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分消走泄法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消走泄法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复习文献,结合临床肾病治疗经验,探讨分消走泄法在肾病中应用.结果 分消走泄法是温病学家在继承<内经>学术思想和古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温病的方法,作者研究认为分消走泄法是治疗肾病湿热病的基本方法,应用辛宣芳化、辛开苦降、淡渗利湿三类药物合用以兼顾三焦,同时伍以健脾醒胃、理气行滞之品,用之得法,湿热分消,脾运恢复,则三焦之气自然通畅而肾病好转.分消走泄也可应用于肾病湿浊,具体包括"化""散""泄"和"分利"等.结论 分消走泄法虽然是温病的重要治法之一,不但适用于外感湿热病的治疗,肾病亦可宗其法而变通应用.不仅应用于肾病湿热证,而且可以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湿浊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分消走泄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根据慢性乙型肝炎为湿热所感的中医病因认识,应用治疗湿热温病的"分消走泄"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其理论探讨于同道. 相似文献
8.
刘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3):11-14
1 分消走泄法的出处、源流、概念、适应症“分消走泄法”出自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温热论》,他说:“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少阳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 相似文献
9.
10.
分消走泄法的思想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张仲景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其配伍已具有其雏形,而叶天士第一次正式提出"分消走泄法"。分消走泄法是指宣展气机,泄化痰热,使留于三焦之湿热邪气从表里分消,不仅可用于治疗外感湿热病症,也可用于内伤杂病有湿热的患者。酒精性脂肪肝从中医学角度认为其发病机理为酒伤肝脾,湿热毒邪内蕴,邪气伏内待发,故用分消走泄法角度思考讨论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为临床提供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体液代谢与三焦气化密切相关,尿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涉及上、中、下三焦,肺、脾、肾多脏.若三焦气化失常,则水道不畅,人体敷布、运行、调节水液功能难以实现.分消走泄是叶桂(字天士)提出的治疗湿热类温病——邪留三焦气分证的治法,通过宣上、畅中、渗下,展气机、畅三焦、祛邪出.后世医家对此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3.
风湿病是以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一类疾病。随着对风湿病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人体质和疾病谱不断变化,很多风湿免疫疾病常见湿热痹阻之证。湿聚热蒸,邪郁病久,病程缠绵,流注四肢关节发为湿热痹。单纯使用清热利湿之法,难以将湿热尽除。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探索,发现分消走泄法可以因势利导、事半功倍将湿热之邪祛除。本文分析风湿病之湿热痹的病因病机及分消走泄法的治疗特点,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痹的临床思路。湿热致痹,蒙上流下,易弥漫三焦,易波及脏腑,分消走泄法最擅其功。在临证中根据病位不同、病邪盛衰,分别以开上、畅中、渗下、利三焦进行治疗,采用三焦分治或合治的方法,因势利导,清利三焦,促邪外出。 相似文献
14.
15.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分消是因势利导应用开上、畅中、渗下的方法祛除湿邪,通过祛湿使阳气通达;走泄是指用行气之品,宣通气机,使气行湿去。湿热病常以脾胃为中心,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湿热最易损伤脾胃,而脾胃功能失调也最易内生湿热。湿为有形之邪,湿热相合,热蒸湿动,就会弥散三焦,湿性黏腻,又很少传变,难以清除,必然导致三焦气机不畅,气化不行,水道不通,水液代谢障碍等变化而出现相应症状,治疗当从祛除湿邪,通利三焦水道入手。所以叶天士提出"分消上下之势"的治法。临床凡是内伤杂病属痰、饮、水、湿类疾患,都可以此法变通应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温胆汤等临床应用即其实例。 相似文献
16.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其作用为宣展气机,清热化痰,以分消三焦气分之邪。主治邪热与痰湿留连三焦,三焦气化失司,而致痰热阻遏之证。临证多用于各种湿热病,表现为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现笔者对其理论及代表方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神经节和皮肤,出现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疱疹和神经痛。本研究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临床对照试验,比较针刺膈腧及循经取穴治法(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疗法(对照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2组患者VAS评分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1、5、10天后V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5、10天后患者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VAS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以分消走泄法针刺膈腧并循经走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2组治疗均可减轻患者疼痛,治疗组对患者的疼痛减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20.
分消走泄法是温病的重要治法之一 ,可归属于八法中的“和法”。作用在于宣展气机 ,清热化痰 ,以分消三焦气分之邪。主治邪热与痰湿留连三焦 ,三焦气化失司 ,而致痰热阻遏之证。多见于各种湿热性温病 ,表现为寒热起伏 ,胸痞腹胀 ,溲短苔腻等。其具体治法正如叶天士所云之“分消上下之势”,“或如温胆汤之走泄”。代表方剂为温胆汤。王孟英解释为 :“其所云分消上下之势者 ,以杏仁开上 ,厚朴宣中 ,茯苓导下。”叶、王所云 ,可作为基本方药应用于临床 ,即便不属温病范围 ,亦可活而用之。兹举验如次。1 带下减少证李某 ,女 ,46岁 ,农民 ,1 99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