳得养、脑清神聪;脾主运化、气血津液条达、脑窍荣畅;脾主统血、脉行得道、奉养脑窍四个方面构建脑脾同治法的理论基础;治疗以醒脾开窍,行气化瘀;运脾通窍,理气化瘀;健脾益窍,补气化瘀为三大法则。临床中自拟健脾祛瘀方加减治疗头痛,若气滞血瘀者,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痰瘀阻窍者,合化痰通络汤加减;血虚血瘀者,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值或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总有效率为98.26%,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同证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异病同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针灸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中医脾胃理论出发 ,结合现代医学观点 ,阐述了高脂血症的发生在于脾胃功能失调 ,提出了治脾为本的治疗大法及临床具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属中医学“痹证”“痿证”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膝骨关节炎的病机以肝肾亏虚、筋骨失养为本,以感受风寒湿邪、瘀血阻滞为标,临床多采用补益肝肾、祛风通络、活血舒筋等方法治疗,而忽略了后天之本——脾的重要性。脾虚是早期膝骨关节炎的重要病机,因此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常收效甚微。本文简要概述“脾病而四肢不用”理论的内涵,重点论述了从脾论治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依据和方法,为早期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其作为一个主要的治则、治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疗效确切。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应该是“异病同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异病同证”才能“同治”。补肾益气法是运用较为广泛的“异病同治”之法,研究表明,补肾益气之法对多种疾病和状态均具有较好疗效,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从整体上改善了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等有关,从而对局部病变产生了“调节整体,改善局部”的治疗效果。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青春期崩漏、无排卵不孕症、肾病综合征和衰老,尽管分属不同的疾病和状态,但只要同属肾气虚证型,皆可“异病同治”用补肾益气之法取效。 相似文献
15.
16.
从归脾汤看临床异病同治吴盛荣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由白术、茯苓、黄芪、炒枣仁、龙眼肉各一两,人参、木香各半两,炙甘草二钱,八味药组成。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中又增加当归、远志二药,功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名方,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 相似文献
17.
18.
肾气丸一方,源于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之《金匮要略》,后世称之为金匮肾气丸,也叫八味地黄丸、八味肾气丸、崔氏八味丸或附桂地黄丸,是一首配伍严谨、构思独特的经方。方剂的组成体现了《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而“异病同治”就是这一基本治则的具体体现。在临床应用“肾气丸”的实践中,笔者对于“异病同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以下仅就肾气丸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谈谈我对“异病同治”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