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神阙穴区TRPV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脐疗效应与神阙穴区的关系及启动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贴脐组、隔药灸脐组、艾条灸脐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构建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记录各组大鼠扭体反应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神阙穴区TRPV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脐疗组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 0. 01),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 0. 01),扭体评分降低(P 0. 05或P 0. 01),隔药灸脐组在延长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及降低扭体评分方面优于药物贴脐组与艾条灸脐组(P 0. 05或P 0. 01);模型组TRPV1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1);治疗后隔药灸脐组与艾条灸脐组TRPV1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 0. 01);对TRPV1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艾条灸脐组与隔药灸脐组优于药物贴脐组(P 0. 01)。结论 3种脐疗法均能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的扭体反应,隔药灸脐法作用最优;脐疗通过上调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神阙穴区TRPV1mRNA的表达以激活腧穴功能,诱导神阙信息启动;隔药灸脐法与艾条灸脐法对神阙的激活作用优于药物贴脐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子宫组织瞬时受体电位辣椒素亚型1(TRPV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神阙穴肥大细胞发挥的功能。方法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色甘酸钠+模型组、色甘酸钠+艾灸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均构建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造模后给予相应治疗。观察评估各组大鼠扭体反应,并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q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TRPV1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痛经大鼠具有明显镇痛疗效;神阙穴皮下注射色甘酸钠具有一定镇痛作用;模型组大鼠子宫TRPV1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1);艾灸可下调痛经大鼠子宫TRPV1高表达(P<0.01)而达到镇痛疗效;色甘酸钠阻断神阙穴肥大细胞使艾灸镇痛效应及对子宫TRPV1表达的调节作用不同程度地削弱。结论艾灸神阙穴通过下调痛经大鼠子宫TRPV1高表达而达到治疗作用;神阙穴区MC在此效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神阙穴区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TLR2)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脐疗效应与神阙穴区的关系,阐释部分启动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贴脐组、隔药灸脐组、艾条灸脐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构建寒凝血瘀痛经模型,给予相应的处理及治疗。通过免疫荧光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神阙穴区TLR2的表达。结果药物贴脐组、隔药灸脐组及艾条灸脐组TLR2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均升高,艾条灸脐组TLR2蛋白表达量高于隔药灸脐组、药物贴脐组(P0.01);药物贴脐组、隔药灸脐组及艾条灸脐组TLR2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艾条灸脐组高于隔药灸脐组和药物贴脐组(P0.01)。结论脐疗通过上调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神阙穴区TLR2蛋白及mRNA表达以激活腧穴功能,是诱导神阙信息启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子宫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的影响,部分阐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隔药灸脐组、药物敷贴组、艾条灸脐组。除空白组外均构建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结果: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组大鼠子宫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均高于空白组大鼠(P0.01)。治疗后子宫肥大细胞数目:隔药灸脐组、艾条灸脐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隔药灸脐组、艾条灸脐组均低于药物敷贴组(P0.01),隔药灸脐组低于艾条灸脐组(P0.05)。治疗后子宫肥大细胞脱颗粒率:隔药灸脐组低于模型组(P0.01),艾条灸脐组低于模型组(P0.05),隔药灸脐组低于药物敷贴组(P0.01)。结论:隔药灸脐法、艾条灸脐法均能通过抑制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肥大细胞的活化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中隔药灸脐法疗效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法、药物贴脐法、艾条灸脐法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灸脐组、药物贴脐组、艾条灸脐组5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造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与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隔药灸脐组、药物贴脐组、艾条灸脐组分别采用隔药灸脐法、药物贴脐法、艾条灸脐法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症状、一般情况的改变,以及治疗后30 min内的扭体潜伏时间及扭体次数,比较各组疗效差异。结果:隔药灸脐法、药物贴脐法、艾条灸脐法均可改善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的症状,隔药灸脐法疗效最明显;在改善每日饮水量和体质量增长率方面,隔药灸脐法优于艾条灸脐法(P0.01),艾条灸脐法优于药物贴脐法(P0.01);在改善每日进食量方面,隔药灸脐法优于药物贴脐法和艾条灸脐法(P0.01),后两者疗效无差异。隔药灸脐法、药物贴脐法、艾条灸脐法均可延长扭体潜伏期、降低扭体分数、减少扭体次数(P0.01);在降低扭体分数、减少扭体次数方面,隔药灸脐法优于药物贴脐法和艾条灸脐法(P0.01),后两者疗效无差异。结论:脐疗可以减轻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的症状,改善饮水量、进食量、体质量增长率等一般情况,且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中隔药灸脐法疗效优于艾条灸脐法,艾条灸脐法疗效优于药物贴脐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量艾灸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脊髓内μ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灸量的镇痛效应及其部分中枢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A组(艾灸1壮)、B组(艾灸3壮),每组15只。除盐水组外,其它各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加缩宫素注射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A组和B组以不同灸量艾灸关元穴。观察大鼠扭体反应,并以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脊髓内μ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扭体反应: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B组扭体潜伏期缩短、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组、B组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5)。(2)脊髓μ受体mRNA的表达:与盐水组比较,A组与B组的表达均增强(P<0.01),与模型组相比,A组与B组的表达增强(P<0.01)结论:(1)不同艾灸量施予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均有镇痛作用。(2)艾灸产生镇痛效应的部分机制可能通过增强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脊髓内阿片受体的表达产生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352-1355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和脊髓、中脑的κ受体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的差异及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类痛经组、艾灸三阴交组和艾灸关元组,每组9只。除盐水组外,寒凝类痛经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盐水组和寒凝类痛经组不予艾灸,三阴交组在造模第6天、第8天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后及在第10天注射缩宫素后,在大鼠三阴交穴(双侧)予以艾柱施灸,每次灸3壮。关元组灸治方法与之相同。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并测定大鼠脊髓、中脑的κ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盐水组比较,寒凝类痛经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增高(P<0.01)。与寒凝类痛经组比较,关元组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1);与三阴交组比较,关元组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1艾灸可明显减轻大鼠的类痛经反应,缓解子宫痉挛性收缩。2初步证实了艾灸不同穴位与镇痛效应差异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丁桂儿脐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文超  李松梅  朴晋华 《山西中医》2010,26(6):50-52,54
目的:研究丁桂儿脐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药效学作用。方法:观察药物对催产素诱发大鼠痛经模型的影响;药物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及时催产素所致大鼠离体子宫剧烈收缩的影响;药物对寒凝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丁桂儿脐贴能明显减少痛经模型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延长扭体潜伏期;能强烈对抗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正常收缩和催产素所致离体子宫剧烈收缩;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大鼠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和全血黏度(P〈0.01或P〈0.05)。结论:中药丁桂儿脐贴能明显抑制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缓解动物实验性痛经,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能够有效改善湿寒所致的寒凝血瘀症状,可用于临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神阙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的影响,部分阐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隔药灸脐组、药物敷贴组、艾条灸脐组。除空白组外均构建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神阙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结果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组大鼠神阙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与空白组大鼠无差异(P0.05)。脐疗组(隔药灸脐组、药物敷贴组和艾条灸脐组)神阙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均高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5),三脐疗组间无差异(P0.05);隔药灸脐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高于艾条灸脐组(P0.01)和药物敷贴组(P0.01),艾条灸脐组高于药物敷贴组(P0.05)。结论脐疗能够通过升高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神阙穴区肥大细胞数目并促进其脱颗粒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中隔药灸脐法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中脑内κ、μ受体表达的影响,旨在讨论不同针刺刺激量(粗针、深刺、行手法与细针、浅刺、不行手法)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部分影响机制。方法: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盐水组、寒凝类痛经模型组、刺激量A组(粗针、深刺、行手法)、刺激量B组(细针、浅刺、不行手法),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它各组采用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加缩宫素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以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观察大鼠扭体反应,并以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中脑内κ、μ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刺激量A组以及刺激量B组扭体的潜伏期缩短(P0.05),疼痛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刺激量A组、刺激量B组的扭体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扭体次数、扭体评分显著减少(P0.01)。结论: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均有镇痛作用;粗针、深刺、行手法针刺关元穴能够更好的缓解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扭体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振腹治疗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优效参数。方法 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缩宫素注射法建立寒凝痛经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以及9个振腹组,共11个组,每组6只。在冷冻5天、振腹干预5天,同时每日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致敏后,注射缩宫素致痛,立即测定大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和子宫体表投影温度,并计算扭体评分。(1)采用方差分析法观察盐水组、模型组和9个振腹组间的差异。(2)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方差分析9个振腹组的行为学结果,找出影响振腹疗效的主因素,并得出疗效最优参数组合。结果 (1)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评分明显增加,子宫体表投影温度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4个振腹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8个振腹组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5),所有振腹组子宫体表投影温度均显著增高(P0.05)。(2)振腹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振腹疗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治疗时间(P0.01)。综合考虑痛经发作潜伏期、疼痛程度及子宫温度,振腹治疗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综合优效参数组合为长时间、高频、低幅。结论 振腹疗法能够延长寒凝证痛经大鼠的潜伏期,减轻疼痛,提高子宫温度。治疗时间是影响振腹法治疗寒凝证类痛经的最主要参数。长时间、高频、低幅振动是治疗寒凝证类痛经的最优效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艾灸三阴交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张力和子宫收缩素受体(OTR)的影响,探讨不同方法干预三阴交穴对寒凝类痛经的效应差异及机制。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的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艾灸组,每组7只。除盐水组外,模型组、针刺组和艾灸组均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盐水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针刺组针刺三阴交穴;艾灸组予以常规方法艾灸三阴交穴。运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仪记录子宫的收缩反应;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缩宫素受体(OTR)m 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子宫的收缩波个数、波峰峰值、子宫活动度及子宫组织中OTR m RNA表达均高于盐水组(P0.01或P0.05);针刺组、艾灸组大鼠子宫的收缩波个数以及子宫组织中OTR m 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艾灸组大鼠的子宫活动度低于模型组(P0.05);艾灸组大鼠子宫组织中的OTR m 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或艾灸三阴交穴均可有效缓解寒凝类痛经大鼠的疼痛,且艾灸的效应优于针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灸三阴交、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及子宫中缩宫素受体(OTR)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的差异及可能的分子响应机制。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类痛经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寒凝类痛经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盐水组和寒凝类痛经组不予艾灸,三阴交组在造模第6天、第8天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后及在第10天注射缩宫素后,在大鼠三阴交穴(双侧)予以艾柱施灸,每次灸3壮。关元组灸治方法与之相同。运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在体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并用RT-PCR法测定大鼠子宫中OTR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盐水组比较,寒凝类痛经组子宫收缩强度明显增强(P0.01);与寒凝类痛经组比较,两艾灸组均显著减少了子宫收缩波个数(P0.01),且降低了子宫活动度(P0.05)。2.与盐水组比较,寒凝类痛经组子宫OTR的峰值增高(P0.01);与寒凝类痛经组比较,三阴交组和关元组子宫OTR的峰值、均值、泳道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1)艾灸可明显减轻大鼠的类痛经反应,缓解子宫痉挛性收缩。(2)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穴镇痛效应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赵伟国  李运景  黄民 《中成药》2012,34(7):1224-1228
目的观察痛经康口服液(延胡索、当归、川芎、香附等)抗痛经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大鼠股部皮下注射己烯雌酚,1次/d,连续11 d,其中第1天及第11天注射量为0.8 mg/只,第2天至第10天注射量为0.4 mg/只。于最后1次给药40 min后,所有大鼠按4 U/kg体质量腹腔注射缩宫素致大鼠扭体反应。采血,处死,取子宫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催产素受体(OTR)及加压素受体(VP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痛经康低、中、高剂量组出现扭体反应的动物数量均较模型对照组少。田七痛经胶囊组、痛经康中、高剂量组出现扭体反应潜伏期较模型对照组延长,30 min扭体反应次数较模型对照组减少,其中痛经康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扭体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但扭体反应次数无统计学差异。痛经康低、中、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痛经大鼠子宫催产素及加压素受体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痛经康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痛经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痛经大鼠子宫催产素及加压素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隔药灸命门穴治疗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表达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和造模组,构建原发性痛经的老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痛经老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药物组(C组)、针刺组(D组)、隔药灸组(E组)。观察各组大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30min内扭体次数及大鼠子宫内膜PR、ER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发生扭体反应次数较多,且扭体反应前有潜伏期,空白组无扭体反应(P0.01)。针刺组、药物组、隔药灸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均较模型组减少,且扭体潜伏期均延长(P0.01)。隔药灸组和针刺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显著降低(P0.01);隔药灸组大鼠扭体反应较针刺组少(P0.01)。隔药灸组大鼠扭体抑制率最高(P0.05)。隔药灸组、针刺组、药物组及模型组大鼠ER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R表达显著减少(P0.01);隔药灸组、针刺组及药物组大鼠ER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R表达显著增加(P0.01);针刺组及隔药灸组大鼠ER表达较药物组显著降低,PR表达显著增加(P0.01);隔药灸组大鼠ER表达较针刺组显著减少(P0.01),PR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与调节ER、PR表达有关,可下调痛经大鼠ER表达,提高PR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A)、p75 营养因子受 体(p75NTR)揭示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发病机理,探讨温经活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 机制。方法将48 只SPF 级雌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 只)和模型复制组(40 只)。采用寒冷刺激联合 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复制寒凝血瘀证痛经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布洛芬 组(0.06 g·kg-1)和温经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6.55、13.09、26.18 g·kg-1),每组各8 只。自模型复制第7 天 起所有大鼠分别给予温经活血汤、布洛芬和蒸馏水灌胃处理,每天1 次,连续6 d。观察大鼠注射缩宫素后的 扭体潜伏时间和30 min 内扭体次数。提取大鼠子宫组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 中NGF、TrkA 和p75NTR 的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NGF、TrkA 和p75NTR 的mRNA 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GF、TrkA、p75NTR 蛋白水平及mRNA 表达均明 显升高(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扭体潜伏时间均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 < 0.01),NGF、TrkA、p75NTR 蛋白水平及NGF、TrkA mRNA 表达均明显降 低(P < 0.01),西药布洛芬组和温经活血汤中、高剂量组p75NTR mRNA 表达降低(P < 0.01)。结论温经活 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NGF、TrkA、p75NTR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艾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大鼠子宫组织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腺素F2α(PGF2α)及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时机艾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大鼠止痛效应的差异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3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模型组、预先灸组、即刻灸组和预先即刻灸组,每组9只。采用(0±1)℃冰水浸泡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干预10 d建立寒湿凝滞证,再于第11 d注射缩宫素后制备成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模型。艾灸干预的3组均取神阙和关元,每穴均灸10 min,均每日1次。预先灸组于造模期间第8 d开始接受温和灸,连续3 d;即刻灸组于第11 d注射缩宫素后即接受温和灸1次;预先即刻灸组于第8 d至第11 d注射缩宫素后均接受温和灸,连续4 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PGF_(2α)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PGE2和AVP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PGF_(2α)、AVP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PGE_2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先灸组、即刻灸组及预先即刻灸大鼠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减少,扭体总分降低(均P0.01);3个治疗组大鼠子宫组织PGF_(2α)、AVP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PGE_2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预先灸组比较,即刻灸组和预先即刻灸大鼠扭体次数减少,扭体总分降低(均P0.01),预先即刻灸大鼠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即刻灸组和预先即刻灸大鼠子宫组织PGF_(2α)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PGE_2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即刻灸组比较,预先即刻灸组大鼠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减少(均P0.05),扭体总分降低(P0.01);预先即刻灸组大鼠子宫组织PGF_(2α)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明显降低(均P0.01),PGE_2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不同时机艾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大鼠均有明显的止痛效果,其中以预先即刻灸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GF_(2α)、PGE_2和AVP异常水平,有效地抑制痛经大鼠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进而改善子宫局部缺血、缺氧状态而起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的疗效,研究其对模型大鼠血清PGF_(2α)、PGE2水平及其受体(PGF_(2α)-R、PGE2-R)、催产素受体(OTR)、加压素受体(VPR)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隔药灸组,各组均为20只。观察各组大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30min内的扭体次数,大鼠血清PGF_(2α)、PGE2水平及子宫内膜PGF_(2α)-R、PGE2-R、OTR、VP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产生扭体反应,且有扭体潜伏期(P0.05)。与模型组、药物组和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扭体次数较少,扭体潜伏期较长,扭体抑制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GF_(2α)、PGF_(2α)-R、OTR、VPR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PGE2、PGE2-R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PGF_(2α)、PGF_(2α)-R、OTR、VPR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PGE2、PGE2-R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结论: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一定的疗效,可减轻痛经模型大鼠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大鼠新生期结直肠扩张(CRD)形成成年内脏痛敏模型,探讨内脏痛敏及艾灸疗效与骨髓细胞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亚型(TRPV)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新生SD雄性大鼠自出生8d后进行CRD刺激建立内脏痛敏模型。8周后对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大肠俞"模拟热敏灸,灸前后CRD刺激,记录腹部撤回反射(AWR)评分及测定痛阈值,结束后90min内取各组大鼠骨髓细胞运用RT-PCR测TRPV 1mRNA表达。结果:①模型组AW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痛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模型组艾灸后的AWR评分明显低于艾灸前(P<0.05,P<0.01),痛阈明显高于艾灸前(P<0.01)。对照组艾灸后40、60、80mmHg的AWR评分明显低于艾灸前(P<0.01),痛阈明显高于艾灸前(P<0.05)。③对照组TRPV 1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0.655±0.400),艾灸对照组TRPV 1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0.551±0.257,P>0.05),艾灸模型组TRPV 1mRNA相对表达量(2.423±2.730)较对照组、艾灸对照组略高(P>0.05),模型组TRPV 1mRNA相对表达量(6.550±2.308)明显高于对照组、艾灸对照组、艾灸模型组(P<0.01)。结论:新生期CRD可形成内脏痛敏,骨髓细胞TRPV 1mRNA表达明显增加。艾灸"大肠俞"明显减轻内脏痛敏,可减少骨髓细胞TRPV 1mRNA表达。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4,(8):1088-1089
目的:观察舒经止痛颗粒对寒凝血瘀症痛经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模型成功后给予舒经止痛颗粒高、中、低3个浓度,观察供试药对该模型症状的治疗作用;给药结束后取血,观察供试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的影响;取大鼠子宫制成组织均浆,按NO试剂盒说明书的实验步骤严格操作,观察供试药对大鼠子宫均浆NO的影响。结果:舒经止痛颗粒能够明显减少催产素所致大鼠扭体反应发生次数,延长痛觉反应潜伏期,具有镇痛作用;对寒凝血瘀型大鼠的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升高大鼠子宫组织中NO水平。结论:舒经止痛颗粒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