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气道重塑的作用及相关凋亡分子表达。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顺尔宁组、加味芎蝎散组;造模后分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采用HE观察各组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情况、Masson染色法对大鼠支气管厚度,平滑肌厚度及胶原纤维沉积进行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气道平滑肌凋亡相关分子Bax、Bcl-2、Fas、Fas L、Caspase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支气管上皮变性、坏死,支气管厚度增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气道平滑肌细胞Bax/Bcl-2、Fas、Caspase3表达减少,而顺尔宁组、加味芎蝎散组具有明显升高的作用。结论加味芎蝎散可通过促进气道平滑肌凋亡分子的表达来减轻CVA大鼠的气道重塑作用,从而发挥对于CVA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加味芎蝎散的干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味芎蝎散组(中药组)、孟鲁司特钠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腹腔注射卵蛋白法制备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模型。各组造模后予相应药液灌胃。给药4周后,取肺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气道结构改变,Masson染色测量气道基底膜下纤维化率、标准化气道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壁厚度,电子显微镜观察气道平滑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气道平滑肌组织中收缩和分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气道平滑肌层增生、肥厚,气道平滑肌细胞内肌丝减少,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等分泌颗粒增多,平滑肌α肌动蛋白和钙调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可由"收缩表型"向"分泌表型"转化,而加味芎蝎散能明显减低CVA气道平滑肌增生,抑制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逆转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咳嗽反应及气道平滑肌中IL8-CXCR1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VA组,顺尔宁组,中药组。分别于2、4、6 d记录吸入辣椒素溶液后大鼠的咳嗽次数;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气道灌洗液(BALF)Th1/Th2相关炎症分子表达进行观测;免疫组化法对气道壁血管指标CD31、气道平滑肌IL8、CXCR1、MMP9的表达影响进行研究。结果中药、顺尔宁组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减少CVA大鼠咳嗽次数,且中药组在起效时间及抑制程度上明显优于顺尔宁组;肺泡灌洗液中中药组及顺尔宁组TH1细胞分泌的炎症介质IFNγ升高,而TH2细胞分泌IL4、IL8降低;CVA组气道平滑肌组织MMP9和肺间质CD31及IL8、CXCR1表达增高,中药组及顺尔宁组表达较CVA组减低。结论加味芎蝎散在改善CVA大鼠咳嗽方面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基于IL8-CXCR1靶点,从而调节TH1/TH2免疫失衡,抑制细胞迁移和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组织增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选取其中8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随机分成CVA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0.4 mg·kg~(-1)·d~(-1)),加味芎蝎散组(6 g·kg~(-1)·d~(-1)),趋化因子受体1/2(CXCR1/2)抑制剂组(G31P,隔日颈部注射0.5 mg·kg~(-1)),CXCR1/2抑制剂+加味芎蝎散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卵蛋白(OVA)2 mg及氢氧化铝[Al(OH)_3]200 mg,15 d后1%OVA雾化激发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模型,模型建立后各组给予相应的给药处理,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10 m L·kg~(-1)·d~(-1)蒸馏水灌胃。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量气道平滑肌层厚度、细胞个数及管壁厚度;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支气管平滑肌组织中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MMP-9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VA模型组大鼠支气管表现为平滑肌层增生、肥厚,管壁上及周围多量炎性细胞浸润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理变化,平滑肌层厚度、细胞个数及管壁厚度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其他药物干预组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与正常组比较,CVA模型组支气管平滑肌组织中PCNA,MMP-9,TIMP1蛋白明显升高(P0.05),MMP-9/TIMP1蛋白明显升高(P0.05);与CVA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明显降低PCNA,MMP-9,TIMP1蛋白表达及MMP-9/TIMP1蛋白(P0.05)。结论:加味芎蝎散可以减轻CVA模型大鼠气道平滑肌组织的厚度,可能与抑制CXCR1/2通路,从而降低平滑肌组织的增殖活性以及抑制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模型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及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造模第1天肌注4%卵蛋白溶液(OVA)0.5 mL,同时腹腔注射2%Al(OH)30.2 mL,第15天用1%OVA溶液雾化,隔日1次,共7次。各组均于造模完成后给药,西药组每天给予顺尔宁(1.3 mg·kg-1),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给予加味芎蝎散配方颗粒(5.47,2.74,1.37 g·kg-1),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28 d。各组大鼠HE染色观察气道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炎症表现显著,西药组及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炎症程度减轻。模型组大鼠NGF在肺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西药组及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NGF的表达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加味芎蝎散可能通过抑制CVA大鼠肺组织内NGF的表达以及减少气道炎症细胞,具有缓解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的作用及上皮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造模组30只。肌注卵蛋白联合腹腔注射Al(OH)3法建立CVA大鼠模型。随后将3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孟鲁司特钠组、中药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均灌服蒸馏水;孟鲁司特钠组10 mg/kg,中药灌服50 g/kg,每天1次;灌药4周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气道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33(IL-33)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表达,光镜下观察支气管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连接蛋白E-caderin、ZO-1以及Claudin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细胞因子IL-33和TSLP含量明显升高,同时,肺组织内细胞连接蛋白E-caderin、ZO-1以及Claudin3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IL-33和TSLP含量减低,Ecaderin、ZO-1以及Claudin3表达增高。结论加味芎蝎散汤可减轻CVA大鼠Th2型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间连接蛋白的表达,缓解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祛风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模型大鼠肺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正常组、西药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6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与氢氧化铝溶液注射、雾化等综合方法复制CV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用药组分别给予中药及西药进行干预,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干预,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进行取材。各组大鼠HE染色观察气道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内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肺组织炎症、水肿程度较正常组明显加重;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则均有改善。模型组大鼠Caspase3在肺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西药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Caspase3的表达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以活血祛风法立法的加味芎蝎散可缓解CVA大鼠肺组织炎症以及降低其肺组织内Caspase3的表达,起到抑制气道上皮细胞凋亡来减少气道上皮损伤,可能是加味芎蝎散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绞股蓝不同成分(绞股蓝总皂苷、绞股蓝皂苷XILX、人参皂苷GRb3)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自噬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ULK1、Beclin 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LC3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mtor、ULK1、Beclin 1、LC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ULK1、Beclin 1 mRNA表达减弱;LC3、Beclin 1蛋白表达减弱,P-mtor蛋白表达增多,ULK1蛋白表达减弱,自噬减弱。而Gps、Gp XILX、GRb3处理细胞后,Gps组较模型组ULK1、Beclin 1mRNA表达增强;LC3、Beclin 1蛋白表达增强,P-mtor蛋白表达减少,ULK1蛋白表达增加,自噬增强;GRb3组较模型组Beclin 1 mRNA表达增强;LC3、Beclin 1蛋白表达增强,P-mtor蛋白表达减少,自噬增强;Gp XILX组较模型组,Beclin 1 mRNA表达增加;P-mtor蛋白表达减少,Beclin 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绞股蓝总皂苷、绞股蓝皂苷XILX、人参皂苷GRb3能不同程度的上调ox-LDL诱导内皮细胞的自噬效应,降低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模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顺尔宁1.3mg/kg)、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5.47、2.74、1.37g/kg),每组8只.大鼠第1日肌注4%卵蛋白溶液(OVA)0.5mL,同时腹腔注射2%Al(OH)30.2mL,第15日用1%OVA溶液雾化攻击,隔日1次,共7次.造模完成后进行给药28d.观察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变化,双抗夹心ABC-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以及肺泡灌洗液中NGF的含量.结果 正常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无明显炎性细胞,模型组炎性细胞明显增多,西药组、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炎性细胞明显少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NGF在血清以及肺泡灌洗液中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西药组、加味芎蝎散高、中、低剂量组NGF的含量则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加味芎蝎散通过降低CVA大鼠模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NGF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VA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可能是其治疗CV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金欣康颗粒(丹参、桂枝、黄芪、人参、毛冬青等7味药组成)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线粒体自噬蛋白LC3/Beclin1表达的影响,阐述金欣康颗粒改善心梗后心衰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复制心梗后心衰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心衰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金欣康颗粒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培哚普利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给药12周,以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评估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心脏彩超对心脏结构和心功能进行评估,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和Ⅲ型胶原(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结果成功复制心梗后心衰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梗死区周边区域有大量红色的胶原沉积,心肌纤维排列紊乱,部分纤维断裂;线粒体明显肿胀,出现峭断裂,能观察到较多的自噬小体。金欣康颗粒组和培哚普利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模型组整齐,纤维化程度较轻,自噬小体更加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MN)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建立MN大鼠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升降散组(27.3 g·kg-1)和贝那普利组(10 mg·kg-1),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UTP)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马松(Masson)染色、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肾脏免疫球蛋白(Ig)G沉积;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及自噬相关指标LC3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TP,血清中TC,TG水平均升高,TP,Alb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增大,基底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空泡变性,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IgG弥漫性沉积,上皮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磷酸化(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自噬标志蛋白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升降散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UTP,血清中TC,T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P,Alb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均有所减轻;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自噬标志蛋白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可通过减少尿蛋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延缓疾病进展,其作用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激活肾脏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参三七川芎醇提物延缓内皮细胞衰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衰老细胞组、自噬模型组、白藜芦醇组、人参三七川芎醇提物组,除衰老细胞组外,其余各组的衰老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通过饥饿方法建立自噬模型。白藜芦醇组用10μmol/L白藜芦醇溶液培养,人参三七川芎醇提物组用100 mg/L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溶液培养48 h。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中自噬小体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Beclin1、LC3B表达情况。结果与自噬模型组比较,人参三七川芎醇提物组和白藜芦醇组细胞质中出现较多的独立双层及多层膜结构的自噬体。与自噬模型组比较,人参三七川芎醇提物组和白藜芦醇组Beclin1、LC3B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且白藜芦醇组Beclin1、LC3B蛋白的表达明显多于人参三七川芎醇提物组(P0.01)。结论人参三七川芎醇提物可促进衰老内皮细胞自噬体的产生及自噬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延缓内皮衰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模型(DM)组和筋脉通治疗(JMT)组。灌胃治疗16周后,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eclin1-mRNA和LC3-mRNA的转录。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坐骨神经Beclin1、LC3蛋白表达和Beclin1-mRNA、LC3-mRNA的转录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JMT组大鼠坐骨神经Beclin1、LC3蛋白和Beclin1-mRNA的转录均较DM组升高(P0.05,P0.01)。结论筋脉通可纠正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的自噬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当归拈痛汤对风湿热痹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p6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风湿热痹模型组,当归拈痛汤低、中、高剂量组(5.67,11.34,22.68 g·kg-1),甲氨蝶呤(MTX)组(1.35 mg·kg-1),每组10只,通过对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灭活结核分支杆菌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用人工气候箱进行风湿热痹证模型造模16 d,于免疫当天灌胃给药,持续28 d。进行大鼠一般情况观察及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滑膜组织LC3,Beclin1,p62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滑膜组织LC3,Beclin1,p6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风湿热痹模型组大鼠给药16,20,24,28 d时足趾肿胀度显著升高(P<0.01),AI显著升高(P<0.01),滑膜细胞增生显著,自噬蛋白LC3,Beclin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p62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风湿热痹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减轻,滑膜增生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6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且当归拈痛汤中剂量组防治效果最佳。结论:当归拈痛汤对风湿热痹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这种防治作用可能与调控滑膜组织中自噬相关因子LC3,Beclin1,p62的表达,抑制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喘敷灵巴布剂对大鼠气道平滑肌上皮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应用卵蛋白腹腔注射及雾化吸入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造模组与正常组、中药组及地塞米松组c-Fos的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各治疗组无差异。病理结果显示,中药组可减轻大鼠气道平滑肌的增生。结论:喘敷灵巴布剂可能通过下调原癌基因c-Fos表达来抑制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自噬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肠黏膜保护 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益肠散组和柳氮磺吡啶组。采用 2, 4, 6-三硝基 苯磺酸 (TNBS) -乙醇溶液复合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灌胃给药,每日 1 次,持续 14 d。 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 (DAI) 评分;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 镜观察结肠上皮细胞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 检测结肠组织肌球蛋白样 BCL2 结合蛋白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 3 (LC3) 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 检测自噬蛋白 5 (Atg5) 、自噬蛋白 7 (Atg7) 、泛素结合蛋白 62 (p62) mRNA 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模型组一般情况较差,DAI 评分明显升高 (P<0.000 1) ;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的上皮细胞损伤,电镜下自噬体的 数量明显减少;结肠组织 Beclin1、LC3-II/LC3-I 蛋白及 Atg5、Atg7 mRNA 表达明显降低 (P<0.000 1) ,p62 mRNA 表达明显升高 (P<0.000 1) 。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肠散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恢复,DAI 评分明显降低 (P<0.000 1) ;结肠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电镜下自噬体的数量明显增多;结肠组织 Beclin1、LC3-II/ LC3-I 蛋白及 Atg5、Atg7 mRNA 表达明显升高 (P<0.01,P<0.001,P<0.000 1) ,p62 mRNA 表达明显降低 (P<0.01) 。结论 健脾益肠散可通过上调自噬相关分子 Beclin1、LC3、Atg5 及 Atg7 的表达,下调 p62 的表 达,增强自噬以达到保护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9,(11)
目的:评估化痰消瘀方对大鼠胃癌前病变(PLGC)的疗效,观察其对自噬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MNNG)综合饥饱失常及生理盐水灌胃方法诱导SD大鼠构建PLGC模型,成模动物分为模型组及化痰消瘀方低(0.1 g/kg)、中(0.2 g/kg)、高(0.3 g/kg)剂量组,以健康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15)。给药期间记录各组大鼠生存状况、体质量变化。给药8 w后,通过HE染色检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3(light chains 3,LC3)、Beclin1、P62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P62蛋白表达及LC3Ⅱ/LCⅠ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毛色白且有光泽,活动敏捷,食量正常。模型组大鼠毛色黄而无光,活动迟钝,形体偏瘦,且食量少,体质量降低;化痰消瘀方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状态及体质量介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HE染色可见健康大鼠胃黏膜上皮组织完整,有少量免疫细胞散在分布其中;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腺体紊乱,可见透壁,基底部腺体上皮增生,固有层及黏膜肌层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有较明显的水肿;化痰消瘀方各组胃黏膜病变情况介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LC3、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6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胃组织中LC3、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及3Ⅱ/LC3Ⅰ水平显著上调而P62 mRNA及蛋白显著下调。结论:化痰消瘀方治疗PLGC安全可行,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胃黏膜中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P6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止喘胶囊对大鼠哮喘模型气道壁胶原和平滑肌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长期反复的给予致敏大鼠吸入不同浓度的卵蛋白,建立大鼠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分别给药治疗后处死,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气道壁MMP-9、TIMP-1、调宁蛋白calponin以及Ⅰ型、Ⅲ型、Ⅴ型胶原蛋白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显微测定气道壁厚度.结果:模型大鼠气道上皮损伤、脱落,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治疗后大鼠气道壁厚度、胶原沉积、TIMP-1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最佳:治疗各组大鼠调宁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最佳.结论:止喘胶囊能显著抑制TIMP-1的高表达,减少气道壁厚度和胶原沉积,上调调宁蛋白表达,抑制平滑肌过度收缩与增殖,从而阻抑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与地塞米松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中脑黑质神经细胞病理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6-OHDA)注射法建立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美多芭组、龟羚帕安丸高、中、低剂量组及假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30 d。观察各组大鼠中脑黑质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中脑黑质Beclin1、P62及LC3Ⅱ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出现较为明显的损伤;模型组中脑黑质Beclin1及LC3Ⅱ表达降低,P62表达明显升高;各治疗组大鼠神经元损伤情况较模型组有所改善,中脑黑质Beclin1及LC3Ⅱ表达明显升高,P62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龟羚帕安丸可明显改善神经细胞损伤,作用机制与提高Beclin1及LC3Ⅱ表达,降低P62的蓄积,疏通自噬-溶酶体降解途径,提高细胞自噬活性,改善细胞自身稳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自噬相关蛋白LC 3、Beclin 1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预处理在MIRI过程中对自噬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预适应(IP)组、电针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MIRI模型。电针组及艾灸组造模前分别电针或艾灸"内关"穴,每次20min,每日1次,连续7d。HE染色法及透射电镜检测左心室心肌病理形态学的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LC 3、Beclin 1蛋白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心肌损伤较严重,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边界模糊,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横纹坏死、溶解,线粒体结构紊乱、模糊,空泡化严重,并出现大量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体;IP组、电针组及艾灸组心肌损伤较模型组轻微,肌纤维大多正常,肌丝间局灶性水肿,线粒体丰富伴空泡增多,偶见自噬体。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凋亡指数、LC 3Ⅱ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LC 3Ⅱ/LC 3Ⅰ均明显升高(P0.01),LC 3Ⅰ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IP组、电针组及艾灸组凋亡指数、LC 3Ⅱ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LC 3Ⅱ/LC 3Ⅰ均明显降低(P0.01),LC 3Ⅰ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电针组凋亡指数、LC 3Ⅱ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LC 3Ⅱ/LC 3Ⅰ明显低于IP组及艾灸组(P0.05),而LC 3Ⅰ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IP组及艾灸组(P0.01)。结论:IP、电针或艾灸"内关"穴预处理对MIRI大鼠均具有保护作用,可对MIRI大鼠心肌的自噬产生调节作用,尤以电针最佳,而这种适度调节MIRI过程中的自噬水平可能与下调LC 3Ⅱ、Beclin 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