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管软化丸治疗脑梗死对血栓相关因子和自噬的影响。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血管软化丸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浆HCY、VWF和GMP-140等血栓相关因子水平,检测血清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量。结果:观察组Hcy、VWF和GMP-140血栓相关因子水平与治疗前降低(P0. 05)、并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LC3-Ⅱ、Beclin1表达量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积分和BI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软化丸能够降低血栓相关因子水平,改善自噬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风通脉汤对血栓和神经损伤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及其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服中风通脉汤。对两组治疗前后以下指标进行检测:(1)神经损伤相关因子: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多胺氧化酶(PAO)、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2)血栓相关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3)血流动力学: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4)神经功能(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GF-1、PAO、H-FA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cy、VWF、GMP-140血栓相关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Vp、Vm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风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神经损伤相关因子和血栓相关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疗效及对患者磁共振波谱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老年病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失语症训练系统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Broca区和Wernicke区磁共振波普指标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水平,比较脑梗死病灶区与对侧正常组织的Cho/Cr、NAA/Cr、Lac/Cr之间的差异;统计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0.0%(28/4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Broca区和Wernicke区的NAA/Cr均显著升高(P均0.05),Cho/Cr、Lac/Cr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部代谢物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及氢质子波谱成像(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观察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及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MRS在兴趣区上测量氮-乙酰天冬氨酸(NAA)与肌酸(Cr)比值(NAA/Cr);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比值(Cho/Cr)及乳酸(Lac)与肌酸(Cr)比值(Lac/Cr),并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 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病人NAA/Cr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病人CHO/Cr及 Lac/Cr 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以上结果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 MRS 联合DWI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脑蛋白水解物(施普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中药雾化嗅吸对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将36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芳香开窍中药嗅吸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治疗后使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患者额叶、丘脑及脑干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含胆碱化合物(Cho)及NAA/Cr、Cho/Cr值的变化;治疗前后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进行促醒作用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MCA及BA血流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组额叶、丘脑和脑干处NAA/Cr数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均0. 05),Cho/Cr数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 05);治疗组BAEP的5个波(Ⅰ波、Ⅱ波、Ⅲ波、Ⅰ~Ⅲ波、Ⅲ~Ⅴ波)潜伏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芳香开窍药嗅吸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脑血流速度,改善脑内代谢,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更早地促进患者苏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分析在颈髓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颈部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颈髓信号有改变者纳入完全损伤组、颈髓信号无改变者纳入不完全损伤组,同时纳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所有受检者进行MRS分析,测定并计算损伤区(对照组测定颈髓延髓交界处)氮乙酰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NAA/肌酸复合物(Creatinine,Cr)、Cho/Cr及乳酸(lactate,Lac)/Cho的比值。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150例颈髓损伤患者中,83例颈髓信号无改变(不完全损伤组),67例颈髓信号有改变(完全损伤组);50例志愿者颈椎、颈髓信号无异常(对照组)。3组Cho/Cr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8,P=0.222)。3组NAA/Cho、NAA/Cr、Lac/Cho比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87,P=0.013;χ2=7.481,P=0.024;χ2=6.374,P=0.029)。组间两两比较,不完全损伤组和对照组NAA/Cho、NAA/Cr比值高于完全损伤组(χ2=-2.874,P=0.008;χ2=-4.127,P=0.003;χ2=-3.547,P=0.005;χ2=-2.915,P=0.011),完全损伤组和不完全损伤组Lac/Cho比值高于对照组(χ2=-4.341,P=0.004;χ2=-2.145,P=0.012),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S可通过定量检测损伤区颈髓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反映颈髓损伤的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中风通脉汤对微小RNA-155(miR-155)的调控作用,及对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中风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疗法,观察组采用常规基础疗法联合中风通脉汤。治疗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表达率;RT-PCR检测miR-155,Foxp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10、TNF-α、IL-6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检测血浆HCY、VWF和GMP-140等血栓相关因子水平;采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中风通脉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iR-155、Foxp3 mRNA表达水平和IL-10、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Hcy、VWF和GMP-140血栓相关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NIHSS积分和BI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00%vs 82.50%,P0.05)。结论:中风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miR-155,进而调节Treg增殖,调节IL-10、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振运气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伴负性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健康组(50例)、治疗组(51例)及对照组(52例)。健康组不予干预,治疗组予温振运气方,对照组予中成药逍遥丸。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疲劳量表(F-1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双侧海马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调节作用的强弱。结果 1试验期间,脱落3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最终完成试验者150例,每组50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14、HAMD、HAMA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F-14、HAMD、HAMA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疲劳及负性情绪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SF-36在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五个维度积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生命活力、心理健康两个维度积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SF-36在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五个维度积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健康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左侧、右侧海马区NAA/Cr、Cho/Cr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NAA/Cr、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左侧、右侧海马NAA/Cr比值显著升高,左侧海马Cho/Cr比值显著降低(P0.05),右侧海马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双侧海马NAA/Cr、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左侧、右侧海马NAA/Cr比值升高更多,左侧海马Cho/Cr比值降低更多(P0.05)。结论温振运气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能较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躯体疲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枢脑海马区功能代谢(NAA/Cr、Cho/Cr)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活血利水方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栓弹力图指标、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活血利水方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栓弹力图指标、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栓弹力图指标、NIHSS评分、B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ngⅡ、NO、ET-1、GMP-1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O水平高于对照组,AngⅡ、ET-1、GMP-14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利水方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栓弹力图指标,降低患者ET-1、GMP-140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针灸结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组织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及肌酸含量变化,探讨早期针灸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灸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行颅脑MRI、MRS检查,并测定NAMCr和Cho/Cr值。结果两组治疗结束后脑梗死区NAMCr均升高(P〈0.05),Cho/Cr均降低(P〈0.05);而在治疗组中治疗结束后NAA/Cr较对照组升高的更为明显(P〈0.05).Ch0/Cr较对照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早期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风消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I)进行影像学评价。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调脂、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予中风消栓汤治疗,两组治疗3周后,采用CTPI影像学方法检测梗死区域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检测血浆血栓相关因子水平,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区CBV值和CBF值明显增大,MTT值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患者Hcy、VWF和GMP-140等血栓相关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NIHSS积分和BI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风消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灌注,降低血栓相关因子水平,减轻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研究肾虚对老年人听皮层代谢的影响.方法 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体检人员中选择受试者,分为老年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受试者均予以纯音听阈检测和“肾虚”程度评价,再运用1H-MRS行双侧听皮层检测,在工作站上测量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乳酸(Lac)及NAA/Cr、Cho/Cr、NAA/Cho、Lac/Cr等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肾虚程度及上述听皮层代谢相关指标,分析老年人听皮层代谢变化与“肾虚”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组高频听阈、肾虚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5、19.558,P<0.05);听皮层NAA/Cr下降、Cho/Cr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5、0.927,P>0.05); NAA/Cho明显下降,Lac/Cr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0、44.871,P<0.05).老年组听皮层NAA/Cho和肾虚积分呈负相关(r=-0.773,P=0.025).结论 老年人“肾虚”程度与听皮层神经元的丢失和听力减退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与发生在老年人的听觉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氢质子磁共振波普成像(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分子影像技术无创活体内观察姜黄素联合极低剂量125I内照射治疗裸鼠A549肺癌分子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采用9~11周Balb/c裸鼠,制作A549细胞肺癌裸鼠模型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常规剂量组、极低剂量组、姜黄素组、混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只。常规剂量组给予0.4 m Ci/粒125I粒子植入;极低剂量组为0.2 m Ci/粒125I粒子植入;姜黄素组给予姜黄素腹腔注射(每次10 mg,每天2次);混合组为极低剂量0.2 m Ci/粒125I粒子植入和姜黄素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冷粒子"植入对照。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经MRI测量肿瘤大小的变化和肿物单体素1H-MRS分子代谢情况(包括Cr、Cho、NAA,并测定兴趣区各代谢物的相关比值)。结果治疗前各组肿瘤大小及分子代谢物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单体素MRS Cho/Cr、NAA/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物Cho波峰值明显,其次为Cr,无明显NAA波峰。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常规剂量组、极低剂量组、姜黄素组及混合组Cho/Cr比值降低,NAA/Cr比值升高(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混合组Cho/Cr比值最低,NAA/Cr比值最高(P0.05)。各组均未见肉眼或MRI可见的并发症。结论姜黄素联合极低剂量125I内照射对裸鼠肺癌早期诱发了细胞凋亡,1HMRS分子影像技术有助于无创活体内早期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观察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评价自拟痰瘀阻络方对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状态及脑梗死患者新发梗塞灶区酸中毒、能量代谢障碍改善情况的疗效。方法:符合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0例。观察对比患者治疗14天后颅内新发梗塞灶区和对侧镜像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肌酸(Cr)水平,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天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病残程度分级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1);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提高(P均<0.05)。治疗第14天两组梗塞灶心、内侧区NAA/Cr水平均较外侧区、对侧镜像区降低(P均<0.05),两组间各兴趣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各兴趣区Lac/Cr水平均无明显异常(P>0.05),对照组患侧各兴趣区Lac/Cr水平均较健侧区显著升高(P均<0.01),两组间治疗组梗塞灶心和外侧区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研究发现梗塞灶心NAA/Cr水平与对应第14天NIHSS评分呈负向直线关系(r=-0.379,P<0.05),梗塞灶内侧区Lac/Cr水平与相应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记分亦均有一定的直线关系。结论:通过MRS检查分析发现痰瘀阻络方对脑部梗塞灶内酸中毒状态及能量代谢障碍具有改善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活动能力;脑组织NAA/Cr、Lac/Cr水平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存在一定直线关系,对判断临床预后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Wang F  Lei HS  Zhao X  Li HH  Dong GR 《针刺研究》2011,36(4):242-246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家兔脑内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和胆碱化合物(choline,Cho)的影响,探讨头穴透刺法对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自体血二次注血法复制急性脑出血模型。针刺组造模成功后选取患侧"百会"透"太阳"穴治疗,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施以平补平泻法捻转,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分别在造模前及造模后2 h、3 d和7 d对各组家兔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NAA、Cho及肌酸(Cr)各峰下面积,观察血肿周围NAA/Cr、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兔脑出血模型建立后血肿周围NAA/Cr比值显著下降(P<0.05),Cho/Cr比值显著升高(P<0.05)。针刺治疗后NAA/Cr水平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Cho/Cr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透刺"百会"太阳"穴可调节急性脑出血家兔脑组织内NAA/Cr和Cho/Cr代射变化,从而加快了脑组织神经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头针+失语症(维吾尔语)训练系统影响卒中后维吾尔族失语症病人言语功能状况。方法:实验对象为与纳入标准相符的60名病人,经随机方式均等分配至下述各组,A组行头针+失语症(维吾尔语)训练系统,B组采用失语症(维吾尔语)训练系统,C组采用头针组,分别在干预前后利用维吾尔语失语症检查法(ABU量表)对患者言语功能进行疗效评价,利用磁共振波普成像(MRS)对Broca失语或Wernicke失语患者Broca区和Wernicke区进行分析,并对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Cho(胆碱)、Cr(肌酸)与Lac(乳酸)展开测定,就脑梗死(CI)病灶区和未病侧组织的Cho/Cr、Lac/Cr、NAA/Cr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干预后的ABU各亚项评分上,对比3组发现皆存在显著不同表现(P<0.05),相较另2组,A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1)。在Wernicke区(或Broca区)的NAA/Cr此项指标上,相比未干预时,干预后的3组皆为显著偏高表现(p<0.05);相比未干预时,3组干预后的Cho/Cr与Lac/Cr这2项指标则为显著偏低表现(p<0.05)。结论:电针头针结合失语症(维吾尔语)训练系统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语言功能,而且可引起患者相应脑部代谢产物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代谢产物的变化可能与患者的言语功能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三组针刺配方对中风(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浆中GMP-140的影响,筛选最佳组方.方法 将入选的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阳经穴位组)、B组(阴经穴位组)、c组(阴阳经联合组).经过21天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血浆中GMP-140的变化及三组间疗后比较.结果 三组均可使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有所恢复,阴阳经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阳经穴位组、阴经穴位组(P<0.05);三组均可使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中GMP-140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阴阳经联合组使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中GMP-140下降程度明显高于阳经穴位组、阴经穴位组(P<0.05).结论 运用阴阳经联合配方针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并可使其血浆中GMP-140含量显著下降,从而降低血小板的高活性,改善血小板活化程度,改善血液粘、凝、聚的病理状态,改善脑供血,防止血栓蔓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息风通络方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风火上扰证)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及血内皮素-1(ET-1)、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息风通络方。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改善情况及血浆ET-1、GMP-14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2.34%(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ET-1、GMP-140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风火上扰证)患者采取息风通络方与氯吡格雷的联合用药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显著降低炎症因子含量,并可下调血浆ET-1、GMP-140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电针对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的影响: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脑内代谢物质变化的特点.方法:将75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A组)、电针组(B组)、针药组(C组),每组25例.A组:口服百优解胶囊,20 mg/d;B组:主穴取百会、印堂,随症配穴,电针30~40 min,留针1 h,每日1次;C组采用A组与B组方法相结合治疗.共观察6周.采用磁共振系统,PROBE-J序列进行单体素采集,感兴趣区分别置于左、右两侧海马和额叶.比较正常志愿者(对照组)与3组患者治疗前后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值的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双侧海马的NAA/Cr值较对照组减低,治疗后B组双侧海马、C组右侧海马的NAA/Cr值较治疗前增高(P<0.05),C组左侧海马的NAA/Cr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治疗前3组患者双侧额叶的Cho/Cr值较对照组增高(P<0.01),治疗后A组、B组及C组双侧额叶的Cho/Cr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0.05,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海马与正常成人相应部位的代谢物浓度存在差异;电针可通过多途径改善抑郁,而百优解的作用途径单一.  相似文献   

20.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的代谢变化,评价H-MRS1用于PD的病理生理研究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H-MRS检测15例PD与12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双侧纹状体1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及肌酸复合物(Cr)含量,比较NAA/Cr、Cho/Cr、NAA/Cho比值。结果:PD组NAA/Cr、Cho/Cr、NAA/Cho分别为(1.2±0.15)、(0.9±0.13)、(1.1±0.14),对照组分别为(1.8±0.12)、(0.9±0.15)、(1.4±0.13)。PD组NAA/Cr、NAA/Cho值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A/Cr、NAA/Cho值降低是评估PD患者神经元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1H-MRS对PD患者双侧纹状体进行检测,可以为PD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