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恕与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其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有研究发现,宽恕有助于增加正性情感,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并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内心的和谐[1]。宽恕的干预可以减轻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增强个人的幸福感[2]。  相似文献   

2.
王玉 《现代预防医学》2014,(15):2766-2768,278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宽恕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宽恕倾向量表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5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相关分析表明,宽恕与社会支持、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2)路径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在宽恕倾向与积极情感间起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宽恕倾向与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多组结构方程分析发现,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并没有被性别所调节。结论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宽恕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变量。这些结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熊猛  叶一舵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9):1222-1224
目的 分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大学调查》问卷对351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4.82±1.0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消极情感(2.56±0.91)分、积极情感(3.85±1.17)分、生活满意度(3.53±0.98)分,处于偏低水平;大学男生的消极情感得分明显高于女生(P<0.001),大四学生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级(P<0.01),大一学生消极情感明显高于大三(P<0.05);志存高远型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明显高于安于现状型和悲观失望型(P<0.01);学风浓厚型和学风一般型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明显高于学风较差型(P<0.001)。结论 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存在明显的志向类型和班级学风差异,性别、年级、专业及城乡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是一门促进人们幸福的科学~[1]。自积极心理学产生之日起,迅速在国内外得到关注,目前,我国学者已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与卫生领域~([2-6])。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积极情绪体验的核心。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个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增强大学生自我了解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宁夏大学大一至大四本科生426名,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TAS-20)中文版量表和主观幸福感(SWB)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的述情障碍得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主观幸福感总分在学科、是否独生子女、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大学生述情障碍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负相关(P<0.01).述情障碍量表中的情感识别障碍和情感描述障碍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述情障碍的影响.增强情感识别和情感描述能力能够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制订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理素质量表、国际大学调查问卷对93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男生的总体心理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女生(P<0.05)。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明显高于二年级学生(P<0.05);四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素质明显高于二年级学生(P<0.05);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学生(P<0.05)。城市学生的总体心理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城镇学生(P<0.01)。自我意识、人际管理素质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应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庆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修订版对重庆市25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学校、年级、性别、健康状况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p〈0.05);专业、是否独生、教养方式和家庭经济收入等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应结合大学生学校、年级和健康状况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庆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修订版对重庆市25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学校、年级、性别、健康状况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p<0.05);专业、是否独生、教养方式和家庭经济收入等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应结合大学生学校、年级和健康状况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和Bem性别角色量表(BSRI)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某高校215名大学生施测.结果 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为双性化(37.2%)、未分化(36.3%)、女性化(13.5%)、男性化(13.0%),且存在性别差异(χ2=13.932,P<0.01);双性化被试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以及主观幸福感均显著地高于其他3种性别角色类型(P<0.01);女双性化者存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上和主观幸福感的得分均高于男双性化者(P<0.01).结论 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双性特质对女性所起的作用要显著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牛露颖  黄海  郭兰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8):1259-1261
探索主观幸福感与冲动性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湖北省某高校2 394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Barratt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Ⅱ)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进行测量.结果 不同手机依赖水平大学生的冲动性、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手机依赖者的冲动性得分高于低手机依赖者,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低手机依赖者(F值分别为252.35,282.06,P值均<0.01).手机依赖与个体冲动性呈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冲动性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0.48,-0.62,P值均<0.01).在以手机依赖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冲动性与主观幸福感交互作用项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β=0.23,t=2.34,P<0.05),且引入交互作用项后新增解释量亦有统计学意义(△R2=0.28,P<0.05).结论 主观幸福感和冲动性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有交互作用,主观幸福感在冲动性和手机依赖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差异,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专院校9所,对708名贫困大学生和380名非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业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情感指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艺术〉工科〉理科〉文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贫困生在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贫困生的均值都低于非贫困生。结论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专业、年级、性别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12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高校学生之间的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合理化、生活满意和消极情感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女生较男生更多地采用求助和幻想的应对方式(P<0.001),女生幸福感水平高于男生(P<0.01);各年级大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和负性情感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和求助维度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维度呈负相关.结论 个体的应对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幸福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并分析学校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1月-2013年4月,整群抽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高校327名大学生,使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学校归属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为(3.75±0.57)分,生活满意度为(4.34±1.36)分,积极情绪为(4.47±1.00)分,消极情绪为(2.84±0.70)分;其中生活满意度在性别、成绩排名和家庭经济情况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情绪在不同成绩排名的大学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属感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正相关(r=0.514、0.474,P<0.05),与消极情绪存在负相关(r=-0.177,P<0.05);抵触感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存在负相关(r=-0.352、-0.292,P<0.05),与消极情绪存在正相关(r=0.327,P<0.05);学校归属感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能够解释生活满意度27.7%的变异量、积极情绪22.8%的变异量、消极情绪10.7%的变异量。结论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 "一般自我价值感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4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主观幸福感 与社会支持、一般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 (2)3者对主观幸 福感的影响作用不同.[结论]抑郁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社会支持一方面作为一般自我价值感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抑郁问接地影响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只能通过抑郁和社会支持间接地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体育教学活动对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获得水平的影响,为教师合理组织藏族大学生体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教学实验的方法,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文理共3个专业的大一、大二年级选取体育成绩大体相当的240名藏族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体育干预,用"国际大学生量表"进行干预前后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体育活动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在总体主观幸福感(t=7.73,P<0.01)、生活满意度(t=18.28,P<0.01)、积极情感(t=9.77,P<0.01)、消极情感(t=13.39,P<0.01)和总分(t=18.26,P<0.01)上显著高于对照组。性别是藏族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观幸福感获得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藏族大学生比较熟悉的体育活动动作内容并且难度达到中等时,能最大程度促进其主观幸福感的获得。结论体育干预训练对于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是有积极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贺腾飞  董彩云  刘文英 《职业与健康》2014,(8):1111-1113,1116
目的通过研究感恩心理来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通过实验研究来探讨感恩干预是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为被试者,把他们随机分为2组,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的实验设计,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实验组写感恩拜访日记,控制组写心情日记。测量工具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结果①各个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对生活的满足与兴趣,其他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对健康的担心、抑郁或愉快的心境、精力。②在后测中,实验组在总体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t=5.106,P〈0.01)。结论感恩心理可以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因子进行预测,感恩心理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效果。  相似文献   

17.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相关情况,验证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Schutte等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和主观幸福感问卷(ICS),分层随机抽取太原地区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整体情绪智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都进入了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回归模型中,但其交互效应的预测效果优于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预测效果。结论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和不平衡性。情绪智力的不同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二者的关系,结合研究结果对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给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对929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其各项指标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通过回归分析来探索大学生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结果大学生的幸福感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M (男)=74.38,M (女)=75.89,常模分别为75和71],并且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86.59,均值为81),在来源地变量上城镇和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韧性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r=0.038,P 0.01);以心理韧性各维度为预测变量,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家庭支持、积极认知三个因子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R~2=0.132、0.155、0.164,P0.01)。结论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心理韧性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者相关关系明显,可从引导大学生确定目标、家庭支持、积极认知的角度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孙崇勇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8):1249-1251
探讨在自尊在初中生自我宽恕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为提升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宽恕倾向量表、自尊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吉林省四平市49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自我宽恕总分为(73.18±14.72)分,自尊总分为(29.80±4.70)分,主观幸福感总分为(18.43±12.85)分.自我宽恕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自我宽恕对主观幸福感(β=-0.54,t=-13.38,P<0.01)、自尊(口=-0.34,t=-7.70,P<0.01)的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当自尊变量加入时,自我宽恕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下降,但仍然有统计学意义(β=-0.42,t=-10.58,P<0.01),决定系数R2增加值能解释总变异的10.64%.自尊也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β=0.35,t=8.83,P<0.01).结论 四平市初中生的自我宽恕处于中等水平,自尊处于正常水平,主观幸福感中等偏上.初中生自尊在自我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性别角色态度(gender role attitudes)是指人们对两性在行为、活动及任务等方面平等程度的知觉及所持有的态度倾向[1].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我设定的标准对本人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指标[2].性别角色态度、主观幸福感均为个人的主观认知、评价,受综合性因素影响.笔者选取两者共同性、主导性因素之性别差异为角度,分析当前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联性,为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