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近年收录的中医学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中医学科发展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15年12月CSCD收录的中医学相关文献,采用CSCD文献分析系统对纳入文献的发表时间、来源期刊、被引信息、文献作者、发表机构、研究主题、基金资助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5年12月CSCD收录的中医学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85.09%的论文研究领域为普通内科。超过100种CSCD来源期刊发表过中医学专业论文,其中收录100篇中医学专业论文的期刊有17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121篇),有6位作者的论文H指数≥5,31.52%的论文在CSCD中有被引用记录。资助论文数量最多的基金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面上、青年项目),达1716篇(12.2%)。结论 CSCD论文统计勾勒出我国中医学科发展的基本状况。近年来中医学论文数量增加,学科融合良好,高水平团队逐步形成,学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论文被引频率及H指数普遍偏低,学科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医杂志》2017,(中国)
目的了解2006—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情况,为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检索源,以"R22(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图分类号,对2006—201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文献的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发表机构、核心作者、被引频次、基金论文、关键词等情况。结果共纳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文献14013篇,论文数量随发表时间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来源于核心期刊数据库的论文占38.4%,有基金资助的论文占18.3%,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比34.7%。发表论文超过100篇的机构26所,发表论文达到30篇的作者26人,且66.7%的论文有被引用记录。《伤寒论》、《黄帝内经》和中医体质是研究热点。结论近10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文献数量稳中有升,来源于核心期刊和受到基金资助的文献比例相对较高,文献涉及的研究方向较为稳定,高水平科研机构和核心作者群体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中医养生保健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有关中医养生保健研究文献,采用Note Express3.0.4.673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时间、关键词、文献来源、高频作者、研究层次、发文机构、基金项目等进行计量学分析,探讨本领域的科研状况。结果经筛选得到有效文献2921篇,其中会议论文342篇、期刊论文2464篇、学位论文115篇。年发文量大体呈增长趋势;累计发文量呈J型增长趋势,且未转化为逻辑曲线增长模式;"精神情志""饮食疗法""健康干预"等为高频关键词;文献来源分布符合布拉德定律,前8位文献来源期刊为《现代养生》《家庭中医药》《养生月刊》《光明中医》《健康科学》《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养生保健》《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发文机构主要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基金项目主要为国家级项目。结论中医养生保健研究态势良好,发展空间较大,宜加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究中医运动疗法治疗高血压领域近20年研究情况,了解研究方向及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0年1月1日-2021年1月28日收录的中医运动疗法治疗高血压研究文献。采用COOC9.9软件进行多数据库混合去重,构建期刊分布树状图、关键词逐年柱形图及关键词主题演进路径图,采用VOSviewer1.6.13软件进行共现分析,以全显示方式构建关键词共现图、作者合作网络共现图及发文机构共现图,采用COOC9.9软件进行社区聚类分析,并构建社区聚类表,以了解相关文献发文时间、发文期刊、关键词、作者和发文机构、研究主题演进等情况。结果纳入文献547篇,近20年来相关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发表于医药卫生科技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关键词聚类网络共形成30个聚类,临床治疗方法、疗效评价等方面成果较多,近年来研究以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疗法为主。重要学者有李洁、陆颖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气功研究所等。结论近年来中医运动疗法治疗高血压有一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文章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生地黄相关研究分布、来源出版物、研究机构以及引文情况,为了解生地黄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ubMed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获得文献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对有关生地黄这一研究主题的文献、期刊以及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40年在生地黄领域研究热点为生地黄拥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衰老、促进造血、抗肿瘤、抗氧化的药效。共搜索到有效中英文文献1 071篇,其中中国知网中收录676篇,PubMed中收录395篇;在中国知网中生地黄相关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谢宁(28篇),在PubMed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生地黄相关文献发文量最多为WANG J(13篇);中国知网中重要发文期刊为《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46篇),PubMed中重要发文期刊为《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21篇);资助文献量最多的基金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文献244篇。结论:深入了解该领域重要作者、文献、期刊、机构等信息可以获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及思路,为今后临床上的科研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在近40年生地黄研究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医针灸相关文献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动态前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0~2019年中医针灸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的文献计量进行分析以及可视化分析。结果: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共收录4 473篇中医针灸的相关文献,其研究趋势整体向上;该领域的研究力量呈现以中美德英韩五国为核心的多边合作;该领域载文期刊主要以综合性期刊为主,领域代表人为Macpherson H、VICKERS AJ等,两位主攻方向为循证临床决策;该领域热点关键词呈多样化分布,以研究内容、实现形式、适应证以及有效作用实验为主要研究方向;预测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将更加着重于在科研实验方向的完善,临床操作方向的标准化。结论:利用文献计量学及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能够直观反映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医针灸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可为学者研究当下中医针灸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了解近二十年我国中医教育研究发展状况,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检索1999年至2018年发表的中医教育研究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对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65篇,论文来源于247个期刊、270个机构、2229位作者,论文的合著率56.5%、合作度2.32,论文关键词共出现单词2016个、"课程设置"、"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研究的焦点。结论二十年来我国中医教育研究论文数量呈周期性波动,论文作者和来源机构数量较多、合作研究趋势良好、研究内容持续深入、研究触角不断延伸,但核心研究力量缺失、论文整体质量不高,中医教育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国内发表的血液透析导管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国内血液透析导管的发展动态,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和NoteExpress软件,对建库至2016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及维普数据库(VIP)收录的血液透析导管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 791篇文献,早期文献数量缓慢增长,自2010年始显著上升,2013年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文献以个案/经验总结为主,RCT文献较少,但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献期刊分散度高,核心期刊占38.37%。早期研究主要为置管操作,后期转为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结论:我国血液透析导管研究的深度和质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研究热点已从置管操作逐渐转为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国内发表的中医治疗肥胖的文献特征,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1965年以来中国期刊收录的中医治疗肥胖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文献类型、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1-4,后插1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腰痛病领域Meta分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四大数据库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变”“脊柱骨折”“Meta分析”“荟萃分析”“系统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检索获得文献2001篇,经过排除后最终纳入113篇Meta进行分析。近5年腰痛病领域Meta分析研究发展较快,内容包括该领域的大部分病种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最多产的省份是广西,较有影响力的单位是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骨伤科学》收录的文献最多。结论目前腰痛病领域Meta产量较多,国内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已出现一部分较有影响力的作者、单位及期刊,但仍需严格按照规范创新方法继续挖掘,鼓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在进行Meta分析的同时进行注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源,对该数据库收录的近10年有关老年性痴呆中医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文献发表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发文地区分布、基金资助情况、主题词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反映社区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参考。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对2005年至2014年有关社区中医护理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最终纳入的101篇文献,分别发表在59种期刊上,以综述和其他类(理论、经验体会等)的文献数量最多。研究对象主要是慢性病患者。研究对应的疾病或健康问题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主。作者单位以医院载文量最多。结论:近十年社区中医护理干预研究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是总体研究水平不高。社区中医护理体系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现况,揭示其研究热点,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3个中文数据库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77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最高;77篇文献中期刊文章38篇,学位论文31篇,会议论文8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占永立,累计参与发表文献4篇;高频关键词分析显示"临床疗效"和"中药"出现频次最高,共词聚类结果大致分成6类。结论: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发文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2013—2017年核心期刊收录的中医护理技术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探讨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创新实践,为相关中医护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CBM数据库核心期刊关于中医护理技术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收录文献的研究主题、中医护理技术类型、年份和创新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16篇,这些文献涉及到的中医护理技术包括灸法、穴位按摩、中药灌肠等。传统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实践主要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西医护理技术相结合,从而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成效。结论中医护理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创新,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护理人员应重视中医古籍、提高临床科研设计,坚持继承创新,以推进中医护理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979—2016年国内中文数据库收录的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研究的相关文献。方法:以针灸、针刺、毫针、电针、腹针、头皮针、眼针和双向调节为检索字段,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文献,用Note Express软件进行过滤筛选,对文献的作者、年份分布、期刊类型、文献类型、关键词、研究机构、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57篇文献,发表在91种期刊上;2013年该领域发文量最多(27篇);高频关键词是"针刺";干预措施以毫针最为常用;足三里是研究频次最高的穴位;消化系统疾病在该领域文献支持率最高等。结论:针刺足三里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双向调节效应其作用规律及机制研究是针刺双向调节效应领域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对我国门诊护理管理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17年5月1日,纳入所有中文发表的门诊护理管理相关研究。采用BICOMS 2软件对门诊护理管理信息内容中的作者、单位、年代、关键词和杂志等信息进行抽取和整理并生成共现矩阵,利用NetDraw和gCLUTO绘制关键词等网络社会关系图。结果:共提取文献1 121篇,成功建立门诊护理管理研究发展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示我国门诊护理管理研究的发展。门诊护理管理研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数量、刊载期刊、作者、省份分布方面不均衡。结论:我国门诊护理管理研究发展缓慢,重视程度不高,亟需加大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鳖甲煎丸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了解鳖甲煎丸的学术研究动态。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文献计量学角度对1957年以来鳖甲煎丸文献进行分析,包括文献年代分布、文献来源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文献类型、关键词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8年8月,共检索相关文献531篇,时间跨越61年,自2000年之后,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12年达最高峰;文献来源以期刊论文为主,占总文献的78.34%;载文最多的期刊为《中医杂志》,共载文15篇;在作者分布及研究机构中,已有以南方医科大学贺松其教授为主的研究团队形成;文献类型以基础研究为主,占总文献数的29.94%;关键词共提取1445条,其中热点关键词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等。结论:鳖甲煎丸逐渐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并已有研究团队、研究热点形成,但在科研中仍存在不系统、不规范等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针刺调控神经再生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实验研究的文献特征以及研究现状。方法:通过中英文7大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从入库至2019年1月10日,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及实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6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文献特征:年度发表文献量以2011~2019年最多,发表期刊以SCI期刊杂志收录为主,第一作者单位主要为中医院校,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发表最多,共36篇文献有相关基金的资助,尤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实验特征:96.4%的研究者采用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造模方法以MCAO线栓法为主,观察指标主要为nestin、Brud等与神经再生相关的标志物,择经选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为督脉和百会穴,针刺则以单纯电针治疗为主。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了动物类型、造模方法、选穴择经及针刺方法在研究神经再生方面的特点及规律,为后续针刺调控神经再生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面的研究提供较为有效、规范化的选穴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的发布情况,探讨先兆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式为"危险因素+相关因素+影响因素+原因"并且"先兆流产",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5年8月,分别从发表年度、期刊分布、作者机构、核心作者、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先兆流产影响因素研究文献154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最高。133篇期刊论文分布于99种期刊,最早一篇文献刊载于《中国公共卫生》,载文量最多为4篇,分别是《中国妇幼保健》和《中国实用医药》,载文1篇的期刊75种,载文2篇的期刊16种,载文3篇的期刊6种。19篇学位论文中,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18篇,分别来自14所将学位论文公开发表的大学,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最多,为3篇。154篇文献共涉及306位作者,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来自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金松,累计参与发表文献4篇。高频关键词分析显示"妊娠结局"出现频次最高,共词聚类结果大致分成4类。结论:先兆流产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发文量相对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分析基于代谢组学针灸研究领域文献的基本信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检索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7年8月针灸领域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的文献,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外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MEDLINE。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 纳入文献67篇,其中英文文献11篇,中文文献56篇。文献包括综述类11篇(16.42%)、临床试验32篇(47.76%)、动物实验22篇(32.84%)与实验计划2篇(2.99%)。涉及疾病19种,以消化系统疾病为研究热点共25篇(包含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代谢组学检测技术主要是核磁共振技术35篇,检测样本主要为血浆28篇。结论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使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针灸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且起步较晚。先进的代谢组学技术与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相结合,才能够更加科学的解释针灸的作用机制,促进针灸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